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家庭孩子的語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移民前/後教小朋友語言,#像極了愛情。籌算太多,但始終與現實會有距離,無論你的籌算是什麼。
今天早上與香港教會的弟兄在網上短敘,某弟兄的孩子上鏡了,在說英語。弟兄被詢問的時候,就說孩子在家通常都是說英語。筆者的孩子剛好相反,在家中都是說廣東話。
在筆者看來,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因為作為家長,我們都會關心子女在長大的時候能夠掌握多一至兩種語言。不知道大家又是怎樣想的呢?
筆者家中的英文字母墊
筆者嘗試從兩個角度去看看。
從筆者自身的角度去看,因為筆者移民的時候已經17歲,很自然地,語言看起來會成為一個障礙。筆者提過以前移民前會參與英語會話班,但其實英語會話班的東西來到就用不著了。相反地,當筆者慢慢從生活中學習,已經沒有問題,反正美國人不會介意人英語講得爛。這點已經講過,不再詳述。
反而,孩子們來到美國以後,到底在家中要講什麼語言,才可以讓他們適應新環境呢?有兩種的說法,一是要讓孩子習慣英語,免得孩子在外面會遇到什麼溝通上的問題。另外一說,就是在家中必須要說廣東話,要不然以後就會不懂廣東話的了。
筆者的想法,大概是接近後者。看到筆者表親們在語言上的情況,我們家還是會設限,對孩子說明在家中必須要講廣東話。所以,筆者孩子出生以後,在上學之前,在家都是一直講廣東話。
不過,過了一段時間之後,筆者曾經有一刻想過,如果孩子開始上學,情況會變成怎樣呢?會在學校聽不懂老師同學在說什麼,還是會變成回來之後一直要說英語呢?
答案是,以上兩者都沒有出現。孩子在家講廣東話,到學校上課時,老師的評語是孩子溝通上完全沒有問題(我還是問過老師好幾次呢)。
只可以說,孩子們的適應力,是遠超我們想像的。在哪個環境裡,就會用哪個環境的語言。
移民之後,除了在家時堅持講廣東話,基本上沒有什麼好擔心的,讓孩子們自然發展吧。
#移民美國 #廣東話 #英語 #孩子 #語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會員
55內容數
新的一波移民潮又來了,美國是其中一個熱門的理想地方。可能大家有很多問題,也預計不到會有什麼挑戰。 作為移民美國二十多年的先鋒,站在美國與香港中間,可能可以幫到大家解答一些了解美國生活上的一些問題,或者是為移民這個題目提供一些思考方向。 Let's do this! 移民美國,的確 #像極了愛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atrick Cha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美國跟人講抗疫,#像極了愛情,不說自明。 最近一星期,筆者居住的州份,開始讓酒吧與各種生意再次全面營業了。對此,居民的意見不一,有的說這個來得太快,因為疫情還沒有真的穩定下來,加上冬季來臨,病毒可能會再一次肆虐。 不過,也有一部分的美國人的態度是180度截然不同的⋯⋯
在美國遊山玩水,#像極了愛情,天大地大,一定有適合自己的地方去遊歷,而且,只要你想的話,就一定可以立刻去做。 要真的談論去不同的地方遊山玩水的話,可以講的很長篇,這次反而想講一件小事⋯⋯
移民美國以後交朋友,#像極了愛情。 初到貴境,除非有親戚照顧,否則的話,需要支持也不知道去哪裡才找到,但又不知道會不會在任何情況下被騙,所謂「期待又怕被傷害」。 之前筆者說過,自己來到之後,沒有辦法認識朋友。時至今日,認識朋友的渠道已經比以前多了,就讓筆者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不代表任何立場)
遠距離談戀愛,#像極了愛情⋯⋯哎?那本身不就是愛情的一部分嗎?然而,遠距離談戀愛,就是愛情中最痛苦、憂傷的一種。不過,成功之後,那將會是最美滿、最甜蜜的。 不如先跟大家簡單的說一下筆者遠距離愛情的經歷。 筆者跟太太的認識,實在出於偶然。某年夏天,筆者照樣探訪香港,在香港認識了一班教會的弟兄姊妹⋯⋯
移民之後要交朋友,#像極了愛情。無論不同年代,都是一件複雜無比的事情。 當一個人在一個城市裡面生活了好久,一定會有幾個交心的朋友。移民之後,想維持這些友誼,就要好好的經營。
在美國上學,#像極了愛情,你有你的選擇,每個選擇都會發展下去,找到不同的結果。 一個有小孩子的家庭移民,按常理都會考慮移民後讀書的景況。近至台灣、澳紐,遠至歐美,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讀書文化。不同的讀書文化,對小朋友的成長會帶來不同的影響。
在美國跟人講抗疫,#像極了愛情,不說自明。 最近一星期,筆者居住的州份,開始讓酒吧與各種生意再次全面營業了。對此,居民的意見不一,有的說這個來得太快,因為疫情還沒有真的穩定下來,加上冬季來臨,病毒可能會再一次肆虐。 不過,也有一部分的美國人的態度是180度截然不同的⋯⋯
在美國遊山玩水,#像極了愛情,天大地大,一定有適合自己的地方去遊歷,而且,只要你想的話,就一定可以立刻去做。 要真的談論去不同的地方遊山玩水的話,可以講的很長篇,這次反而想講一件小事⋯⋯
移民美國以後交朋友,#像極了愛情。 初到貴境,除非有親戚照顧,否則的話,需要支持也不知道去哪裡才找到,但又不知道會不會在任何情況下被騙,所謂「期待又怕被傷害」。 之前筆者說過,自己來到之後,沒有辦法認識朋友。時至今日,認識朋友的渠道已經比以前多了,就讓筆者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不代表任何立場)
遠距離談戀愛,#像極了愛情⋯⋯哎?那本身不就是愛情的一部分嗎?然而,遠距離談戀愛,就是愛情中最痛苦、憂傷的一種。不過,成功之後,那將會是最美滿、最甜蜜的。 不如先跟大家簡單的說一下筆者遠距離愛情的經歷。 筆者跟太太的認識,實在出於偶然。某年夏天,筆者照樣探訪香港,在香港認識了一班教會的弟兄姊妹⋯⋯
移民之後要交朋友,#像極了愛情。無論不同年代,都是一件複雜無比的事情。 當一個人在一個城市裡面生活了好久,一定會有幾個交心的朋友。移民之後,想維持這些友誼,就要好好的經營。
在美國上學,#像極了愛情,你有你的選擇,每個選擇都會發展下去,找到不同的結果。 一個有小孩子的家庭移民,按常理都會考慮移民後讀書的景況。近至台灣、澳紐,遠至歐美,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讀書文化。不同的讀書文化,對小朋友的成長會帶來不同的影響。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0~8 歲的早期教育階段,保護學習熱忱和動機更為重要。陪伴孩子學習英文時,父母及老師應以真誠互動和幫助理解為主。英文輸入方式包括共讀繪本/有聲書、唱兒歌、看卡通、日常對話等。
Thumbnail
所謂的‘’雙語‘’,按我的標準,是能夠精通母語以及一個外語。口語的能力要道地,讀寫最起碼都要達到高中的程度,或以上。這是我們家希望孩子能夠達到的水準,也是全家共同努力的目標。 以前看過一些年輕的美國ABC (美裔華人, American Born Chinese) ,說得一口流利的台語,可是他們的
Thumbnail
孩子學習說話的過程充滿奇妙,而學習第二語言也是一個挑戰。本文探討如何教養孩子學習說話與英語的關鍵,並分享心得及方法。
Thumbnail
孩子學習另一國語言最好的時機是帶他們出國時。透過實際的語言環境和互動,孩子能更有效地學習不同的語言。
我認為成年後我們中英文的造詣,是個人經年累月呈現出來的結果,與是否贏在起跑點無太大關係。就如英國王室成員或富商後代,是否能贏得世人的景仰,不完全是因為王室的血統頭銜或土豪身分,而是日常在大庭廣眾下的表現,奠下世俗的觀感與評價。  
Thumbnail
隨著雙語國家政策的實施,英文學習可以說是當下最熱門的話題之一,而提到學習英文,也有許多英語教學者不斷地提及「用英文思考」的重要性。但「用英文思考」這個說法的合理性產生疑惑,究竟這樣的說法是否合理呢? 如果「用英文思考」的說法並不合理,那目前正在推動的雙語教育政策,是否需要調整呢?
Thumbnail
語言在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探討了為什麼孩子需要學習英文以及英文的重要性。
Thumbnail
我從成為台語家庭首腦後,再也沒有堅持、或是期待跳跳糖會英文,他現在就學的幼兒園有半小時英文課,園長在入學前就說明的很清楚:「這半小時的英文課目的在於:#讓孩子們知道有這個語言的存在,有這堂課,不會讓孩子 #會英文!」園長跟我想得一樣,我只想要孩子知道這世界上有各種不同的語言,同時不排斥這些語言,他不
Thumbnail
雖然早期教育對於英語學習有利,但在適當的年齡開始學習仍然能夠取得良好的成果。關鍵在於教學方法和持續的學習支持。特別是幼兒時期,家長建議先確認母語是哪個語言,母語認同不僅是關係到語言,也牽涉到文化價值。  
「英語是國際通用語」(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臺式英語、新加坡英語、印度英語,並沒有誰比較標準,或誰不標準的區分,所有的英語都站在平等的水平線上。但是發音和腔調就不重要嗎? 3個方法幫助你的寶貝小孩與你自己英語口說更道地,自信開口說英語。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0~8 歲的早期教育階段,保護學習熱忱和動機更為重要。陪伴孩子學習英文時,父母及老師應以真誠互動和幫助理解為主。英文輸入方式包括共讀繪本/有聲書、唱兒歌、看卡通、日常對話等。
Thumbnail
所謂的‘’雙語‘’,按我的標準,是能夠精通母語以及一個外語。口語的能力要道地,讀寫最起碼都要達到高中的程度,或以上。這是我們家希望孩子能夠達到的水準,也是全家共同努力的目標。 以前看過一些年輕的美國ABC (美裔華人, American Born Chinese) ,說得一口流利的台語,可是他們的
Thumbnail
孩子學習說話的過程充滿奇妙,而學習第二語言也是一個挑戰。本文探討如何教養孩子學習說話與英語的關鍵,並分享心得及方法。
Thumbnail
孩子學習另一國語言最好的時機是帶他們出國時。透過實際的語言環境和互動,孩子能更有效地學習不同的語言。
我認為成年後我們中英文的造詣,是個人經年累月呈現出來的結果,與是否贏在起跑點無太大關係。就如英國王室成員或富商後代,是否能贏得世人的景仰,不完全是因為王室的血統頭銜或土豪身分,而是日常在大庭廣眾下的表現,奠下世俗的觀感與評價。  
Thumbnail
隨著雙語國家政策的實施,英文學習可以說是當下最熱門的話題之一,而提到學習英文,也有許多英語教學者不斷地提及「用英文思考」的重要性。但「用英文思考」這個說法的合理性產生疑惑,究竟這樣的說法是否合理呢? 如果「用英文思考」的說法並不合理,那目前正在推動的雙語教育政策,是否需要調整呢?
Thumbnail
語言在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探討了為什麼孩子需要學習英文以及英文的重要性。
Thumbnail
我從成為台語家庭首腦後,再也沒有堅持、或是期待跳跳糖會英文,他現在就學的幼兒園有半小時英文課,園長在入學前就說明的很清楚:「這半小時的英文課目的在於:#讓孩子們知道有這個語言的存在,有這堂課,不會讓孩子 #會英文!」園長跟我想得一樣,我只想要孩子知道這世界上有各種不同的語言,同時不排斥這些語言,他不
Thumbnail
雖然早期教育對於英語學習有利,但在適當的年齡開始學習仍然能夠取得良好的成果。關鍵在於教學方法和持續的學習支持。特別是幼兒時期,家長建議先確認母語是哪個語言,母語認同不僅是關係到語言,也牽涉到文化價值。  
「英語是國際通用語」(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臺式英語、新加坡英語、印度英語,並沒有誰比較標準,或誰不標準的區分,所有的英語都站在平等的水平線上。但是發音和腔調就不重要嗎? 3個方法幫助你的寶貝小孩與你自己英語口說更道地,自信開口說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