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11/10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心理師有沒有在心裡偷偷罵我?為什麼問心理師在想什麼他都不說?(諮商搞什麼01)

  去年八月的時候,我的好朋友邀請我去上她的podcast,題目是談諮商心理師的另外一面,希望可以打破大眾對於心理師的刻板印象,也讓心理師的心裡話能被聽到。那次節目就成為了這系列的濫觴,我發現身邊有很多人對心理師好奇,覺得心理師總是神神秘秘,但又要個案跟他們講很多內心深處的秘密,感覺好像不是很公平的事情?!   所以這系列想要從比較後設的角度,從心理師的角度來解析一下心理諮商中的眉眉角角,試圖跟大家澄清一下心理諮商中到底正在發生什麼。不過在開始之前還是先說明一下,這系列三篇都是從我個人的經驗出發,當然也不是一個標準,假如讀者現在正在做諮商,而你對你的心理師或是你的諮商有任何問題,請直接對你的心理師發問跟討論。
  我們人生有許多的痛苦都是因為太隱藏真我而造成的,試著在諮商中坦承,可能會找出另外一條路徑。 *個案對心理師的兩種好奇   以我的經驗裡面,個案或是身旁的人對於心理師最大的好奇有兩種:對心理師私人的好奇、對心理師的專業判斷的好奇。前者通常是對心理師的各種私人訊息的好奇,包含但不限於,心理師的感情狀態、生活細節、學習背景、對個案的感覺等等;後者則是對心理師怎麼看待個案的議題,通常會希望心理師能給一個明確的診斷。   我想先從後者談起,有些個案會在諮商開始的前期,就很快速的問心理師自己是不是某某症的患者,通常這種類型的人,都是因為最近看了某某類型的文章、做了某某測驗,正在很擔心、緊張自己是不是罹患了某種病。其中的心態又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希望心理師現在反駁他們,告訴他們很正常、不用擔心;另一種則是真的感覺到自己的困擾跟文章、或是測驗中的很像,所以想要趕快找到解決方法。   另一種對心理師私人的好奇則是複雜得多,有可能是單純對於心理師好奇,畢竟對著一個人,每週、每週說自己的心聲,的確是會對心理師產生一些親近感,想要對心理師有多些了解;也有一種人是對自己所談論的議題有很多的不安,因此會擔心心理師對自己有些批判,會想要問心理師對自己的行為「真心的」想法為何;還有一種是,個案對心理師的好奇,其實是他平常人際互動的習慣,比較極端的例子是,邊緣性人格疾患者,可能會習慣性的去挑戰關係的界線,想要去過度的拉近自己與心理師的距離。   簡單的介紹個案對心理師的好奇之後,我想先統整一下,心理師面對個案的好奇,通常不會停留在「好奇」這件事情的表面上面,因為在這些好奇底下有超級多的心理材料需要去討論,假如今天個案在諮商中對心理師提出問題,而心理師隨口回答了個案的好奇,其實只是埋沒了探索個案珍貴心靈的機會。 *心理諮商/心理師的假設   講到這邊我想會有些人還是覺得很煩:「心理師每次都神神秘秘,不管我問什麼話,心理師都只會又反問回來:那我的感覺是怎麼樣?他們就不能直接說話嗎?」   以上的狀況多半是在抱怨心理師講話迂迴,好像得不到心理師的正面回應。在解釋為什麼有這種現象前,我要先說,並不是所有心理師講話都會迂迴,我也是認識一些心理師在諮商中是很犀利的,這並不是一個心理師的必然。但無論心理師在諮商中是迂迴還是犀利,我想所有心理師都會同意,個案本身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   當然,心理師也是一個活生生的人,當然有自己的想法、道德觀、價值觀,可能會對個案的議題有一些價值判斷,這個價值判斷可能是覺得個案的行為不妥當,也可能是會擔憂個案的狀態,但心理師的這些想法需要在專業的判斷下來表達跟使用。   因為諮商不是聊天,是一種有目的的聚焦在個案身上,想要幫助個案解決困擾的專業行為。心理師在諮商的過程中專注力其實都在個案身上,試著踩在個案的心理位置上,在充分理解個案感受的前提下,陪伴跟引導個案探索自己,發掘改變的可能。   我最喜歡用來解釋心理師內在狀態的比喻是「演員的三個自我」(註一)的理論,我認為心理師在諮商中也同時有三個狀態存在,第一個是心理師本人的狀態,第二個我則是心理師運用「同理」去經驗個案的狀態,第三個則是心理師在了解個案的動機、背景、環境後,運用心理知識去與個案共同工作的狀態。   我覺得心理師在諮商中的心理狀態是極為特別的,我們既能夠深深的同理,以至於能感同身受,讓個案感受到自己被如其所是的接納,同時間,因為我們與個案畢竟不是同一個人,加上有諮商專業技能輔助,我們又能夠站在一個靠近但稍有距離的位子,幫助個案去拓展視野,甚至是挑戰一些盲點。   在這種既是個案、又不是個案的狀態下,心理師的發言就不太可能是隨便說說、僅是回應個案表淺的問答,也不會把焦點放在心理師自己身上。心理師發言、回應的意圖,更多的是在想:個案現在狀態是什麼、個案現在需要什麼、我做什麼回應可以推動個案的思考。   我在podcast裡面有說到,我自己也算是說話比較直接的心理師,像是我面對明明反覆表達自己憤怒感受,卻又不斷否認的個案,我會直接的探問他:「為什麼你現在不能夠生氣?我明明在諮商中聽到你用不同的話在表達你很火大。」。當個案對我有疑問的時候,我會視情況去回應,但這部分就真的得要看不同人的狀態,有些時候我也會判斷個案現在對我的詢問,其實有隱含的意義,我就會把焦點拉回到個案本身;也有些時候我會認為,個案現在的詢問只是單純對人的好奇,在不影響晤談節奏的情況下我也會有所回應,或是我認為現在個案需要一些心理專業上的建議,像是放鬆訓練的步驟、自我監控情緒的方式之類的,當然還是要直接說明。   總之就是沒有一定。 *怎麼面對你的心理師   我得先承認一點,我在自己被諮商/當個案的時候,我對我的心理師是沒有什麼好奇跟依賴的,我很專心在我自己身上,試著想要幫助我自己,以至於我並沒有什麼心力放在我的心理師身上。   我想要強調的是,個案一一也就是你本人,才是諮商中的主角,人世間很少有時刻是 All about you. 而諮商就是這樣一個獨特的時刻,有個專業人士全心全意放在你身上,試著為你量身打造屬於你的心理療癒/改變計畫,你應該享受這個時刻,而不用擔心東、擔心西,更不需要把C位讓給你的心理師。   假如你還是覺得對你的心理師/諮商有一堆問題,我覺得你可以:   一、主動參與。你在諮商中是擁有主動權的,你完全可以提出自己期待什麼、好奇什麼,要求心理師跟你討論。能夠跟你討論你提出的困難,也是心理師的專業素養。   二、調整心態。在諮商中對心理師有好奇、好感、惡感,都是用來加深了解自己的材料。諮商室是個有趣的地方,你跟心理師的對談很可能促發你潛意識中的感受,或是讓你聯想到過去的經驗,總之無論好壞,這些都是你過去不曾注視的感覺,多認識它們一定會讓你大有收穫。   假如你發現自己在諮商中想談論心理師的事情,大過於你談自己的事情,那這更是一個好時機,先問問自己一直把重心放在心理師身上給你什麼感覺?又是什麼影響了你?   三、嘗試不同經驗的挑戰。我身邊的朋友最常跟我抱怨心理師的事情是,對自己的心理師有所不滿,但又不敢開口,而這個不敢開口常常是擔心「心理師會生氣啊」、「覺得這樣很怪,一般人不會這樣直接講話」等等等。   越是這樣我越覺得大家應該去勇於嘗試,心理諮商中有個概念叫做「矯正性經驗」,意思是過去我們與自己重要他人的受傷經驗,可以在諮商中重演,並藉著心理師的正向回應,讓我們重新感受:「喔!原來這樣做也是可以的。」。   外面的世界有許多不確定,但是在諮商中我很鼓勵大家勇敢嘗試,因為改變才是變好的第一步。 *結語   這次先是比較概說式的講講心理師在諮商中的內在狀態,但個案跟心理師的諮商關係,還有兩個不得不談的因素,也就是「自我揭露」、「關係界限」這兩種概念,未來兩篇也想再談心理師這個「職業」,到底會對當心理師的這種「人」有什麼影響,當然,還是很純粹以我的角度出發的。 ※註一:演員的三個自我是表演理論的概念,意指演員在進入角色的時候,演員擁有作為自己這個人的我、劇本中角色的我,以及在理解了劇本並加以自我詮釋後,所呈現出的第三個我。 ※參考收聽:美女也會挖鼻孔#01|狂跳火辣女舞的男性諮商心理師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消極心理師的人生改裝工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