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蘭密典論」是中醫帝王養生術「黃帝內經」中的一篇文章,作者托借「黃帝」之口問「岐伯」以闡述人體十二臟的職能分工及聯繫,當中以漢初帝國政治人事來比喻人體各臟器的運作,雖然簡短,卻是非常值得想要了解中醫臟腑論的一篇經典文章。
(下圖顯示的是「靈蘭秘典論」中對人體各器官分工的看法。)
其中,「心」被列為第一位,被視為「君主之官」,可見其地位在古代醫家心中的重要性。至於,為什麼「心」如此重要呢?在中醫來說,「心」是「神明」的一個「象」,在五臟六腑之中,統攝臟腑,主血脈、藏神明,一旦心氣失調則足以影響全身運行。
由此來看,養身必先養心,是漢初醫家的基本看法。那麼,如何「養心」呢?
「黃帝內經」的開篇是「上古天真論」,認為應該順應臟腑的本性來養生,「法於陰陽、和於數術」,「養心」也不例外。
而「心」的本性是什麼呢?藏在「心」中的「神明」又是什麼呢?
(提示:看一段介紹「心臟節律」的影片吧!)
如果「節律」失調,在該休息時,還是跳很快,在該跑快點時,依舊跳很慢,是一種「失調」,或者心跳不規律,有時快、有時慢,也會讓人感到心神不寧。
「心」是一位藉由「節律」來統攝「全身血脈」的君主。換言之,如果有「地方官、或「百姓」長期被「君王」忽視而得不到「血」的「濡養」,就會因為「失養」而生病,可見「心」在「人體」當中所佔的地位。
不過,現在有「心病」的人會求助「黃帝內經」者可能不多,所以,接下來我們還是看看「現代西醫」對「心臟」的看法。
在西方,羅馬皇帝奧里略的醫生「蓋倫」的理論提倡「肝會把食物轉成血液,這些血液會如同灌溉溝渠裡的水,單向流往全身,一一被吸收,不會回流」。這個理論在西方醫界被奉為「聖經」,不可質疑,即使波斯那邊在伊斯蘭的黃金年代對心血管系統的結構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西方醫界仍不為所動。
西方醫界要到著名的英國解剖學家哈維(Harvey)出現,才促使醫界開始了解體內的循環機制。對於哈維來說,「(血液是養分的輸送載具,而心臟是生命的中心,是微觀世界的太陽,就像太陽本身也可稱為世界的心臟。」不過,哈維想出了血液如何循環,卻想不出血液為何要循環,在他的著作中,他指稱血液在體內循環後再回到其源頭,是一種「美德」,但這「美德」是什麼,他並沒有論述。
(下圖是哈維和他想出的循環系統)
今天,我們可以明確知道,良好的血液循環才能滿足身體新陳代謝的需求,同時,因為「哈維」傑出的實驗操作,最終於讓「外科醫生的巧手」得以解決「心的問題」,「實驗醫學」的時代,因為哈維而開展。
不過,也許是因為哈維的影響讓西方機械論大行其道,現代人對心血管疾病的看法深受西醫影響,所以並未重視不同人種在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
因此,紅柿質子要在此為各位介紹家族有心臟病史的南亞裔心臟外科醫師Sandeep Tauhar 的著作「心臟的故事」(Heart : A History.)(究竟出版)。
現代心臟病的研究開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的「佛萊明罕」心臟研究,其研究的核心問題是,在未明顯罹患心臟病人的身上,能否預測心臟病發的風險。這項研究計畫針對五千名三十到五十歲的健康居民進行了長達二十年的追蹤,累積了夠多罹患罹患心臟病的人數後,開始辨識哪些是會造成心臟疾病的危險因子。
西元1998年,研究人員發表了一項公式,包括以家族病史、吸菸、糖尿病、高血清膽固醇和高血壓等因子為基礎,協助個人計算在未來十年內罹患心臟疾病的風險。
只是,就像許多統計分析一樣,指出了相關「因素」,卻不見得真正了解這些因素是如何造成疾病發生的機制。所以,這項對美國麻州佛萊明罕小鎮居民的研究和分析真能放諸四海而皆然嗎?
這個問題,典型的美國白人可以不在乎,但其他族裔的人也許應該要認真關心一下。
根據 Dr,Jauhar 的調查,今天的南亞,心臟病發的病例中,有相當比例是只有一項或完全不具佛萊明罕的危險因子。相較於白人,南亞人更易罹患血管動脈疾病,或更致命的前壁心肌梗塞。
在這種情形下,要預防不同地區的心臟疾病,是不是也需要不同的應變方式呢?
「心為君主之官」,不同地區的人種,顯然有不同的遺傳特性,如何因應不同遺傳特性,發展出不同的「護心之道」,似乎也是所有關心自身健康的人必須面對的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