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9/28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斜槓人生

在我那個時代,爸媽的教育警告就是「妳不要一年給我換24個老闆」,在這樣的警惕洗腦下,大部分的工作一待就是三五年,也許是沒頭沒腦的工作時間過得特別快吧!
現在的流行用語【協槓青年】意指多重職業或多種事業或多種身分的工作型態,在以前的觀念這是不務正業,以前的雇主也不能接受除正業外的兼差,以前的父母也會覺得這個孩子沒有穩定的工作沒有穩定的收入...當然,現代還是有很多父母不能接受吧!雖然已經是社會常態的現在進行式,但要影響所有的父母接受還需要一點時間。
以前的觀念「不要常常換工作」讓那個年代的年輕人因此賺了不少薪水及年終,當時的制度誰撐的久就領的多,每年最期待的是年終!安分守己工作一年的犒賞,會開始計畫買隨身聽、音響、買電腦...當時大部分的孩子還是會將薪水交給父母去打理,跟會也好,定存也好,買保險也有...當時的父母總有辦法幫孩子理財,而孩子也不抗拒~
【題外話】最近老公聽同事說他的前同事30幾歲把薪水全數交給媽媽每個月只留3000塊錢零用,老公驚訝的說:「一個外面跑業務的人,3000塊怎麼生活」,更疑惑的說:「怎麼交女朋友」,現在這樣的孩子應該是少之又少了吧!在這樣的時代、這樣的方式,對孩子是好的嗎?換我很疑惑...
即使是我那個年代,還是有不少出社會就已經很清楚自己志向的人,決不會遵照父母指示,很清楚如何在自己喜歡的領域裡藉由換工作增加自己的價值(無論是學經驗、藉由離職換取更高的薪水、尋求更有價值的發揮)我很佩服!
在那已逝的年紀,我也無從回頭,再給我一次青春,我想尋求自己更多的可能與價值~我的工作經驗少到5根手指頭便夠用,現在想起來若當初的我每五年學一個技能換一個領域再學五年,我也會是現在的斜槓中年,當然,時間一去不復返,我廢話了~
在台灣除了學校輔助考專職證照,出社會後政府提出青年創業補助,或許還有很多我不知道的協助...但世界及台灣社會的工作型態皆在迅速改變當中,這代的孩子被迫快速適應這樣的轉變,「被迫」是出於母親的角度,他們應該正不自覺在感受這樣的變化,只是身為父母的我們還不能接受!
常常覺得自己的社會歷練太少,同年齡的有人創業的有聲有色,也有人高中畢業全心投入專職母親這個職業,而我既不算創業也不是全職媽媽,沒有清楚的定位,當閒暇時也不知道自己到底還會甚麼,常常在想若我現在再走出家裡投入外面的工作,我會是甚麼樣的自己,無法想像畫面很空洞~
如果在年輕的時候,我能多轉換工作去尋找自己的興趣發現自己的專長開發自己的能力,我是不是會有更多的可能,生活也會不一樣,畢竟年輕的時候學甚麼都很快,做甚麼都不覺得苦,過了那個階段做甚麼都覺得綁手綁腳,這個學不會那個看不懂...也許是人生的經驗讓你顧忌更多,也更在意身邊的人怎麼看你,也因為沒甚麼苦難降臨逼著自己要去面對甚麼,就這麼日復一日做著有薪水、餓不死、沒成就、很疲乏的工作,一晃眼又5年~
經驗沒有捷徑,就是親身投入去做!【1萬小時定律】要成為一個專業領域的高手,需要時間以及不斷的投入練習、失敗、開竅、精進!再到社會練習的機會,我暫時沒有~這年紀再投入社會要學習的是放下身段了吧!儘管對於年輕寶貴的時光就這麼溜走,沒學到甚麼了不起的技能,轉個念還擁有的人生還是有機會發覺自己的無限可能~
我曾經問過當時國二的兒子 :「你覺得一個20歲跟一個30歲的人投入同一個專業領域,誰比較快出師」,兒子:「20歲,因為年輕學得比較快」,當時我很果斷地告訴他 :「答案是30歲,因為他已經失去了10年的青春不能再蹉跎,也不允許失敗,想成功的意志決對比不怕失敗也沒甚麼好失去的20歲堅決」。現在我的想法改變了,因為青春無敵,年輕真的就是本錢,像當年這種一個領域永不放棄的學習精神,在這時代已不受用,一個專業一輩子堅持不再是主流,比【堅持】30歲確實會贏過20歲,比【放棄】20歲絕對不會輸,但藉由一再的放棄可以找到自己的興趣,這個以為的缺點反而成為這個時代孩子生存的能力~
能在學時就知道自己的志向是很難能可貴的,就如同當年媽媽一直要我讀美髮一樣,說甚麼女人學美髮將來結婚可以開家庭美髮可以兼顧家庭之類的...最後我堅持讀廣設科,當時半工半讀的我也因為執念在畢業那年,跟電路板工廠老闆娘提離職一事,當時我所負責的工作要提供早中晚班使用的底片製作人員(雖說職稱是作業員,但3年半的經驗是我專業的本錢,公司要重新培養累積經驗還是需要時間)老闆娘趕緊提出要幫我加薪~問我離職原因的時候,我義正嚴詞的說:「我想要學以致用」,本以為提出離職只是跟其他人一樣希望加薪慰留的老闆娘,看我一臉認真,便只能祝福我~現在回想起來,當時很呆很執著~
其實大部分的孩子都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是甚麼!只是為了學歷在上學。剛國三(現在都說9年級)畢業的兒子,在畢業前學校一直輔導適性入學,一本厚厚的適性調查表一場場會考志願填寫說明會,孩子還是不了解自己到底要甚麼、想學甚麼?我沒有經歷過聯考,這幾年的教改我也聽不懂,現在的會考填寫志願也真的不知道怎麼幫助孩子,會考結束才發現成績第幾志願跟孩子想讀的科目,並沒有直接的關係~會考前孩子拚死拚活的補習也不知道是為了甚麼了?
教改時代的白老鼠,只能說這代的孩子很可憐,既沒有當年穩定的制度只要向前衝就對了一拍兩瞪眼,也沒有更進步更明確的指標給孩子去遵循,一切都要花上孩子的青春時間去證實教改的成功與否!也或許這樣的混亂讓早熟的孩子,更快鋪陳自己的道路,但也讓不知所措的孩子迷失在這個沒有可依循的社會裡~
該轉變的是父母本身,我必須先以身作則也當個【斜槓中年】,才能引導孩子存有斜槓青年的本錢,畢竟上一代的教育觀念一下子很難反轉,每當看著懶散的兒子,老公總會氣噗噗的說:「不知道讀甚麼科,就去半工半讀好了,你老爸老媽都是半工半讀也能生存」。該氣的是孩子嗎?該氣的是這個社會氛圍,孩子不再覺得學歷有甚麼了不起,博士也找不到工作,竹科工程師跑去賣雞排(這位工程師,發現學長們都找不到工作警覺到學歷並非一切...,於是決定賣雞排),學校不再是孩子孕育知識興趣的地方,意識到這點的父母,有經濟能力的父母把孩子送去國外讀書,有知識能力的父母讓孩子在家自學,我們這些不上不下的父母該怎麼協助孩子,真的是很傷腦筋~
斜槓人生是現在孩子的生存模式,也是社會的焦慮現象,斜槓是為了自我實踐發現所長盡情發揮,在這個層面上對孩子還是正面居多吧?結論,還是以身作則吧~或許老公還是有些固執守舊,至少從我這裡開始吧!慢慢去影響孩子,不求孩子多有成就,只求孩子多學習生命的美好,都去試試看吧!一年換24個老闆也沒關係~重點是找到自己的價值!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