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了
台灣打工度假 ,要來回顧一下澳洲打工度假了,之後還會有加拿大打工度假,敬請期待!(煩不煩啊,妳應該都在度假而已吧!)
大學畢業後,進入了台積電工作,心裡仍懷抱著空姐夢,明明知道自己有心臟病卻還是去投履歷,懷抱著一絲希望,覺得不試試看怎麼知道沒機會。很遺憾的果然,即使初審面試順利,卻在基本體檢這一關就失敗,但不是當下知道的,而是10天後才收到Email通知,可見過程內心有多煎熬!關於報考空服員的準備流程,或許以後還可以寫一篇「第一次考空服員就失敗」(誰要看啊!)
那幾年,因為匯率的關係(澳幣1:台幣30),非常流行到澳洲打工存「第一桶金」。空姐夢碎了一地的我,到書局買了一本「澳洲打工度假聖經」回家研究,開始計畫出國事宜。(去年在誠品書店驚見這本書仍在新書區,實在太佩服啦~)主要目的倒也不是賺錢,而是想要離開這個傷心地(老派說法),好啦,其實只是真的不喜歡當時的工作,也很想趁年輕到國外體驗闖蕩。
但今天的主題是「雞排妹」,所以直接跳到這一部分。為了寫這一篇,特地去查了正港雞排妹的出道時間是2012年初,我整整晚了一年,所以是小雞排妹(好像怪怪的)。 是的,我在打工度假期間,與當時的男友A先生在南澳首府阿德雷德賣鹹酥雞~(雞排是買了餐車後才賣),所以被身邊朋友戲稱是雞排妹,平胸版的!當時阿德雷德還沒有任何賣鹹酥雞的店,我們可說是南澳的鹹酥雞始祖啊~(後期已經有豪大大雞排跟一堆連鎖手搖飲進駐。)
為什麼會開始賣鹹酥雞呢?
澳洲大約十月份天氣開始暖和,夜市僅辦在十月份到隔年的五月份,因為六月份就開始進入冬天了。而且他們的夜市很「含蓄」,一個月只有一次,每次設攤時間4pm-8pm。一次逛夜市時,我們發現了某個Churros(吉拿棒)攤位用的只是一般家庭用的小炸鍋,驚訝地說「這個我們家也有呀,一個才不到$30!」開始戲謔的討論說,原來這樣也能賣,那我們也來擺攤賣鹹酥雞好了!要取什麼名字呢?A先生說,要叫做「幹!鹹酥雞耶!」意指讓路過我們攤位的台灣人感到很驚喜發出讚嘆。我則覺得這名字似乎不太優雅,後來想到了一個同音字「淦」來取代,有水又有金,感覺很吉利呀!於是就把店名取為Gan Taiwanese Nuggets(很無釐頭吧!)
當時看到吉拿棒攤販使用家庭用Deep Fryer營業
申請攤位
其實我知道以A先生的個性,那些看似認真的取名等討論,都是隨便說說的玩笑話。逛完夜市後,根本毫無頭緒如何去申請攤位,以及需要注意哪些當地法規。直到有天我無意間瀏覽到Chinatown正在招集2013年農曆新年活動的攤位,我很興奮地點下Apply,後來收到回信,說申請成功了,到了要繳攤位租金的時刻,我向A先生說,我已經申請好攤位,租金是$175含保險,我們至少要回本!A先生大概很懊惱居然一語成讖,被我趕鴨子上架,開始認真研究醃料及炸法,為三週後的擺攤做準備。
揭起擺攤人生的序幕
到了擺攤日當天,請了朋友G小姐來幫忙,G小姐的廚師朋友們也到現場熱心指導。說說我們付的$175租金包含了什麼:3m x 3m的帳篷、一張桌子、兩張椅子以及保險,我們有另外申請用電,這部份當時是免費的。而我們自己準備的器具,詳見下圖,相當簡陋,而且有不少傢伙是向朋友借來的。
當時為了兼顧素食市場,我們的菜單上有兩個選項分別是CHICKEN跟VEGETERIAN,CHICKEN的內容是鹹酥雞和四季豆,訂價$6.99 ; VEGETERIAN的內容是菇類和四季豆(但要和顧客說明素的食材和鹹酥雞用的是同一鍋炸油)訂價$5.99。還記得第一位上門的客人,看起來是菲律賓人,她跟我們說,鹹酥雞很好吃,但是她覺得應該賣$4,真是一位不食人間煙火的大姐~都不知道成本有多高。
一開始並沒有太多人敢嘗試,因為沒聽過這種東西,也有人會好奇問這個Taiwanese Chicken Nuggets跟麥當勞及肯德基的有什麼不同,除了解釋這些雞肉是醃過的(marinated),再來就是帶著甜美的笑容直接跟客人說「你吃吃看就知道囉~」
也有人好奇我們是不是姓「顏」,因為廣東話「顏」的發音就是Gan,這個我們只好在否認之後用呵呵笑帶過,實在太難解釋這個字的由來了(是太莫名其妙了吧)!
隨時間越晚人潮越多,就這樣一面做著國民外交一面賣到活動結束,忙得不亦樂乎。
第一次擺攤有賺錢嗎?
沒有!忙了那麼久,最後結算起來,獲利頂多與成本打平,若把人力成本加上去,其實是虧錢的。事後回想,賠錢原因是我們沒有把成本控制好,以及訂價太低。沒錯,我們當時還處於「台灣人思維」且太理想化,認為台灣坊間賣的鹹酥雞裡面有什麼,我們就要有什麼,比如我們每一包都附送了四季豆,但其實四季豆在澳洲很貴。而一開始也打算使用九層塔,但因為價格真的太高而作罷。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就是如此。
在後續的擺攤人生中,如果只點鹹酥雞就沒有送四季豆了,同時如果你注意到本篇封面,那是之後在夜市擺攤時拍的,那時已經把價格調高並且運用套餐包裝,賣起了冬瓜茶。(後來還賣過地瓜薯條、貢丸湯、花枝、冬瓜冰等等。)
維持了半年的擺攤人生
第一次的經驗雖然沒有賺錢,但是我覺得很有趣,所以開始積極申請各處的攤位,每天都在搜尋哪裡有攤位可以租,澳洲不像台灣容易有常態性的攤位,通常都是一次性或季節性的活動,而且只集中在夏天,每天瘋狂google的關鍵字就是 Apply for a food stall ,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半年,上山下海跑了很多地方,日子充實忙碌。
不是每個活動的主辦單位都會提供帳篷,於是我們自己買了一個,但是遇到風大的時候,那真的是必須一直維持拉著公車拉環的姿勢來穩住帳篷,但我的體重不太夠,常常覺得自己快跟著帳篷飛上天了。
隨著擺攤經驗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厭倦搭帳篷的不便,我們開始思考是否該購入一台餐車?購入餐車前,我花了很多心思研究如何合法在市區擺餐車做生意,而不用到處申請攤位。
如果你喜歡我分享的內容,想聽後續的故事,歡迎給我拍掌及留言唷! 你的鼓勵是我的動力~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