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心指數 ❤❤❤ 冷汗指數 ❤❤❤❤❤ 啟示指數 ❤❤❤❤❤
自言自語、東張西望、隔空取物、無聲群舞...,這些我們過去用來判定「異常舉止」的根據,如今都失了準頭。因為對方可能只是,在AirPods通話、玩VR/AR、去Silent Disco跳舞、用Google手勢操作...。一切都是:科技日常。根據手機紀錄,上個星期我平均每天拿起手機超過70次、總共花費2.5小時,使用最久的竟然是臉書不是網頁瀏覽器。如果再加上筆電或電視,每天我盯著螢幕將近10個小時。
其實,對於最新科技,我通常有點冷感、總要慢上好多拍。十多年前,當別人都在用iPod,我還在用CD Player;現在的手機,還是借來的iPhone 6;也沒被成功勸敗AirPods或電子書閱讀器。不過為了好好生活在這科技島國,再反骨也難以擺脫Google、臉書、Line,何況雲端、AI與大數據的便利和效能,的確是直擊人性痛點。
但我不免懷疑:
到底多少科技才夠?界限在哪?而我們的生命,真的更自由、更幸福了嗎?
在陶亞倫的想法裡,科技倒是滿好的「藝術武器」。他覺得,面對現實這「終極幻象」,不如用虛幻打擊虛幻,用「虛擬實境(VR)」、來戳破真實世界的虛假吧!
夢中之夢:旁觀者忍俊不住的荒謬場景
只要瞄一眼《無處不在的幽靈》二樓現場,大概任誰都會大喊:這是科幻片吧!超不真實的!偌大展間,只有五個並排的體驗機橫躺著,戴著臃腫VR眼鏡的觀眾們,就站在平台上,依序被推送向前...,這畫面實在有點詭異和超現實。
根據陶亞倫的說法,他刻意把我們推上行進中的機台、讓人無處可去,就是為了讓影片運鏡伴隨往前移動的身體感知,進而強化VR的沈浸感。而我不得不說,當眾人都像是在逃避現實、身在心卻不在時(思緒都跑到虛擬世界去了),那陶亞倫還真是成功達陣了!那一刻,我才能稍稍理解,入口牆面上那句:「潛在的來臨,懸置了一切的在場」。
更白話一點的說,這就是一個「夢中之夢」,人生如夢、我們又用「 VR」做另一個夢。難怪造夢者陶亞倫說他希望:
引大家到這個大幻象裡來看,最終再告訴大家一切都不是真的。
湧上回憶:青少年時期的電玩攻防戰
Time OUT! 這論點確實深具啟發性,但太多哲學思辨的正常反應是:像在無限延伸的鏡子迷宮裡繞啊繞,頭都暈了。對我當時來說,腦袋的暈眩感,還伴隨著一股寒毛直豎的恐懼。那深沉的恐懼,與其說是害怕被機器人統治,倒不如說是,害怕被科技霸佔。 雖然比較被動接受尖端科技,但我也曾差點「科技成癮」。
印象中是國小五六年級吧?那時爸媽買下當時最先進、如今看來卻笨重如獸的386還是486電腦(無法想像的年輕朋友請點
這裏 ),又讓我和弟弟選購電玩遊戲軟體。兩老大概沒料到,那真是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一開始,爸媽當然有限制使用時間,還一度把電腦從公用的客廳搬到兩老房間,就怕我們沈迷其中。很有智慧,但很可惜,生命真的會自己找出路呢。
說起來,搞不好我和雙胞胎弟弟的心電感應,就只有這次發生作用吧?當時,我們默契十足的擬定作戰計劃:第一,趁爸媽出門就偷玩;第二、清晨五點趁爸媽睡覺爬起來偷玩。就這樣,我玩你抓,雙方一路攻防到大學,我主動決定放棄電玩、享用瑰麗精彩的人生為止。這件事告訴我們,不要小看孩子的創意...,咦,不好意思樓歪了,應該說,當時要不是愛讀書,恐怕我離成癮只有一步之遙。但這也是為什麼,我對於科技總懷抱一點敬而遠之的態度。
社群媒體:最尖端的「腦內殖民」?
即使在電影和戲劇裡,科技的未來也常常被挑戰。從《銀翼殺手》、《駭客任務》、《黑鏡》...,科技一直被懷疑會變成未來極權統治的幫兇。最近Netflix上熱映的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 ,更是確定了我對社群媒體的恐懼。在企業無限擴張的邏輯底下,科技鬼才千方百計操弄我們的心理,就為了讓我們在上面多花時間、多點擊廣告、多下單網購。
看完影片,我憤而在手機設定了使用限制,限制晚上十點半後APP停用。但你問我,這幾週有乖乖遵守嗎?不,有時我還是手癢解除鎖定,滑滑滑。常常因此排擠掉,原本安排的睡前瑜珈和閱讀時間。這讓我突然覺悟到:
當科技巨擘操弄著我們的心理,來博取更多關注、佔用更多時間,犧牲的會不會是「夢想」?
上機體驗!身體卻被視覺徹底欺騙
恰好,輪到我上機體驗了。雖然在二樓《徘徊的幽靈》十件新作中,我先體驗了《徘徊的幽靈No.1》,不過編號第四、第十號作品特別讓我有感。
喵一眼下面No.4的圖,你可能也猜到,它就是猶太人傳說裡象徵人類傲慢、妄想通向天堂的「
巴別塔(Tower of Babel) 」。體驗過程從一個地表的黑洞開始,鏡頭往上移動、感覺乘坐電梯穿過洞口,接著就看到巨大的高塔,然後穿過底層的其中一個小門,最後橫越塔底穿過對面的門、再從另一個洞口往下回到展間。
概念延伸自2012年,信義計畫區「種子計畫:虛幻山水」發表的作品
《留白》 ,陶亞倫設計出純白無邊無界的空間,產生無限延伸的錯覺,刻意阻絕他口中「現代巴別塔:101大樓」所象徵的「物質慾望」,而回歸沒有階級、沒有煩惱的純真狀態。那時我也有幸看過這件作品,的確很舒壓、很動人、很純粹。
第十號作品則是一座巨大的遊樂園,但沒有啟動、沒有歡笑、像是無人的廢墟。這讓我再度覺得毛骨悚然,想起過去殖民者曾在台灣留下許多工業遺構,像是水湳洞十三層、基隆阿根那造船廠遺址。
更詭異的是,這兩件作品都讓我覺得...輕飄飄的。當然不是像幽靈一樣飄升,而是身體感受竟然被影像牽著走,悖於現實。例如,第四號巴別塔作品的頭尾,影像都是從洞口往上往下,我的身體竟然也感覺上下移動,但機器不過是原地震動而已!甚至在第十號遊樂園中,影像朝右偏、繞過中央立柱時,我也真的以為是往右斜前方而不是前方移動。身體,原來這麼容易受騙。那,究竟什麼才是真實?
平衡一下,讓科技真的回歸人性
我沒有標準答案,但習慣面對和處理幻覺的人,或許可以指引一盞明燈吧。如果你看過電影《美麗境界》,大概也曾為
這一幕 感到鼻酸。故事裡,John Nash沮喪地呆坐床緣,因為惡化的思覺失調症,讓他幾乎分不清真假。老婆Alicia平靜地走進房間,輕聲問他:「You wanna know what is real?」說著就蹲下來,撫摸他的臉頰、接著牽起他的手觸碰自己的臉和心口,一邊輕聲地說:「THIS,... THIS,... and THIS, is real。」
能趕走幻覺的,或許是最難掌握、最虛幻的「情感」 。
陶亞倫點醒了我,這是科技無限延展、虛假到極點的現實世界。而我能做的,大概剩下兩件事。
抱一下貓咪:只有示愛、才能證明自己真的還活著。畢竟,一直滑著貓咪們的逗趣影片、卻忽視主子在耳邊「喵喵喵」的聲聲呼喚,那有點太諷刺了。 善用臉書:俗話說的好,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待會兒,就用臉書分享陶亞倫「反科技的科技藝術」吧!
以上是〈無處不在的幽靈〉展覽在科技上的反思。但你可能會想:老闆當我是隨摳隨到的7-11,哪能停用line這種通訊軟體?坦白說,這可能就是「誰說話比較大聲」 的問題了,也是陶亞倫想討論的另一個大哉問:無所不在的權威遺毒 。所以下一篇,我會更深入挖出自己的內心世界,分享我和「權威」相處的故事。請耐心等待囉。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
*或者,這個專題也讓你跟著走心了嗎?不如順手「留言」「分享」「追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