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從基本功開始做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陣子我在某個平台上看到一個網友的發文- 「我的心理師一直叫我專注呼吸跟練習呼吸,但我很想告訴他呼吸根本沒有辦法幫我解決問題」。

當時看到這篇文的心情是很五味雜陳的,因為這個網友很明顯的對諮商的功能有誤解,諮商從來都不是為了幫助一個人「解決問題」,而是透過諮商師的引導去覺察自己的認知(價值觀、信念)、情緒和行為模式如何影響與自身、他人與社會的關係。很多我們以為是問題的「問題」,都只是表面的徵象,而不是真正需要被處理跟理解的核心議題。

然而,在諮商中,我們也不能一下子進入處理創傷或核心議題的階段,因為當事人可能根本沒有準備好去面對,很多人來諮商只是希望諮商師可以幫助他們去改變別人或把困擾他們的人事物和狀態變不見,但我們真的沒有這樣的能力,我也不相信這個世界上有任何人或神可以滿足這份不可能的期待。

一個治療師所能夠做的就是以個案可以接受的速度和方式去探索,但同時又要記得不能陷入拯救者或試圖改變個案的角色,而只是從旁協助,一邊接住個案的情緒,以安全的方式協助他們面對創傷,一邊溫柔的「挑戰」、教導和調整個案的思考、情緒和行為模式,幫助他們培養心理彈性。

這個過程用寫起來很容易,真正要做起來不是幾次諮商就能夠做到的(當然,也有一些案例是個案很快的就能學會,那麼就與個案本身的特質和背景有關)。大多時候,我們要一次次的帶著個案練習基本功,這個基本功包含認識和釐清念頭和情緒,覺察自身的狀態 - 我現在的感受是什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這份感受從何而來?從何開始?

那麼,根據每個諮商師不同的訓練,我們會以不同的切入點來協助個案,但以這個網友提供的少量訊息,可能這個心理師想要透過呼吸來幫助個案1.了解自己情緒跟身體的連結 2. 緩解壓力、焦慮,讓個案可以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狀態,而不總是以警戒(攻擊或防衛)的狀態去面對外界情境。

如果這個網友願意多瞭解而去多做一些功課或直接問諮商師,那麼他就會明白「呼吸」可以教會他很多事情。透過呼吸的長短、深淺和頻率,他或許會發現原來自己面對某個人時常常會談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這個狀態背後可能隱藏著很多著焦慮、緊張的感受和想法,而每一個感受都是需要被一一理解的。

另外,如果他願意多瞭解一些,那麼他可能也會發現原來透過正確的呼吸,不只可以釋放壓力、調整神經系統,還可以緩解疼痛、帶來療癒的感受。當他願意敞開心試著去學習新的方式,過了一段時間後,他可能也會覺察到自己更懂得應對壓力,不是壓抑或逃避,而是那些過往困擾他的人事物不再能控制他了,因為他有能力可以調整自己的感受和心態,不會總是受外界影響。他可能不會想到,原來所有的變化都是源自於這個看似很簡單、好像不這麼重要的「呼吸」。

說了這麼多,我只想表達很多人都想在諮商和療癒中走捷徑,但「修心」是需要練習的,過程看似緩慢,卻每一步都不會白費,它不像外界的事物如此變化難測,努力了可能都不見得會獲得相對的回報。每一次願意面對內在脆弱的勇敢,每一次練習釐清感受、接納感受,以及每一個轉念,只要你願意給自己這樣的機會,讓你的身體和心告訴你他們真正的聲音,那麼這一點一滴都會成為我們內在的力量、智慧和寶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珊卓拉的心療室的沙龍
23會員
64內容數
正職心理師,其餘時間喜歡寫作跟記錄生活,最近開始挑戰寫旅行日誌。
2025/04/10
Netflix紀錄片《惡劣影響:兒童網紅的黑暗面》揭露兒童網紅產業的黑暗面,剖析父母、平臺與社會的責任。文中探討兒童網紅的倫理爭議、平臺的默許剝削、以及兒童心理健康等議題,呼籲建立更完善的保護機制,避免兒童遭受操控與傷害。
Thumbnail
2025/04/10
Netflix紀錄片《惡劣影響:兒童網紅的黑暗面》揭露兒童網紅產業的黑暗面,剖析父母、平臺與社會的責任。文中探討兒童網紅的倫理爭議、平臺的默許剝削、以及兒童心理健康等議題,呼籲建立更完善的保護機制,避免兒童遭受操控與傷害。
Thumbnail
2025/03/29
本文探討AI生成吉卜力風格圖畫和AI取代心理師的議題,作者認為AI並非剝削創作者,而是提供新的創作和療癒途徑,促進知識普及,呼應水瓶時代的精神。
2025/03/29
本文探討AI生成吉卜力風格圖畫和AI取代心理師的議題,作者認為AI並非剝削創作者,而是提供新的創作和療癒途徑,促進知識普及,呼應水瓶時代的精神。
2025/03/09
一顆流浪行星的引力場使地球短暫失去氧氣30秒,所有生物都經歷了一次「全球性死亡體驗」,夢到了自己的一生,並在復活後改變了對生命的態度。故事探討了生命、死亡、靈性和人類意識的議題,並藉由虛構的事件反思人類社會的現狀。
Thumbnail
2025/03/09
一顆流浪行星的引力場使地球短暫失去氧氣30秒,所有生物都經歷了一次「全球性死亡體驗」,夢到了自己的一生,並在復活後改變了對生命的態度。故事探討了生命、死亡、靈性和人類意識的議題,並藉由虛構的事件反思人類社會的現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作者決定進行一次自我探索之旅,與新的心理師展開短暫的晤談。隨著晤談的進行,心理師的陪伴讓作者在困惑中找到自我,並清晰看見問題的核心。儘管議題困難,作者決定慢慢練習,逐步面對人生的挑戰。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作者決定進行一次自我探索之旅,與新的心理師展開短暫的晤談。隨著晤談的進行,心理師的陪伴讓作者在困惑中找到自我,並清晰看見問題的核心。儘管議題困難,作者決定慢慢練習,逐步面對人生的挑戰。
Thumbnail
因為工作,我去心理諮商了, 大腦想去上班,但身體不願意,所以我們一起選擇離職了。 遇見心裡諮商後,如何改變我的人生:重拾自己!
Thumbnail
因為工作,我去心理諮商了, 大腦想去上班,但身體不願意,所以我們一起選擇離職了。 遇見心裡諮商後,如何改變我的人生:重拾自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如何學習與焦慮相關症狀共存的過程,包括覺察、紀錄、書寫、以及身體放鬆和呼吸練習。同時,作者也分享如何調整認知和思維,以及如何不被外在環境干擾的方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如何學習與焦慮相關症狀共存的過程,包括覺察、紀錄、書寫、以及身體放鬆和呼吸練習。同時,作者也分享如何調整認知和思維,以及如何不被外在環境干擾的方法。
Thumbnail
在我們在引導尋求療癒的當事人進入內心最深處,試圖找出情緒困擾的根源時,因為每位當事人習慣的表達方式或是使用的詞彙甚至對事情的理解方式都天差地別,有時就會像進入複雜的迷宮一樣,不但走不出來,甚至可能會離出口越來越遠,這時,當然就得修改路線,重新開始 記得有一次,當我覺得路線開始偏移時,腦海中突然出現
Thumbnail
在我們在引導尋求療癒的當事人進入內心最深處,試圖找出情緒困擾的根源時,因為每位當事人習慣的表達方式或是使用的詞彙甚至對事情的理解方式都天差地別,有時就會像進入複雜的迷宮一樣,不但走不出來,甚至可能會離出口越來越遠,這時,當然就得修改路線,重新開始 記得有一次,當我覺得路線開始偏移時,腦海中突然出現
Thumbnail
當我們踏入身心靈領域,不同的派別和觀點確實讓人眼花繚亂。有人強烈主張必須施行嚴格的隔絕自己再內觀中心、避免外界干擾,才能真正認識自己。然而,也有人鼓勵尋求專業心理諮詢,認為這才是有效的幫助。 面對這麼多不同的建議,作為身心靈初學者的人一定會感到非常矛盾。在時間和金錢都有限,無法一一學習所有的派
Thumbnail
當我們踏入身心靈領域,不同的派別和觀點確實讓人眼花繚亂。有人強烈主張必須施行嚴格的隔絕自己再內觀中心、避免外界干擾,才能真正認識自己。然而,也有人鼓勵尋求專業心理諮詢,認為這才是有效的幫助。 面對這麼多不同的建議,作為身心靈初學者的人一定會感到非常矛盾。在時間和金錢都有限,無法一一學習所有的派
Thumbnail
許多人因長時間的負面情緒,陷入低潮不知如何是好,或是突然被情緒淹沒。《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透過作者在心理諮商實務工作的案例,以對話形式表達出來,帶領讀者重新認識情緒。這本書以情緒變化三角形為基礎概念,透過「覺察」重新自我理解,找回內在安穩的力量。
Thumbnail
許多人因長時間的負面情緒,陷入低潮不知如何是好,或是突然被情緒淹沒。《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透過作者在心理諮商實務工作的案例,以對話形式表達出來,帶領讀者重新認識情緒。這本書以情緒變化三角形為基礎概念,透過「覺察」重新自我理解,找回內在安穩的力量。
Thumbnail
前陣子我在某個平台上看到一個網友的發文- 「我的心理師一直叫我專注呼吸跟練習呼吸,但我很想告訴他呼吸根本沒有辦法幫我解決問題」。 當時看到這篇文的心情是很五味雜陳的,因為這個網友很明顯的對諮商的功能有誤解,諮商從來都不是為了幫助一個人「解決問題」,而是透過諮商師的引導去覺察自己的認知(價值觀、信念
Thumbnail
前陣子我在某個平台上看到一個網友的發文- 「我的心理師一直叫我專注呼吸跟練習呼吸,但我很想告訴他呼吸根本沒有辦法幫我解決問題」。 當時看到這篇文的心情是很五味雜陳的,因為這個網友很明顯的對諮商的功能有誤解,諮商從來都不是為了幫助一個人「解決問題」,而是透過諮商師的引導去覺察自己的認知(價值觀、信念
Thumbnail
★自我心理學會讓你驚喜的發現自己的寶藏, 原來不必苦苦向外尋求答案,好好的開發自己現有的資源就足夠了!
Thumbnail
★自我心理學會讓你驚喜的發現自己的寶藏, 原來不必苦苦向外尋求答案,好好的開發自己現有的資源就足夠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