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閱讀是為了什麼?
通常讀書要追求的目標–為了消遣、獲得資訊或增進理解力,會決定了你的閱讀方式。至於閱讀效果則取決於讀者在閱讀上花了多少努力與技巧。
正常來說,你努力越多,效果越好。至少在閱讀某些超越我們能力的書時,花一點點力氣就能讓我們從不太了解提升到多了解的狀態。
而且我們大多數在閱讀時,經常是沒有人在旁邊幫助的,就像是非輔助型的自我學習,就像是沒有老師的學習。當我們閱讀到超越我們能力、認知、經驗的書時,除非當我們知道如何去讀時,我們才可能真正讀懂了。
閱讀的4大層次
在《》提到,想要增進閱讀的技巧之前,一定要了解閱讀層次的不同。在學習閱讀技巧前,有看過幾本書,《》()、《》(),雖然都是大受好評的書,但對那時的我來說,相關知識能力還不足,讀起來乏味且不理解,反而浪費時間閱讀了一本好書。
共有4個層次的閱讀,而稱為層次不稱為種類原因是,種類是樣樣都不相同的,而層次卻是在高的層次也包含了較低層次的特性。其實閱讀的層次是漸進的。
第一層次:基礎閱讀 (Elementary Reading)
如初級閱讀、基本閱讀或初步閱讀。
指一個人只要熟悉這個層次的閱讀,就擺脫了文盲狀態,通常是在小學時完成。在這個層次的閱讀中,要理解的問題是「這個句子在說什麼?」
第二層次:檢視閱讀 (Inspection Reading)
特點在強調時間。在這個閱讀層次,讀者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一項閱讀的功課。
譬如略讀或預讀,檢視閱讀是系統化略讀一門藝術,你的目標是從表面去觀察這本書,學習到光是書的表象所教給你的一切,在這個層次要問題的典型問題是「這本書在談什麼?」這是個表象的問題。「這本書的架構如何?」或「這本書包含哪些部分?」。這個技巧很適合在書店選書時用。
第三層次:分析閱讀 (Analytical Reading)
是全盤的閱讀、完整的閱讀,或是說優質的閱讀 — 你能做到的最好的閱讀方式。會再寫一篇《》的讀書心得時會介紹如何做的規則。
如果閱讀目標只是獲得資訊或消遣,就完全沒有必要用到分析閱讀,因為分析閱讀技巧主要在追尋理解的。
第四層次:主題閱讀 (Synoptical Reading)
也可以叫比較閱讀,這是所有閱讀中最複雜也最系統化的閱讀。在做主題閱讀時,讀者會讀很多書,而不是一本書,並列舉出這些書之間相關之處,提出一個所有的書都談到的主題。
但只是書本字裡行間的比較還不夠。主題閱讀者要能夠架構出一個可能在哪一本書裡都沒提過的主題分析。
讀書是一個人默默進行,單獨讀書最有效率? 由於第一次讀書會選擇《不當行為》(KOBO),大家嚐到了自己閱讀這本書的痛苦,下一本讀完有趣非常好讀的《影響力》,結果又不小心選到完全跟不上作者思維的《黑天鵝效應》(KOBO)。 當一本書超過我們能力時,這時「共讀」是一個好選擇,我們可以透過團隊優勢,融合眾人的跨界經驗,融合閱讀、思考、討論、創作,來練習「檢視閱讀」、「分析閱讀」。 以下分享舉辦《黑天鵝效應》(KOBO)讀書會「共讀」,需要準備的內容和步驟,大家可以依照書籍和成員能力做調整。 準備工作 分組的方式:撲克牌、報數等 彩色筆:看成員人數,會分成幾組,一組約1–3種彩色筆 白報紙:建議提供大張的白紙,一組3–5張白紙 書籍:若成員沒有書,可以把共讀的範圍影印,每個成員都要能閱讀到 閱讀及摘要–「檢視閱讀」 可以讓每個小組閱讀同一個段落,或不同段落,取決讀書會的目標。讓每個小組按步驟一起完成以下任務,(每個任務需限制時間): 先個別閱讀,並將你讀過的段落畫重點 接著,小組共同用「六句話」組合出這個段落的重點內容,盡量用作者原話,寫在白報紙 小組讀這段文字時,帶給了你什麼感受?腦中浮出了什麼圖像?畫在另一張白報紙 這個段落作者是想表達的什麼?用你們自己的話、簡短的詞或者一句話寫在另一張紙上 最後共完成3張紙:1張作者原話的重點內容、1張感受的圖像、1張小組自己的一句話。 並且,與其他小組分享3張紙的內容,節錄出哪些重點?為什麼這些對小組來說是重點?圖像是怎麼產生的?為什麼總結出這一句話? 反思與對話–「分析閱讀」 看著小組自己整理出來的白報紙,運用以下問題進行小組對話(可不限於這四題): 整體而言,這個章節作者想說什麼? 這個章節內容,讓你聯想當下正在發生的事情嗎? 這個章節裡,有哪些觀念或論點、挑戰或轉化了你原本的想法? 讀完這個章節,在你未來的職涯上,會有哪些正向貢獻與作用?你想要試看看開始什麼不同的行為? 將心得/發現,小組對話摘要,畫在一張白報紙上。在最後與其他小組分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