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哲學普及的「知識詛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為什麼數學家不見得特別會教數學、哲學家也不見得特別會教哲學?
這一專業與教學之間的大斷層,廣泛見於各個領域,甚至有人因此主張,理論知能與教學知能應該截然區分開來,因為兩者的核心目標並不一樣。也可以說,理論困難與教學困難很多時候毫無重疊,所以評量標準與訓練步驟自然也該是兩套。
另一種解釋方式,是某些認知心理學家所說的「知識詛咒」,也就是一個人的知識內容越多越豐富,在簡要表達上就越難越受阻。學者們設計了一個簡單的遊戲實驗,來將這種詛咒給具體化,簡單具體到你和朋友馬上就能開始體驗。
首先選定二十五首歌曲,要兩人都熟悉旋律才行;接著演奏者默默選定一首,並用任何東西敲擊出節奏(當然不能故意亂敲),來讓聆聽者猜猜看。根據他們的實際測試,發現了兩種現象:
1.要經過四十次左右的演奏,聆聽者才會猜對一次。(這機率比隨便亂猜還低...)
2.演奏者都覺得要猜中不難,譬如兩三次演奏中會猜對一首。(他們顯然對自家節奏感很有信心)
《行為設計學:讓創意更有黏性》一書的解釋是,由於演奏者事先掌握了主要旋律,並認定這旋律是理所當然,所以他難以想像缺乏旋律的情況、無法摸清聆聽者的心理,因此做出了相當離譜的判斷。
這就是知識詛咒:當你的知識量越多越豐富,同時你也把這些知識給吸收內化成理所當然,從而認定知識的表達與傳遞並不困難。有如邏輯老師把「因為A所以C」掛在嘴邊掛了一學期,但其實全班學生沒人知道B是什麼一樣。
而在我看來,另一點可能更為重要:聆聽者只能靠節奏敲擊聲來試圖還原整個旋律,但不同旋律所簡化出來的節奏敲擊可能相當類似,或說同樣一套節奏敲擊聽來可能同時像好幾首名曲,這才使得他猜對的機率比隨機還低。
亦即從理解者的角度來看,越是簡化或抽象的表述,就越有增補、詮釋與想像的空間(先排除那些根本看不懂的情況)。而這種空間越大,就越容易造成認知上的負荷、困難與混淆。
在我教哲學的經驗裡,這一詛咒最常見於自由意志議題。學院中所謂「人們有無自由意志」,是指「出於自由意志的選擇,在現實世界是否可能毫無因果影響力」,亦即一切早被某種力量給註定好,人們怎麼想都不會改變。有如已經拍好的電影,再重播幾次都是一樣情節,分秒不差。但一般人在初次看到這名詞時,很容易理解成「人們以為是自由意志的選擇,有沒有可能根本就是被他人所操控?」
這是兩個不同層次的問題。後者原則上肯定人的不同選擇會造成不同結果(前者則懷疑這一點),只是可能無形中被他人所影響或操控。但單靠說明自由意志概念,很容易被詛咒纏身,這時就得先把大魔王決定論說清楚,敵人明確後再去說如何砍爆它。
做個小結。節奏實驗和教學活動並不能完全類比,但若把「知識詛咒」看成是某種教師心態,亦即由於知識豐富而認定表達充分,這無疑是教學現場或多或少會出現的情況。
而其中一種破除詛咒的方式是,把敵論或衝突點給最大程度突顯出來,必要時用上譬喻、視覺化或擬人化,然後再說我們該如何解釋或應對。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2會員
212內容數
用ChatGPT協助寫作,打造自家專屬的神隊友,提供標題、故事、對話、名言的好候選,蹦出未曾想過的好創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哲學開箱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他們就得被迫「發明」熱情,來滿足師長的或評量上的要求。
如果有人問了一個初階版本的問題,告訴他哲學家會怎樣思考其進階或困難版本。
怎麼會是遷就學生喜好,講這些「不那麼哲學」的東西?
在潛意識中,人們會一直想要進行已排序的任務,好告訴自己總算完成了。
記錄任何全神貫注、精力充沛的時刻,並想想自己有何正向改變。
如果採取一種高標準,就是會有很多人達不到。
他們就得被迫「發明」熱情,來滿足師長的或評量上的要求。
如果有人問了一個初階版本的問題,告訴他哲學家會怎樣思考其進階或困難版本。
怎麼會是遷就學生喜好,講這些「不那麼哲學」的東西?
在潛意識中,人們會一直想要進行已排序的任務,好告訴自己總算完成了。
記錄任何全神貫注、精力充沛的時刻,並想想自己有何正向改變。
如果採取一種高標準,就是會有很多人達不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本繪本能讓我有著諸多的連結,繪本的魅力不只是圖文共奏的表現而已,最重要的是它的後韻太強,讀者翻著每一頁時,除了圖像呈現及故事情節外,利用每一次翻頁時空跳躍的同時,也引發讀者的心緒,跟著沉澱思考並延伸出每個人不一樣的感受。  
Thumbnail
愛因斯坦能夠同時成為哲學家和物理學家,並非單純因為他在科學領域的天才,而是因為他深刻地理解了哲學與物理之間的內在聯繫。表面上,哲學和物理似乎分屬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一個偏重抽象思辨,探討人類存在的根本問題;另一個則專注於實驗和數學,試圖用精確的方式解釋自然現象。然而,從更深層的角度來看,哲學與物理學
Thumbnail
哲學其實是一個發軔,更重要的其實是實踐。哲學不單單只是思辨,那還更進一步地影響著行動。哲學就是提出不同的想法,這裡頭沒有對或錯。倘若可以聽聽看別人的不同想法,也許就會改變既有的念頭,重要的是不要認為自己永遠是對的。因為在那想法的背後,往往容易導致執拗、衝突,甚至是讓人心碎的戰爭。
Thumbnail
朱家安探討了觀賞XR影片的體驗,特別是在《破碎之家》這部作品中的互動設計和藝術表現。透過使用Oculus Quest的虛擬實境及擴增實境技術,作者分享了XR影片在觀影過程中的優點與挑戰。文章還介紹了即將在高雄電影節放映的XR作品,並推薦觀眾絕對不能錯過的片子。這是一個探索XR藝術與技術的魅力世界。
Thumbnail
漫畫版《蘇菲的世界》讓讀者以更輕鬆有趣的方式探索哲學,這部作品不僅適合成人,也很適合孩子及青少年。透過生動的圖像和有趣的對白,我們能夠跟隨主角蘇菲從基礎開始學習哲學,並感受到哲學思考的魅力,此為入門哲學的經典必讀之作,推薦給想探討哲學的讀者。
1. 混淆「課程專題報告」與「專題研究」: - 課程專題報告比較像是「科學作家」的工作,而專題研究才是「科學家」的工作。區分這兩者的關鍵在於是否「產生新的知識」。課程專題報告基本上是類似讀書報告,拼湊各種文獻,雖然可以寫得很廣很深,但這僅是「科學作家」的等級,而非「科學家」。 2. 不
指導大學生做研究專題時, 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大學生會把「課程專題報告」以及「專題研究」搞混。 前者比較像是「科學作家」,而後者才是「科學家」。 區分這兩者的關鍵,是看有沒有「產生新的知識」。 課程專題報告基本是類似讀書報告,把各種文獻拿來拼湊, 只要處理資訊的能力夠
Thumbnail
我們時常交流很多想法,音樂、書法、電影、教育、宗教信仰。不管拋什麼樣的名詞或話題,他都能理解,然後延伸出很多話題。尤其從搖滾聽到金屬的人甚少。
Thumbnail
以前上數學課時常有一個解題的公式,比如,「因為…所以」,然後得出結果。現代科學、醫學、哲學、數學,任何學問,都脫離不了因與果的公式,沒有因,就沒有過程,最後實驗不出結論。有人說,哲學家和宗教家是最偉大的科學家,因為他們能夠超越肉體思維極限,跳脫空間限制,印證千年之前與當代不可切割之關係。 有一
Thumbnail
在連假期間,我探索了「知識詛咒」這個話題,揭露了專家在分享知識時常見的盲點。提出了三大觀點來應對:情境導入,讓知識有著落;探討不同情境下可能的結果,展現靈活思考;並且至少提供兩種例證,增強說服力。這篇分享不僅是自我反思的成果,也希望能給大家在溝通和知識分享上一些新的啟示。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本繪本能讓我有著諸多的連結,繪本的魅力不只是圖文共奏的表現而已,最重要的是它的後韻太強,讀者翻著每一頁時,除了圖像呈現及故事情節外,利用每一次翻頁時空跳躍的同時,也引發讀者的心緒,跟著沉澱思考並延伸出每個人不一樣的感受。  
Thumbnail
愛因斯坦能夠同時成為哲學家和物理學家,並非單純因為他在科學領域的天才,而是因為他深刻地理解了哲學與物理之間的內在聯繫。表面上,哲學和物理似乎分屬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一個偏重抽象思辨,探討人類存在的根本問題;另一個則專注於實驗和數學,試圖用精確的方式解釋自然現象。然而,從更深層的角度來看,哲學與物理學
Thumbnail
哲學其實是一個發軔,更重要的其實是實踐。哲學不單單只是思辨,那還更進一步地影響著行動。哲學就是提出不同的想法,這裡頭沒有對或錯。倘若可以聽聽看別人的不同想法,也許就會改變既有的念頭,重要的是不要認為自己永遠是對的。因為在那想法的背後,往往容易導致執拗、衝突,甚至是讓人心碎的戰爭。
Thumbnail
朱家安探討了觀賞XR影片的體驗,特別是在《破碎之家》這部作品中的互動設計和藝術表現。透過使用Oculus Quest的虛擬實境及擴增實境技術,作者分享了XR影片在觀影過程中的優點與挑戰。文章還介紹了即將在高雄電影節放映的XR作品,並推薦觀眾絕對不能錯過的片子。這是一個探索XR藝術與技術的魅力世界。
Thumbnail
漫畫版《蘇菲的世界》讓讀者以更輕鬆有趣的方式探索哲學,這部作品不僅適合成人,也很適合孩子及青少年。透過生動的圖像和有趣的對白,我們能夠跟隨主角蘇菲從基礎開始學習哲學,並感受到哲學思考的魅力,此為入門哲學的經典必讀之作,推薦給想探討哲學的讀者。
1. 混淆「課程專題報告」與「專題研究」: - 課程專題報告比較像是「科學作家」的工作,而專題研究才是「科學家」的工作。區分這兩者的關鍵在於是否「產生新的知識」。課程專題報告基本上是類似讀書報告,拼湊各種文獻,雖然可以寫得很廣很深,但這僅是「科學作家」的等級,而非「科學家」。 2. 不
指導大學生做研究專題時, 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大學生會把「課程專題報告」以及「專題研究」搞混。 前者比較像是「科學作家」,而後者才是「科學家」。 區分這兩者的關鍵,是看有沒有「產生新的知識」。 課程專題報告基本是類似讀書報告,把各種文獻拿來拼湊, 只要處理資訊的能力夠
Thumbnail
我們時常交流很多想法,音樂、書法、電影、教育、宗教信仰。不管拋什麼樣的名詞或話題,他都能理解,然後延伸出很多話題。尤其從搖滾聽到金屬的人甚少。
Thumbnail
以前上數學課時常有一個解題的公式,比如,「因為…所以」,然後得出結果。現代科學、醫學、哲學、數學,任何學問,都脫離不了因與果的公式,沒有因,就沒有過程,最後實驗不出結論。有人說,哲學家和宗教家是最偉大的科學家,因為他們能夠超越肉體思維極限,跳脫空間限制,印證千年之前與當代不可切割之關係。 有一
Thumbnail
在連假期間,我探索了「知識詛咒」這個話題,揭露了專家在分享知識時常見的盲點。提出了三大觀點來應對:情境導入,讓知識有著落;探討不同情境下可能的結果,展現靈活思考;並且至少提供兩種例證,增強說服力。這篇分享不僅是自我反思的成果,也希望能給大家在溝通和知識分享上一些新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