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腰椎疼痛的困擾嗎?
方格精選

你有腰椎疼痛的困擾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脊椎由許多節脊椎骨組成多個關節的中樞構造,除了骨頭的成分,骨頭的中央還包圍了重要的脊神經,負責掌控軀幹及四肢的感覺與運動。與骨頭共同協作的是背部的脊椎周邊肌肉,不僅重要且非常值得訓練與保健。脊椎骨雖然在X光檢查及大眾普及的知識中,常有骨刺引發坐骨神經痛的說法,但骨刺在脊椎退化的過程中,是必然會出現的結構,在退化初期往往是從椎間盤(intervertebral disc)及小面關節(facet joint)開始出現變化。

raw-image

退化之初(20-50歲)

在沒有特殊先天異常的族群中,偶爾會有因過度負重或活動超過椎間盤負載,所引發的椎間盤突出導致神經根病變,此即坊間所謂的坐骨神經痛(sciatica),但此病灶其實只是跟坐骨神經的支配範圍有所重疊,而有此便宜之稱。

急性椎間盤突出造成的巨大不適及行動困難,常讓此群健康年輕的病人非常恐懼,但除非反覆發作或演變成慢性椎間盤突出,絕大部分的椎間盤突出有自癒的能力,但其過程往往需要數週至數月。一旦症狀維持數月且改善有限,此時會建議病人採取手術方式,將無法恢復的突出椎間盤取出,術後大部分的病人對結果滿意,只有少部分的病人會因為復發性椎間盤突出而需要後續治療。

身體適應(40-70歲)

長年使用下的椎間盤及小面關節,開始出現功能退步的狀況,身體為了重建脊椎的穩定性,會開始藉由發炎來增生組職,此種發炎現象是身體適應的過程,但發炎造成背部痠痛常會造成日常生活的不方便,此階段仍以疼痛控制並加強核心肌群訓練為主,在急性疼痛發生時,有三種止痛治療,分別是口服止痛藥,復健科的局部治療以及脊椎神經的暫時阻斷。脊神經暫時阻斷是在X光下針對可能造成疼痛的神經給予藥物注射,其效果近似麻醉,且一般可維持3天左右,對於急性神經疼痛的控制是非常有效的。

在疼痛控制後,在中年階段核心肌群的訓練和保養是非常重要的,在步入中年後骨質密度、椎間盤及小面關節都會開始退化,唯一稍微可以對抗老化趨勢的就是肌肉系統,肌肉量變少、肌力下降及肌肉間協調退步,都是隨著老化會一起發生的狀況,但只要透過刻意的訓練,可以大大減緩肌肉系統的衰退。


神經惡化(60-90歲)

退化過程中,經過漫長的身體適應,脊椎的穩定度被重新建立,以往的背部痠痛會有所進步,但是神經根症狀會開始發展,有些病患會有下肢的疼痛及麻木感,嚴重者會開始影響行動能力,在開始行走後一陣子,會有下肢疼痛無力的狀況,此即所謂的神經性跛行。如果僅僅下肢麻木感不影響生活品質,可採取非手術療法,並繼續維持背部訓練運動。如果有疼痛或跛行影響生活品質,可能會需要脊神經減壓手術,部分在減壓後須再穩定脊椎結構的病患,會併行脊椎融合固定術。如果其疼痛症狀與一般神經根病變有差異,會需要進行脊椎神經的暫時阻斷來輔助診斷或治療。


核心肌群訓練

核心肌群訓練

現代人因生活型態所需,往往會需要久坐或低頭,而這樣的姿勢只要維持太久,都會造成脊椎周邊肌肉的緊繃跟失能,因此從年輕開始就注重核心肌群的訓練,是抗老化維持生理機能最關鍵有效的一步,在此前提下,隨著老化出現的不適及症狀,只要適時找脊椎專科醫師做諮詢及治療,就可以養生的態度面對必然而來的腰椎退化。

avatar-img
李元甫醫師的沙龍
6會員
10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李元甫醫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50歲的T先生平時工作繁忙平日少有運動習慣,數年前突然有右下肢麻痛,經過藥物及復健治療後,症狀仍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求診後接受脊椎神經減壓手術,該次手術過後,經過幾週的適當休息及復健,T先生回到工作崗位,此後數年T先生雖然偶爾有腰痠背痛但下肢的症狀沒有再發生過。
四十多歲的W先生平時從事勞動工作,在COVID-19疫情中仍不斷貢獻自己的勞動力,讓台灣的基礎建設持續運轉,平日的工作總會帶來些許的身體痠痛,但經過休息後多半能緩解。不料最近一個月左上臂、前臂至手掌持續出現麻痛症狀,症狀不分日夜困擾著W先生,甚至嚴重影響夜間睡眠。他求診過地方診所也接受過推拿治療,症
剛上大學的Y姓少年,因喜歡跳街舞而加入熱舞社,兩個月前在某次騎車通勤的途中,不幸自摔造成右膝受傷,因為受傷機制不甚嚴重,少年尚可不借助拐杖自行移動。但3-4個禮拜過後,少年發現膝蓋在彎曲後伸直的不適感持續存在,因這種狀況導致他無法正常運動,更不用說參與熱舞社的活動。這期間他拜訪了一些診所,得到了肌腱
50歲的T先生平時工作繁忙平日少有運動習慣,數年前突然有右下肢麻痛,經過藥物及復健治療後,症狀仍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求診後接受脊椎神經減壓手術,該次手術過後,經過幾週的適當休息及復健,T先生回到工作崗位,此後數年T先生雖然偶爾有腰痠背痛但下肢的症狀沒有再發生過。
四十多歲的W先生平時從事勞動工作,在COVID-19疫情中仍不斷貢獻自己的勞動力,讓台灣的基礎建設持續運轉,平日的工作總會帶來些許的身體痠痛,但經過休息後多半能緩解。不料最近一個月左上臂、前臂至手掌持續出現麻痛症狀,症狀不分日夜困擾著W先生,甚至嚴重影響夜間睡眠。他求診過地方診所也接受過推拿治療,症
剛上大學的Y姓少年,因喜歡跳街舞而加入熱舞社,兩個月前在某次騎車通勤的途中,不幸自摔造成右膝受傷,因為受傷機制不甚嚴重,少年尚可不借助拐杖自行移動。但3-4個禮拜過後,少年發現膝蓋在彎曲後伸直的不適感持續存在,因這種狀況導致他無法正常運動,更不用說參與熱舞社的活動。這期間他拜訪了一些診所,得到了肌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