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從台灣的「升學壓力」,看法國的「階級複製」
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從台灣的「升學壓力」,看法國的「階級複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台灣和法國兩個國家的學生們,所承受的升學壓力確實不一樣,但法國的學生絕對一點都不輕鬆,因為自由民主的法國有其社會階級問題,這看不見的階級結構非常的堅固
當法國的學生一點也不輕鬆-圖片來源:Pixabay

當法國的學生一點也不輕鬆-圖片來源:Pixabay

紛亂的2020年只剩下幾天,先在此預祝大家新年快樂,一同迎接閃亮繽紛又美好的2021年。這篇也將是今年最後一篇文章,思考著要寫什麼來為2020做個完美的收尾,決定來聊一聊法國特殊的【菁英教育】。

當法國的學生一點也不輕鬆

因為撰寫了法國教育側寫系列文章,所以收到各地讀者家長們的私訊,其中有幾位家長不約而同的詢問類似的問題,像是要如何才能讓小孩到法國讀書,讓我覺得很不解,進一步細聊才知道,大家認為台灣升學壓力太大、覺得法國升學壓力好像沒那麼大…,所以才有此一問。

其實我想大家好像有所誤解,法國的教育體制雖然和台灣不同,但因法國的文化和其特殊的菁英教育,其實兩相比較起來,兩個國家的學生們所承受的升學壓力確實不一樣,但法國的學生絕對一點都不輕鬆】

台灣的教育和西方國家的情況不同,主要是因為每位學子,都要承受為了升上另一階段學校的入學考試作準備,大家為了擠進所謂的名校、好學校以求得一張好文憑,只能以考試分數拚高下。

這樣的結果讓學生成為背答案的考試機器、拿高分高手,但實際上這樣的學習方式,是否真的能讓學生將知識學進腦中、運用在生活裡?這就是大家需要思考的問題。

即使現在台灣有「多元入學方案」,不論是整個社會氛圍、或是家長們的觀念,大家還是認為每一個科目都很重要,每一個科目也都需要考試,所以學生們變成需要補習更多的科目。

還是需要準備「會考、學測、指考」,然後大家開始研究如何將以上這些考試考好、如何才能拿高分…。其實這樣的教改結果,仍然只是換湯不換藥,並沒有多大的改變。

台法教育差異的不同結果

台灣和法國有許多教育文化上不同的選擇結果,像是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923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法國宅媽der不負責觀察手扎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法國宅媽的沙龍
1.1K會員
344內容數
我想寫出能溫暖人心,或是可以帶來些許啟發的文字,包括身處在異國女性的迷人故事、法國文化符碼、社會生活時事觀察、法國教育側寫、斜槓世代的學習。將融合兩種文化做更深入的探索,和大家分享包羅萬象的生活經驗,觀察眼中閃現的光影片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法國宅媽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理解什麼是「數位貨幣」與「區塊鏈技術」,能為理財投資的方式,提供多元化的財富增長途徑…
婚姻像一株多年生植物,光有陽光與水是不夠的,還需要定期修剪、施肥…,而「儀式感」,正是夫妻專屬的園藝時光…
任何時候,一個人都不應該做自己情緒的奴隸,不應該使一切行動都受制於自己的情緒,而應該反過來控制情緒。by 羅伯·懷特(Robert Wight)
理解什麼是「數位貨幣」與「區塊鏈技術」,能為理財投資的方式,提供多元化的財富增長途徑…
婚姻像一株多年生植物,光有陽光與水是不夠的,還需要定期修剪、施肥…,而「儀式感」,正是夫妻專屬的園藝時光…
任何時候,一個人都不應該做自己情緒的奴隸,不應該使一切行動都受制於自己的情緒,而應該反過來控制情緒。by 羅伯·懷特(Robert W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