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港人速寫日記#120 對…對…對… 注意到嗎? 台灣朋友都愛說這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台灣人是怎樣的?」只要問香港人這條問題,答案大都是「溫柔的」「熱情的」「有禮貌的」。「香港人是怎樣的?」,台灣人會怎樣回答呢?答案大致上是「很快的」「很重視效率的」「英文很好的」(這與天爸無關)。好了,究竟為甚麼我們的氣質會有這些差異?會不會跟我們平常說話的習慣有關?
每個地方的人,都總有一些說話的習慣、語氣、節奏…就以尾音為例,香港人的尾音大都是「嘅(ge) 、呢(le)、噃(bor)、囉(lor)」,前三者音很短很速,最後一個「囉」是比較重語氣,帶點質疑的感覺。不少不懂廣東話的朋友,會覺得講這種話的人語氣又速又重,你有這種感覺嗎?至於台灣朋友最常有的尾音,是「喔(Or)」「耶(Yeah)」「唷(Yo)」…
「你這樣子不對喔…」「真的是這樣耶…」「好唷…」這些尾音都很軟很輕,聽得很舒服。香港人經常說台灣女生都很溫柔,除了她們本身真的很溫柔外,這些尾音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是尾音,那當朋友聊天時,或討論事情時的起手式又是如何?天爸發現大家都會說「唉(Er…)」,通常是在開始說話前,但又好像沒有整理好要表達的話時,就經常會發出這一個音。但以天爸的體驗來看,香港人講「唉(Er…)」的比率是比較高。或許是因為香港人生活節奏急速,必須急着話接話,所以當對方說完,自己又沒有想好如何表達時,就先用這一個音來取代那寧靜的尷尬吧。
台灣朋友有兩款起手式是很有趣的:「我跟你說」「我跟你報告」。例如「我跟你說,那家店的麵包超好吃的!」,用國語或台語念起來,非常自然。但是把這一句話翻成粵語:「我同你講,嗰間舖頭嘅麵包超好食!」明明就在跟你說話了,那為何仍然要先強調「我跟你說」?如果把這句話翻成粵語「我話你知」,整個氣氛就不同了,有一種以上壓下的氣態,很有黑社會威脅無力反抗婦嬬的凌厲。例如「你邊度㗎,我話你知呢度我睇嘅!」(你哪裏的人,我告訴你這個場子是我管的!)。
另一句起手式「我跟你報告」也是很有趣,為甚麼是「報告」?在粵語的世界,完全沒有「報告」的概念,回答就是回答,把答案說出來就是了,為甚麼要強調「向你報告」呢?天爸以為這是軍隊裏「向長官報告」的回答習慣,然後延續到日常生活之中。但有一次去買東西,向那位女店員問一下細節,她每一句回答前,都是「向這位大哥報告…」
其實台灣人是不是以「我跟你說」「向你報告」來取代「Er…」?但是「我跟你說」「向你報告」是有非常明確「上往下 / 下往上」的關係,跟「Er…」是明顯不同的。台灣朋友,你們有發現自己是在怎樣的情況下使用這兩組起手式嗎?
至於香港人有沒有常見的起手式?唉…好像不多耶!還是天爸習以為常,沒有注意到?但比較值得一談的,是最近香港政治紛爭不斷,政府官員在敍述某些事件時,總愛說「我注意到…/我留意到…」。例如選舉主任向黃之鋒問的其中一條問題是:「我注意到,你在公開場合作出一些行為及發表一些言論,顯示…(下刪數百字)」,那黃之鋒在臉書回應選舉主任時也說:「我留意到她作為政府高級公務員,在今個月初的第三波疫情爆發期間,仍不帶口罩參與私人唱K聚會。」突然之間,「我注意到…/我留意到…」就成為香港討論事情的起手式,感覺上這是非常客觀的事件敍述,當然背後是刀光劍影的。
跟台灣朋友聊天,經常會聽到一個字很好玩的字:對。有些台灣朋友,在句與句中間會不由自主地加這一個「對」字。例如「最近這商品很多人在問,對,我今天也賣出了兩套,對,現在存貨也不多了,對,所以如果你有興趣的話要快下決定喔!」。這是一種自問自答自我肯定的說話狀況,好像幻想對方點頭回應,然後用這個「對」來把幻想中對方點頭的回應,化成現實中的自問自答。天爸猜講話者應該也沒有注意到,但是這個字就是如此自然地吐出來,放在句子與句子的中間了。
還有甚麼字或詞,是大家經常會說的嗎?大家來分享一下吧!另外Er有中文嗎?一直想不到⋯
註1:「⋯⋯⋯⋯」的部份是收費讀者才看到的資訊喔!
註2:你的訂閱是給天爸天媽最佳的支持喔,始終要維持三個仔女的生活費不容易啊⋯一個月只需要60元,你就能看到所有文章囉,不然部份收費文章就可能會錯過啊!訂閱請按我,謝謝!
註3:不管你有沒有訂閱,你都可以按以下「贊助」來支持天爸及天媽喔!謝謝!
註4:歡迎到《帶住三個仔女去台灣》粉絲專頁,了解更多天爸的想法喔!
註5:如果你會粵語,歡迎到《親子・生活・去台灣》,天爸不時會有粵語影片發佈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37會員
271內容數
一位普通不過的爸爸,分享生活日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三個仔女 的其他內容
新竹33度高溫,餐廳外站滿等待入內用餐的客人,我們一家也在其中。小孩在店外奔跑嬉戲,天爸滑着手機,Facebook一幕幕香港街頭荒謬畫面,讓天爸看得很心痛…香港因為抗疫,7月29日開始不允許在餐廳內用膳,街道上不能二人以上同行,街道上不能脫下口罩。無數工人冒着犯法危險,在路邊脫下口罩蹲坐街頭用餐…
宜蘭黃昏六點前後仍有日光,天爸悠閒地在羅東散步,文化工場旁是一條慢跑徑,輕裝便衣三三兩兩緩緩沿路徑往前跑,徐徐經過旁邊的極限運動場。運動場內沒有少年瘋狂反地深吸力,而是孩子們沿坡下滑,將反地深吸力的場地變成證明地深吸力的實驗室。幾個老婆婆在旁邊聊天,既輕鬆又自在。大家知道嗎,香港目前不能這樣子!
記得前陣子,黃秋生只不過是來台灣工作,大家就瘋狂猜測他是否移居台灣。恭喜他的、鼓勵他來台移居的留言都充滿善意。未知黃秋生最後是否選擇移民台灣呢?其實除了黃秋生,不少香港藝人都會到台灣發展,尋找更多元更自由的天空。其中一位天爸很喜歡的音樂人李拾壹就是其中之一。
走入台灣的夜市,隨之而來的是炸雞排的香氣,不遠處是鹽酥雞的胡椒鹽香味,轉角處有一攤鹽水雞,販主揮刀自如,將雞腿骨肉分離,食客耐心等待,然後一人一袋邊走邊吃,享受夜市層出不窮的雞料理小吃。香港的雞不是這樣子的,即使校門外的小吃攤,不管是炸雞髀抑或滷雞翼尖,都是適合坐着吃,或許台灣香港對雞的烹煮文化是不
6月,不可思議的月份。從去年的6月9日,一直到今年的6月6日,奇蹟不斷。2019年的3月,無人可以預見香港6月會爆發史無前例的大型抗爭;2020年的3月,也無人能猜到韓國瑜可以輸得如此徹底。或許對台灣的朋友而言,這種一人一票的方式已經習以為常,但對香港人來說,民主從來不是這樣的!
這一夜燭光遍地開花,凡有香港人的地方,六月四日這一夜就有燭光。不因燭光太弱而放棄,不因壓逼太強而逃避。這一夜,全球香港人以燭光為記,告訴那些拿着鐵棒打壓自由人的惡犬,自由人的腿不容易跪,自由人的手不容易軟,自由人抬頭昂胸,無懼地直視你!
新竹33度高溫,餐廳外站滿等待入內用餐的客人,我們一家也在其中。小孩在店外奔跑嬉戲,天爸滑着手機,Facebook一幕幕香港街頭荒謬畫面,讓天爸看得很心痛…香港因為抗疫,7月29日開始不允許在餐廳內用膳,街道上不能二人以上同行,街道上不能脫下口罩。無數工人冒着犯法危險,在路邊脫下口罩蹲坐街頭用餐…
宜蘭黃昏六點前後仍有日光,天爸悠閒地在羅東散步,文化工場旁是一條慢跑徑,輕裝便衣三三兩兩緩緩沿路徑往前跑,徐徐經過旁邊的極限運動場。運動場內沒有少年瘋狂反地深吸力,而是孩子們沿坡下滑,將反地深吸力的場地變成證明地深吸力的實驗室。幾個老婆婆在旁邊聊天,既輕鬆又自在。大家知道嗎,香港目前不能這樣子!
記得前陣子,黃秋生只不過是來台灣工作,大家就瘋狂猜測他是否移居台灣。恭喜他的、鼓勵他來台移居的留言都充滿善意。未知黃秋生最後是否選擇移民台灣呢?其實除了黃秋生,不少香港藝人都會到台灣發展,尋找更多元更自由的天空。其中一位天爸很喜歡的音樂人李拾壹就是其中之一。
走入台灣的夜市,隨之而來的是炸雞排的香氣,不遠處是鹽酥雞的胡椒鹽香味,轉角處有一攤鹽水雞,販主揮刀自如,將雞腿骨肉分離,食客耐心等待,然後一人一袋邊走邊吃,享受夜市層出不窮的雞料理小吃。香港的雞不是這樣子的,即使校門外的小吃攤,不管是炸雞髀抑或滷雞翼尖,都是適合坐着吃,或許台灣香港對雞的烹煮文化是不
6月,不可思議的月份。從去年的6月9日,一直到今年的6月6日,奇蹟不斷。2019年的3月,無人可以預見香港6月會爆發史無前例的大型抗爭;2020年的3月,也無人能猜到韓國瑜可以輸得如此徹底。或許對台灣的朋友而言,這種一人一票的方式已經習以為常,但對香港人來說,民主從來不是這樣的!
這一夜燭光遍地開花,凡有香港人的地方,六月四日這一夜就有燭光。不因燭光太弱而放棄,不因壓逼太強而逃避。這一夜,全球香港人以燭光為記,告訴那些拿着鐵棒打壓自由人的惡犬,自由人的腿不容易跪,自由人的手不容易軟,自由人抬頭昂胸,無懼地直視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本文介紹臺灣本土文化中的臺客元素,由來和變化。透過學習臺語語言,加深對臺灣本土文化的理解和溝通。
Thumbnail
在香港和台灣之間有許多文化和語言差異,造成了一些有趣的情況。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兩地用字差異時的困惑,以及對於語言和文化差異的看法和態度。
Thumbnail
在泰國,許多華人社群使用潮州話,而了解這些親屬稱謂可以讓你更好地融入其中,特別是與長輩們溝通時。 今天,我們將探討一些常見的泰語潮州音親屬稱謂,讓你不僅在語言上更上一層樓,也能更深刻地體會這種文化的獨特魅力。
Thumbnail
在台灣,不難發現許多店家的名稱都帶有一些特殊諧音梗的巧思。這個現象不僅有趣獨特,同時也反映了台灣人富有創意和幽默感的一面。
Thumbnail
深入探討臺灣街頭使用諧音梗的原因,以及如何創造高明的諧音梗。文章指出諧音的傳統文化、臺灣人的性格以及好記的特性是推動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並提出了營造高明諧音梗的方法。諧音梗在臺灣不僅出現在店名,還廣泛應用於廣告語、新聞和活動標語中。
Thumbnail
台灣之旅回來後,還沒打算找工作的我住在阿姨家,偶爾把履歷表投到香港和新加坡。
Thumbnail
示範台灣「本土」腔調時,是不是會聯想到「台灣苟蟻」?究竟台灣人說話時有什麼樣的特點?台灣不僅以人文底蘊、美食文化和美麗風光聞名於世,其語言的獨特性也同樣讓人著迷。語調和聲音,是我們生活記憶的一部分,也是文化傳承的特性。隨著新移民及外來常住人口的持續增加,大陸SNS影響社會,「台灣腔」其實也正在轉變。
Thumbnail
在外流浪最常被問及來自哪裡,在紐期間我最常收到的反應是點點頭、複誦島嶼的名字「Ah~Taiwan」,就像其他常聽到的國家一樣;也有人會露出了一切了然於心的表情,讓我不禁疑惑他所知道的台灣是什麼樣的台灣!
Thumbnail
Communication Logic Growing up in my family, I picked up a unique way of communicating with certain folks in Taiwan. When someone tosses a question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本文介紹臺灣本土文化中的臺客元素,由來和變化。透過學習臺語語言,加深對臺灣本土文化的理解和溝通。
Thumbnail
在香港和台灣之間有許多文化和語言差異,造成了一些有趣的情況。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兩地用字差異時的困惑,以及對於語言和文化差異的看法和態度。
Thumbnail
在泰國,許多華人社群使用潮州話,而了解這些親屬稱謂可以讓你更好地融入其中,特別是與長輩們溝通時。 今天,我們將探討一些常見的泰語潮州音親屬稱謂,讓你不僅在語言上更上一層樓,也能更深刻地體會這種文化的獨特魅力。
Thumbnail
在台灣,不難發現許多店家的名稱都帶有一些特殊諧音梗的巧思。這個現象不僅有趣獨特,同時也反映了台灣人富有創意和幽默感的一面。
Thumbnail
深入探討臺灣街頭使用諧音梗的原因,以及如何創造高明的諧音梗。文章指出諧音的傳統文化、臺灣人的性格以及好記的特性是推動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並提出了營造高明諧音梗的方法。諧音梗在臺灣不僅出現在店名,還廣泛應用於廣告語、新聞和活動標語中。
Thumbnail
台灣之旅回來後,還沒打算找工作的我住在阿姨家,偶爾把履歷表投到香港和新加坡。
Thumbnail
示範台灣「本土」腔調時,是不是會聯想到「台灣苟蟻」?究竟台灣人說話時有什麼樣的特點?台灣不僅以人文底蘊、美食文化和美麗風光聞名於世,其語言的獨特性也同樣讓人著迷。語調和聲音,是我們生活記憶的一部分,也是文化傳承的特性。隨著新移民及外來常住人口的持續增加,大陸SNS影響社會,「台灣腔」其實也正在轉變。
Thumbnail
在外流浪最常被問及來自哪裡,在紐期間我最常收到的反應是點點頭、複誦島嶼的名字「Ah~Taiwan」,就像其他常聽到的國家一樣;也有人會露出了一切了然於心的表情,讓我不禁疑惑他所知道的台灣是什麼樣的台灣!
Thumbnail
Communication Logic Growing up in my family, I picked up a unique way of communicating with certain folks in Taiwan. When someone tosses a ques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