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劇|誰是被害者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部懸疑探案類的影集正中我的喜好,想著一陣子沒看到中意台劇的我,在Netflix照例亂槍打鳥式地標示著"這部片98%適合你"的推薦之下,就點進去看了。我覺得我可以簡單的下個"好看"的結論,不過看完本劇讓我產生一些許久未有的感想。強度劇透喔!
原本我是不太喜歡"自殺"題材的作品(影片有非常明顯的提醒),但對喜愛推理的我而言,"誰是被害者"這關鍵字實在吊足我的胃口了,只不過看到後來,片中幾位決心去死的角色仍然讓我覺得難受。雖然看完影集的我一向喜歡自以為是的評論劇本、導演,甚至分鏡、演員或推理的邏輯等等,然而我最多的感觸還是這個貫穿整部片的主題"自殺"。
本劇的主要角色都是以相當奇特且殘忍的方式死亡,剛開始我還想;要是真的想死,不能選簡單一點的方式嗎?當然隨著劇情的推進,這個疑問會得到解答。但那些個死法,不用經歷也會相信應該都是相當痛苦的,是甚麼原因讓一個人即使必須經歷極端的痛苦也堅決地想死?是因為看不見"希望"嗎?
片中劉光勇自己嘗試過自殺三次,在第三次獲救之後,他終於被老婆的愛拯救,打消了自殺的念頭。但在這之前沒有老婆的愛嗎?生活沒有希望嗎?我覺得他只是不斷地敗給了自己,他是這幾個自殺案例中擁有最實質的愛與希望的一個,但在這當中他仍然嘗試了三次自殺,狠心拋下那個不斷為他流淚、包容、無條件付出的妻子,看劇的時候忍不住想對劉光勇說;既然一定要死的話,可以讓我來揍死你嗎?!
但是其他案例的自殺就是合理的嗎?很可怕的是,就角色的主觀環境條件來看似乎是的,我想我能感覺得到那當中的絕望。
於是在這些角色對人生完全絕望時,出現了一位理解他們的人:李雅鈞。由於對自身處境的絕望,讓她對這些自殺者們充滿了感情與同情,這種感同身受的氣場讓自殺者們從她身上得到了實質的認同與安慰;但這個能力無法用在阻止自殺者嗎?我想李雅鈞應該是這些人當中最想尋死的一個,這也就是她能輕易得到其他自殺者信任的原因。
但李雅鈞並沒有死,她甚至連尋死也沒有。我感覺當她親眼看著這些人"完成遺願後滿足地死去"後,她也因此得到了救贖。她協助自殺者們完成遺願並成功自殺,這其實是她的求生方式......雖然她覺得這是在幫助人。自我沉浸是小說中連續殺人犯常有的特徵之一,不管多麼的令人同情,殺人犯之所以殺人的最終的目的,終究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某種慾望。不管李雅鈞是為了麻痺自己的痛苦,還是為了將自己殺男友的行為合理化;"幫助絕望的人完成遺願"成了她活下去的動力。我忍不住同情她,但也不想同情她。
於是這些人雖然表面上是自殺,但終究是實質的"被害者";劇名可能也暗示了這個意思吧。對那些自殺者而言,環境本身就是殺手。忙著"活"的人其實無法體會真正的絕望,於是無形中那些絕望中的人都沒有機會被拯救。李雅鈞的出現,幫這些人將自殺的行為從被動想法轉變成主動合理的行為,最重要的是,在她的協助之下,他們沒有後悔的機會。也許,這些人終究會死於"沒有被拯救的機會",但也許,哪怕能多活那麼一下,就有機會遇見希望!?
挑戰日檢N1的心路歷程 日語原文小說閱讀心得 影劇動畫心得 生活中的各種想法 可能還有些其他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目前使用超過十年的電腦,偶而會發生一些難以解釋的情況,於是未雨綢繆地想把檔案整理一下。原則上我不會把檔案存在C槽,但那也是因為曾經有朋友如此建議後才開始養成的習慣,在那之前我是只知道要按《儲存檔案》;然後從《開啟舊檔》去開啟檔案,我壓根不知道那些檔案實際上是身在何處。因此自從有了D槽之後
說真的,"滿大人"並不是一個多麼有深度、多麼特別到一定非梁朝偉不可的角色,更何況與他原本的氣質也不合;但梁朝偉真的讓這個角色變得特別了。
男大生協助很帥的副教授一起解決與怪談和傳說有關的懸疑事件。
日本網站"tree"推出連載企劃「Day to Day」,邀集一百位日本推理作家連載100天
我的youtube原本就訂閱了幾家日本新聞,還有其他百萬youtuber及其他有的沒的。除了新聞以外的影片大多只是以娛樂為目的,然後維持自己每天都有接觸到日語環境,不會特別去在意聽懂多少。即便如此,以日檢常客的角度,有幾個頻道看著看著也忍不住想說:這個頻道可以讓學日語的來看看
目前使用超過十年的電腦,偶而會發生一些難以解釋的情況,於是未雨綢繆地想把檔案整理一下。原則上我不會把檔案存在C槽,但那也是因為曾經有朋友如此建議後才開始養成的習慣,在那之前我是只知道要按《儲存檔案》;然後從《開啟舊檔》去開啟檔案,我壓根不知道那些檔案實際上是身在何處。因此自從有了D槽之後
說真的,"滿大人"並不是一個多麼有深度、多麼特別到一定非梁朝偉不可的角色,更何況與他原本的氣質也不合;但梁朝偉真的讓這個角色變得特別了。
男大生協助很帥的副教授一起解決與怪談和傳說有關的懸疑事件。
日本網站"tree"推出連載企劃「Day to Day」,邀集一百位日本推理作家連載100天
我的youtube原本就訂閱了幾家日本新聞,還有其他百萬youtuber及其他有的沒的。除了新聞以外的影片大多只是以娛樂為目的,然後維持自己每天都有接觸到日語環境,不會特別去在意聽懂多少。即便如此,以日檢常客的角度,有幾個頻道看著看著也忍不住想說:這個頻道可以讓學日語的來看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死期將至》是一部探討生命與死亡意義的韓劇,講述主角崔怡在一系列死亡後的重生經歷。這部劇不僅揭示了自殺的自私,也讓觀眾反思生存的價值和與他人之間的情感。透過不同角色的痛苦與掙扎,崔怡逐漸瞭解生命的可貴,最終決定珍惜生命,鼓勵觀眾在面對困難時勇敢尋找生活的價值與希望。
Thumbnail
社區裡有一位叫林夢的空姐,與鄰居張澤東酒後一夜激情,卻意外身亡,而有女友的東東,並不是殺她的兇手,一邊掩飾自己在場,還要找尋真兇,甚至發現了社區一件件不能說的秘密,劉冠廷可說是全劇最累的一個角色了,眼神與心理變化更是演繹地非常傳神。就在真兇終於透明時,竟然是一個你想不到的人,也是一段不能說的愛。
誰都沒有資格去評斷他"人"想要自殺,不管他是什麼物種~!因為你不知道對方到底經歷了什麼?人們通常會說:自殺的人是弱者懦夫是逃避現實...你到底是憑什麼說出這樣的話?你有深入去觀察過他(她)的生活及際遇嗎?還是你和他(她)曾一起去經歷過同樣的事?我不相信那種說法─>什麼自殺後的罪更重每天都要重複自殺一
Thumbnail
《誰是被害者》第一季以「遺願命案」為主要故事,表現死者透過自殺將死亡視為一種展演,控訴生前的荒謬感。角色透過不被理解、不理解世界產生自殺行為,引發對生命意義的探討。透過卡繆在《薛西佛斯的神話》中對自殺的論述,來探討第一季中死者們關於「理解」的主題,以及他們展示的兩種回應荒謬的方式:自殺和希望。
Thumbnail
在《誰是被害者》第一季的最後,原本一心求死的「江曉孟」,最後在張孝全飾演的「方毅任」真情流露下,最終活了下來,也因此到了第二季中,「江曉孟」活下來的意義與目標,就成為了本季的故事重點之一,也希望能讓觀眾透過這個曾生無可戀的少女身上,看見微光。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j1K_5qt0Ug已經淡忘了《誰是受害者》第一季的內容,當時應該覺得不難看吧,所以看到第二季將要上檔,還留意了一下上檔日期。 週五很適合追劇,八集也不長,精彩的話,會收不住就熬夜把它追完,但這套劇,我大概看了一半再多,在劇情交代了
Thumbnail
今天的影片內容全部都是我的個人意見,裡面很可能有些我過度解釋,或者我夢到的劇情環節,請各位理智討論、海量包容,給怕被捏的孩子們一句無雷簡評:2019年台劇神作在此,不看?神經病喔!啊,不能說神經病,很敏感。
Thumbnail
自殺防治不好談,但從電影我們能學到更多。2024 年度心動系電影《我在這裡等你》描述了一位失意的香港作家天宇在臺北與一名街頭混混阿翔相遇,展開尋找通往天堂的鯨逝灣的旅程。本文涵蓋了自殺防治等心理議題。
Thumbnail
「活著比死亡更需要勇氣」-- 《誰是被害者》無疑為台劇製作創下一個新里程碑,除了張孝全、許瑋甯與李沐在劇中精湛且觸動心弦的演出外,此劇大膽將「自殺議題」搬上螢幕,透過劇中角色真實呈現精神疾病的不同角面,引領觀眾探尋光亮背後的黑暗與脆弱。
Thumbnail
「死亡只不過是一種,能終結痛苦的低等手段。」選擇自殺的崔怡在(徐仁國 飾),因為在遺書裡的字裡行間透露著對死亡的蔑視,讓「死亡」勃然大怒,決心給予這個自私選擇自殺的男人懲罰,讓他不斷在將死之人的身軀裡重生。諷刺的是,前一刻才毅然決然面對死亡的崔怡在,面對可能無止盡的痛苦,開始奮力求生……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死期將至》是一部探討生命與死亡意義的韓劇,講述主角崔怡在一系列死亡後的重生經歷。這部劇不僅揭示了自殺的自私,也讓觀眾反思生存的價值和與他人之間的情感。透過不同角色的痛苦與掙扎,崔怡逐漸瞭解生命的可貴,最終決定珍惜生命,鼓勵觀眾在面對困難時勇敢尋找生活的價值與希望。
Thumbnail
社區裡有一位叫林夢的空姐,與鄰居張澤東酒後一夜激情,卻意外身亡,而有女友的東東,並不是殺她的兇手,一邊掩飾自己在場,還要找尋真兇,甚至發現了社區一件件不能說的秘密,劉冠廷可說是全劇最累的一個角色了,眼神與心理變化更是演繹地非常傳神。就在真兇終於透明時,竟然是一個你想不到的人,也是一段不能說的愛。
誰都沒有資格去評斷他"人"想要自殺,不管他是什麼物種~!因為你不知道對方到底經歷了什麼?人們通常會說:自殺的人是弱者懦夫是逃避現實...你到底是憑什麼說出這樣的話?你有深入去觀察過他(她)的生活及際遇嗎?還是你和他(她)曾一起去經歷過同樣的事?我不相信那種說法─>什麼自殺後的罪更重每天都要重複自殺一
Thumbnail
《誰是被害者》第一季以「遺願命案」為主要故事,表現死者透過自殺將死亡視為一種展演,控訴生前的荒謬感。角色透過不被理解、不理解世界產生自殺行為,引發對生命意義的探討。透過卡繆在《薛西佛斯的神話》中對自殺的論述,來探討第一季中死者們關於「理解」的主題,以及他們展示的兩種回應荒謬的方式:自殺和希望。
Thumbnail
在《誰是被害者》第一季的最後,原本一心求死的「江曉孟」,最後在張孝全飾演的「方毅任」真情流露下,最終活了下來,也因此到了第二季中,「江曉孟」活下來的意義與目標,就成為了本季的故事重點之一,也希望能讓觀眾透過這個曾生無可戀的少女身上,看見微光。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j1K_5qt0Ug已經淡忘了《誰是受害者》第一季的內容,當時應該覺得不難看吧,所以看到第二季將要上檔,還留意了一下上檔日期。 週五很適合追劇,八集也不長,精彩的話,會收不住就熬夜把它追完,但這套劇,我大概看了一半再多,在劇情交代了
Thumbnail
今天的影片內容全部都是我的個人意見,裡面很可能有些我過度解釋,或者我夢到的劇情環節,請各位理智討論、海量包容,給怕被捏的孩子們一句無雷簡評:2019年台劇神作在此,不看?神經病喔!啊,不能說神經病,很敏感。
Thumbnail
自殺防治不好談,但從電影我們能學到更多。2024 年度心動系電影《我在這裡等你》描述了一位失意的香港作家天宇在臺北與一名街頭混混阿翔相遇,展開尋找通往天堂的鯨逝灣的旅程。本文涵蓋了自殺防治等心理議題。
Thumbnail
「活著比死亡更需要勇氣」-- 《誰是被害者》無疑為台劇製作創下一個新里程碑,除了張孝全、許瑋甯與李沐在劇中精湛且觸動心弦的演出外,此劇大膽將「自殺議題」搬上螢幕,透過劇中角色真實呈現精神疾病的不同角面,引領觀眾探尋光亮背後的黑暗與脆弱。
Thumbnail
「死亡只不過是一種,能終結痛苦的低等手段。」選擇自殺的崔怡在(徐仁國 飾),因為在遺書裡的字裡行間透露著對死亡的蔑視,讓「死亡」勃然大怒,決心給予這個自私選擇自殺的男人懲罰,讓他不斷在將死之人的身軀裡重生。諷刺的是,前一刻才毅然決然面對死亡的崔怡在,面對可能無止盡的痛苦,開始奮力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