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手笨腳?!他可能是感覺統合失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馥樂親子--醫學小編
感覺統合失調,是大腦對於外在刺激反應不良的結果
有些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總會頻繁地出現大人覺得"笨手笨腳"、"毛很多"的行為,像是: 走著走著就撞到桌椅、做事拿捏不到力道用力過猛或過小、衣服褲子總是穿得亂七八糟、寫作業吃飯跟打仗一樣弄得髒兮兮、下樓梯像走懸崖小心翼翼、身體對觸碰的材質特敏感 等等;當你幫忙收拾善後越清理越覺得糟心,開始思考"怎麼會這樣"時,不妨讓我們一起來思考觀察分析!
如先前文章"孩子的感覺發展"所說,孩子展現出來的樣子,是根據他的大腦對他所看所聽所感覺到的所有訊息做出的反應,也就是: 當大腦判斷錯誤,展現出來的行為就不太對勁。而感覺統合失調即是大腦對於感覺的處理錯誤而導致的結果,表現出來的行為分為兩大類: 1.反應不足 2.反應過度。在神經生理學中,反應不足的孩子對於刺激的反應閾值太高了,輕輕地碰到沒有感覺,要用力地拍才會注意到別人的碰觸;反應過度的孩子反應閾值過低,碰觸草皮對他來說像是被一堆針刺到一樣。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大致分為兩類: 反應不足、反應過度
感統失調的孩子會出現兩類: 1.反應過度 2.反應不足
在感覺統合理論中,感覺訊息在大腦的整理位置位於邊緣系統及下視丘,同時,這個位置目前被腦神經科學家們認為是人類情緒調節仲介者,當感統失調的狀況發生時,也常會激起強烈的情緒反應。
我們簡單的談一下,常見反應過度的孩子會出現的狀況:
觸覺防禦》:不喜歡碰觸某些質料、避免碰觸到別人也不喜愛別人碰到自己、不愛洗澡、剪頭髮、刷牙、手指畫、玩沙子等、當別人沒有惡意的碰觸會引起生氣的情緒
前庭覺本體覺刺激下的重力不安全感》:上下階梯時感到緊張恐懼、排斥盪鞦韆、會晃動的平面、害怕往後移動等等
而反應不足的孩子常出現:
《動作障礙》 :兩側整合的問題(如:雙側協調、左右區辨)、口腔應用(如:咀嚼、臭奶呆)、動作模仿差、動作不協調、搞不清自己的方向、生活自理無法乾淨俐落
《感覺尋求》:喜歡很辣或很甜的食物、超過兩歲還愛用嘴巴探索物品、刻意撞擊、旋轉 等
然而,我們仍必須強調,即使孩子出現某些上述行為也不全然的代表孩子即有感覺統合失調的問題,畢竟孩子的生活中充斥著各種變因呢!
關於感覺統合的相關問題,應諮詢”職能治療師”以得到最合適的評估及練習。
avatar-img
15會員
26內容數
治療師新手媽媽,在跟著寶貝女兒小迪一起成長的過程中,想分享、紀錄下這些的小日子而創立了馥樂(full love),用全心的愛,共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馥樂親子 的其他內容
感覺統合中的前庭覺,就像是大腦的GPS,讓我們了解身體的方向、速度等等
本體感覺是指身體正在做什麼姿勢及動作的感覺,良好的本體感覺有助於孩子學習掌控運動技巧,並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與自信。
觸覺,是發展最早、影響力最大的感覺系統。在孩子的觸覺系統發展過程中,對孩子的未來學習有什麼樣的影響呢?
對於家長來說,感覺統合這個名詞可能並不陌生,但其實際內容與對孩子到底有什麼影響呢?
感覺統合中的前庭覺,就像是大腦的GPS,讓我們了解身體的方向、速度等等
本體感覺是指身體正在做什麼姿勢及動作的感覺,良好的本體感覺有助於孩子學習掌控運動技巧,並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與自信。
觸覺,是發展最早、影響力最大的感覺系統。在孩子的觸覺系統發展過程中,對孩子的未來學習有什麼樣的影響呢?
對於家長來說,感覺統合這個名詞可能並不陌生,但其實際內容與對孩子到底有什麼影響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總是能感受最細微的變化,不論是環境中的光線或別人的心情,彷彿隨時隨地都可以感同身受,但是孩子可能一開始會不知所措,那該怎麼適應這樣的天賦,活出最適合自己的道路呢?
Thumbnail
孩子偏差行為可能是他們缺乏因應某些情況的能力,或是因為缺乏家長的關愛。本文探討了孩子偏差行為的原因和應對方式,並提出了培養孩子的能力和父母應給予的關愛的重要性。
作為一個新手媽媽,我發現面對寶寶的感覺統合失調問題是一個挑戰,但同時也是一個機會來學習和成長。 一開始當我發現寶寶不太會對外界刺激產生反應時,我覺得非常焦慮又無助,很擔心是感覺統合失調。後來我很努力尋找解決方法,找到了一些能有效培養感覺統合能力的方法,讓我和寶寶一同走過這段旅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瞭如何覺察與管理自己的情緒,並與孩子共同學習。作者分享了一個早晨的情緒事件,如何教訓孩子後,意識到孩子的想法和情緒。同時,作者也與 ChatGPT 討論與反思。最終意識到創造支持玩心的學習環境與體驗的重要性,並對此提出了一些想法。這篇文章探討了親子關係、學習環境和情緒管理的議題。
Thumbnail
你時常被貼上「想太多」的標籤嗎?或是對於身邊的人事物,擁有十分敏銳的感受力嗎?他人的情緒宣洩,也容易感同身受的同理對方嗎?擁有高敏感能力的人,也會較偏向心思細膩且偏感性層面的類型。擁有高敏感的情緒感受力,是一種天賦,也正因為敏感度拉高,如果沒有經過覺察和練習,也會讓自己比一般人更容易陷入情緒的漩渦裡
Thumbnail
孩子未能將活動依照大人想要的方式完成很可能是大腦執行功能發育未完全所致。執行功能被形容為大腦中的交通警察,負責調節專注力、決定事情優先順序和彈性思維。與其指責,不如先暫停,觀察及理解孩子的困難,給予適量的協助及支持。
我第一次聽到「感覺統合」這個詞,是在發現我家寶寶很容易分心、還習慣咬指甲的時候… 因為感覺統合問題有可能是先天條件影響或後天環境過度保護造成的,我很擔心寶寶這是感覺統合失調的症狀,會影響學習力發展,所以我又查了很多感覺統合訓練的方法,趁寶寶現在還小,多增加他的互動體驗,培養感覺統合能力!
過動小孩經常出現不專注的經典表現,或因不集中的注意力而引起笑料。這篇文章描述了老師與學生間在課堂上的互動,展現了過動小孩的特點。
Thumbnail
我做錯了什麼?為什麼不被認同? 成為家長們鬥爭的工具,體會到手足間的"比較心態", 擁有高敏特質的人,那些刺痛的話語"該如何"不往心裡去呢? "獨自承受著"這份被孤立的感覺,"害怕自己成為一個異類"。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總是能感受最細微的變化,不論是環境中的光線或別人的心情,彷彿隨時隨地都可以感同身受,但是孩子可能一開始會不知所措,那該怎麼適應這樣的天賦,活出最適合自己的道路呢?
Thumbnail
孩子偏差行為可能是他們缺乏因應某些情況的能力,或是因為缺乏家長的關愛。本文探討了孩子偏差行為的原因和應對方式,並提出了培養孩子的能力和父母應給予的關愛的重要性。
作為一個新手媽媽,我發現面對寶寶的感覺統合失調問題是一個挑戰,但同時也是一個機會來學習和成長。 一開始當我發現寶寶不太會對外界刺激產生反應時,我覺得非常焦慮又無助,很擔心是感覺統合失調。後來我很努力尋找解決方法,找到了一些能有效培養感覺統合能力的方法,讓我和寶寶一同走過這段旅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瞭如何覺察與管理自己的情緒,並與孩子共同學習。作者分享了一個早晨的情緒事件,如何教訓孩子後,意識到孩子的想法和情緒。同時,作者也與 ChatGPT 討論與反思。最終意識到創造支持玩心的學習環境與體驗的重要性,並對此提出了一些想法。這篇文章探討了親子關係、學習環境和情緒管理的議題。
Thumbnail
你時常被貼上「想太多」的標籤嗎?或是對於身邊的人事物,擁有十分敏銳的感受力嗎?他人的情緒宣洩,也容易感同身受的同理對方嗎?擁有高敏感能力的人,也會較偏向心思細膩且偏感性層面的類型。擁有高敏感的情緒感受力,是一種天賦,也正因為敏感度拉高,如果沒有經過覺察和練習,也會讓自己比一般人更容易陷入情緒的漩渦裡
Thumbnail
孩子未能將活動依照大人想要的方式完成很可能是大腦執行功能發育未完全所致。執行功能被形容為大腦中的交通警察,負責調節專注力、決定事情優先順序和彈性思維。與其指責,不如先暫停,觀察及理解孩子的困難,給予適量的協助及支持。
我第一次聽到「感覺統合」這個詞,是在發現我家寶寶很容易分心、還習慣咬指甲的時候… 因為感覺統合問題有可能是先天條件影響或後天環境過度保護造成的,我很擔心寶寶這是感覺統合失調的症狀,會影響學習力發展,所以我又查了很多感覺統合訓練的方法,趁寶寶現在還小,多增加他的互動體驗,培養感覺統合能力!
過動小孩經常出現不專注的經典表現,或因不集中的注意力而引起笑料。這篇文章描述了老師與學生間在課堂上的互動,展現了過動小孩的特點。
Thumbnail
我做錯了什麼?為什麼不被認同? 成為家長們鬥爭的工具,體會到手足間的"比較心態", 擁有高敏特質的人,那些刺痛的話語"該如何"不往心裡去呢? "獨自承受著"這份被孤立的感覺,"害怕自己成為一個異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