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1|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青綠澀回甘

  三個小時的團康遊戲讓人感覺疲憊,沒有脈絡可循的拼法湊成那不規則形狀,自認記憶不錯每次記得五塊顏色和位置,但我的角色僅能口述剛才的觀察,在傳遞給其他人時,發現無法精準告知能動手的組員,多次來回走動後耐心和記憶都在降低,好幾次都忍不住想動手的慾望,或是好不容易有個固定角度被轉換了,沒有看到實體的人會認為有那麼難講嗎?的確是。
  過了好幾輪終於調換角色,那個碎念自己不知道要做什麼,甚至能做的方式直接表明我不會,去了一趟外頭回來就直接放棄,說是完全看不懂怎麼一回事,那前後一致消極的態度使旁人錯愕,就算直白講怎麼做你就照著寫,還是雙手一攤說換人吧,我很納悶連場照樣照做的遊戲還是會有不在狀況內的人,對這個人的印象已經不那麼客觀,就想想各自有來參與課程的動機,何必在此時此刻框架他人,我們終究只能對自己的言行舉止負責,以及僅屬自己的人生道路。
  旁看全場不能更換的角色,挺像職場型態中某部分的盲點,上司認為任務就是發派後便能完成,事情儘快妥當處理完畢,然而過程是充滿挑戰性,跑外務的同事時效內反饋修正,居內部的同事想像中消化呈現,每個角色認真做了職務上該做的事情,看似分工縝密卻無法裡應外合,這時大部分的人共同的一句話:「到底在搞什麼?」將自己抽離遊戲提升視角做個反思,驚覺我也是這麼情緒至上,可以簡單扼要的表述非得夾雜很多我認為必須知道的資訊而變得冗贅,其實搞不懂的就是我自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