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小人物生活--訪談五
本週要分享的是一個家庭的防疫故事,這段旅程從先生的內在世界出發(兩週前已發佈),再來到太太的內在世界(上週文章),最後回到他們兩位的對談(本週文章),從中我們可以看見在一個事件上,夫妻雙方接收、理解、感受上的差異,以及是怎麼樣的互動慢慢形成他們的溝通型態,最後體會到夫妻之間會因為意見不合而爭吵,然而無論再怎麼爭執,都要相信彼此為了家庭好的用心。 你準備好了嗎?歡迎加入這段旅程😊
訪談&撰文 / Ting
受訪者:B子爸爸(40歲)、B子媽媽(38歲) 訪談時間:8/20/2020 座標:西雅圖、台灣 訪談者:Ting
《訪談》 這篇夫妻對談可以算是訪談計畫中,天外飛來的bonus,由衷感謝我的兩位好朋友願意接受我的邀約,並且信任我而能夠開放的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以下,B子爸爸簡稱B爸,B子媽媽簡稱B媽。)還記得,當我將B爸、B媽的訪談文章分別寄給對方(這中間我請他們先不要討論),並詢問是否感覺跟自己所想的有落差,B爸很有自信的回應跟他想的差不多,而B媽則感覺有些許的差異。當下,我腦海馬上浮現「這不就是很好的訪談題材嗎?邀請他們來場夫妻對談吧!」而他們兩位也很爽快的答應了,於是有了這場難得的對談。 (還不知道B爸、B媽故事的讀者們,歡迎先閱讀前兩週的文章喔!)
B爸跟B媽平常就有溝通的習慣,所以大致上知道對方的想法,所以當看到對方的文章後並不會覺得意外,然而:
B媽:「只有一個地方吧,在文章的最後面B爸說如果再重新選擇一次,他會希望一家人能在一起,我感覺這不是他的真心話。應該不是說是不是真心話,而是我覺得他很矛盾,就像我講的三贏局面,他一方面希望兒子可以在台灣上幼稚園,一方面又很想兒子,這樣就很矛盾,就像他後來還說明年要讓兒子回台灣上中班。」
我:「好像B媽在看了B爸的文章後,對照B爸最近跟妳的討論,會覺得B爸心裡有矛盾,我想利用今天對談的機會請B爸直接回應B媽。」
B爸:「現實就是回台灣當然是對三方都比較好,但是家人分開還是會捨不得。如果讓我重新選擇,我當然還是...還是...讓他們回去啊!(雙方都大笑)回台灣還是比較安全,B媽也可以做自己的事,我留在西雅圖忙工作、晚上自主學習,又趁他們不在把家裡需要修的地方修好,就像B媽說的三贏。」
B媽:「你看他是不是把自己規劃的很好?我覺得非常難得啊,不像朋友的先生很擔心太太回台灣,甚至會覺得被拋棄。」
由此開始,我們將時光帶回今年三月疫情爆發初期,他們兩位因為要不要回台灣而有爭執,兩人分別敘說了當時的情景,一來一往之間畫面感十足。(詳情請見前兩週文章)
B爸:「所以後來當B媽回台灣的時候我其實鬆了一口氣,因為不用再被說是防疫漏洞,也不會每天吵架了。」
B媽:「哪有每天吵啦,你誇飾了,我才講幾次好不好!我當然知道做主的不是他,我只有前面講一兩次、碎碎念一兩次,後來我就順其自然了,看事情怎麼發展就怎麼選擇!」
我:「好來,我想請你們互相回應一下,我覺得對談很棒就是在這邊,可以直接溝通彼此之間的落差。」
B爸:「每天吵好不好,她到後面根本直接威脅:『就二選一嘛,你要嘛就讓我回台台灣,你就可以去上班;要嘛你就不要去上班。』現在想想對啦,她說的沒錯,她後來就沒有每天講,因為她是用不同的方式說服我。」
B媽:「其實我們也不是真的吵,是我在那邊『起歡』(台語)(雙方大笑)是我在那邊失控一直碎碎念的吵。其實我這個人的脾氣是來去一陣風,不是真的生氣那種,這個連我兒子都看得出來,我兒子都說:『媽咪每次生氣一下子就沒了。』」
B媽:「我知道控制的權力不是在他手上,我也怕他沒工作啊,我現在回想我那時是把對美國人的氣出在B爸身上(笑)。我知道他吃軟不吃硬,所以後來我就用講道理的方式跟他說:『我跟你如果生病了我沒關係啊,但你兒子如果生病了怎麼辦?你又沒辦法負責,你兒子的身體你自己去考慮。』我也跟B爸說,難得有機會可以回台灣,他的爸媽跟兒子就可以多相處,我會常常帶兒子回去他家。」
我:「我覺得很有趣,從短短的幾句話就能看到你們的互動模式。從一開始無解所以每天都吵,然後B媽發現這個方式好像沒有效,就改變方式。雖然,這樣的方式,B爸覺得是威脅,但B媽覺得自己是在講道理。從當中我看到了當B媽發現用這樣的方式跟B爸溝通行不通的時候,妳就會去找別的方式,例如用兒子的健康、讓兒子跟阿公阿嬤多點時間相處等來說服B爸。那B爸呢?能不能請你說說看跟B媽的溝通方式。」
B爸:「她就是一陣風啊,一開始都會無法溝通。如果要繼續談下去,就要有強而有力的證據讓她不那麼一陣風,不然這陣風會停不下來。她其實也是吃軟不吃硬,我有時候會覺得就讓她好了,但有時候會覺得問題要當下解決,所以就會吵比較兇,這時候通常就是我找不到有力的證據告訴她她是錯的(笑)。」
接著,我邀請B爸說說其他跟B媽溝通的例子,B爸提到這段時間曾經因為寄包裹回台灣,兩人沒核對好而被B媽責怪。後來,遇到要再寄包裹的時候,他會將物品拍照、裝箱錄影並傳給B媽,彼此確認無誤來避免衝突。
B爸:「她這個人一開始都會亂咬,咬到你沒有辦法對抗她,要提醒自己靜下心來處理,你還不能跟她發怒喔,一定要找出證據讓她看。但十次之中大概只有一次,我能僥倖找到證據,其他九次你就看她在那邊吵,就要等她自己宣洩之後,她就知道她自己在幹嘛。」
B媽:「所以後來知道是誤會了,我就馬上跟他道歉。」 我:「我覺得很有趣的是,從疫情到剛剛包裹的事件,都呈現出你們的溝通模式。B爸可能從交往開始一直到現在,累積很多跟B媽互動的經驗,所以知道當B媽已經一陣風了,他不可以發怒要理智一點,變成他要去找證據,用理性的方法讓B媽妳這一風停下來,才有辦法繼續溝通。但其他沒辦法找到證據的時候,好像B爸就必須要等待,等待B媽情緒發洩出來了、冷靜了,才能繼續談。」 B爸:「對,有時候我會想為什麼一定要起風,為什麼不能一開始就好好看待問題呢?(笑)」
B媽:「我有啊,每個人都在學習嘛!(笑)」
我:「關於這部分我會很好奇,在沒辦法找到證據的當下,B媽還是一陣風,但B爸你不能發怒,你好像需要陪著B媽去找到她為什麼生氣的原因,要分析給她聽,要讓B媽知道她為什麼生氣,才能繼續溝通,是這樣嗎?而B媽你也覺得你會需要B爸幫助你去看到你沒注意到的部分嗎?舉例來說,幫忙妳看到原來妳是因為這樣而生氣的。」
B媽:「對,我會需要他跟我說。還有因為我們兩個的個性都是不會生氣很久的,所以才有這樣的結果。大部份的夫妻,假如有一方可能是會生氣很久,或者不能靜下心來,這樣就會很多衝突。其實B爸是一個很好的教育者,他非常有耐心,而我就像叛逆的少年,他會很有耐心的跟我說,讓我信服他。因為我這個人需要你能力很強,才能夠說服我,不然就會被我一直罵。」
B爸:「對,我感覺我們兩個人看事情的角度不同,我有我在意的地方,她有她在意的地方,但我們兩個人在意的部分都是為了這件事情好的。」
我:「訪談到目前我覺得有趣的地方是,我好像很難說你們兩個人誰比較理性、誰比較感性耶,你們好像理性中帶有感性,而感性中也帶有理性。比如剛剛提到疫情跟包裹的事件,我感覺B媽妳要理性的用不同的面向跟B爸溝通,但B爸卻是比較能夠被家庭、小孩、老婆等柔軟的部分說服;而B媽妳雖然在事件發生的當下會變成一陣風,情緒來得很快,好像比較感性,但要能夠安撫妳卻是要給妳強而有力的證據,這又是比較理性的。」
B媽:「我們兩個都是理性的人,但B爸應該比我感性一點。」
B爸:「我覺得我是用感性的方式去講理性的話,因為我覺得用感性的方式,這樣場面才不會這麼激烈。吵架的智商就是三歲小孩,當你有很多情緒的時候,你就會講出很多難聽的話,帶有情緒就會有理講不清。」
我:「『用感性的方式說理性的話』好有智慧的一句話啊!我感覺B爸你是透過過去很多經驗,才讓你在面對衝突有這樣的處理方式,這部分我也很好奇。但我想先把焦點放在你跟B媽的關係上,你們能不能說一說從交往、結婚到現在,你們因為對方,個性上有什麼樣的轉變呢?」
B媽:「我的轉變應該是,在男女關係中原本我是一個很愛操控很多事、做很多事的人,還蠻強勢的,會讓對方覺得自以為是。但是跟他在一起之後,我開始覺得自己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很多判斷錯誤的地方,不應該這麼自以為是,所以就會聽他的,變成現在很多事情我都交給他了,他判斷事情比較正確,也比較多面向。」
我:「聽妳這麼說我感覺到,從你們交往到現在,在某種形式上,其實B爸也是透過有力的證據讓你看到,他可以把事情處理好,妳可以把很多決定交給他。我很好奇在這當中有沒有什麼事件,或者說轉捩點,讓你由操控、強勢的個性轉變成相信並且願意交給對方去決定?」
B媽:「我覺得是慢慢轉變的,我很喜歡旅行,以前旅行我都是旅行的規劃者,但跟他在一起之後,我發現他規劃的比我還厲害,就交給他了。應該說後來就分工了,因為我不喜歡那種什麼事情都是女生在做,男生只負責賺錢,那種模式我是不欣賞的。我覺得家事就是要分工、出去玩就是一起的,所以後來就變成分工,我們的配合度還蠻好的。」
我:「我感覺你們是很互補的。那B爸呢?你面對一個跟你這麼互補的人,你覺得你在個性上有什麼轉變?」
B爸:「的確要變得更有耐心,我覺得我原本就蠻有耐心了,但好像要更有耐心。我發現也不能太逼B媽,比如說開車這件事,她從不會開車、到local queen,到現在可以開上highway,她是需要有人鼓勵她的,但是不能push的太tough。所以,很多時候她是會去做的,但你不能太逼她,要等她想通。」
我:「當你這麼說,我真的能感覺到你是一個教育者。」
B媽:「他就是一個教育者在教叛逆少年啊(笑)。」
B爸:「應該說我喜歡看到改變,一個人因為你的循循善誘,不管是學生或者是老婆小孩,我很喜歡看到人生的改變。」
我:「有耶,聽你這麼說我好像看到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你喜歡看到改變,就像你說B媽從不會開車、只開local,到能開上highway,你能看到她在當中的進步,你是一個能在生活中找到小確幸的人嗎?」
B爸:「嗯...我不確定,應該這麼說,我是engineer,我的工作就是problem solving,我覺得如果這個方法不行就換一個試試看。我是一個想要把問題解決的人,我也沒有要做到百分之百好,但每件事情都有一個正確的方向,我們要往這個方向走。我跟B媽討論的時候,我知道會有情緒、她會是一陣風,但我不會去看情緒上的字眼,我會去看我這樣的字眼對溝通有沒有幫助;比如說她情緒好的時候她會回覆我,我就會去看我講了什麼話能讓她情緒變好。」
B爸:「我覺得夫妻相處就是放大她的優點,你剛剛說交往到現在有什麼不一樣,對我來講很訝異的是,一個在台灣沒有煮過飯的人,現在手藝這麼好,我會去看她有很多天賦,要去發掘她。另外,夫妻要一塊成長,我會被動式的鼓勵她學英文,叫她去下載spotify,裡面有很多可以練習聽力的podcasts,但講了很久,我甚至也幫她整理哪些是適合她聽的,但她根本都還沒下載,這時候我就會去想我還可以怎麼做。」
我:「我很期待之後聽你分享你找到了什麼有用的方式。我想夫妻就是這樣吧,我們都因為對方而需要持續前進,這也是好玩的地方,講起來夫妻好像是在互相打怪!」 我:「回到剛剛的問題,第一個部分是好奇你是不是一個容易發現生活小進步的人;第二個部分則是當你跟B媽沒有辦法溝通了,我感覺你需要讓自己暫時跳離『先生』的角色,而到一個教育者的位置上,去循循善誘讓溝通能繼續下去,這是很好的。但會不會你在跳到教育者的同時,身上其實還帶有情緒呢?或者還是有身為先生的期待跟需求,你是如何處理這個部分?」 B爸:「跳離情緒其實是很難的,因為當下會想要跟她溝通你想要闡述的想法,但是當對方在氣頭上,你也會跟著在氣頭上,就像是兩個智商很低的小孩在溝通,往往就不會有好的結果。所以有時候還是會大吵啊,還是會有情緒的抒發,但是我覺得冷靜過後應該就好了。至於跳離情緒的抒發,其實就是兩個人各自去冷靜,她回去她的房間,我則去健身房或是繼續我的工作讓腦袋冷靜一下,兩個人就會去思考剛剛到底在吵什麼,往往是一個雞毛蒜皮的小事,只是兩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不是誰對誰錯,而是要去找一個動態平衡點,我覺得跳離情緒會比當下大吵來得好。」
我:「好像當你有情緒的時候,你要先處理你自己的部分,才有辦法處理B媽的情緒。」
B爸:「對,因為她的情緒好像比我還大,我會因為她而情緒被帶上來,如果我不先讓自己情緒下來,好像就很難。我會處理好自己然後等待她,等待她恢復正常我們再繼續溝通。」
B媽:「他有時候會覺得我是瘋子。」
我:「當你們這樣說,那一來一往我覺得畫面感蠻強烈的,我想這就是你們的溝通模式吧。B媽你從剛剛聽到現在,不知道妳有沒有什麼想說的呢?或者是不認同的地方?」
B媽:「嗯...我覺得兩個來自不同家庭的人本來對於事情的看法就不盡相同,有時根本就是一個向左走、一個向右走,永遠不會有交集,摩擦就此產生。所以進入婚姻就得溝通再溝通,或是放下自己的一些堅持跟習慣,不然會一直處在惡性循環中。」
B媽:「我不喜歡吵架因為無法解決問題,有時一陣風是因為很氣事情一講再講都無法獲得自己想要的結果, 靜下心時又覺得自己可能小題大作,還好B爸是個很有耐心又理性的人,所以常常爭執到最後,我反而學到了一些不懂或是誤解的觀念。我的家人常說我嫁給B爸是我上輩子修來的福氣,其實我也是這麼認為的。」
我:「聽妳這樣說我覺得很感動,即便是爭吵,妳也能在當中看到B爸的優點,這時候爭吵反而將你們帶往更好的方向了。訪談到現在,透過我們剛剛聊的,不曉得有沒有讓你們有新的發現呢?」
B媽:「之前B爸有問我要不要去參加教會小組,我還跟他說不需要啊我們平常就有在溝通,但今天實際說出來後發現更確切明瞭,會知道對方想的跟我想的是不是一樣。」
B爸:「我覺得這個訪談很特別,在有小孩之後,我們兩個就很難靜下來溝通,我們平常的溝通比較像急速的溝通,比如說她一陣風來,我不想狀況太糟糕所以息事寧人,但問題都還是存在。然後一件事情發生久了,即使之後想討論,也會擔心對方會不會不耐煩,後來想想就算了,這時候就沒辦法確定對方的想法。所以我覺得訪談很好,讓我們能夠面對面去看看過去的事情,細細的去省思,會發現哪些我們做得不足,我們可以往什麼方向前進,在過程中好像更能看到彼此的優點,我還蠻感謝這個對談。」
我:「好像生活的步調很快,一件事一件事累積,加上要照顧小孩,沒有一段完整的時間讓你們能好好對話,雖然事件會過去,問題卻可能還在,而這次的訪談剛好給你們一段時間,去看看疫情生活的細節,讓你們意識到在親密關係中對話的重要性,希望未來你們能持續的在生活中安排對話的時間,相信對於增進夫妻關係會很有幫助。最後,我想藉由這個機會邀請你們直接對彼此說一些話。」
B媽:「之前你擔心會跟兒子疏離,但其實沒有,兒子都會把你加入,比如我問他:『你是不是很喜歡媽咪?』兒子就會說:『我喜歡Daddy跟Mommy』他沒有把爸爸忘記喔,所以你不用擔心,你的努力都是有回報的。然後,謝謝你把家裡該換的都換了,把家裡照顧的很好,我很期待回去西雅圖。」
B爸:「謝謝老婆在台灣辛苦帶兒子,自己幫他洗澡、陪他說故事、陪睡、帶他出去玩。也謝謝你不僅關照你的家人,也關照我的家人,這真的很難得,謝謝你。」
《寫在訪談之後》
和B爸、B媽的訪談過程非常輕鬆自在,就像是好朋友之間的談天一般,雖然是討論疫情事件,但我在他們倆一來一往的對話中,可以感受到這就是他們日常生活談話的樣貌,他們除了是夫妻,也是能夠談心的朋友,這樣的關係非常難得。 過程中當我們聊到爭吵衝突時,他們是以平和的方式敘說,並且互相尊重對方的發言,並未搶奪話語權,或者制止對方說下去,而是在一方結束發言後,另一方才開始補充或解釋。我覺得這是很不容易的,通常伴侶之間遇到爭執,很容易就打斷對方的發言,而被中斷的那一方想說的話沒有說完、想表達的情緒被截斷,內心會產生更多的不滿,關係就更緊張了;但B爸B媽雖然不一定認同對方的想法,卻能給對方空間好好表達,這樣願意好好聽對方說話的用心,就已經讓衝突減少一大半,為衝突開啟了溝通的管道。 另外,我在B爸、B媽身上以及他們倆的關係中看到了很美的滋養力量。首先是B媽的願意道歉,B媽遇到衝突時雖然會一陣風,但情緒過後如果發現是自己的錯,她能夠放軟身段跟B爸認錯,這其實並不容易,在非常多的伴侶關係中,很多人礙於面子或不想認輸而無法跨出這一步,好像在關係中就得要爭輸贏,絕對不能讓步;然而,贏了面子卻輸掉了情份,究竟划不划算呢?我想B媽的柔軟身段為夫妻關係投注了養分。接著,我看到了他們之間彼此互補的美妙,B媽形容自己就像是一位叛逆少年,而B爸教育者的個性剛巧補上了B媽所需要的,他循循善誘的給予B媽不同面向的佐證,並且願意尊重B媽調適的步伐,不會用力的推著B媽前進,而是等待B媽自己想通,也能在生活小細節中看見B媽的進步,這樣的耐心讓B媽打從心裡信服B爸。
最後,我看到了最重要的部分,他們都能看到對方的優點、知道對方的付出而在心中懷有感謝,這在伴侶關係中非常重要,也回應了訪談主題--那雙在平凡中看見不平凡的心理之眼。透過他們,我才察覺到原來發現亮點的能力,不只能讓日復一日的生活變得色彩繽紛、變得有意義,當運用在關係中時,也能讓關係變得滋養豐富。 期待各位讀者們都能在親密關係中,找到那屬於彼此獨特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