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奇蹟24: 與細菌共舞

更新於 2020/05/15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雖然自從巴斯德( Louis Pasteur,1882 -- 1895)之後,法國開始帶領世界對細菌開戰,但人類和細菌共舞的歷史其實更為久遠,而「發酵食物的歷史」正見證了人類與微生物共同演化的美好時光。 藉由發酵,人們巧妙地利用微生物造酒、延長食物的保存期限、使食物更容易消化、降低食物中的毒性、或單純地為食物增添美味。
但是,等一下,到底「發酵」是什麼?
發酵的定義其實會隨使用者的理解而有不同,但在食品工業中,主要是指運用微生物使有機物分解的生物化學過程。
如果從自然史的角度出發,「複雜生命體」的演化其實與「發酵」習習有關。
回顧一下地球生命史,最早的地球大氣中氧的濃度不足以支持好氧生物,所以早期生命形態多是厭氧 ---- 在這前提下,我們可以猜測發酵過程中的主角們(多是厭氧的原核生物)在地球上出現的時間要比人類早得多。
那麼,真核細胞又是如何在地球的生命史上登場的呢?
演化學家馬古利斯(Lynn Margulis)的研究讓許多生物學家相信,真核細胞的登場可能是始於原核生物間的吞噬獵殺。下面這段影片為各位介紹原核細胞(prokaryote)、 真核細胞 (eukaryote)和內共生理論(endosymbiotic theory)。
簡單地說,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有各式各樣的原核生物,有些比較大,有些比較小,當大的原核生物吞了小的原核生物,在小的原核生物沒有被消化掉的情況下,彼此間開始了共同生存的演化之路。
以生命史角度觀之,雖然從真核細胞開始,生命開始往複雜發展,但由於原核生物之間遺傳物質的交換又遠比真核細胞間頻繁,這讓發酵食物本身就蘊含不斷變化的潛能,也讓發酵與文化習習相關。
不同文化會因風土不同,傳承不同的發酵習俗,而有不同的發酵食物。這讓紐約(NYC),我們這個時代的世界之都,成為發掘各種發酵文化的寶地,也讓卡茲(Sandor E. Katz) 因緣際會開始發起「發酵復興運動」。
不過,卡茲之所以會投入「發酵復興運動」,並不單純是因為他是紐約人。雖然從小就接觸到來自全世界的發酵文化,但習以為常的他,並未認識這些發酵食物的生命力,即使在西元1991年,他被第一次測出HIV 陽性反應時,他也未開始尋求為微生物的協助。要到西元1999年,他在參加一個工作坊時,他才領略到美國文化對於未冷藏食品的熟成有多大的恐懼,更因此放棄在自家發酵食物的藝術。
卡茲為此鑽進發酵的領域,也得到了很多的迴響。但是,投入大量精神研讀相關學術資訊的他也認為發酵食品可能不是他的免疫系統可以持續運作的單一原因。影響健康的因素很多,而發酵食品的貢獻只是眾多因素之一。
卡茲近照
再看看巴斯德的經歷。巴斯德本身雖是發酵專家,發現了酵母菌和乳酸菌的作用,但最後卻為了研發炭疽病和狂犬病疫苗而開始以菌為敵,可見人與細菌間的複雜關係。
然而,抗菌戰爭的結果,就是人體內細菌生態的快速轉變。過去人體胃中普遍存在的「幽門螺旋桿菌」不斷減少,甚至可能絕跡。雖然,幽門桿菌確實和胃潰瘍、胃癌等健康問題有關,但是幽門桿菌也可能有助於幫助人體調節胃酸酸度、某些免疫反應、以及控制食慾的賀爾蒙。幽門桿菌的消失代表的可能是肥胖、氣喘、胃酸逆流和食道癌發生的機率增加。
認識到發酵食品對人體腸胃生態和免疫力的重要影響,卡茲開始投入「發酵復興」運動。在卡茲眼中,透過「發酵」,人類與微生物互相依附,共同演化,這就是一種(馬古利斯所說的)「共生」形式 ---- 人類可以透過發酵培養不同菌落,不同微生物也可以透過發酵改變人類這個共同體的生態。
卡茲的書並不是一本 「Step-by-Step」的 「說明書」,而是著重在引領讀者去了解不同文化發展出的「發酵藝術」,鼓勵讀者自己也可以動手培養自己的發酵食物。
最後,介紹各位下面這段影片,內容為卡茲示範如何製作「德國酸菜」(Sauerkaut)。
最後,雖然卡茲的書很受歡迎,也頗有可觀之處,但將其著作「The Art of Fermentation」翻譯成 「發酵聖經」似乎並不貼切,而且,第一章與「自然生命史」有關的翻譯似乎也有重新斟酌改寫的必要。
The Art of Fermenting
所幸的是,本書實際動手做的部分講解其實非常清楚,文筆也很流暢,還是很適合作為「發酵之旅」的導遊書。 對卡茲而言,「發酵食物」蘊藏的生命力要在日常環境中才能發揮,「工業製程」單調的製程讓「發酵食物」也失去了豐富的變化。熱愛廚藝、園藝的卡茲相信,「發酵復興文化」應該從每個人的自家廚房開始,拿出實驗精神,從食物中找回豐富的生命力。
既然生活在微生物的世界,不如讓抗菌戰爭進入新階段,拿出實驗精神,重新與微生物共舞吧!
avatar-img
52會員
425內容數
曬書天,好奇地。 文圖連播,播出新識界。 紅柿子在這方小天地不只曬書,也曬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微生物之間,人類應該如何求生?好菌和壞菌之間、一消一長,形成免疫系統的失調。認識壞菌的集中點,開發好菌的接觸點,才是人類與微生物和平相處的長久之策。
樹和人的關係密切,「以樹為師」能學得什麼呢?讓我們一起從樹的自然演化史一起探討。
每個種子都蘊藏著一座果園,也是一座迷宮,到處隱藏著自然演化史的線索。到底, 種子裡的胚乳又是如何演化出來的? 種子裡又藏著多少衝突與算計,選擇與出路 ? 請聽紅柿子導讀「種子哪裡來」?
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又曾往哪兒去? 歐洲文明在近幾百年來又什麼樣的演變?遺傳學家是如何「溯祖」的?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似乎是近代中國學生學習遺傳學的開端。但「特徵」究竟是如何從「親代」遺傳到「子代」的,似乎沒有學者能夠了解。人們對「遺傳」有一些模模糊糊的了解,但卻不明白「育種」失敗的原因。一起了解各種「育種」失敗的案例吧!   
蛋白質無庸質疑是重要的生命分子,但雞蛋白卻不等同蛋白質。究竟,在分子結構上,蛋白質是什麼樣的分子呢?
在微生物之間,人類應該如何求生?好菌和壞菌之間、一消一長,形成免疫系統的失調。認識壞菌的集中點,開發好菌的接觸點,才是人類與微生物和平相處的長久之策。
樹和人的關係密切,「以樹為師」能學得什麼呢?讓我們一起從樹的自然演化史一起探討。
每個種子都蘊藏著一座果園,也是一座迷宮,到處隱藏著自然演化史的線索。到底, 種子裡的胚乳又是如何演化出來的? 種子裡又藏著多少衝突與算計,選擇與出路 ? 請聽紅柿子導讀「種子哪裡來」?
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又曾往哪兒去? 歐洲文明在近幾百年來又什麼樣的演變?遺傳學家是如何「溯祖」的?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似乎是近代中國學生學習遺傳學的開端。但「特徵」究竟是如何從「親代」遺傳到「子代」的,似乎沒有學者能夠了解。人們對「遺傳」有一些模模糊糊的了解,但卻不明白「育種」失敗的原因。一起了解各種「育種」失敗的案例吧!   
蛋白質無庸質疑是重要的生命分子,但雞蛋白卻不等同蛋白質。究竟,在分子結構上,蛋白質是什麼樣的分子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第二章 : 人類的微生物群:最近發現的器官 過往發現微生物作用的學者,讓大家知道避免接觸並殺死微生物,就能避免某些疾病,因此開始想要消除微生物,並建立的許多措施,雖帶來健康,卻也讓「細菌」開始惡名昭彰,直接與疾病畫上等號。但如此卻忽略一個事實:「我們的身體必須在充滿微生物的環境下,才能發展完
Thumbnail
發酵食品在臺灣文化與飲食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介紹發酵食品的歷史、製作過程以及近年科技對其影響,期望能將臺灣傳統飲食文化透過發酵食品的發展更廣為人知。
Thumbnail
作者 : B.Brett.Finlay;Marie-Claire Arrieta 譯者 : 游懿萱 內容 :第一部,與其說我們是人,不如說我們是微生物 第一章 : 兒童:微生物的磁鐵 過去一個世紀以來,我們體驗了科學進步的優點,減少從小到大發生感染的風險。這些進步包括抗生素、抗病毒素
Thumbnail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環保學家毛杭表示,1970年代,抗生素、疫苗及殺蟲劑的發明,使人類相信自己戰勝了傳染病;然而,1980年愛滋病毒的出現,粉碎了這種樂觀心態。1980年以來,傳染病的數量增長了四倍,其中75%是人畜共通傳染病。隨著全球化,人口快速流動,傳染病傳播速度更快,對公共衛生構成嚴重威脅。
Thumbnail
提到「發酵」,你會想到什麼呢?味噌?泡菜?沒錯,它們都是鼎鼎有名的發酵食品。發酵食品充滿著前人的生活智慧,除了可以延長食物的保存期限,發酵過後的食物會產生某種特殊風味,讓食物變得更美味。發酵還能將營養成分的分子變小,讓人體更容易吸收,同時吃進好菌。讓腸道更健康。
Thumbnail
馴化(domestication)這種事,人類在一兩萬年前就在做了;但是馴化對生物與環境的影響,卻是這些年才越來越清楚。之前介紹了馴化對大麥與水稻根部菌群的影響,這一篇要介紹馴化對小麥根部菌群的影響。 先說結論:很大!
乳酸菌泛指能在代謝後產生乳酸的一群細菌,人體內本身就含有一定含量的乳酸菌,也存在於乳酪、酸奶、泡菜等發酵食品中,然而,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等環境因素都有可能導致原有的乳酸菌群受到干擾、失衡,引起身體的問題出現。
我:「請告訴我關於米酵菌酸的資訊」 造物主:「米酵菌酸是種毒素會破壞人體新陳代謝,讓心跳減慢死亡。」 「物質煮熟後被加熱,接著1、2天後又被使用的話就會有這種毒素」 「必須用另個被破壞的蛋白質來抑制。能讓米酵菌酸無法再增生,濃度不會一直再提升」 「比方優格就是一種被破懷的蛋白
Thumbnail
米酵菌酸是一種在臺灣較少見的粒線體毒素,主要存在於土壤和各種植物中,尤其是玉米和椰子等食品發酵而產生。毒素會抑制人體細胞中的三磷酸腺苷(ATP)功能,導致各種器官損傷。本文介紹了米酵菌酸中毒的症狀和預防方法。
Thumbnail
維生素的發現 顛覆於過去所認知只有四大營養素(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礦物質)存在的觀念,波蘭生化學家卡西米爾.芬克(Casimir Funk),於1912年首次提出腳氣病是由於缺乏從米糠中所分離出的某種水溶性晶體物質而造成,並將其命名為“vitamine“。其後自十九世紀初期至二十世紀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第二章 : 人類的微生物群:最近發現的器官 過往發現微生物作用的學者,讓大家知道避免接觸並殺死微生物,就能避免某些疾病,因此開始想要消除微生物,並建立的許多措施,雖帶來健康,卻也讓「細菌」開始惡名昭彰,直接與疾病畫上等號。但如此卻忽略一個事實:「我們的身體必須在充滿微生物的環境下,才能發展完
Thumbnail
發酵食品在臺灣文化與飲食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介紹發酵食品的歷史、製作過程以及近年科技對其影響,期望能將臺灣傳統飲食文化透過發酵食品的發展更廣為人知。
Thumbnail
作者 : B.Brett.Finlay;Marie-Claire Arrieta 譯者 : 游懿萱 內容 :第一部,與其說我們是人,不如說我們是微生物 第一章 : 兒童:微生物的磁鐵 過去一個世紀以來,我們體驗了科學進步的優點,減少從小到大發生感染的風險。這些進步包括抗生素、抗病毒素
Thumbnail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環保學家毛杭表示,1970年代,抗生素、疫苗及殺蟲劑的發明,使人類相信自己戰勝了傳染病;然而,1980年愛滋病毒的出現,粉碎了這種樂觀心態。1980年以來,傳染病的數量增長了四倍,其中75%是人畜共通傳染病。隨著全球化,人口快速流動,傳染病傳播速度更快,對公共衛生構成嚴重威脅。
Thumbnail
提到「發酵」,你會想到什麼呢?味噌?泡菜?沒錯,它們都是鼎鼎有名的發酵食品。發酵食品充滿著前人的生活智慧,除了可以延長食物的保存期限,發酵過後的食物會產生某種特殊風味,讓食物變得更美味。發酵還能將營養成分的分子變小,讓人體更容易吸收,同時吃進好菌。讓腸道更健康。
Thumbnail
馴化(domestication)這種事,人類在一兩萬年前就在做了;但是馴化對生物與環境的影響,卻是這些年才越來越清楚。之前介紹了馴化對大麥與水稻根部菌群的影響,這一篇要介紹馴化對小麥根部菌群的影響。 先說結論:很大!
乳酸菌泛指能在代謝後產生乳酸的一群細菌,人體內本身就含有一定含量的乳酸菌,也存在於乳酪、酸奶、泡菜等發酵食品中,然而,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等環境因素都有可能導致原有的乳酸菌群受到干擾、失衡,引起身體的問題出現。
我:「請告訴我關於米酵菌酸的資訊」 造物主:「米酵菌酸是種毒素會破壞人體新陳代謝,讓心跳減慢死亡。」 「物質煮熟後被加熱,接著1、2天後又被使用的話就會有這種毒素」 「必須用另個被破壞的蛋白質來抑制。能讓米酵菌酸無法再增生,濃度不會一直再提升」 「比方優格就是一種被破懷的蛋白
Thumbnail
米酵菌酸是一種在臺灣較少見的粒線體毒素,主要存在於土壤和各種植物中,尤其是玉米和椰子等食品發酵而產生。毒素會抑制人體細胞中的三磷酸腺苷(ATP)功能,導致各種器官損傷。本文介紹了米酵菌酸中毒的症狀和預防方法。
Thumbnail
維生素的發現 顛覆於過去所認知只有四大營養素(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礦物質)存在的觀念,波蘭生化學家卡西米爾.芬克(Casimir Funk),於1912年首次提出腳氣病是由於缺乏從米糠中所分離出的某種水溶性晶體物質而造成,並將其命名為“vitamine“。其後自十九世紀初期至二十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