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文天文臺】陳令洋:文壇一條龍,一本一千公道價──《臺灣詩報》第一卷第一期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曾今可於1946年來臺之後,積極與臺灣傳統詩人接觸,並經常藉由主編書刊的機會徵集、推介臺籍詩人,挽合不同省籍背景詩人的作品。
(藏品/周定山家屬提供,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項藏品】
  戰後初期的傳統詩壇,外省詩人如何與臺籍詩人接觸、認識?曾今可在其間扮演重要的中介角色。曾今可於1946年來臺之後,積極與臺灣傳統詩人接觸,並經常藉由主編書刊的機會徵集、推介臺籍詩人,挽合不同省籍背景詩人的作品。《臺灣詩報》原附屬於其所主編的《建國月刊》,1949年初,終於成為獨立的詩刊,顯示臺籍與外省籍詩人間的交流已達一定程度。不過,其所編纂的刊物與文學活動有著相當程度政治動員的成份,其影響與成果仍有待更深入的探討。

一本詩刊才二十幾頁,零售價一千元,訂閱全年的一萬元。誰要買啦?如果早三年或晚三年,曾今可肯定會這樣問自己。
(藏品/周定山家屬提供,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一本詩刊才二十幾頁,零售價一千元,訂閱全年的一萬元。誰要買啦?如果早三年或晚三年,曾今可肯定會這樣問自己。但現在是民國38年1月,大陸國共兩黨正打得不可開交,國軍已露疲態;二二八後通貨膨脹的問題仍未解決,在這個萬物飆漲的時節,詩刊這樣賣其實是公道價啦。
  這本《臺灣詩報》是曾今可到臺灣三年多來他的文壇成果展。他向來知道才華不是自己的強項,但是打滾文壇,有時候筆墨文章反而是其次的問題,最要緊的還是錢、人脈,跟噱頭。
  看看封面、再翻到封底,他很滿意。版權頁尤其必須煞有介事,出版單位是「臺灣詩壇」,上海、北平、南京、香港、廣州、福州都還設有辦事處,表現這是一個跨越區域的文人網絡。但其實整體編輯都充滿他的個人色彩。刊物經營,財源要緊,組織更要法人化,設立理監事會。因為開不了實體的社員大會,就讓大家用通信投票。他這樣規劃:封面翻開,第二頁就要跟「臺灣詩壇」的社員們講投票,然後談錢:請社員趕快交入社費、社員都得訂閱並先交一萬元。目前有捐款的、有交社費的,都要記得把他們的名字一一列出,這是對繳費者的尊重,其實也是給沒交錢的人壓力。
  林獻堂、黃純青、鈕先銘、瞿荊州、林熊祥,一人捐三萬。
  陳孝強、任先志、林衡道,一人捐兩萬。
  其他有人捐一萬,有人捐五千,加一加就有二十七、八萬。數字看起來有點大,但在這時節真的不算多。
  詩刊版面也不能浪費,加減尋求贊助,如果有人想在封底刊廣告,他在版權頁寫明,要價十萬;內頁全版,八萬;半版,五萬。
  這些先交錢的,有些是他在臺灣省通志館的好同事——今年曾今可才剛接下主任秘書的職務。他很清楚職務是一回事,人際關係才是一筆好生意,館長林獻堂,以及黃純青、林熊祥,與這些愛吟詩又有錢的臺籍菁英弄熟,表面上是促進不同省籍間的文化交流[1];但另一方面,鈕先銘將軍則一直都是他詩壇活動的贊助人,種種活動也總是看得到政治動員的色彩。而他也清楚自己的專長,就是文壇動員。
封面翻開,第二頁就要跟「臺灣詩壇」的社員們講投票,然後談錢:請社員趕快交入社費、社員都得訂閱並先交一萬元。
(藏品/周定山家屬提供,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十幾年前還在上海的時候,他曾經開過一家書店叫「新時代」,也發行過一本《新時代》月刊。那時候他想當的可不是現在這種講格律講押韻的古典詩人,他寫了幾本白話愛情小說,還搞過一場不太知名的文學運動,想當胡適第二呢——胡適不是說詩要改用白話文寫嗎?那詞是不是也可以來解放一下。他用自己的刊物發起了「詞的解放運動」,想要推廣用白話文寫詞。但又不是全部不講格律,還是要有譜為依據,雖然不講陰平陽平、平上去入,但還是要注意一下平仄。他稱這種解放叫「三分之一五」的解放。[2]
  他不會讓自己看起來只有自己一人。他找來愛國文人團體「南社」的柳亞子、林庚白、章衣萍等人為自己的主張造勢,找他們一起刊自己的雜誌《新時代》,弄了一期「詞的解放專號」,再用自己的書局出版自己的詞集《落花》(順道廣告一堆自己的小說集)。於是,自己寫、自己編、自己出版、自己賣、自己廣告自己,再找來一堆名人掛名或參與,成為他獨特的文壇「一條龍」經營模式。
  八年抗戰結束之後,曾今可來到臺灣成為臺灣省行政幹部訓練團的講師,發現這個被日本殖民了五十年的地方,漢詩風氣竟然盛得很。於是他趁假日期間跑遍了臺灣各地名勝,同時到處拜訪臺灣有名的詩人,參加詩酒雅集。[3]同時,他也先後幫了柯遠芬、鈕先銘將軍編了《正氣月刊》、《建國月刊》,除了政治宣導之外,並利用這些機會發表介紹臺籍詩人的文章,像是〈臺灣詩人林茂生與楊仲佐〉[4]、〈臺灣詩人林獻堂先生〉[5]等,再藉著《建國月刊》鈕先銘將軍的資助,把臺灣詩人當年祝蔣總統六十大壽的各地徵詩活動的成果集結出版;再請鈕先銘將軍於端陽詩人節設筵臺北賓館,招待臺灣各地名詩人。幾回下來,他儼然成為臺籍詩人對外省籍詩人的代言人,也是外省籍官員、文人認識臺籍詩人的橋樑。
  這回編《臺灣詩報》,是把《建國月刊》的「臺灣詩壇」變成了獨立的刊物。其實這種詩寫來寫去內容沒有差太多,作者組成一定要跨省籍才是要緊事。外省籍詩人寫寫臺灣風物,臺籍詩人寫寫中秋節遇到颱風、時事感懷,國共內戰打得慘烈,大家就一起感傷國事,互相唱和。但大家的詩、大家的名,就這麼被編成一集曾今可的名片。
  他等一下會拿去發給他有交錢的好同事,一人一本。

[1]林衡道晚年回憶起曾今可時,曾言道:「曾今可在文獻委員會並非委員,平常也沒什麼作用,但一到開詩會作用很大,可以透過他把于右任、賈景德等人邀來……」見陳三井、許雪姬訪問,楊明哲紀錄,《林衡道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頁112。

[2] 今可,〈詞的解放運動〉,曾今可,《落花》(上海:新時代,1932),頁80-81。

[3]曾今可,〈編者序〉,曾今可主編,《臺灣詩選》,頁12。

[4]見《正氣月刊》第3期(1946年12月),頁43-44。

[5]見《正氣月刊》第5期(1947年2月),頁44-45。

★作者小傳
曾今可,名國珍,以字行,1901年生。1930年代開過「新時代」書店、辦過《新時代》月刊,並以現代小說為主要創作類型。後負笈日本早稻田大學,二戰期間從事文化宣傳工作;戰後由福建來臺,任上海申報駐臺記者間臺灣省行政幹部訓練團講師;1946年夏,曾因於報端攻擊「臺北號」走私事件遭陳儀逮捕,旋即釋放;曾主辦《正氣月刊》、《建國月刊》等;1948年就任臺灣通志館主任秘書;1949年改組為臺灣省文獻會後,仍然繼續擔任主秘一職,是臺籍詩人與外省籍詩人間的重要橋樑。1971年病逝臺北空軍醫院。
延伸閱讀
★觀測員簡介
陳令洋 清大臺文所碩士,興趣是詩與書法。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作為賴和、杜聰明的同級生,詹作舟顯得低調沉潛。儘管詹作舟到了永靖鄉間開業,詩中仍時常表達隱居的意念。是什麼讓詹作舟意圖歸去,桃花源又在哪裡呢?後來的我只能試著以小說推敲。
    臺語研究學者王育德曾試著將這些詞一一羅列。看著這些擬態詞,對母語為臺語的人來說,按著詞條讀出聲來應該倍感親切,而對臺語不那麼熟練的人,也能嘗試照著唸出字句,學習那些意義,或許有一天,就能輕鬆地使用這些形容詞。
    到底鹿港人有多愛烏魚? 愛到除了莊太岳外,其實洪棄生也為牠專寫一篇〈食烏魚五十二韻〉,或許可以窺見一二。〈食烏魚五十二韻〉,長達104句,全詩從敘述烏魚趁黑潮來到臺灣開始,接著描述烏魚的美味。
    留下不少「大眾婚戀小說」的日治時期作家吳漫沙,作品常有「新女性」「摩登女性」的形象描寫,以及現代與傳統觀念的拉鋸。而如今讀他留下的劇本作品中,我們竟能獲得類似「玫瑰包」的娛樂性——即便那娛樂性的成因可能不再是作者原先的企圖。
    《魯冰花》是鍾肇政第一部正式問世的長篇小說,憑藉此作他成為知名作家,開啟日後書寫大河長篇的契機。1989年小說改編成電影大獲好評,電視台日後的重播、主題曲的傳唱,使《魯冰花》成為家喻戶曉的作品,跨世代的閱聽記憶。   回顧鍾肇政的生命史,《魯冰花》的誕生其實並不容易,花開之後,也從未在臺灣社會消逝。
    一九三五年,劉吶鷗進入明星影片公司編劇科,擔綱《永遠的微笑》編劇。量身為當時影星胡蝶打造,而這部戲也是胡蝶婚後復出的重要大戲。電影攝製四個月,一九三七年春天,《永遠的微笑》在上海第一流的電影院──新中央、中央、新光──同時放映,觀眾佳評如潮,轟動上海灘,據說創了二十五年最高票房紀錄。
    作為賴和、杜聰明的同級生,詹作舟顯得低調沉潛。儘管詹作舟到了永靖鄉間開業,詩中仍時常表達隱居的意念。是什麼讓詹作舟意圖歸去,桃花源又在哪裡呢?後來的我只能試著以小說推敲。
    臺語研究學者王育德曾試著將這些詞一一羅列。看著這些擬態詞,對母語為臺語的人來說,按著詞條讀出聲來應該倍感親切,而對臺語不那麼熟練的人,也能嘗試照著唸出字句,學習那些意義,或許有一天,就能輕鬆地使用這些形容詞。
    到底鹿港人有多愛烏魚? 愛到除了莊太岳外,其實洪棄生也為牠專寫一篇〈食烏魚五十二韻〉,或許可以窺見一二。〈食烏魚五十二韻〉,長達104句,全詩從敘述烏魚趁黑潮來到臺灣開始,接著描述烏魚的美味。
    留下不少「大眾婚戀小說」的日治時期作家吳漫沙,作品常有「新女性」「摩登女性」的形象描寫,以及現代與傳統觀念的拉鋸。而如今讀他留下的劇本作品中,我們竟能獲得類似「玫瑰包」的娛樂性——即便那娛樂性的成因可能不再是作者原先的企圖。
    《魯冰花》是鍾肇政第一部正式問世的長篇小說,憑藉此作他成為知名作家,開啟日後書寫大河長篇的契機。1989年小說改編成電影大獲好評,電視台日後的重播、主題曲的傳唱,使《魯冰花》成為家喻戶曉的作品,跨世代的閱聽記憶。   回顧鍾肇政的生命史,《魯冰花》的誕生其實並不容易,花開之後,也從未在臺灣社會消逝。
    一九三五年,劉吶鷗進入明星影片公司編劇科,擔綱《永遠的微笑》編劇。量身為當時影星胡蝶打造,而這部戲也是胡蝶婚後復出的重要大戲。電影攝製四個月,一九三七年春天,《永遠的微笑》在上海第一流的電影院──新中央、中央、新光──同時放映,觀眾佳評如潮,轟動上海灘,據說創了二十五年最高票房紀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雖然身為屏東文學工作者,我是直到去年的"屏東文學史"發表會後,大家到永勝五號相聚,才有機會和曾貴海醫師面對面聊上幾句。 當時有個音樂劇企劃,名稱暫定為<千尋萬年溪>,名稱來自已先走一步的郭漢辰老大2011所編的書。計畫將超過半世紀以來,萬年溪畔誕生的文人故事,包含李淑德、(故)汪乃文(音樂)、(故
    Thumbnail
    「感謝大家這麼熱情,我以為只有少少的朋友會來,結果來了那麼多人,讓我有點不知所措。」隱地回想:「臺灣第一代詩人就是用『當』來的錢去辦雜誌。再怎麼窮、再怎麼苦,文學就像野草一樣,永遠會生長。」
    在台灣,對現代詩歌傾注熱情的詩人,多半有共組詩社和合資出版同仁詩刊的經驗,尤其剛出道的與尚在強勢媒體副刊闖出名號的新銳,維繫或經營同仁詩刊雜誌,自然成為他們大顯身手的最佳舞台。奇妙的是,當新秀詩人獲取聲名之後,往往要面臨一面問題,他們的詩歌裡是否飽含台灣文化主體性,以此為使命起點傳揚台灣詩歌的精神。
    Thumbnail
    圈內人會暱稱林瑞明、呂興昌、陳萬益三位老師為台文福祿壽三仙、台文老公仔標,從他們並稱的外號大概就可以知道三位對台灣文學研究和建置台灣文學的付出實在令人敬佩。
    Thumbnail
    前幾篇不斷在說1970年代是台灣文學研究的開端,難道在此之前就沒有台灣文學研究嗎?當然也不是。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主題多著重在日治時期,因為1949-1970年代外省籍作家為主流,台灣文人要不只能如鍾肇政《文友通訊》窩起來寫,要不就是經歷長期失語(無法寫「國語」),作品數量有限。
    Thumbnail
    戰後真正要說「台灣文學研究」──與台灣相關、在台灣書寫、台灣人書寫文學開端,大概還是得從1970年代算起。
    Thumbnail
    台灣的50年代文學,是懷鄉、反共與戰鬥文學興盛期,也是由政府主導文學走向的特殊文學時代,是時自由主義的風氣固然受到壓抑,文學作品的政治價值遠勝過藝術價值,但無論如何,這畢竟是一段特殊的文學歷史,台灣新文學無可磨滅的一頁。 當年,司徒衛(1921-2003)《書評集》和《書評續集》,正為1950年代
    Thumbnail
    鐘金水先生是台中市梧棲區頂寮里里長,長期關注民間史料搜集和典藏。本次古早賣身契特展內容包括:收養、人身買(典)賣、婚約、認祖歸宗、賣子賣女、過繼、離婚、夫死招婿、夫死改嫁、出妻別嫁(賣某做大舅) 一共九十餘件契約書,時間從清代中期至民國、日據、台灣光復,前後長達兩百年之久。
    Thumbnail
    昨晚《公視主題之夜》破天荒的播了三個鐘頭的紀錄片─談《他們在島嶼寫作二─如歌的行板》,介紹瘂弦(本名:王慶麟)先生的一生。從1932出生在中國河南,到後來從軍來台(因為可以吃肉),擔任過高雄左營軍中廣播電台編輯、聯合報副刊主編、創立《創世紀詩社》,發行《創世紀》詩刊,現居加拿大溫哥華。 原
    Thumbnail
    雖然身為屏東文學工作者,我是直到去年的"屏東文學史"發表會後,大家到永勝五號相聚,才有機會和曾貴海醫師面對面聊上幾句。 當時有個音樂劇企劃,名稱暫定為<千尋萬年溪>,名稱來自已先走一步的郭漢辰老大2011所編的書。計畫將超過半世紀以來,萬年溪畔誕生的文人故事,包含李淑德、(故)汪乃文(音樂)、(故
    Thumbnail
    「感謝大家這麼熱情,我以為只有少少的朋友會來,結果來了那麼多人,讓我有點不知所措。」隱地回想:「臺灣第一代詩人就是用『當』來的錢去辦雜誌。再怎麼窮、再怎麼苦,文學就像野草一樣,永遠會生長。」
    在台灣,對現代詩歌傾注熱情的詩人,多半有共組詩社和合資出版同仁詩刊的經驗,尤其剛出道的與尚在強勢媒體副刊闖出名號的新銳,維繫或經營同仁詩刊雜誌,自然成為他們大顯身手的最佳舞台。奇妙的是,當新秀詩人獲取聲名之後,往往要面臨一面問題,他們的詩歌裡是否飽含台灣文化主體性,以此為使命起點傳揚台灣詩歌的精神。
    Thumbnail
    圈內人會暱稱林瑞明、呂興昌、陳萬益三位老師為台文福祿壽三仙、台文老公仔標,從他們並稱的外號大概就可以知道三位對台灣文學研究和建置台灣文學的付出實在令人敬佩。
    Thumbnail
    前幾篇不斷在說1970年代是台灣文學研究的開端,難道在此之前就沒有台灣文學研究嗎?當然也不是。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主題多著重在日治時期,因為1949-1970年代外省籍作家為主流,台灣文人要不只能如鍾肇政《文友通訊》窩起來寫,要不就是經歷長期失語(無法寫「國語」),作品數量有限。
    Thumbnail
    戰後真正要說「台灣文學研究」──與台灣相關、在台灣書寫、台灣人書寫文學開端,大概還是得從1970年代算起。
    Thumbnail
    台灣的50年代文學,是懷鄉、反共與戰鬥文學興盛期,也是由政府主導文學走向的特殊文學時代,是時自由主義的風氣固然受到壓抑,文學作品的政治價值遠勝過藝術價值,但無論如何,這畢竟是一段特殊的文學歷史,台灣新文學無可磨滅的一頁。 當年,司徒衛(1921-2003)《書評集》和《書評續集》,正為1950年代
    Thumbnail
    鐘金水先生是台中市梧棲區頂寮里里長,長期關注民間史料搜集和典藏。本次古早賣身契特展內容包括:收養、人身買(典)賣、婚約、認祖歸宗、賣子賣女、過繼、離婚、夫死招婿、夫死改嫁、出妻別嫁(賣某做大舅) 一共九十餘件契約書,時間從清代中期至民國、日據、台灣光復,前後長達兩百年之久。
    Thumbnail
    昨晚《公視主題之夜》破天荒的播了三個鐘頭的紀錄片─談《他們在島嶼寫作二─如歌的行板》,介紹瘂弦(本名:王慶麟)先生的一生。從1932出生在中國河南,到後來從軍來台(因為可以吃肉),擔任過高雄左營軍中廣播電台編輯、聯合報副刊主編、創立《創世紀詩社》,發行《創世紀》詩刊,現居加拿大溫哥華。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