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2|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隨筆:宅宅需要文化多元主義的法槌嗎?

隨筆:宅宅需要文化多元主義的法槌嗎?
「女性向都很奇怪,真是無法理解。」
發言的報導人,是我的一位身為動漫迷群的友人。這種經驗我並非首次遇到,而每每讓我想起曾經在大學社團發傳單時的經驗:當我遞出傳單,表明我的社團時,對方回覆「喔,宅宅喔,算了吧。」又或著接過傳單,笑著塞給同行者,說「欸,你比較肥宅去加他們啦!」
曾經有年上的御宅族前輩告訴過我,在當代社會中已經沒有了對御宅族的歧視。但纖細與脆弱的我,在這段社會互動的過程中,我已經感受到了「汙名(stigma)」的意味,對方想像中的正常人與御宅族,以及對方想像中的一個御宅族形象,和我真實的御宅族身分,似乎並無一絲一毫的相干。或許在動漫畫的泛眾化之後,相較於早期的社會氛圍,對於異文化的排斥已經削弱;但符號互動過程中,產生的污名絕非就此消失。至少就這種來自我與他、想像與真實的差異,切實使我感受到了焦慮與不適,以及更多對自己身分的質疑。
恐懼與排斥,似乎總是來自於未知。而作為認知能力有限的生物,對於未知,我們總是預設了所謂的「正常」──與之對立的便是「奇怪」。在研究御宅族的過程中,不管是從哪個角度,似乎都告訴我:沒有天生的御宅族/正常人,也沒有正常的御宅族/正常人;御宅族本身,便是被奇怪的「正常人」預設為「奇怪之人」的族群。但從現狀來看,預設被指認為傾奇者的迷不會為「迷」設下正常的界線、不會擁抱所謂的文化霸權主義,似乎是種過於虛幻的理想主義。
「宅宅之間的距離,遠大於一般人之間的距離。」
這是我另一位友人,對於漫研生活的感嘆。以往爭論性別上的本位,也隨著百合男等等案例,使我不禁質疑,真的能夠將正當性賦予只是被做出來的性別,使我們將缺乏個人化理解的他者,預設為男性或女性嗎?在分眾化之後,迷群之中,可以擁有著差異的喜好、差異的審美、差異的品味;或著限縮到御宅個人,也都有著差異的生命經驗、採用差異的觀看方式、看著差異的地平線。
面對異文化,我總是期許自己抱持試圖理解的心態;就算不理解,我也期許自己不妄自給予膚淺的評斷。那麼,被指認為傾奇者的人們,該不該拾起文化多元主義的法槌,去面對將他者貶為傾奇者的自身呢?
就是因為能夠理解,所以才是漫研吧?
就是因為能夠理解,所以才是漫研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寫御宅評論的台灣大學生,靠尼古丁與御宅族文本對抗痛苦的人。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Orcave |獣之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