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蓓瑜的第一本繪本 — — 《班雅明先生的神祕行李箱》,用鮮明的黃色,講述哲學家班雅民受納粹迫害而逃亡的故事,算是少見先在國外發表,然後才有中文版的繪本。
她的第二本繪本,則是與德國作家Antonie Schneider合作 — — Snow for Everyone! (《雪是誰的?》嗯,德文是問句,英譯版是驚嘆號,中譯本再度回到問句)。
在台灣的童書界,算是相當稀有的宗教書籍。因為它並不是處理台灣常見的宗教信仰(比如媽祖),而是猶太教、伊斯蘭教、(廣義)基督教,所謂「世界三大宗教」的主題。在台灣算是較為邊緣的宗教信仰,因此多數人可能會對這三個宗教的衝突與紛爭感到陌生而遙遠。
故事的背景是耶路撒冷,亦即三大宗教的交匯處。不下雪的聖城,竟然下起了雪。三個分別來自三個宗教的朋友們,開始爭論起,到底雪是誰創造的?是你的God還是我的God?我的神才是真的,你的不是。
氣呼呼的三個孩子,分別跑去詢問各自宗教系統中的老師。我非常喜歡各自老師們的回答 — — 「如果你覺得自己可以證明奧祕,你就失去它了。」
就在三個孩子們爭執不休時,他們捧著的、難得落下的雪,就靜悄悄地融化了,「只剩下一灘一灘的水,流淌在石頭間。」沒有人來得及享受難得的雪。
我在五月時曾針對這本繪本寫了一點感想,大抵是關於有些基本教義派的基督徒,習慣將其它宗教信仰者統統打成「拜偶像」,產生強烈的比較意味,並且不自覺地流露出傲慢感,誠如繪本中的三個孩子,吵著「我的神才是真的」。
此種將其它宗教視為「拜偶像」並竭力「傳福音」,非要領人「受洗成為基督徒」的「宣教」模式,似乎在基督新(興)教派內佔主流,在初期來台的宣教士們,也出現很多這種殖民心態的宣教。而很多教會便一窩蜂地研發出各種策略,就是為要讓教會信徒的人數能夠蓬勃地增生,否則就是「辜負」了基督徒的大使命。
也許因為我並不是那麼熱衷於教會事務,對於「想要讓很多人進到教會受洗成為基督徒」,始終是抱著疏離的態度。也許也因為,很多自稱「基督徒」的,活得一點都沒能見證新生命,因此直銷式地徒增帳面上受洗人數,而往往失了我所認知的基督教教導與精神,此種態度與想法,我並不認同。而我也認識許多非基督徒,但其生命所活出的價值,卻相當基督式。
所謂「宣教」,就純粹只是要增加人數,增加教會數目嗎?不朝這個方向去,就不是「宣教」嗎?
這個想法按在我心底很久,只是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答。直到前幾日的一篇文章,一本書,點醒了我。
在2018年的一篇文章〈中港社運神父甘浩望:抗爭勝利了,反而是我的大失敗?〉,甘浩望神父提到:「「以前傳教人是要令人入教會領洗,成為基督徒。但梵蒂岡第二次大會之後,就是1962年至1965年之後,傳福音的使命已經改變了:不是叫人入教會,而是看大教會的新天新地是怎樣,看天國的發展是怎樣。這是新的觀念,即教會不過是一粒種子令天國發展,而天國是在所有人中間發展——包括其他宗教、其他不同思想的人如馬克思主義者……傳教者做得好,是屬於天國的發展。」
同樣的,在今年五月的一次演說中,教宗方濟各同樣提及「將福傳與勸人改變信仰相混淆的危險。他說:福傳乃 是見證死而復活的耶穌基督。是祂充滿吸引力:本篤十六世說過,教會的成長是因著這吸引力,而非勸人改變信仰。宣講耶穌基督不是為這個天主教團體尋找新會員,而是讓人看到耶穌:讓人在我個人、我的行為中看到祂;讓耶穌在我的生命中發揮作用。這就是福傳。」
所謂宣教,並不是叫人改變信仰,也不是增加教會的間數,而是讓人看到基督耶穌如何在我身上活著。事實上,教會這個建築物,從來就不是上主最終「臨在」的地方;上主並不只「存在」於教會的建物之內。整個宇宙都由衪所創,最終衪將「在萬物之中,在萬物之上。」(林前15:28 。原文:使得上帝是全部裡面的全部。英譯:God may be all in all)。
耶穌在宣揚的,是建立教會建築嗎?並不是。衪所宣揚的,一直都是上帝國的信息,誠如甘浩望神父所言,最終的新天新地,是在「所有人中間發展」。莫特曼也有類似的說法:「許多人想到,彌賽亞國度在地上開始之前,一個新的、「永恆的福音」(啟14:6)將要傳給萬民……假如這涉及到末日的基督國度,那麼那個福音必須是「普遍性的國度講道」:這個講道不再呼求人到教會,而是使人皈依國度的盼望」。(《來臨中的上帝》,頁 245)。
換句話說,更重要的、該擺在首位的,應是宣揚上帝國度的盼望,為著嶄新的「新」天新地的終末到來而預備,而不是為了虛胖的教會汲汲營營。而終末何時開始?就在基督耶穌死而復活後即啟動。每一個洗禮認信的基督徒,也共同參與了基督的入死出生,開啟了個人的終末時刻,「要戰戰兢兢,不斷努力來完成你們自己的得救」(腓2:12)。
上帝國的福音,不在於爭論雪是誰創造的,而是讓雪不成為一灘一灘的水。基督徒的聚集,乃是懷著終末的盼望成為天國的種子,期盼和平與公義的臨到。而上帝國,總是出乎意料並超越我們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