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9/03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聽,說

常覺得腦子脹脹的滿滿的,充滿了一堆幾乎爆炸的念頭與感想~
最後一次與閨密的聚會已經是不可考的數年前,必須去搜尋當天所拍下的紀念合照才能說出具體時間的那種久...我總愛天馬行空有甚麼說甚麼肆無忌憚的,閨密們也總會露出真受不了妳的眼神~但身邊有人”聽我說”還是很幸福的!只有他們懂我(身為閨密好像也無法摀住耳朵)當年有幾個人可以互說心事的感覺,真的很棒~
步入婚姻,每個人都有自己要操的心、要更關心的人、已經很難空出時間給曾經的閨密(不是不關心,而是,閨密的順位會慢慢遞減)。完全不同個性的四個人,在那個時空裡陪伴彼此、互相打氣、分享喜怒哀樂,朋友真的不需要多,真心懂妳願意陪伴的幾個就足夠!
這幾年過慣了自言自語、自哀自憐、自食其力、自得其樂...(無意要照樣照句的)最近才找到這個平台,可以紓解一下~畢竟身邊能有人真的”懂妳”實為不可能,真的懂妳的因為時空變遷也心有餘力...尤其女人,到了中年,也不能再依賴”誰”去懂妳甚麼、去建議妳甚麼、去幫助妳甚麼!到了這個年紀,也應該要有專屬這階段的智慧才是,誰說甚麼不再能影響妳,也不會再隨便跟誰說甚麼(是沉著了?也可能是不再對誰敞開心房)
我的三個閨密都是低調過生活的族群,既不會在臉書發即時動態,也不會PO生活常態,只有對子女比賽與成就發表時開心發個文以便紀錄。也因此很難從生活常態延續對閨密生活走向的參與,慢慢的我也低調了起來,FB不再允許老公孩子PO文時標註我,只會偶爾分享一下很有感觸的時事,在這裡的一切大小事都會被放大檢視的平台,也難怪越來越多人開始低調,不再一味的PO文,但人生也會少了一點色彩,每年的生活回顧也只能從老公FB回顧那得知,比較遺憾的是關於孩子的生長紀錄,畢竟PO文的是爸爸視角不是我的視角,爸爸想記錄的點永遠與媽媽不一樣...
從小我就跟媽媽有說不完的話,一直到青春期這些說不完的話轉而跟閨密說,一直到婚姻裡慢慢停止!不是不能說而是對方聽不懂,慢慢地就不想說...經由時間的轉化想說就說管你聽不聽得懂(也許是憋久了),只是最後會發現不管是孩子或老公,好像都沒在認真聽我講話。關於聽眾還是我的媽媽最盡責,記得高中半工半讀晚上放學的時候,媽媽總要一邊做著手工一邊度咕(打瞌睡)一邊聽我娓娓道來,述說從早上工作到晚上學校所發生的所有事,當我問:妳有在聽嗎?媽媽總會複誦最後那幾個關鍵字,證明自己有在聽~而我再繼續發表我的長篇大論,沒完沒了的...
長期不缺乏聽眾的我,在婚姻初期變成了悶葫蘆,還好有跟媽媽聊不完的柴米油鹽,以前用電話聊天的時代,還能說電話線要燒壞了、下個月電話費會很驚人之類的理由,現在LINE的免費電話似乎是逃不過也很難編理由。想要有人聽妳說,也要付出聽的代價,對於媽媽”想說”我也總是奉陪”聽她說”。媽媽因自律神經失調長期依賴藥物,睡前也需服用安眠藥才能幫助入睡,我常想這些年若沒有我這個聽眾,不知道病情是不是會更惡化,也常害怕自己會有一天也這樣(我可是躺床上不到5分種就能睡著的人)實在很難想像~也因為我這個當"聽眾"的使命感及責任,常因為工作忙碌終於空閒會放空不想說話、或懶的說,當晚就會做惡夢,夢見媽媽跟洗腎的爸爸說我們一起走吧!(即使一週洗腎3次的爸爸,對生命仍充滿熱誠,但他疼愛媽媽也疼愛我們這些孩子)總覺得媽媽一句話爸爸會在所不辭,總是這樣擔心著...
在人生的路上,我們總想找個願意”聽”的人分擔心裏的創傷、分享成就的喜悅,經由聽跟說找到出口,最終還是要自己往前走自己轉化,有傷要平復、太開心要冷靜,為了自己不要步入媽媽的後塵,也常告訴媽媽有話想說不要憋(雖然因為愛我所以擔心打擾我工作)比起她的健康花一點時間聽她"說”遠比造成遺憾的好~也因為把話講明,媽媽也較能分辨甚麼時候非要馬上來電發洩一下甚麼時候忍一忍改天再說!
我知道讓自己忙碌充實、多運動、培養多種興趣、多去戶外走一走...都能有助身心健康,但每當忙碌完身心是放空,這樣真的比較健康嗎?我想做任何事情都比不上有人聽妳"說"來的有效,比藥物還萬能比看山看水更能洗滌人心!
寫作也是找尋聽眾的一種方式,我曾經跟媽媽妹妹說當你有心事時,隨時都可以跟我說,若我在忙,即使在LINE留言我也能看到,因為我知道有人看到代表鬱悶已經訴說,媽媽也不會再因為已讀不回而跳腳,知道訴說的那一頭感受到了,當下的心情也能得到一點釋放~很高興能當媽媽的情緒垃圾桶,而我的情緒偶爾能跟兒子女兒發洩一下(其實也沒奢望他們能懂)但過多的發洩會變成家人們的負擔,因為愛,到我這裡希望能少一點這樣的情緒垃圾,身為中年該有這樣智慧的我轉而到方格子紓壓紓壓,希望聽跟說最終都能得到好的循環,而不是更偌大的垃圾。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