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8|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超譯」能有多少哲普轉換率?

最近網紅老高大談尼采,引來一陣批評聲浪,因為尼采寫的跟他說的不太一樣,有些地方還互相衝突。而在七八年前,當日本的《超譯尼采》系列暢銷之際,也有不少類似批評出現,有時還連帶些許無奈或失望。
一定有人會說,哲學思想本就會出現不同詮釋,沒必要這樣去攻擊人家。只不過,學院內雖然允許不同詮釋,但不同詮釋之間有時也戰很兇,而且這類網紅或作家講的,有些實在是離文本很遠。
就算採取「作者已死」的態度,認為作者意圖絲毫不影響我們怎麼理解作品,那似乎就不用打著「尼采」的旗號,直接講作品本身即可。
但我倒不是要延續這種批評,而是在承認超譯現象的前提下,說說它對哲學普及究竟是好是壞。現況是,有不少人會說:這類超譯雖然有些偏差,但起碼可以引起大家對哲學的關注、興趣與討論,譬如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居然因此事衝上銷售排行榜;但也有人會反駁:引發對哲學家的錯誤甚至相反理解,還不如一開始就不要引發。
至少就我所見,在哲學作品的理解上,學院研究者常會先設定一個正確或準確範圍;而意在衝高點擊數的網路創作者,則比較先看目前社會大眾所關注或需要的。若「正確」與「需要」基本重合,那當然很好;但當「正確」離「需要」越遠,那它帶來的認知負荷就越大、應用空間就越小,簡單講就是越不易引起普遍關注。
比較好的網路傳播者,會用「大眾需要什麼」來篩選出「正確」當中的某些部份,再加以潤飾增補,這樣產出的內容可能有點狹隘或過度解釋,但至少不至於面目全非;而另一些傳播者做的則像偷樑換柱,是把自己所知的或認定的東西,輸入到「尼采」這類與知識資本有極深關聯的文化符碼上,於是就很容易踩到學術地雷。
這兩種情況都可說是「超譯」,但這裡我只想討論爭議較大的第二種。我認為對此的友善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1.你是否認同它隱隱塑造的直覺印象?2.你覺得大家對這種直覺印象的反思程度有多高?3.你推測這能夠吸引多少人,或說觀眾當中的多大比例,去接觸更有學術成分的文章、書籍、講座或課程?
第三點其實就是廣告轉換率的概念:如果你的廣告讓1000人看到,其中有10人真的因此消費,那轉換率就是1%。根據轉換率,就可以去精算成本與收益之間的平衡點,或是並進一步改良行銷策略與產品內容。
而在我看來,除了「這就言論自由你想怎樣」的論點以外,替老高說好話的人(譬如「要不是他講,大家根本不會去看」),都隱隱預設了一定程度的哲學普及轉換率。當然,想精算老高影片的哲普轉換率,恐怕是個不可能的任務,所以這注定帶有很高的推測成分。
然而,面對老高提供的免費宣傳,或說他引起的知識感,其實有種提高哲普轉換率的方法,而且很多人正在做。那就是評論他的內容,並推薦更好更方便的知識管道,從而把這種知識感延續下去。
老實說,成果如何很難測量,但我相信這是一種長期的文化積累。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