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數學家不見得特別會教數學、哲學家也不見得特別會教哲學?
這一專業與教學之間的大斷層,廣泛見於各個領域,甚至有人因此主張,理論知能與教學知能應該截然區分開來,因為兩者的核心目標並不一樣。也可以說,理論困難與教學困難很多時候毫無重疊,所以評量標準與訓練步驟自然也該是兩套。
另一種解釋方式,是某些認知心理學家所說的「知識詛咒」,也就是一個人的知識內容越多越豐富,在簡要表達上就越難越受阻。學者們設計了一個簡單的遊戲實驗,來將這種詛咒給具體化,簡單具體到你和朋友馬上就能開始體驗。
首先選定二十五首歌曲,要兩人都熟悉旋律才行;接著演奏者默默選定一首,並用任何東西敲擊出節奏(當然不能故意亂敲),來讓聆聽者猜猜看。根據他們的實際測試,發現了兩種現象:
1.要經過四十次左右的演奏,聆聽者才會猜對一次。(這機率比隨便亂猜還低...)
2.演奏者都覺得要猜中不難,譬如兩三次演奏中會猜對一首。(他們顯然對自家節奏感很有信心)
《行為設計學:讓創意更有黏性》一書的解釋是,由於演奏者事先掌握了主要旋律,並認定這旋律是理所當然,所以他難以想像缺乏旋律的情況、無法摸清聆聽者的心理,因此做出了相當離譜的判斷。
這就是知識詛咒:當你的知識量越多越豐富,同時你也把這些知識給吸收內化成理所當然,從而認定知識的表達與傳遞並不困難。有如邏輯老師把「因為A所以C」掛在嘴邊掛了一學期,但其實全班學生沒人知道B是什麼一樣。
而在我看來,另一點可能更為重要:聆聽者只能靠節奏敲擊聲來試圖還原整個旋律,但不同旋律所簡化出來的節奏敲擊可能相當類似,或說同樣一套節奏敲擊聽來可能同時像好幾首名曲,這才使得他猜對的機率比隨機還低。
亦即從理解者的角度來看,越是簡化或抽象的表述,就越有增補、詮釋與想像的空間(先排除那些根本看不懂的情況)。而這種空間越大,就越容易造成認知上的負荷、困難與混淆。
在我教哲學的經驗裡,這一詛咒最常見於自由意志議題。學院中所謂「人們有無自由意志」,是指「出於自由意志的選擇,在現實世界是否可能毫無因果影響力」,亦即一切早被某種力量給註定好,人們怎麼想都不會改變。有如已經拍好的電影,再重播幾次都是一樣情節,分秒不差。但一般人在初次看到這名詞時,很容易理解成「人們以為是自由意志的選擇,有沒有可能根本就是被他人所操控?」
這是兩個不同層次的問題。後者原則上肯定人的不同選擇會造成不同結果(前者則懷疑這一點),只是可能無形中被他人所影響或操控。但單靠說明自由意志概念,很容易被詛咒纏身,這時就得先把大魔王決定論說清楚,敵人明確後再去說如何砍爆它。
做個小結。節奏實驗和教學活動並不能完全類比,但若把「知識詛咒」看成是某種教師心態,亦即由於知識豐富而認定表達充分,這無疑是教學現場或多或少會出現的情況。
而其中一種破除詛咒的方式是,把敵論或衝突點給最大程度突顯出來,必要時用上譬喻、視覺化或擬人化,然後再說我們該如何解釋或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