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7 耳朵借我:我的母語聆聽史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耳朵借我 20180417 我的母語聆聽史.mp3a
週一、週二 18:00–20:00(CST) FM96.3 Alian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週六、週日 08:00–10:00(CST)重播。
亦可利用 hichannel 網路收聽。歡迎加入FB聽友小組,分享節目錄音。
Alian電台亦有隨選重聽服務,歡迎利用。
這期節目,分享一下我的聆聽歷程。
我在台北市南區出生長大,父母都是「外省人」。直到上高中,同學朋友亦多半是類似出身背景。入伍當兵以前,我的人生大抵不出以瑞安街復興南路口的老家為圓心,半徑四公里的那個圓。外公外婆家、幼稚園、小學、中學、高中、大學,都在這個圓裡面。
我開竅得晚,很遲很遲才意會到電視電影和調頻廣播裡的語言,並不是大部分台灣常民的語言。1987年解嚴,朱高正在立法院用台語質詢行政院長俞國華,底下老立委拍桌起哄要他下台,他說「我講我媽媽教我的話,有什麼不對?」轟傳一時。那年我十六歲,再怎麼遲鈍也不可能沒有感覺到壓抑了數十年的情緒終於釋放。
福佬話,客家話,和更邊緣的原住民母語,始終都有生猛作品在民間流傳,那是電視電影和調頻廣播所不及的台灣,只是,它們大多沒有傳進我的生活裡。偶爾像沈文程「心事誰人知」、陳小雲「舞女」那樣「現象級爆紅」的「地下國歌」,也會溢到我的世界,但我仍懵懵不知其所以然。
我終究還是得循著知青們的「國語歌」脈絡,才會遇見那些初發的新芽:潘越雲的「心情」(1983)和「桂花巷」(1987)、羅大佑改編的現場版「草螟弄雞公」(1984)。而讓我起心動念學台語的那張專輯,是1989年黑名單工作室的《抓狂歌》,然後是陳明章的《現場作品I》(1989)和《下午的一齣戲》(1990)、伍佰林強和Baboo都有參與的《少年吔!安啦》原聲帶(1992)、還有石破天驚的伍佰《枉費青春》演唱會實況錄音(1995)……。
我也記得第一次被客語歌狠狠打到,是1992年謝宇威拿下大學城冠軍的「問卜歌」,後來循線聽到雲門舞集《我的鄉愁我的歌》(1986)配樂專輯收錄吳盛智的「無緣」(1981),然後認識了「新寶島康樂隊」陳昇和阿煜的母語歌,之後才知道「觀子音樂坑」。等到聽見陳永淘和顏志文,又是更遲的事了。
至於第一次意識到原住民歌謠的豐美和族人艱難的歷史,是什麼時候呢?可能是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挪用「老人飲酒歌」風波,加上那年「黑名單工作室」第二張專輯邀請正在人生低潮的胡德夫唱「不不歌」和「搖籃曲」,深深震撼了我吧。但真正領受「東海岸音樂場景」的厲害,還得再等三四年,「魔岩」發行紀曉君《太陽,風,草原的聲音》(1999)和《原浪潮》(2000),「角頭」發行了原音社《Am到天亮》(1999)、陳建年《海洋》(1999)和巴奈《泥娃娃》(2000),「大大樹」發行了迴谷與達克達《布拉布拉揚》(2000)……這故事比較長,真要說得完整,得另開一集了。
聽得愈多,愈知道自己對島嶼族群歷史的無知。這期節目,算是一則給自己的備忘,該做的功課,還有很多很多,互勉之。
播出曲目:
羅大佑 / 草螟弄雞公(Live)
潘越雲 / 心情
黑名單工作室 / 傷心無話
陳明章 / 慢慢地來唱(Live)
伍佰 / 思念親像一條河
伍佰 / 秋風夜雨(Live)
迴谷與達克達 / 狩獵出草歌
巴奈、陳建年 / 太巴塱之歌(Live)
胡德夫 / 美麗的稻穗
謝宇威 / 問卜歌
新寶島康樂隊 / 沒共樣的人
侯孝賢 / 無緣
新寶島康樂隊 / 壞子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2K會員
1.7K內容數
馬世芳2017年迄今的部落格,2021年遷至方格子。包括音樂文字、廣播節目側寫、隨筆、食譜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小時候看者阿公在聽歌仔戲,或爸媽在聽一些老歌,覺得真的不懂,聽那些好無聊,怎不接受一些新時代的東西,我愛我的西洋樂曲,張學友。   現在的年輕人聽到張學友,都說:那是老人在聽的,我爸媽那一代聽的,怎不聽抖音神曲,這就是時代的眼淚,也是時代的黃金歲月。   所有人美好的那一段青春歲月,總是
Thumbnail
八月的第一天,也是台灣原住民族日,Apple Music 以此節日精神打造此次的企劃專題,精選多張原住民音樂人與專輯作品,其中風潮音樂發行的多張專輯更受邀於此活動做為重點作品露出,音樂人阿洛更擔任了本次重點歌單的客座編輯。請跟著我們一起戴上耳機片刻,讓熙熙攘攘的都市被大地緊緊擁抱吧!
Thumbnail
在台灣這片珍貴的土地上,有著許多不同背景的語言與文化,隨著時間不同地向前走,這些不同語言也與現代音樂產生了多元又有趣的融合與碰撞。今天,就一起來聽聽看這些音樂人如何將自身傳統文化與現代曲風交織成一首首動人樂曲吧!   ➤ 曾立馨《轉來的路》:與北管文化交匯的五年光陰 https://w
  的確,鄭宜農不是「典型的台語歌手」,她的歌也不是「典型的台語歌」,她的歌給許多人一種似乎是將「文青語言」翻譯成台語之後的「潮潮的」、「流行的」產物。但又有多少的歌手會願意像鄭宜農這樣在成長的過程中把這些台語人揹負的東西一點一點拾起?直到她能做出一張(人們覺得不夠典型的)純台語專輯?
Thumbnail
可以說,台灣 70、80 年代的民歌運動受到文夏的鼓舞,用自己的語言唱家鄉的歌曲、用家鄉的記憶寫台灣的文化;當年出名的歌手像是:蔡振南、鳳飛飛、鄧麗君、江蕙都曾翻唱過文夏的歌曲。
Thumbnail
「試圖用音樂記錄阿婆(奶奶)及家族的故事。」是創作歌手柔米第二張全創作專輯的主題,也是首次嘗試用自己的母語-客語寫歌的作品。《鎮妹》取自柔米阿婆的名字,它打破了傳統客語與現代音樂的藩籬,選擇最接近「台灣人」的語境,側身記錄一段文化消失與記憶消逝的過程。
Thumbnail
自小就喜歡的歌手羅大佑,他啟蒙我對音樂抗辯社會的吶喊!2020年《宜花東鹿》五場戶外演唱會,第一場從鹿港開始逆時針環台演出,聽著一首又一首兒時就烙印在心的經典之作,聽著轉場時訴說的口白,流行音樂不是芭樂歌曲,往往代表那個世代的生命力,而那個時候年幼的我,居然聽的懂哀傷控訴的無奈⋯
走與停 第一章:「旋律」     「手牽手,我們一起走。」這一首歌是我兒時開始有記憶以來的第一首歌,那時不知道蔡依林是誰,更不知道陶喆,偶爾聽見我媽媽在店裡面會放這幾首歌,不過很酷的是,我媽明明是外籍配偶,但仍然喜歡著台灣這邊的音樂,特別是蘇打綠,我對於蘇打綠的認識,是從我媽這邊來的。    
我生於1960年代的台灣客家小鎮, 小時候的印象是只有老三台電視節目, 晚上祖父會偶而收看國劇, 看文戲因為演員唱慢板較耗時會睡著, 但演到打鬥精彩的武戲不覺著了迷就忍住睡意跟著看; 後來上了專科, 聽了收音機那時候很有名的魏龍豪吳兆南相聲二人搭擋, 其中有些國劇段子聽他倆一唱一和很有味道而且有趣
Thumbnail
小時候,老家阿嬤床頭擺著一台24小時播著賣藥電台的攜帶式"喇吉歐"(Radio),收音機裡主持人口沫橫飛介紹貴得要死的仙丹妙藥,穿插著旋律大同小異的台語情歌,構築出我腦中代表童年的聽覺印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小時候看者阿公在聽歌仔戲,或爸媽在聽一些老歌,覺得真的不懂,聽那些好無聊,怎不接受一些新時代的東西,我愛我的西洋樂曲,張學友。   現在的年輕人聽到張學友,都說:那是老人在聽的,我爸媽那一代聽的,怎不聽抖音神曲,這就是時代的眼淚,也是時代的黃金歲月。   所有人美好的那一段青春歲月,總是
Thumbnail
八月的第一天,也是台灣原住民族日,Apple Music 以此節日精神打造此次的企劃專題,精選多張原住民音樂人與專輯作品,其中風潮音樂發行的多張專輯更受邀於此活動做為重點作品露出,音樂人阿洛更擔任了本次重點歌單的客座編輯。請跟著我們一起戴上耳機片刻,讓熙熙攘攘的都市被大地緊緊擁抱吧!
Thumbnail
在台灣這片珍貴的土地上,有著許多不同背景的語言與文化,隨著時間不同地向前走,這些不同語言也與現代音樂產生了多元又有趣的融合與碰撞。今天,就一起來聽聽看這些音樂人如何將自身傳統文化與現代曲風交織成一首首動人樂曲吧!   ➤ 曾立馨《轉來的路》:與北管文化交匯的五年光陰 https://w
  的確,鄭宜農不是「典型的台語歌手」,她的歌也不是「典型的台語歌」,她的歌給許多人一種似乎是將「文青語言」翻譯成台語之後的「潮潮的」、「流行的」產物。但又有多少的歌手會願意像鄭宜農這樣在成長的過程中把這些台語人揹負的東西一點一點拾起?直到她能做出一張(人們覺得不夠典型的)純台語專輯?
Thumbnail
可以說,台灣 70、80 年代的民歌運動受到文夏的鼓舞,用自己的語言唱家鄉的歌曲、用家鄉的記憶寫台灣的文化;當年出名的歌手像是:蔡振南、鳳飛飛、鄧麗君、江蕙都曾翻唱過文夏的歌曲。
Thumbnail
「試圖用音樂記錄阿婆(奶奶)及家族的故事。」是創作歌手柔米第二張全創作專輯的主題,也是首次嘗試用自己的母語-客語寫歌的作品。《鎮妹》取自柔米阿婆的名字,它打破了傳統客語與現代音樂的藩籬,選擇最接近「台灣人」的語境,側身記錄一段文化消失與記憶消逝的過程。
Thumbnail
自小就喜歡的歌手羅大佑,他啟蒙我對音樂抗辯社會的吶喊!2020年《宜花東鹿》五場戶外演唱會,第一場從鹿港開始逆時針環台演出,聽著一首又一首兒時就烙印在心的經典之作,聽著轉場時訴說的口白,流行音樂不是芭樂歌曲,往往代表那個世代的生命力,而那個時候年幼的我,居然聽的懂哀傷控訴的無奈⋯
走與停 第一章:「旋律」     「手牽手,我們一起走。」這一首歌是我兒時開始有記憶以來的第一首歌,那時不知道蔡依林是誰,更不知道陶喆,偶爾聽見我媽媽在店裡面會放這幾首歌,不過很酷的是,我媽明明是外籍配偶,但仍然喜歡著台灣這邊的音樂,特別是蘇打綠,我對於蘇打綠的認識,是從我媽這邊來的。    
我生於1960年代的台灣客家小鎮, 小時候的印象是只有老三台電視節目, 晚上祖父會偶而收看國劇, 看文戲因為演員唱慢板較耗時會睡著, 但演到打鬥精彩的武戲不覺著了迷就忍住睡意跟著看; 後來上了專科, 聽了收音機那時候很有名的魏龍豪吳兆南相聲二人搭擋, 其中有些國劇段子聽他倆一唱一和很有味道而且有趣
Thumbnail
小時候,老家阿嬤床頭擺著一台24小時播著賣藥電台的攜帶式"喇吉歐"(Radio),收音機裡主持人口沫橫飛介紹貴得要死的仙丹妙藥,穿插著旋律大同小異的台語情歌,構築出我腦中代表童年的聽覺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