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高塔圖」解析 2008~2020 四屆立委選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篇文章要介紹什麼是「高塔圖」,並分析這種圖的特色。接著再用我創作的高塔圖來解析 2008~2020 年四屆立委選舉的變化。

簡介美國總統選舉制度

在看懂「高塔圖」之前最好先了解美國總統的選舉制度。美國總統並不像臺灣是由人民一票一票直接選出,而是採用間接選舉的制度,選民先投給各州的選舉人,再由選舉人團選出總統。每個州依據人口數會分配到不同數量的選舉人,例如:加州有 55 人,阿拉斯加州有 3 人。
美國大部分的州有「贏者全拿」的設計,在某一州勝選的政黨可以拿到該州所有的選舉人票。舉例來說,2016 年美國總統選舉,川普在佛羅里達州得票率 49%,希拉蕊 47.8%,兩人只差距 1.2% ,但因為贏者全拿,川普可以取得佛羅里達州全部的 29 張選舉人票。

呈現贏者全拿和兩黨競爭的高塔圖

有一點知識背景就能看懂「高塔圖」了。下面這張名為「Trump Tower」的圖表呈現近兩次美國總統選舉的結果,橫軸表示民主黨和共和黨在各州的得票率差距,縱軸表示兩黨各自得到的選舉人票數。總統選舉就像是在蓋高塔一樣,兩黨的目標都是要蓋到 270 層,也就是選舉人團過半數的門檻。
圖片來源:連結
在贏者全拿的制度下,把塔蓋高比起蓋穩更加重要。候選人在各州不必把票衝高,只要些微領先對手,就可以拿到所有的選舉人票。就像圖表所呈現,川普有四分之一的選舉人票,原始得票率只差希拉蕊不到 2%,如同一條細細的尖塔,但川普靠著細微的差距依舊成功當選。
這也是 2016 年美國總統選舉的爭議之一,希拉蕊在全國得票贏過川普(48.2:46.1),但在選舉人票卻大輸(232:306)。從上面這張高塔圖可以看得出來平均而言希拉蕊在各州的勝選幅度比較大,但問題在於,普選票贏得多沒有用,選舉人票贏得多才是重點。
圖片來源:連結
總而言之,高塔圖的特色在於能夠同時呈現得票率差距和選舉人票數並且凸顯「贏者全拿」的現象。高塔圖也能看見各州影響力的差距,例如加州能蓋 55 層樓,一個州就能抵過最小的十五個州的加總。不過,這種圖只適合呈現兩大陣營競爭的選舉,否則會過於複雜。
上面這兩張高塔圖是我在一篇介紹選舉資料視覺化的文章發現的。依據文章所述黑白版是原初的圖表,由紐約時報製作,呈現 2000 年選舉「布希和高爾」之爭。後來在這張圖的啟發之下金融時報製作了彩色版本來比較 2012、2016 兩次選舉。

臺灣立法院的高塔圖:藍綠翻轉

作為一個製圖愛好者,當然必須要親自製作臺灣選舉的版本。但是要做哪一種選舉?臺灣的公職人員選舉全都是由公民一人一票直接選出,並沒有「選舉人團」制度。總統和縣市長的首長型選舉都不適合使用這種圖表。
想來想去,最適合的是立委選舉。每名立委都來自於地方的小選舉,最後由數十場選舉組合起來形成整個立法院的席次。這就像是美國各州各自選舉再組成選舉人團。
2008 年之後立委選舉開始採用現行的制度, 113 席之中有 73 席透過小選舉區選出,也就是每個選區只選出一人,最高票者當選。這種制度也可視為「贏者全拿」,候選人只需要拿到相對多數的選票就能當選,並且獲得整個席次。這個特色正好適合用高塔圖來呈現。
這張圖的縱軸是藍綠兩大陣營獲得的席次數量,總數是 73 席。橫軸是每個選區前兩名候選人得票率的差距,差距越大呈現的顏色越深。特別注意,並不是每個選區都是藍綠對決,有些選區有泛藍相爭的情形,但這個圖表是依據勝選的立委來歸類陣營。
從這四屆選舉的比較可以明顯發現,藍色高塔大幅萎縮,綠色高塔則大幅成長。2008 年國民黨光是靠區域立委的席次就已經取得立法院過半,再加上不分區就拿到穩穩三分之二絕對多數。但八年之後,2016 年的民進黨逆轉形勢,拿下多數席次。
可以發現,2012、2020 兩次選舉競爭特別激烈,在 5% 以內決勝負的選區的特別多,以 20% 差距海放對手的選區也比較少。相對來說,2008、2016 兩次選舉的勝負差距偏大。這個現象也反映在投票率上,2012、2020 的投票率都突破七成四,但 2008、2016 分別只有五成九和六成七。顯示投票率和競爭激烈程度有關。
比較 2016、2020 兩次選舉可以發現綠色高塔瘦身不少,也就是民進黨領先藍營的幅度降低,但席次數並沒有明顯下滑。可以說民進黨是目前「贏者全拿」制度的得利者,他們只要獲得相對多數的選票,就能獲得完全的席次,儘管國民黨或其他小黨得票增加也徒勞無功。

史上最大、最小差距在哪裡?

這四屆立委選舉,總共有 73 x 4 = 292 場小選舉。
差距最大的一次發生在 2016 年台南市第二選區,民進黨黃偉哲以 76.47% 輾壓對手國民黨黃耀盛 18.67%,得票數是對手的四倍,差距 57.8% 。這場對戰同時創下得票率最高和得票率差距最大紀錄,無人能敵。
差距最小也發生在 2016 年。桃園市第四選區(桃園區)民進黨鄭寶清以 50.05 % 勝過國民黨楊麗環 49.95%,差距只有 0.1% (萬分之一),160 票。因為差距相當接近,楊麗環後來也聲請驗票,不過結局以失敗告終。
最後附上詳盡版的 2020 選舉高塔圖。

我自己喜歡高塔圖,除了上面的理由之外,說白了就是它很酷,臺灣沒有人做過。你喜歡嗎?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9會員
88內容數
喜歡地圖?熱愛圖表嗎? 圖地,是「圖表、地圖、資訊圖像」的創作園地。 這裡會使用圖像呈現數據資料, 透過數據看見現象趨勢與議題故事。 在 Instagram 和 Facebook 會比較頻繁更新圖表。若有適合的內容會節選修改後發表於此。歡迎大家前往追蹤~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圖地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資訊設計百百種,光是「捷運各站進出量」的主題就可以列舉許多案例。PTT 的文字整理可以總覽各站的排名和數據,還能比較漲跌趨勢。泡泡地圖則能夠把數據圖形化和空間化,讓讀者更直觀理解各站之間的差異和相對位置。要設計出好看、好懂、看了會喜歡的圖表,隱含許多設計的學問,需要具被資料處理和美術設計的能力。
這篇文章要簡單介紹粗獷主義建築,還有夾雜我的觀展心得。 1950 年代,法國建築師柯比意 Le Corbusier 使用混凝土當作建築的材料,並稱之為 béton brut,或者說是「清水模」。法文詞彙 brut,有「直接、粗糙、強壯」的意思,恰好能準確的形容這種建築風格。
這篇文章要談談布列松攝影作品的價值,並分享我看這些作品的觀點。 布列松 Henri Cartier-Bresson(1908-2004)是一名法國的攝影師,此次展覽的作品主要拍攝於 1948-1949 年的中國,地點包含北京、上海、杭州、南京、香港。這是兩岸政治與歷史的關鍵年代,我們對這段歷史或多或
讓我們回到 500 年前,16 世紀歐洲文藝復興的時代。當時有許多希臘羅馬時期的古典文獻被人們翻出來,重新受到歐洲知識份子的重視,並進行更深入的研究。解剖學是其中一個領域,有越來越多學者投入解剖學的研究,試圖驗證或修正古典時期的發現。 Andreas Vesalius (1514-1614)是當時最
好奇北京鳥巢到底有多大嗎?小巨蛋和大巨蛋又有多大呢?這篇文章會用圖片和衛星影像來呈現北京鳥巢和臺灣各地巨蛋的大小。 北京鳥巢的正式名稱是「中國國家體育場」,外型特殊俗稱為「鳥巢」,是由瑞士和中國建築師合作設計完成。鳥巢是為了 2008 年北京奧運而興建,作為開閉幕、田徑、足球比賽的場
鼠疫爆發,然後發生了什麼事?小說描繪了數十年前的處置方式,包含封城、隔離、焚燒遺體、食品管制、增建臨時醫院等,其實現代的作法也與當年相差不遠。除了政策方面,整個社會的氛圍和人們的心理狀態也值得注意,古今之間有許多可以相互映照的地方。 封城,採取只進不出的封鎖策略,試圖讓疫情限縮在城市之內,不要擴散到
資訊設計百百種,光是「捷運各站進出量」的主題就可以列舉許多案例。PTT 的文字整理可以總覽各站的排名和數據,還能比較漲跌趨勢。泡泡地圖則能夠把數據圖形化和空間化,讓讀者更直觀理解各站之間的差異和相對位置。要設計出好看、好懂、看了會喜歡的圖表,隱含許多設計的學問,需要具被資料處理和美術設計的能力。
這篇文章要簡單介紹粗獷主義建築,還有夾雜我的觀展心得。 1950 年代,法國建築師柯比意 Le Corbusier 使用混凝土當作建築的材料,並稱之為 béton brut,或者說是「清水模」。法文詞彙 brut,有「直接、粗糙、強壯」的意思,恰好能準確的形容這種建築風格。
這篇文章要談談布列松攝影作品的價值,並分享我看這些作品的觀點。 布列松 Henri Cartier-Bresson(1908-2004)是一名法國的攝影師,此次展覽的作品主要拍攝於 1948-1949 年的中國,地點包含北京、上海、杭州、南京、香港。這是兩岸政治與歷史的關鍵年代,我們對這段歷史或多或
讓我們回到 500 年前,16 世紀歐洲文藝復興的時代。當時有許多希臘羅馬時期的古典文獻被人們翻出來,重新受到歐洲知識份子的重視,並進行更深入的研究。解剖學是其中一個領域,有越來越多學者投入解剖學的研究,試圖驗證或修正古典時期的發現。 Andreas Vesalius (1514-1614)是當時最
好奇北京鳥巢到底有多大嗎?小巨蛋和大巨蛋又有多大呢?這篇文章會用圖片和衛星影像來呈現北京鳥巢和臺灣各地巨蛋的大小。 北京鳥巢的正式名稱是「中國國家體育場」,外型特殊俗稱為「鳥巢」,是由瑞士和中國建築師合作設計完成。鳥巢是為了 2008 年北京奧運而興建,作為開閉幕、田徑、足球比賽的場
鼠疫爆發,然後發生了什麼事?小說描繪了數十年前的處置方式,包含封城、隔離、焚燒遺體、食品管制、增建臨時醫院等,其實現代的作法也與當年相差不遠。除了政策方面,整個社會的氛圍和人們的心理狀態也值得注意,古今之間有許多可以相互映照的地方。 封城,採取只進不出的封鎖策略,試圖讓疫情限縮在城市之內,不要擴散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的相關民調數據。根據分析,淨喜歡度成為了影響選舉結果的一個關鍵指標。文章持續關注特朗普和拜登的淨喜歡度數據,並進行了相應的分析和比較。
Thumbnail
2020年美國大選期間,民調結果顯示兩候選人的喜歡度和討厭度,以及淨支持度有明顯差異。資料顯示拜登的負評遠高於正評,而川普的支持度在槍擊案後出現下降。文章分析這些民調資料對兩位候選人勝出的影響。
Thumbnail
基於歷史與文化差異,中國與臺灣的選舉制度存在著許多的不同之處。本文介紹了中國自古以來的官員選拔方式,以及近代開展的民主化過程,以及臺灣的選舉制度源由、發展與運作方式。同時也闡述了中共對獨立參選需克服的障礙,並點明瞭臺灣選民對政治人物的深思熟慮態度。
Thumbnail
2020/11/20 臺灣擁抱各種「進步多元」價值、以防「武肺」卓越而自豪者,卻熱烈擁護曾經全島嘲笑的出言不遜、輕蔑婦女、堅持「撐警」、支持「法律與秩序」的美國保守派。而主張防疫優先、限制警權、多元教育、種族平權、健保的美方友人,竟成為勾結中國與做票「白左」。在民主國家中是絕無僅有的例外。  
Thumbnail
美國大選仍在進行初選階段。民主黨已無競爭對手,但共和黨有川普和海莉相互競爭。川普面臨刑事指控可能失去競選資格,而海莉緊咬不放,仍相信獲勝的可能性。法院對川普的判決可能影響大選結果。本文分析了川普和海莉在大選中的形勢。
Thumbnail
大選已逾兩週,所有選舉激情暫時回歸平靜。選舉過後有許多評論員、媒體透過數據分析各地選情。本篇也即將透過 2024 年大選數據,帶大家回顧這場台灣近十幾年的政治環境中,「三黨」競爭激烈的環境結果為何吧! > 本篇將涵蓋: + 總統大選回顧 + 不分區立委回顧:小黨持續掙扎 + 分裂投票分析 + 整理
Thumbnail
2024美國總統大選對全球產業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中對臺灣的晶片產業帶來了巨大的變數。臺灣政府在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揭曉後迅速調整經濟發展策略,加大投資新興科技領域等產業,降低了對於單一產業的過度依賴。在全球化的時代,分散風險、不將所有希望寄託在同一個產業上,是確保經濟穩健發展的關鍵。
來做個歷屆台灣民選總統得票數變化,打打電子計算機,算數學! 支持率可以分三種,一個是全民得票率,指所有台灣人支持的比率。真實得票率,指所有可以投票人中獲得的票數,民調得到的支持率通常是這個。而投票後的得票率是指所有人得票+廢票=100%,各候選人所獲得的支持度。 ■■■■■■■■■■■■■■■■■
Thumbnail
記得2016年的美國總統,是希拉蕊對川普的對決,所有的民調都指向希拉蕊將大幅領先,如下圖是57%對上34%。 如果民調準確,那應該希拉蕊大勝,結果大家都是知道當總統的是川普,而2020年呢? 一樣的事情發生了,川普再度大幅落後,但是大家還記得嗎?兩位總統候選人,幾乎是差沒多少票,還導致驗票的
Thumbnail
原文發布於 Facebook 日期:2023/12/31 剛剛結束唯一一場的總統辯論,我想不管辯論結果如何,大多數人應該決定好要投票給誰了吧。 來說說我抽塔羅牌的看法,首先依據過去民調結果比較準確的TVBS民調,目前民調呈現賴37:侯33:柯22。 我的抽牌結果也是依據民調來抽牌,預測最後候選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的相關民調數據。根據分析,淨喜歡度成為了影響選舉結果的一個關鍵指標。文章持續關注特朗普和拜登的淨喜歡度數據,並進行了相應的分析和比較。
Thumbnail
2020年美國大選期間,民調結果顯示兩候選人的喜歡度和討厭度,以及淨支持度有明顯差異。資料顯示拜登的負評遠高於正評,而川普的支持度在槍擊案後出現下降。文章分析這些民調資料對兩位候選人勝出的影響。
Thumbnail
基於歷史與文化差異,中國與臺灣的選舉制度存在著許多的不同之處。本文介紹了中國自古以來的官員選拔方式,以及近代開展的民主化過程,以及臺灣的選舉制度源由、發展與運作方式。同時也闡述了中共對獨立參選需克服的障礙,並點明瞭臺灣選民對政治人物的深思熟慮態度。
Thumbnail
2020/11/20 臺灣擁抱各種「進步多元」價值、以防「武肺」卓越而自豪者,卻熱烈擁護曾經全島嘲笑的出言不遜、輕蔑婦女、堅持「撐警」、支持「法律與秩序」的美國保守派。而主張防疫優先、限制警權、多元教育、種族平權、健保的美方友人,竟成為勾結中國與做票「白左」。在民主國家中是絕無僅有的例外。  
Thumbnail
美國大選仍在進行初選階段。民主黨已無競爭對手,但共和黨有川普和海莉相互競爭。川普面臨刑事指控可能失去競選資格,而海莉緊咬不放,仍相信獲勝的可能性。法院對川普的判決可能影響大選結果。本文分析了川普和海莉在大選中的形勢。
Thumbnail
大選已逾兩週,所有選舉激情暫時回歸平靜。選舉過後有許多評論員、媒體透過數據分析各地選情。本篇也即將透過 2024 年大選數據,帶大家回顧這場台灣近十幾年的政治環境中,「三黨」競爭激烈的環境結果為何吧! > 本篇將涵蓋: + 總統大選回顧 + 不分區立委回顧:小黨持續掙扎 + 分裂投票分析 + 整理
Thumbnail
2024美國總統大選對全球產業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中對臺灣的晶片產業帶來了巨大的變數。臺灣政府在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揭曉後迅速調整經濟發展策略,加大投資新興科技領域等產業,降低了對於單一產業的過度依賴。在全球化的時代,分散風險、不將所有希望寄託在同一個產業上,是確保經濟穩健發展的關鍵。
來做個歷屆台灣民選總統得票數變化,打打電子計算機,算數學! 支持率可以分三種,一個是全民得票率,指所有台灣人支持的比率。真實得票率,指所有可以投票人中獲得的票數,民調得到的支持率通常是這個。而投票後的得票率是指所有人得票+廢票=100%,各候選人所獲得的支持度。 ■■■■■■■■■■■■■■■■■
Thumbnail
記得2016年的美國總統,是希拉蕊對川普的對決,所有的民調都指向希拉蕊將大幅領先,如下圖是57%對上34%。 如果民調準確,那應該希拉蕊大勝,結果大家都是知道當總統的是川普,而2020年呢? 一樣的事情發生了,川普再度大幅落後,但是大家還記得嗎?兩位總統候選人,幾乎是差沒多少票,還導致驗票的
Thumbnail
原文發布於 Facebook 日期:2023/12/31 剛剛結束唯一一場的總統辯論,我想不管辯論結果如何,大多數人應該決定好要投票給誰了吧。 來說說我抽塔羅牌的看法,首先依據過去民調結果比較準確的TVBS民調,目前民調呈現賴37:侯33:柯22。 我的抽牌結果也是依據民調來抽牌,預測最後候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