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 (part 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養孩子最好的事情之一,就是他們永遠會找到新的方式給你驚喜。
無所事事的星期日,把喝完的茶杯拿進廚房,感覺到視線。轉頭發現四隻眼睛瞪著我,一大一小兩隻青蛙,蹲在烤箱裡面。
我知道這一定是女兒,他對烘培很有天份,也有興趣,網上看看食譜,就可以自己摸進廚房,做出很美味的布朗尼。他已經繼承了我的巧克力屑餅乾食譜,要吃餅乾可以請他做,不必親自動手,現在進入麵包階段了吧。
青蛙.......
孩子們有一半是我,一半是他們爸爸,有些地方像我,有些地方像爸爸,還有些時候,可以在他們身上看到我們彼此父母的模樣,但是他們是他們自己的主人,最終會長成各自獨特的模樣。
因為我就絕對不會想到要弄個青蛙模樣的食物。
對很多人來說,青蛙都是一道美味佳餚,法國人拿蛙腿做出不少花樣,但是他們只吃腿。中菜變化更多,吃的也更全面,糖醋酥炸泡椒爆炒蔥薑鐵板涼拌清湯藥燉什麼都有。
也可以燒烤,泰國人有道菜叫青蛙烤腸,把青蛙的肉跟其他東西全部剁碎再塞回青蛙皮裡面,像灌香腸那樣,然後放上烤架BBQ。
還可以生吃。日本人拿青蛙來做刺身,活殺,盛盤上桌的時候青蛙還沒死,兩腿還在抽動踢騰,或是留下青蛙頭,兩眼瞪著吃它肉的人。喜歡的人覺得這是新鮮的證明,我只覺得虐待動物虐待動物,看了都怕哪還能動筷子。
從來不吃青蛙,怎麼做都不吃,不管怎麼切割怎麼料理,叫做田雞還是櫻桃肉都還是一看就知道是青蛙,無論如何都不願意下箸。
小時候住的家附近有很大片的稻田,鄰居家的大哥會帶著小一點的孩子去田裡面釣青蛙。小時候的我對任何跟平日不同的活動都充滿期待,天黑以後可以離開家更是刺激,尤其是跟小友伴們一起夜遊探險,簡直比過年還是聖誕節更興奮。
釣青蛙用的是一隻長桿尾端懸著一張網,網用四隻竹片撐開來,釣餌用線懸在中間。
清風明月,蛙叫蟬鳴,大哥哥走到一邊去,沒看清他的動作,只知道一會兒時間他就抓了隻青蛙在手裡。
現在的我才會想,有這種功夫還需要網子嗎?當時只覺得好神奇好厲害好酷喔,不過那崇拜之心只維持了一下下,大哥哥徒手就把青蛙撕成兩半,勾在網子中間的掛鉤上。
所以釣青蛙用的餌是青蛙?!齁有時候我覺得我們小時候的教育真是相當的直接而且暴力,完全沒有分級制度的。是說我們的心智好像也沒有受到什麼太了不起的傷害似的。
餌已經掛上釣網了,現在我們需要的就只是等青蛙上鉤,而在這個等待的過程中,大哥哥帶著一群小毛頭去夜遊,散步,講故事~~通常都會講鄉野奇譚鬼故事,嚇得我們半死,晚上做惡夢,還有人半夜尿急不敢去廁所終於尿了床,隔天給老母一頓暴打的。饒是如此大家還是都很愛聽鬼故事。
什麼心態,又怕又愛聽,越恐怖越好奇。人這種生物真會自己給自己找罪受。
等到故事講完了,散完步,回來收網之際,老遠就看到網裡頭有動靜,暗暗的閃爍小光點,大家都興奮起來,那是眼睛的反光,抓到了抓到了。
靠近一看,哪裡是青蛙,明明就是蛇!嘴裡咬著還沒來得及吞下去的半截青蛙,兩條腿掛在嘴外頭晃啊晃的。
一眾小屁孩哀聲尖叫著四散奔逃,但尖叫聲中卻不是沒帶著點興奮之情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0會員
3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白襯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做菜做到一半才發現蔥不夠了,原本以為有兩把蔥的,用完了一把才發現冰箱裡那把已經爛掉了。 薑也不夠,沒有蔥薑是沒法子做冰糖燒蹄膀的。把手擦乾,脫下圍裙,抓了鑰匙,再次確認皮包裡面有口罩,踏進平底鞋就出門去附近的超市。
麻油的氣味讓我想到爸爸。 一般來說,因生病而虛弱的時候,我想念的總是媽媽。有時候會想念外婆,可是從來不會想到爸爸。也許是因為我家女性比較會照顧人,從小到大,生病的時候總是由媽媽那雙芳香溫暖的手照拂,在我的身邊照管一切。大至看醫生,住院,半夜醒來絕對是母親在病房裡面,不會是別人。
今天的綠豆薏仁 動了念頭想喝綠豆湯,不期然地就想起豆子。 打小就討厭豆子,真的是一網打盡的所有豆類都在拒吃的範圍內。黑豆白豆黃豆紅豆綠豆花豆豌豆毛豆蠶豆,全部拒絕往來戶。長的一粒粒豆子模樣的固然是絕口不食,一條條那些如四季豆荷蘭豆豌豆莢長豇豆也是一視同仁的拒吃。
居家隔離防疫,外面除了超市哪兒也不開,於是待在家中少不得便是一日三餐洗手作羹湯。 網路上看看,倒是啟發出不少不世出的大廚,顯然不少人在沒有外賣的選擇之後,意外發現自己潛在的烹飪才華。
不知道發了什麼神經,晚餐後收拾完廚房,忽然想到要包些餛飩來炸。 大概是因為有鍋炸油,開鍋炸過東西之後不炸白不炸,但是餛飩?我一直喜歡餃子多過餛飩的。
做菜做到一半才發現蔥不夠了,原本以為有兩把蔥的,用完了一把才發現冰箱裡那把已經爛掉了。 薑也不夠,沒有蔥薑是沒法子做冰糖燒蹄膀的。把手擦乾,脫下圍裙,抓了鑰匙,再次確認皮包裡面有口罩,踏進平底鞋就出門去附近的超市。
麻油的氣味讓我想到爸爸。 一般來說,因生病而虛弱的時候,我想念的總是媽媽。有時候會想念外婆,可是從來不會想到爸爸。也許是因為我家女性比較會照顧人,從小到大,生病的時候總是由媽媽那雙芳香溫暖的手照拂,在我的身邊照管一切。大至看醫生,住院,半夜醒來絕對是母親在病房裡面,不會是別人。
今天的綠豆薏仁 動了念頭想喝綠豆湯,不期然地就想起豆子。 打小就討厭豆子,真的是一網打盡的所有豆類都在拒吃的範圍內。黑豆白豆黃豆紅豆綠豆花豆豌豆毛豆蠶豆,全部拒絕往來戶。長的一粒粒豆子模樣的固然是絕口不食,一條條那些如四季豆荷蘭豆豌豆莢長豇豆也是一視同仁的拒吃。
居家隔離防疫,外面除了超市哪兒也不開,於是待在家中少不得便是一日三餐洗手作羹湯。 網路上看看,倒是啟發出不少不世出的大廚,顯然不少人在沒有外賣的選擇之後,意外發現自己潛在的烹飪才華。
不知道發了什麼神經,晚餐後收拾完廚房,忽然想到要包些餛飩來炸。 大概是因為有鍋炸油,開鍋炸過東西之後不炸白不炸,但是餛飩?我一直喜歡餃子多過餛飩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什麼是青蛙法則? 青蛙法則:時刻保持危機意識。 “青蛙法則”描述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將一隻青蛙放入一個裝滿涼水的容器中,並以每兩天升高一度的速度緩慢加熱。即使水溫最終達到90°C——雖然此時青蛙幾乎已經被煮熟了——它仍不會試圖跳出容器逃生。這並非因為青蛙本身遲鈍,而是由於對漸進的危機缺乏足
Thumbnail
每隔一段時間,或是在某些環境裡,我們就可以將生活重組成一種新規律,好回應當時我們想要的生活。在都蘭,很清楚的,我早上做細活,就是書寫、閱讀、思考。下午則是做粗活,砍草、鬆土、修樹。傍晚再帶著浪板去水裡快活。   在草野蟲多的夏天,最近做點粗活後常被不知名的蟲叮咬,一下是脖子,一下是小腿。昨天
Thumbnail
覺得很幸運,偶然找到這套有聲書,一口氣聽完全部,覺得很有趣,雖然,抱歉我邊聽邊做其他事情,紀錄了一下提及的繪本,可能會有遺漏,希望還算周全,打算一一借來跟鵝子一起閱讀。
Thumbnail
艾氏樹蛙父親照顧蛙寶的育幼行為,研究發現其照顧頻率與胚胎發育階段有關。觀察與實驗均展現生物父愛智慧的一面,引發對育兒與成長的思考,體現艾氏樹蛙父愛的智慧,也啟發人類育兒之道。
Thumbnail
這是一個位於新竹縣山區的步道風景區
上次在農場工作時,看到有一隻小姆指般長度,超可愛的小青蛙趴在木瓜的嫩芽上。
Thumbnail
記得有次老師與我們分享小青蛙的故事,我們從中學習到青蛙的小時候就是隻小蝌蚪,認識了小蝌蚪的一生,老師也和我們提到毛毛蟲的小奧秘,我們都有記住唷!可是呀!我們確實還沒真正看過牠們實際長大變身的樣子,很榮幸丞旭媽媽正好分享著家裡外面的金桔樹長了漂亮又肥嫩的毛毛蟲,丞旭還帶了觀察盒到學校分享給小
  「訂定一個明確目標,相信它會成真,並立即以這種方式形塑生活」。這樣的實踐指南聽起來挺不錯的,即便我們不見得想要或有辦法照做,至少不會感覺它荒謬可笑。但如果在一種更容易流行起來的表示方式下,它被激情地描繪為「向宇宙下訂單」、「當你真心渴望某件事情,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就顯得有點令人尷尬。
Thumbnail
以下是AI摘要:在一所高中的生物實驗室裡,一名男孩與一隻青蛙之間發生了一段有趣的故事。男孩原本要解剖青蛙,而青蛙卻意外地開始說話,最後青蛙在遭受一些意外後回到學校找男孩,表示要完成他的工作。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什麼是青蛙法則? 青蛙法則:時刻保持危機意識。 “青蛙法則”描述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將一隻青蛙放入一個裝滿涼水的容器中,並以每兩天升高一度的速度緩慢加熱。即使水溫最終達到90°C——雖然此時青蛙幾乎已經被煮熟了——它仍不會試圖跳出容器逃生。這並非因為青蛙本身遲鈍,而是由於對漸進的危機缺乏足
Thumbnail
每隔一段時間,或是在某些環境裡,我們就可以將生活重組成一種新規律,好回應當時我們想要的生活。在都蘭,很清楚的,我早上做細活,就是書寫、閱讀、思考。下午則是做粗活,砍草、鬆土、修樹。傍晚再帶著浪板去水裡快活。   在草野蟲多的夏天,最近做點粗活後常被不知名的蟲叮咬,一下是脖子,一下是小腿。昨天
Thumbnail
覺得很幸運,偶然找到這套有聲書,一口氣聽完全部,覺得很有趣,雖然,抱歉我邊聽邊做其他事情,紀錄了一下提及的繪本,可能會有遺漏,希望還算周全,打算一一借來跟鵝子一起閱讀。
Thumbnail
艾氏樹蛙父親照顧蛙寶的育幼行為,研究發現其照顧頻率與胚胎發育階段有關。觀察與實驗均展現生物父愛智慧的一面,引發對育兒與成長的思考,體現艾氏樹蛙父愛的智慧,也啟發人類育兒之道。
Thumbnail
這是一個位於新竹縣山區的步道風景區
上次在農場工作時,看到有一隻小姆指般長度,超可愛的小青蛙趴在木瓜的嫩芽上。
Thumbnail
記得有次老師與我們分享小青蛙的故事,我們從中學習到青蛙的小時候就是隻小蝌蚪,認識了小蝌蚪的一生,老師也和我們提到毛毛蟲的小奧秘,我們都有記住唷!可是呀!我們確實還沒真正看過牠們實際長大變身的樣子,很榮幸丞旭媽媽正好分享著家裡外面的金桔樹長了漂亮又肥嫩的毛毛蟲,丞旭還帶了觀察盒到學校分享給小
  「訂定一個明確目標,相信它會成真,並立即以這種方式形塑生活」。這樣的實踐指南聽起來挺不錯的,即便我們不見得想要或有辦法照做,至少不會感覺它荒謬可笑。但如果在一種更容易流行起來的表示方式下,它被激情地描繪為「向宇宙下訂單」、「當你真心渴望某件事情,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就顯得有點令人尷尬。
Thumbnail
以下是AI摘要:在一所高中的生物實驗室裡,一名男孩與一隻青蛙之間發生了一段有趣的故事。男孩原本要解剖青蛙,而青蛙卻意外地開始說話,最後青蛙在遭受一些意外後回到學校找男孩,表示要完成他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