更新於 2020/07/1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科學讀書法

    雖然因為每個人生活環境不同,所以讀書的習慣也不一樣,有時候對別人有效的方法,自己用了卻不太有用,這是很正常的,我們的確也要試著找專屬於自己的讀書方法。
    但是也有科學家對於讀書效率與記憶這件我們很關心的事,做過不少研究與實驗,或許我們可以參考一下,跟自己原先的習慣比較,看是否能提升到我們學習的效果,以下是幾個有比較明確結論的研究。
    (一)間隔讀書法
    如果某個科目預計讀十個小時,若是能分十次,每次讀一小時,並且每次重新開始時花一點點時間從頭回想之前讀過的內容,效果比密集讀十個小時來得好。雖然密集閱讀剛開始或者短期會有優勢,同時我們也有一氣呵成的成就感,但是對於長期記憶來說,分次間隔絕對遠勝於密集閱讀。
    (二)提防易懂且流暢的內容
    表面上寫得簡單明瞭的課文雖然會讓我們覺得自己學得很好,很開心也很有成就感,但是實際上卻會降低長期記憶。要想辦法盡量深入思考課程內容,讓自己有疑惑反而記得更牢更久。
    (三)學習之前先預試
    在還沒教到或自己預習新的課程之前,就先考考自己。而且強迫自己針對這課程就目前已經知道的事說明解釋一番,即使最初的理解完全錯誤或牛頭不對馬嘴也無所謂,因為根據實驗顯示,單就多花這幾分鐘,之後在學習這個課程時,或許是潛意識會一邊比對之前理解的錯誤,我們的心智將會準備得更深入的學習最終將提升長期記憶力。
    (四)改變讀書環境
    如果長期待在同一個地方讀書,因為熟悉,我們會很快進入專注模式,效率似乎會提升。但是假如我們改變讀書的場所,就不會太過依賴環境給我們的提示信號,這就像其他增加學習難度的方法般,雖然會降低當下的表現,卻能提升長期記憶。實驗顯示,只要換房間讀書,考試記憶力可以提升百分二十一之多呢。
    (五)從教導中學習
    讀完書後,先別看筆記或課本,想像自己正在跟別人解釋剛剛看過的內容。研究顯示,把自己剛學到的內容教給別人時,學習效果最好,除了會強迫我們更深入理解內容,轉換形式用自己的口語表達,也能有效增強長期記憶。
    (六)自我測驗
    考試測驗若是以腦神經科學的角度來看,就是在做記憶的「提取練習」。我們用功讀書,內容是否順利登錄到大腦裡?登錄後我們能否提取?(也就是回憶),經常做「提取練習」最能提高記憶力,但是重點在於,若想不起來,千萬不要太快放棄立刻查看答案。當然,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如果答案沒有立刻出現在我們腦海裡,當然會很想馬上看答案,但是提取練習這個方法有沒有效的關鍵是必須給自己一點時間,真正辛苦地回想一下,仔細在腦海裡思索一番。再強調一次,長期記憶需要時間也需要多的聯結,願意多想想就是增加聯結,幫助以後順利提取的秘訣。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