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綠澀回甘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診療-同理

  試著用朋友的角度換位思考,應該說朋友的行為本質是出於好意,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對方每一次的表現,好比說朋友的「理解」是真的理解嗎?你們有無時無刻相處在一塊而知悉對方的一切嗎?你們曾經是學生時期的好朋友,那會不會你們對彼此的想像逗留在那時的美好印象呢?

  看來我的確既定著當我說出一句話,朋友就懂我要表達的意思,我認定朋友之間有著堅定不毀的默契,更認為朋友修課學程裡有諮商心理學方面,那就一定更懂我現階段狀況並給予適合的建議,所以一股腦兒就告訴這位朋友有關自己「輕鬱症」,我期許對方身為朋友能夠依照我的想像展現。

  曾有人回應我以往給人的印象是偏向外向,對生活保持樂觀正面能量的,令人相處起來很快樂,時常會有不一樣新奇的想法,真的很難想像這樣的人有天會有憂鬱症之類,看來只是短時間內給自己壓力太大,東想西想的想太多所致,告訴自己不要想就好了。

  想起和朋友的相處,雖然那時會抱怨難過但又很快再振作,或和朋友互相鼓勵換個角度正面思考,感覺怎麼樣的煩惱都是能游刃有餘,因為總是有人懂你來關心。只是時過境遷人會變,對方的好意相對也是與自己以往認知有落差而不能接受,如果礙於多年友誼不便拒絕跟坦承不適,沒關係的會有其他人讓朋友知道。那反推:「如果今天是一位傷心難過的朋友來找你,會有什麼樣的舉動關心這位朋友呢?」




關鍵字廣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funfeidiary的沙龍
1會員
16內容數
funfeidiary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10/21
  三個小時的團康遊戲讓人感覺疲憊,沒有脈絡可循的拼法湊成那不規則形狀,自認記憶不錯每次記得五塊顏色和位置,但我的角色僅能口述剛才的觀察,在傳遞給其他人時,發現無法精準告知能動手的組員,多次來回走動後耐心和記憶都在降低,好幾次都忍不住想動手的慾望,或是好不容易有個固定角度被轉換了,沒有看到實體的人會
2020/10/21
  三個小時的團康遊戲讓人感覺疲憊,沒有脈絡可循的拼法湊成那不規則形狀,自認記憶不錯每次記得五塊顏色和位置,但我的角色僅能口述剛才的觀察,在傳遞給其他人時,發現無法精準告知能動手的組員,多次來回走動後耐心和記憶都在降低,好幾次都忍不住想動手的慾望,或是好不容易有個固定角度被轉換了,沒有看到實體的人會
2020/09/05
  當慶幸著新的領域職場日子度過一個月,回想建築物的感受是婉約溫柔,超過五十幾年的老房子能保有一些美麗的花磚和檜木,庭院的植栽搭配建物主體白色灰色的色調讓人感到心曠神怡,微風吹拂恰如其分得如同這美麗的名字,心裡是想著未來屬於自己的家該是什麼樣子,在每一次開門都覺得舒適暖心。   
2020/09/05
  當慶幸著新的領域職場日子度過一個月,回想建築物的感受是婉約溫柔,超過五十幾年的老房子能保有一些美麗的花磚和檜木,庭院的植栽搭配建物主體白色灰色的色調讓人感到心曠神怡,微風吹拂恰如其分得如同這美麗的名字,心裡是想著未來屬於自己的家該是什麼樣子,在每一次開門都覺得舒適暖心。   
2020/08/03
日記-拉鋸戰
2020/08/03
日記-拉鋸戰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朋友的存在可以幫助我們克服孤獨感,但同時也讓我們更深刻地體驗到孤獨的存在。真正的朋友應該是能夠接受你的孤獨存在,不斷地支持你和鼓勵你。他們是能夠在你需要的時候陪伴你走過孤獨的旅程的人。」~~叔本華
Thumbnail
「朋友的存在可以幫助我們克服孤獨感,但同時也讓我們更深刻地體驗到孤獨的存在。真正的朋友應該是能夠接受你的孤獨存在,不斷地支持你和鼓勵你。他們是能夠在你需要的時候陪伴你走過孤獨的旅程的人。」~~叔本華
Thumbnail
我對重要的人是不介意付出,見到對方開心就可以 我並不介意朋友曾在行為或語言上不自覺「傷害」過我,(因為只是看事情的角度不同吧,彼此不明白吧)(有可能對方根本就意識不到問題所在,但我希望對方會嘗試在我的角度)
Thumbnail
我對重要的人是不介意付出,見到對方開心就可以 我並不介意朋友曾在行為或語言上不自覺「傷害」過我,(因為只是看事情的角度不同吧,彼此不明白吧)(有可能對方根本就意識不到問題所在,但我希望對方會嘗試在我的角度)
Thumbnail
很常當夥伴向我表達脆弱時,我會升起「想要幫他解決問題」、「直接告訴他應該怎麼做」等想法,有時候甚至會將對方的負面情緒歸咎於自己,非理智地覺得一定是自己讓對方感受不舒服,腦中很多小我的聲音,以至於沒有空間好好陪伴對方、同理心聆聽。 記得一開始在面對這個課題,看了很多溝通相關的書,不看還好,越看越多
Thumbnail
很常當夥伴向我表達脆弱時,我會升起「想要幫他解決問題」、「直接告訴他應該怎麼做」等想法,有時候甚至會將對方的負面情緒歸咎於自己,非理智地覺得一定是自己讓對方感受不舒服,腦中很多小我的聲音,以至於沒有空間好好陪伴對方、同理心聆聽。 記得一開始在面對這個課題,看了很多溝通相關的書,不看還好,越看越多
Thumbnail
最近和一個朋友相處起來,過程看似和諧愉快,但結束總有一種難以言喻的空虛和違和感,我細細回顧他說過的話,仔細推敲後發現他是「假性隨和」-表面上跟誰都好聊,實則內心孤獨之人。 他某次在小事上使我感到不尊重,我表達我有些許的不悅後,他很快速地道歉了。在後來聊天時提起他以前也曾因同一件小事惹另一位朋友不悅,
Thumbnail
最近和一個朋友相處起來,過程看似和諧愉快,但結束總有一種難以言喻的空虛和違和感,我細細回顧他說過的話,仔細推敲後發現他是「假性隨和」-表面上跟誰都好聊,實則內心孤獨之人。 他某次在小事上使我感到不尊重,我表達我有些許的不悅後,他很快速地道歉了。在後來聊天時提起他以前也曾因同一件小事惹另一位朋友不悅,
Thumbnail
有一次朋友得知我在寫文章,很驚訝的說:「陪伴憂鬱伴侶?為什麼?寫得好像她有憂鬱症一樣?」這場對話也讓我梳理了一些可能對憂鬱傾向、憂鬱症所產生的誤解。以親密關係而言,即便伴侶有些時候在情緒、思緒上會卡關,但只要回歸到兩人的相處,知道什麼才是最重要的,這些都不妨礙我因為她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Thumbnail
有一次朋友得知我在寫文章,很驚訝的說:「陪伴憂鬱伴侶?為什麼?寫得好像她有憂鬱症一樣?」這場對話也讓我梳理了一些可能對憂鬱傾向、憂鬱症所產生的誤解。以親密關係而言,即便伴侶有些時候在情緒、思緒上會卡關,但只要回歸到兩人的相處,知道什麼才是最重要的,這些都不妨礙我因為她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Thumbnail
曾有過的經驗。 與一位交情不錯的朋友聊起關於我的失去,朋友僅是淡淡回了一句「我都瞭解,若能試著放下,你會輕鬆些。」說完便轉身繼續忙,留下溢滿情緒還無處宣洩的我,後悔一時衝動掏心掏肺,輕易把固守的脆弱變得如此廉價。 我也曾犯了相同的錯誤,關於一位憂鬱症的朋友。
Thumbnail
曾有過的經驗。 與一位交情不錯的朋友聊起關於我的失去,朋友僅是淡淡回了一句「我都瞭解,若能試著放下,你會輕鬆些。」說完便轉身繼續忙,留下溢滿情緒還無處宣洩的我,後悔一時衝動掏心掏肺,輕易把固守的脆弱變得如此廉價。 我也曾犯了相同的錯誤,關於一位憂鬱症的朋友。
Thumbnail
她會反芻對話的內容,彷彿拿著放大鏡與探照燈,地毯式的搜索任何可疑的痕跡。
Thumbnail
她會反芻對話的內容,彷彿拿著放大鏡與探照燈,地毯式的搜索任何可疑的痕跡。
Thumbnail
最近我一直在反思一件事情,那就是友誼 可能是從小到大,沒什麼朋友吧! 導致自己有著討好型的人格 我傻傻地以為,只要我都聽他們的 或是把真實的自我完全交給他們 她們也會對我百分之百的付出 其實我錯了,對她們越好,他們越會得寸進尺 對他們的忍讓跟妥協,換來的只是一次又一次的心痛, 我為了她們改了
Thumbnail
最近我一直在反思一件事情,那就是友誼 可能是從小到大,沒什麼朋友吧! 導致自己有著討好型的人格 我傻傻地以為,只要我都聽他們的 或是把真實的自我完全交給他們 她們也會對我百分之百的付出 其實我錯了,對她們越好,他們越會得寸進尺 對他們的忍讓跟妥協,換來的只是一次又一次的心痛, 我為了她們改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