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歷程,要人發現還是發明熱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在關心教育的人應該知道,隨著108課綱上路,申請大學時的成績評量,將由學測成績(占比最多50%)與綜合學習表現(占比至少50%)組成,而後者包括了個人基本資料、活動與學習歷程等項目。

有些學者宣稱,這是為了讓高中生早日找到自己的興趣與志向,避免到了大學才來後悔。畢竟大學休退學的比例年年增高,而根據親子天下於2019年對七百多位台大學生進行的調查,如果能夠再來一次,僅44%仍然選擇現處科系,33%表示不知道,23%表示不會。

雖然這也有可能是反映出,某些大學科系不太能夠滿足學生對未來的預期;但同份調查中確實有相當人數表示,高中生活被太多考試所佔滿,缺乏足夠時間與資源來進行生涯探索。所以滿多學生在科系選擇上,似乎是被「分數剛好有到」所決定。

但我們必須注意,這樣的生涯探索遠不只是「試試看沒成效也不會怎樣」,因為生涯探索的相關活動與規劃,可以直接反映在綜合學習表現上,成為申請大學的強力優勢。據此,如何「設計人生」,包括領域選擇、內容包裝、重點呈現與階段性成果等,不太簡單但又相當關鍵。

尤其是,很多人會理所當然地覺得,學生只需要細心觀察、自我反省,就能「發現」自己的熱情,這應該也是目前高中「自主學習」課程的初衷。然而,很多時候熱情需要觸發點與長期培養,所以對那些找不到熱情、不確定什麼是熱情,或沒有充足資源培養熱情的人而言,他們就得被迫「發明」熱情,來滿足師長的或評量上的要求。

如果熱情本來就存在,那自然可以「發現」就好;但當不見得有熱情,或只在萌芽階段時,就不得不用上「發明」技巧。

其實我並不認為「發明熱情」有什麼不好,這同樣可以是一種人生設計或生涯規劃,只是缺乏明確的熱情做為基礎而已。事實上,很多熱情是在進入某一環境或群體之中,慢慢被誘發出來的。但也不能說熱情完全是刻意塑造的結果,就算環境或群體相對友善,其中可能還是有個人性格與知能的契合問題。

也就因為如此,我認為在需要刻意展現熱情時,把問題從「我想積極接觸哪個領域」轉為「我想成為哪種性格類型下的最佳版本」可能會更好。大家應該都知道,明明接觸不多的領域還硬要講,加不了多少分,也容易被識破;但過於強調自家的各種優點,又會給人太過做作、拿不出什麼相應成果的感覺。

若集中於表達自己的性格類型,一來可以把熱情放在整個人生歷程上;二來可以反映出相當的自省能力與意願;三來雖對未來領域持懸置態度,但仍然可以列出幾個最佳候選。當然,性格類型必須足夠鮮明(譬如列出該類型在不同方面的優勢劣勢),且有相應事蹟來做為佐證。

這可能不是最佳策略,但對許多不太肯定興趣或熱情在哪的學生而言,不失為一種可行作法。尤其當申請幾個不同領域的科系時,自身的活動與學習歷程往往無法完全對應,申請資料勢必得轉而強調個人特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哲學開箱文的沙龍
94會員
212內容數
用ChatGPT協助寫作,打造自家專屬的神隊友,提供標題、故事、對話、名言的好候選,蹦出未曾想過的好創意。
2024/10/02
《被追趕的經濟體》指出,戰後東亞經濟的興衰,都依循了起飛期、黃金期、被追趕期等三大階段。 台灣的黃金期是1985-2005。在這之前,一切都很美好,一切看來都向上發展。 但在這之後,沒有因時代紅利而受益的人們,將越來越辛苦。
Thumbnail
2024/10/02
《被追趕的經濟體》指出,戰後東亞經濟的興衰,都依循了起飛期、黃金期、被追趕期等三大階段。 台灣的黃金期是1985-2005。在這之前,一切都很美好,一切看來都向上發展。 但在這之後,沒有因時代紅利而受益的人們,將越來越辛苦。
Thumbnail
2024/09/23
究竟是努力去彼此內耗,還是努力去相互合作呢? 兩種狀況我都看過,希望大家選到的世界都是後者。 只要選對環境,一切真的會單純很多。
Thumbnail
2024/09/23
究竟是努力去彼此內耗,還是努力去相互合作呢? 兩種狀況我都看過,希望大家選到的世界都是後者。 只要選對環境,一切真的會單純很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在輔導學生升高中職的經驗中,有很多學生選校的理由是「家人建議」,或是「不知道未來要幹嘛」,甚至是「離家比較近」。也許很多學生無法明確知道自己未來想幹嘛,但一定知道自己「適不適合」和「喜不喜歡」念那些學科課程。因為經過國中三年的洗禮,有些學生真的無法勉強,就要認真的去思考技職走向的學校。
Thumbnail
我在輔導學生升高中職的經驗中,有很多學生選校的理由是「家人建議」,或是「不知道未來要幹嘛」,甚至是「離家比較近」。也許很多學生無法明確知道自己未來想幹嘛,但一定知道自己「適不適合」和「喜不喜歡」念那些學科課程。因為經過國中三年的洗禮,有些學生真的無法勉強,就要認真的去思考技職走向的學校。
Thumbnail
那些很有學習熱情,但不認為學院知識能幫助自己者,究竟佔多大比例。
Thumbnail
那些很有學習熱情,但不認為學院知識能幫助自己者,究竟佔多大比例。
Thumbnail
「為什麼要浪費時間去準備學習歷程呢,為什麼不能恢復以前的樣子讓我們好好準備學測!」這應該是現在很多高中生的心聲。 而這些疑問不禁讓我們好奇,大家對學習歷程的想法和當初實行的目的落差的原因到底是什麼,也讓身為高中生的我們,重新思考該如何應對現行的教育體制。
Thumbnail
「為什麼要浪費時間去準備學習歷程呢,為什麼不能恢復以前的樣子讓我們好好準備學測!」這應該是現在很多高中生的心聲。 而這些疑問不禁讓我們好奇,大家對學習歷程的想法和當初實行的目的落差的原因到底是什麼,也讓身為高中生的我們,重新思考該如何應對現行的教育體制。
Thumbnail
文摘(原文出處) 在十七歲的年紀就知道自己終身的熱情所在,本身就是一件很荒謬的事。我三十歲時愛上打網球,四十歲時愛上烹飪。告訴孩子,你的熱情是何時出現的,幫助她體認熱情會在生活的不同時刻出現的事實。 感想 一樣要升大學(不管一般大學或科大),讀高中,升學管道不是更順暢嗎?
Thumbnail
文摘(原文出處) 在十七歲的年紀就知道自己終身的熱情所在,本身就是一件很荒謬的事。我三十歲時愛上打網球,四十歲時愛上烹飪。告訴孩子,你的熱情是何時出現的,幫助她體認熱情會在生活的不同時刻出現的事實。 感想 一樣要升大學(不管一般大學或科大),讀高中,升學管道不是更順暢嗎?
Thumbnail
108課綱實施到今年,第一批學生面對大學升學考試的關鍵檢核點,所有過去的承諾跟指標都被拿出來檢視,其中「自主學習歷程」被跟「升學」擺在一起時,學生最常問:學習歷程是在找我麻煩嗎?生涯其實是一場布局的遊戲,當你開始踏上路途,你的選擇就把你的生涯一步步展現出來...
Thumbnail
108課綱實施到今年,第一批學生面對大學升學考試的關鍵檢核點,所有過去的承諾跟指標都被拿出來檢視,其中「自主學習歷程」被跟「升學」擺在一起時,學生最常問:學習歷程是在找我麻煩嗎?生涯其實是一場布局的遊戲,當你開始踏上路途,你的選擇就把你的生涯一步步展現出來...
Thumbnail
把自身的學習思考與活動經歷,改編成一套最佳人生劇本
Thumbnail
把自身的學習思考與活動經歷,改編成一套最佳人生劇本
Thumbnail
他們就得被迫「發明」熱情,來滿足師長的或評量上的要求。
Thumbnail
他們就得被迫「發明」熱情,來滿足師長的或評量上的要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