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一位好久不見的朋友重聚在一家咖啡館中,她一如往常地訴說著她的生活︰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感覺不到「家」的存在,可能因為父母身在遠方,久久才見一面。於是,開始覺得一個人去哪裡也無妨,生活在一個又一個陌生的國度,生活有時像透不過氣的重擔,有時像天邊的浮雲輕飄飄地感受不到重量。 每天千篇一律的生活形態是一個人吃飯、一個人散步、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哭、一個人笑……」
看著這位朋友年輕卻滄桑的臉,心裡不禁心酸,她的前方還有漫長的人生路要走,怎麼心靈已經彷如見盡世事的老人呢﹖孤獨似乎在她的眼眸中刻下了歲月的痕跡。
有媒體形容現代社會正步入孤獨的時代,越來越多人選擇宅居家中,以網絡的形式進行工作,在社交媒體上以虛擬社交取代與人的真實接觸等等。社交文化的改變也悄悄地在改變人的心靈,始終人是群居動物,身處孤島的狀態總有力不能繼的一天。
我握住朋友的手,希望可以傳達一絲暖意︰「無聊時可以找我談天說地,我絶對奉陪。」雖然心底知道,她是一個克制己身的女孩子,常常怕自己麻煩到別人,非必要時,她很少向外求助。
她還在訴說,但已露出笑顏︰「有時也感恩現在擁有的一切,家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是自己親手佈置的,建立現在的生活也經歷了多年的努力……」
她如今還是生活在一個人的家中,一個人吃飯、一個人散步、一個人跳舞……但她選擇笑著去生活,這是一個勇敢的選擇。人面對的生活際遇和環境有時確實難以改變,但你決定這一刻笑著還是哭喪著臉去度過,這一個微小的抉擇已經足夠改變你的世界。
你此刻的人生快樂嗎?還是憂愁呢?
我們的人生各有不同,但不外乎生老病死的常態,那為什麼有人常常快樂、面露笑容,有人卻常常心裡憂愁、愁眉苦臉呢?原來快樂和憂愁都是一種習慣,一種在生活中不自覺作出的選擇而形成的習慣,習慣久了,讓你產生錯覺以為快樂或憂愁就是你的命運,但事實不然。
快樂和憂愁雖然來自內心,但其實受到大腦的思維模式所控制。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情緒機制,從小形成一些情緒反應的習慣,一直影響著我們對人生所經歷的事採取哪一種情緒去回應。然後我們的大腦就不斷地強化經常出現的那種熟悉的情緒,將日常事件自動篩選和過濾。所以,快樂的人好像越發快樂,運氣很好,總碰到好事。而憂愁的人似乎越發憂愁,生活中總是碰到倒霉的事。事實上,我們是被大腦的慣性運作模式所操控著。
舉個例子,小宇從小經歷快樂的情緒比較多,他的大腦便將「快樂」定義為熟悉的情緒,所以他每一天經歷的大小事中,大腦會強調並記住屬於「快樂」的經驗從而強化「快樂」的感受,其他的情緒經驗比如「憤怒」、「傷心」便相對感受較輕微亦較難記住。換言之,大腦就像一個放大鏡,把熟悉的情緒自動放大。那麽,可以想像為什麼憂愁的人越發憂愁,因為他的大腦把「憂愁」解讀為熟悉的情緒,每天腦中播放都是經歷過的負面事件,快樂的事很難被記住。
既然快樂或憂愁是一種習慣,當然有改變的可能性。在一年的開頭,改變始於行動,現在就找一本空白的筆記本記下你的情緒事件。如果你想變得快樂,就每天寫下快樂的事,重覆翻看,讓你的大腦熟悉「快樂」的情緒。那麽,你會慢慢地發現,可以寫的事越來越多,你也會越來越快樂,憂愁也會慢慢離你而去。
*延伸閱讀:《情緒習慣,決定你的一生》,朴用喆著,張亞薇譯,台灣,方智出版社,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