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台灣文學研究史-5:楊雲萍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前幾篇不斷在說1970年代是台灣文學研究的開端,難道在此之前就沒有台灣文學研究嗎?當然也不是。


林瑞明在台大歷史的老師楊雲萍即是1970年代以前台灣文學研究的重要人物。


楊雲萍1906年出生,1925年和江夢筆發行兩期《人人》雜誌,台灣文學漢字白話詩集先聲張我軍的《亂都之戀》便曾刊登於此。1926年赴日留學,期間參與許多文學和社會運動,在此就不列舉。1930年代,楊雲萍便關注台灣文學與歷史的研究。1943年時參與「台灣文學奉公會」召開的「台灣決戰文學會議」,討論台灣作為戰場的文藝活動路線,以及學者文人如何因應。楊雲萍會議期間力陳台灣文學建構文學史,以及使用台語的重要。


戰後初期,楊雲萍參與《民報》、《台灣文化》等報章雜誌積極參與社論,二二八事件後轉變方向,在《公論報》「台灣風土」撰寫台灣歷史和民族研究。1947年起於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任教,期間也曾擔任許多政府文獻研究組織的委員和顧問,直至2000年過世。


楊雲萍作育英才無數,除了上一篇提到的林瑞明,還有重要的台灣歷史學者許雪姬。此外,楊雲萍蒐集和保存的上萬藏書更是台灣文學、歷史研究的瑰寶。


參考資料:

楊雲萍教授藏書暨手稿資料展:

https://www.lib.ntu.edu.tw/events/manuscript/yangup/index.html

寫寡讀書筆記/寫一些讀書筆記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主題多著重在日治時期,因為1949-1970年代外省籍作家為主流,台灣文人要不只能如鍾肇政《文友通訊》窩起來寫,要不就是經歷長期失語(無法寫「國語」),作品數量有限。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開端,其中張良澤便是代表人物。
濟南教會在青島東路的協(餵)助(養),讓基督長老教會再次受到大家關注。趁機講一下長老教會和白話字研究。
戰後真正要說「台灣文學研究」──與台灣相關、在台灣書寫、台灣人書寫文學開端,大概還是得從1970年代算起。
關於林榮三散文首獎〈媽媽說我是假的〉,內容是關於生理女性進行性別手術時,與媽媽之間一輩子的拉扯。而作者潘柏霖為生理男性,其關於女性書寫的散文,便引起散文真實性和書寫倫理爭議。
現代文學有戲劇、詩、小說、散文四大文學體裁。因為形式結構的關係,小說和散文會放在一起討論,尤其關於「真實」和「虛構」的問題。這樣說就有點有趣,難道戲劇和詩就沒有「真實」和「虛構」的問題嗎?顯然不是。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主題多著重在日治時期,因為1949-1970年代外省籍作家為主流,台灣文人要不只能如鍾肇政《文友通訊》窩起來寫,要不就是經歷長期失語(無法寫「國語」),作品數量有限。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開端,其中張良澤便是代表人物。
濟南教會在青島東路的協(餵)助(養),讓基督長老教會再次受到大家關注。趁機講一下長老教會和白話字研究。
戰後真正要說「台灣文學研究」──與台灣相關、在台灣書寫、台灣人書寫文學開端,大概還是得從1970年代算起。
關於林榮三散文首獎〈媽媽說我是假的〉,內容是關於生理女性進行性別手術時,與媽媽之間一輩子的拉扯。而作者潘柏霖為生理男性,其關於女性書寫的散文,便引起散文真實性和書寫倫理爭議。
現代文學有戲劇、詩、小說、散文四大文學體裁。因為形式結構的關係,小說和散文會放在一起討論,尤其關於「真實」和「虛構」的問題。這樣說就有點有趣,難道戲劇和詩就沒有「真實」和「虛構」的問題嗎?顯然不是。
本篇參與的主題策展
不知道槍聲響起的那天,時間是不是過得特別漫長?就像走進他的故居,用來辦公與就寢的二樓小室,透過毛玻璃的光線,目前只放著一張他與妻的合照。 最後他拒絕被黑布蓋頭,對著武裝士兵以日語高喊:「台灣人,萬歲!」,是湯德章在被行刑前歷史性的重要一幕。
只要有家與土地就好。由於有很多優秀的孩子,就算物品被拿走也沒關係,我的冤罪,以後會昭明。
台灣新文化運動的成功,卻造成了二二八的大挫敗。同文同種並不代表不會兵戎相向,民主自由法治才是王道。
隨著臺灣民主奇蹟地越發成熟,歷史的探究挖掘也變得越明朗;就好比說,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便是旨在還原歷史真相、平復司法不公、開放歷史檔案以及追究不當黨產等問題;或許在許多人眼裡,促轉會或者像共生音樂節這樣公開談論白色恐怖的作為好像很沒必要、認為過去的東西就是過去了,有什麼好談的? 但其實,它確實該談。
珂拉琪〈萬千花蕊慈母悲哀〉創作時雖不以台灣故事為出發點,然而歌詞中沉默的人、突然消失的摯愛、開不完的槍都與白色恐怖有所呼應。這首歌以間接的方式批判極權統治,歌曲中對神明的憤怒、不滿,其實吼向的是白色恐怖對人的迫害。這與客家女詩人杜潘芳格的〈平安戲〉相像,批評客家人是漠視現實的旁觀者時,隱晦批判了政府
原來,國民黨青年的「探尋不同視角」,始終仍是被統治者要去理解統治者的苦衷,是沒有權力的被害者要反省自己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而不是有權力的加害者要檢討跟改進。
不知道槍聲響起的那天,時間是不是過得特別漫長?就像走進他的故居,用來辦公與就寢的二樓小室,透過毛玻璃的光線,目前只放著一張他與妻的合照。 最後他拒絕被黑布蓋頭,對著武裝士兵以日語高喊:「台灣人,萬歲!」,是湯德章在被行刑前歷史性的重要一幕。
只要有家與土地就好。由於有很多優秀的孩子,就算物品被拿走也沒關係,我的冤罪,以後會昭明。
台灣新文化運動的成功,卻造成了二二八的大挫敗。同文同種並不代表不會兵戎相向,民主自由法治才是王道。
隨著臺灣民主奇蹟地越發成熟,歷史的探究挖掘也變得越明朗;就好比說,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便是旨在還原歷史真相、平復司法不公、開放歷史檔案以及追究不當黨產等問題;或許在許多人眼裡,促轉會或者像共生音樂節這樣公開談論白色恐怖的作為好像很沒必要、認為過去的東西就是過去了,有什麼好談的? 但其實,它確實該談。
珂拉琪〈萬千花蕊慈母悲哀〉創作時雖不以台灣故事為出發點,然而歌詞中沉默的人、突然消失的摯愛、開不完的槍都與白色恐怖有所呼應。這首歌以間接的方式批判極權統治,歌曲中對神明的憤怒、不滿,其實吼向的是白色恐怖對人的迫害。這與客家女詩人杜潘芳格的〈平安戲〉相像,批評客家人是漠視現實的旁觀者時,隱晦批判了政府
原來,國民黨青年的「探尋不同視角」,始終仍是被統治者要去理解統治者的苦衷,是沒有權力的被害者要反省自己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而不是有權力的加害者要檢討跟改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免費景點 #文武雙全人才 #八二三炮戰 一、 俞大維先生教育館簡介 俞大維先生曾任兵工署長、交通部長、國防部長,對國防戰役提供許多當時較為新穎且正確極具影響力的政治策略。國軍為緬懷俞大維先生一生奉獻國家、鞠躬盡瘁、德業豐功,足為後人景仰,故建館於金門榕園旁以隱喻其高風勁節。 二、文章目錄 (一)
Thumbnail
在中國逐漸成長的軍事實力下,始終宣稱台灣就是其所不可分割的一部份;而在烏克蘭所發生的衝突,刺激了台灣人民對於強制國防提升辯論的重視。
Thumbnail
現今「桃園市」所涵蓋的區域,日治時代與台灣其他地方一樣,無論是新文學作家、傳統詩文創作者(包括日本人),還是固守自身文學傳統的原住民都有。戰後,活躍於台灣文壇的作家鍾肇政、林鍾隆、杜潘芳格等人,也在日治時代出生、成長,然後在成長過程慢慢累積自身的文學知識,學習寫作,為日後的文學創作奠定基礎。
Thumbnail
「桃園有文學?」 「有的。」 早在漢人來到桃園開墾之前,居住在桃園地區的原住民族,就已用語言創作祭歌、神話、俗語、民間故事等作品,並以口耳相傳的方式流傳。之後,文學在桃園逐漸發展,並且漸趨多元……本文旨在簡介日治時期之前桃園地區的文學發展。
Thumbnail
介紹客家人、客家文化的書,作者通常著重客家先民自中原移居閩粵的遷徙經過、來台以後的開拓史,以及與其他族群發生衝突的重大事件。湯錦台這本《千年客家》讓我有耳目一新之感……
Thumbnail
台北市政府又湮滅了一個歷史證據...... 珍稀日治糧倉 「台灣拓殖株式會社穀倉」被拆了 台灣拓殖株式會社穀倉被拆 北市文化局:不具文資價值
Thumbnail
自臺灣文學學科建置以來,到今日,已然累積許多研究成果,既拓寬了視野,也加深了我們對文學、對臺灣的認識。然而,在知識專業化的趨勢之下,臺灣文學學科無可避免地和其他所有學科一樣,都面臨到學院與一般社會大眾之間的隔閡,或者說「時差」:學院認知走在很前端,但一般社會大眾普遍的認知卻可能停留在二、三十年前……
在「方格子」寫作平台上,有幾篇文章與台灣文創產業有關,有理性的檢討批判,也有感性的敘述。以下,我列出作者及文章的名稱,大家可以使用關鍵字搜詢功能,自行點閱。
Thumbnail
●201707自然的呼喚小旅行3(終篇)-屏東 來義鄉【新來義部落】妳彎弄月桃玫瑰的雙手,是無需手文的驕傲,我2天1夜的體驗完美於太陽之子的熱情 (新來義部落產銷中心 原住民文物館)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免費景點 #文武雙全人才 #八二三炮戰 一、 俞大維先生教育館簡介 俞大維先生曾任兵工署長、交通部長、國防部長,對國防戰役提供許多當時較為新穎且正確極具影響力的政治策略。國軍為緬懷俞大維先生一生奉獻國家、鞠躬盡瘁、德業豐功,足為後人景仰,故建館於金門榕園旁以隱喻其高風勁節。 二、文章目錄 (一)
Thumbnail
在中國逐漸成長的軍事實力下,始終宣稱台灣就是其所不可分割的一部份;而在烏克蘭所發生的衝突,刺激了台灣人民對於強制國防提升辯論的重視。
Thumbnail
現今「桃園市」所涵蓋的區域,日治時代與台灣其他地方一樣,無論是新文學作家、傳統詩文創作者(包括日本人),還是固守自身文學傳統的原住民都有。戰後,活躍於台灣文壇的作家鍾肇政、林鍾隆、杜潘芳格等人,也在日治時代出生、成長,然後在成長過程慢慢累積自身的文學知識,學習寫作,為日後的文學創作奠定基礎。
Thumbnail
「桃園有文學?」 「有的。」 早在漢人來到桃園開墾之前,居住在桃園地區的原住民族,就已用語言創作祭歌、神話、俗語、民間故事等作品,並以口耳相傳的方式流傳。之後,文學在桃園逐漸發展,並且漸趨多元……本文旨在簡介日治時期之前桃園地區的文學發展。
Thumbnail
介紹客家人、客家文化的書,作者通常著重客家先民自中原移居閩粵的遷徙經過、來台以後的開拓史,以及與其他族群發生衝突的重大事件。湯錦台這本《千年客家》讓我有耳目一新之感……
Thumbnail
台北市政府又湮滅了一個歷史證據...... 珍稀日治糧倉 「台灣拓殖株式會社穀倉」被拆了 台灣拓殖株式會社穀倉被拆 北市文化局:不具文資價值
Thumbnail
自臺灣文學學科建置以來,到今日,已然累積許多研究成果,既拓寬了視野,也加深了我們對文學、對臺灣的認識。然而,在知識專業化的趨勢之下,臺灣文學學科無可避免地和其他所有學科一樣,都面臨到學院與一般社會大眾之間的隔閡,或者說「時差」:學院認知走在很前端,但一般社會大眾普遍的認知卻可能停留在二、三十年前……
在「方格子」寫作平台上,有幾篇文章與台灣文創產業有關,有理性的檢討批判,也有感性的敘述。以下,我列出作者及文章的名稱,大家可以使用關鍵字搜詢功能,自行點閱。
Thumbnail
●201707自然的呼喚小旅行3(終篇)-屏東 來義鄉【新來義部落】妳彎弄月桃玫瑰的雙手,是無需手文的驕傲,我2天1夜的體驗完美於太陽之子的熱情 (新來義部落產銷中心 原住民文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