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8/05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憂鬱症--- 認識那條著名的黑狗

攝影師:Valeriia Miller,連結:Pexels
攝影師:Valeriia Miller,連結:Pexels
看到今天的新聞,日本藝人三浦春馬30歲自殺,腦海浮現許多走上相同道路的名人,都是具有才華與名聲,卻在年輕時候選擇死亡。黃國峻、袁哲生、張國榮、陳百強等等,我一直認為憂鬱症還沒有清楚被認識。而我是一個多年的憂鬱症患者,我想談談這個疾病。
人們對所謂的憂鬱症還有許多誤解,以為憂鬱症只要解開心結就能治癒。我認為憂鬱症是人類內在結構的一個神祕的機制,就跟其他的疾病一樣,憂鬱症其實是伴隨人的誕生而存在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人類的意識越是發展,越會發現生命必然的缺陷,並且沒有人可以確定我們的存在是真實的,我們總有找到幸福缺陷的方式。一個人如果是社會上的失敗者,他無法接受自己的失敗,或者一個人是成功的,可人是必然會死的,或者一個對死亡毫無所懼的人,那他也許會被最後一個疑問所擊倒:人存在的意義是甚麼?他如果拼命去尋找意義,得出人是為了快樂而活著,那他還會冒出另一個疑問,為甚麼人要快樂?因為快樂使我們幸福?為甚麼人要幸福?這些疑問是無窮盡的,其可笑的程度與可怕的程度相等。所以憂鬱症是伴隨人的意識誕生的,如果我們以為這些問題都毫無意義,那也是沒有錯的,但是每一個人的敏感度並不相同,每一個問題都有可能令人瘋狂。波赫士說過一句話:「香菸盒、廣告招牌、一行詩,只要無法忘記,就會令人發瘋。」 我舉一個自身的例子,小時候我母親給我念過一本成語故事集,那時我大概只有國小低年級,念到"庸人自擾"時,說古代有個人害怕天塌下來,害怕地裂開,因此成天悶悶不樂。最後有個小女孩跟他說,天不會塌啊,地怎麼會裂呢?他因此豁然開朗。那天晚上我睡不著,因為我也想到了天可能塌下來,地可能裂開來,而這個小女孩並沒有給出任何答案啊!她和那些微笑說:"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人有甚麼差別? 這就是說,不管任何事情,都有令人陷入無窮迷惑的可能。比如說,日本文學家芥川龍之介,他是個十分纖細敏感的人,他肯定時時都活在崩潰的邊緣,有太多事情可以傷害他了,這種極度纖細敏感的神經(所謂的"一根針掉到地上都會嚇一跳"),有時會在某個狀態中累積成憂鬱症的病症。我們知道癌症是細胞在緩慢的突變中形成的,憂鬱症其實是一個人的性格緩慢累積成後的爆發。這世界有許多苦難,各式各樣苦難如同萬花筒一般,就像托爾斯泰所說的:「幸福都是相似的,不幸則各有各的不幸。」
《邱吉爾的黑狗》
過敏的神經擔憂自己陷入更深的絕境
每個人都要對抗人生的痛苦,這樣看起來,那些神經纖細的人似乎是人類進化上的淘汰者,他們過敏的神經是不適於存在這世界的。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一貫展現頑強的姿態,用健美的體魄去平衡內在的纖細,海明威也是一樣,許多藝術家都有這種傾向,要對抗世界的苦難,必須保有智慧的彈性,痛苦的人喜歡開玩笑就是這樣來的。要避免讓情緒永遠處在緊繃的狀態,據說芥川龍之介之所以自殺,是因為害怕自己發瘋,他肯定已經有過瘋狂的經驗了,他知道那是一去不回的。又比如英國作家吳爾芙,她也是長期的憂鬱症患者,她自殺的時候說:「這一次我大概是無法恢復了。」 因為擔憂自己陷入更深的絕境而決定去死。這大概就是憂鬱症可怕的地方。我們必須知道這世界本身是有陷阱的,要小心跌入心情的低谷之中,要心情保持平衡是重要的。有人說,瘋狂與天才有關,這句話是肯定的,但是天才也好、凡人也好都要避免掉落生命的陷阱,一個天才必定比平凡人更小心翼翼,他知道自己隨時都有發瘋的可能,他看待世界猶如看待一個巨大的蜂巢,他知道危險的所在,他更專注於藝術創作上,就是為了避免掉入情緒的風暴之中。( 這裡要介紹一本書《邱吉爾與他的黑狗》,這本書說邱吉爾身邊總有一條黑狗跟著,這不是很可怕嗎?這卻給他某種意志力去對抗它。使他成為二戰最著名的元首。)
憂鬱症的痛苦其實也是具體的
要保有情緒上的平衡,並不是簡單的一件事情,而是一個人用一生去尋求的智慧與勞作。許多人在學生時代,尚來不及領悟到智慧以前,就被憂鬱症纏上了。這是幸也是不幸,說是幸,因為有些人到了中年才得到憂鬱症,那時候往往更加無助,並且缺少足夠的體力與時間去復原。而在年輕時得到憂鬱症,那他有機會去戰勝它,並且會給自己理解生命的本質。但不幸的是,憂鬱症並不容易戰勝,猶如癌症並不容易痊癒,我們會看到憂鬱症以其荒謬的本質將一個人完全的摧毀。先不論甚麼理由,陷入憂鬱症狀態其實就是讓自己置身於痛苦的漩渦中,並且沒有脫逃的可能,越是努力掙扎越會往下深陷。肉體的疼痛是具體的,牙痛、頭痛有時都是無法忍受的,而憂鬱症的痛苦其實也是具體的,只是這種具體的根源卻是模糊的,患者在發作時,所有的情緒是嚴重負面的,並且伴隨著和情緒有關的生理反應,強烈的心悸、胃痛、發熱、流淚、顫抖;還有心理的反應,比如懊悔、挫敗感等等。僅管患者意識是清醒的,他可以嘲笑自己的負面情緒,他可以明白自己的痛苦是荒唐的,那也沒有用。因為此時痛苦是存在於他意識之外的,患者會發現這種痛苦漸漸變成具體的幻影,一個不知名的痛苦漸漸有了具體形狀。許多憂鬱症患者都會見到幻影,那幻影到底是什麼說不清楚,其實說清了,就是痛苦本身,就是一隻黑狗,一個死神的幻影。莫泊桑的小說奧爾拉就是一篇幻影的鬼故事。最後主人公徹底發瘋了。所以憂鬱症本身應該定義為痛苦幻影的具體化,我們對那痛苦無以名之,可卻帶來所有心理與生理上的痛苦感。憂鬱症嚴重時會引發嚴重的心悸是可能的,其強烈程度可比擬真正的心臟病。
攝影師:Kat Jayne,連結:Pexels
  張國榮死的時候說,他沒做過甚麼壞事,為何這樣對他?其實癌症病患也沒有做過什麼壞事,所有的疾病都是如此。唯一做錯的,也許就是任由自己的低落心緒累積成疾病,可這也不是故意的。我認為憂鬱症的存在是神祕的,不能完全給與科學上的解釋,應該說憂鬱症是伴隨一個人的命運存在的。記得在我高一時候患病,那時候,我覺得挺惶恐的,我也不知道究竟怎麼一回事。就想起那陣子有聽過一個詞叫做"憂鬱症",或者那時我已經聽過躁鬱症、強迫症等等名詞,事實上,就像癌症一樣,沒有一個固定的範圍去界定,那時我在一個傍晚發作時,很聰明的就想,這大概就是所謂憂鬱症?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積極對抗它。這當然包含有幾次母親擔心的請來乩童一類的,讓我有些發笑的行動。我對藥物治療也是懷疑的。那時我被母親帶到一間親戚朋友推薦的私人醫院那裡(一個是過動兒,一個是思念小孩引發的焦慮症),我想問醫生一些問題,那些很蠢的問題,可是醫生也不想答覆我,只給我許多藥丸,吃了就很想睡覺。大概陸續吃了半年左右。那時候無助的我有跟老師透露,老師給了我一本《走出藍色幽谷》之類的心靈成長書。總之,我那時的感覺就是,沒有什麼比得上我的痛苦,我記得有一次感冒發燒嚴重,那時候我完全希望感冒能讓我一死了之,或者我趴在書桌上睡覺,最大的渴望就是ㄧ睡不醒。為什麼這麼痛苦呢?其實很簡單,我說過,憂鬱症的症狀本身就是痛苦的具體化,那就是說,你自身最最最害怕擔心討厭噁心的事情全部集合一起糾纏著你,再加上某些恐怖的念頭、最黑暗的想像、最荒謬的拼湊,這些東西變成具體的幻影,就坐在教室的某個角落盯著你看。你想,這世界有甚麼比這更痛苦的呢?所以,我認為憂鬱症患者在某種嚴重發作的狀態下是一定會自殺的,就算不自殺,他也會進入瘋狂的狀態之中。那麼,為什麼我得受這種罪呢?答案是不存在的。那唯一治癒的方式是什麼呢?我認為醫生應該停止給一個高中生開藥,而是給予正確的引導,或者醫生的重要性其實不大,朋友、家人固然重要。更重要的人其實就是自己。別人又怎麼會理解呢?現在情況也許有改善些,不然誰會真的理解這種病呢?
  首先是要建立對疾病的認識。跟所有疾病一樣,預防是最重要的,要在疾病真正形成之前就發現它。要建立一個觀念,長期的負面思緒與心情是會積累成疾病的。度過了痛苦的學生時代,進入了課業競爭的高中時代,這時候人是非常脆弱的。所謂的低落心情是沒有必要的,一個人可以悲觀,可以沮喪,可是沒有必要讓自己陷在低落的情緒之中。另一個觀念是讓患者發現自己的疾病,但所謂的"憂鬱症量表",我覺得是沒有什麼必要,憂鬱症患者其實很清楚自己的不對勁,利用量表其實沒有太大作用,因為憂鬱症是一種慢性的疾病,會有起伏的症狀,可是憂鬱症患者應該可以清楚發現一種全然的突變,一切都突然暗淡下來。患者常常描述說:〝一切都失去意義了。”就是這麼一種絕對的感覺。身邊的人也應該要保持警覺,去發現家人朋友的狀況,因為一個患者有時會陷入迷茫之中,他不知道如何自救。只要知道這是一種病,那情況就好辦多了。接下來就是專心治療,其實,這是非常不容易的!比起任何一種疾病,憂鬱症的本質是無法治癒的,是潛藏在人類性格的悲劇性中。真正的治癒就是一本關於一生的書。
我如何適應憂鬱症
我只能用自己的經驗分享。首先憂鬱症患者有許多是成功的人士,但這些人士中不乏有憂鬱症患者,很簡單,他們患上憂鬱症的時候是更年輕的時候,那是他們處在壓力的暴風圈時。即便到了他們成功時,憂鬱症已經擴散成另一種形態了。所以這和經驗有關,記得我去看的那間精神科診所,醫生儘管只給我開一種藥,但他不回答我的疑問,他只說:「因為你經驗不足。」的確到了一個年紀,那些繞不過的關卡,總會有一條解決途徑,榮與辱、窮與達、生與死;有哲學、宗教、藝術給我們安慰不是嗎?所以一個人必須要有耐心,相信問題總有獲得解決的可能。以下是我給的一些建議:
比爾.布萊森《哈!小不列顛》
1、建立一套防衛機制,當症狀發作時,要告訴自己,這是疾病不是我,是那痛苦的幻影糾纏著我,痛苦是在我自身以外的。(其實這一點適用所有的疾病)。
2、選擇自己生命的目標,是藝術、金錢、宗教、愛情都好,只要把自己投入於此一最終極的目標,疾病的狀態不能阻撓往目標前行。甚且疾病有時還會給與人力量去做這些事。
3、所謂的痊癒,其實是身體適應了痛苦,要鍛鍊身體,要學會培養專注力、讓痛苦不至於影響身心。
4、去探究世界,去理解這世界,去認識這世界。世界有許多不同的價值觀,有許多不同的人、不要讓自己限制在過去與當下的困境之中。
5、趁疾病的狀態去學習不同領域的事物。一方面,讓自己脫離受限的思維,一方面可以讓身體勞動,不讓負面思緒侵占。
6、如果狀態好點,可以去探究自己的心情,自己負面情緒的根源,去作哲學研究。(避免在症狀強烈狀態進行。)
7、加入相關的自助團體,就會發現,這只是普遍存在卻又無處聽聞的重感冒。
8、我在高中憂鬱症狀態時,最愛看比爾布萊森的書,既幽默又能增加知識,也讓我有了當作家的願望。
9、記住一點,叔本華說痛苦或者疾病,其實都是我們自己的選擇,是我們內在更深層的願望。當然沒有人想要癌症或憂鬱症,可是某方面來說,我們希望疾病能拯救我們原來糟糕的生活狀態,這是無庸置疑的。要完全治癒疾病,首先要認清自己生命中原有的矛盾與衝突。
10、這麼多的人自殺了,死,其實也不算什麼,波赫士說:「自殺就是他最後的武器」。有此一說法以後,你應該會好過一點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