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5|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42歲大叔,遠赴紐約築夢的人生告白|中場休息後,如何越級打怪?

Photo by Jamie Fenn
Photo by Jamie Fenn

我們渴望出發,並非為了抵達
當你的人生走到某個十字路口──不一定是和我一樣來到年過 40 的中年,也可能只是單純考慮著職涯轉換。
假設眼前的工作十分穩定,生活也沒什麼不好的地方,但未來一切幾乎都可預期,缺乏起伏驚喜。
你是否會和我一樣,心底三不五時浮現懷疑的聲音:「這是我要的人生嗎?我的人生一輩子就只能這樣嗎?」
然後,你也許同樣會不時在心裡糾結掙扎,試著從兩條迥異的道路中做出選擇:是要留在未來幾年風景皆可預期的平淡道路上,還是該轉個大彎,放棄眼前安穩的一切,選擇走向一條與過往人生截然不同,且完全無法預期的不安未來?
你的人生一定有過類似掙扎,當然我也是...

Photo by Saulo Mohana
我的人生下半場,是一段放下、啟程、未知的旅程──從不確定能成否出發、不確定能否畢業,到不確定未來將會如何。
這趟旅程,在我的人生下半場仍持續延續著...
2004 年,我 29 歲,創立了一家出版社及創作者經紀公司。
2017 年,我 42 歲,買了生平第一張單程機票,做下人生至今最重大的決定──暫時放下成立了 13 年,營運相當穩定的公司,啟程前往紐約攻讀碩士學位。
當時的我,完全無從想像接下來兩年的學生生活將會是怎樣的樣貌。
事實上,我前後總共考了 4 次托福全未通過,而懷疑自己可能畢不了業,也做好隨時得打包回國的心理準備。
萬萬沒想到,原本需歷程3 年的課程,我僅 2 年便取得學位。直到畢業回來,我仍不確定當初這決定,對我的人生下半場會有什麼樣的影響。但我慶幸當時選擇奮不顧身啟程,留下這許多事先完全無從想像的珍貴記憶。
以下就是我決定放下一切──物質或各種抽象的人設身份,進行人生中場休息時間的故事。希望你可以在字裡行間,找到屬於你自己的人生答案的線索或啟發。

別眷戀眼前的安穩,何妨嘗試越級打怪
回顧 40 歲前的人生上半場,我是個做任何事都頭也不回往前衝的人。
人生總有許多 bucket list 等待完成,因為意識到人生短暫、充滿不確定性,若當下心中有想做的事,我總是迫不及待,盡可能地壓縮時間努力去完成。
這樣的人生像個壓縮檔,永遠想在最短時間內盡全力去完成最多想完成的事。如果人生是場賽跑,我就像是把全馬當成百米競賽在拚的選手。
我渴望追逐完成我的 bucket list,就像你身邊多少會有對某項事物痴迷的朋友:執著於坐擁各大馬拉松完賽證明、吃遍米其林餐廳,或者夢想著登山集滿百岳……只是我迷戀的,是各種不同夢想的實現。
記得某次與作者開會暢談那段期間正著手進行的出版計劃,他聽了之後瞠目結舌地說:「你根本是座發電廠!」
那幾年,我的腦中總是塞滿許多有趣的出版計劃與想法,不只經常在公司熬到三更半夜,假日也幾乎和平常上班一樣往公司跑,毫不在意休假日。
創業時,才 29 歲的我,並不覺得自己過於年輕,當然也不為此有太大擔憂。用前幾年存下的微薄積蓄,及向家人銀行借來的錢,籌措了 100 萬當成自己的夢想成本,實現我開出版社的夢想。
公司穩定後,年紀漸長,每當我與他人聊到創業及年紀的話題,看著眼前通常才 30 初頭的他們,我才後知後覺地訝異──當年自己明明還不滿 30,的確太過年輕,哪來那麼大的勇氣與膽識創業?
那段創業過程,29 歲的我,像是越級打怪,急欲實現各種夢想。直到年過 40,才發現我的 bucket list 上未完成的所剩無幾,不知不覺中,我已完成人生的第一張精選輯。
但心中卻時常浮現這樣的疑惑:「這輩子只能這樣嗎?」、「下半場,我想要追求怎樣的人生?」
2016 年時,這樣的疑惑不時糾纏著我,望著我的 bucket list: 進唱片公司──完成。 進出版社──完成。 開出版社──完成。 拍電影──完成。 有支自己的棒球隊──完成。 出版自己的書──完成。
清單上雖還有所剩無幾的「開書店」「開咖啡館」「有支自己的搖滾樂隊」等空格,但對我來說,這些事的理想浪漫情懷遠遠超過現實考量。
更重要的是它們與年紀並無太大相關,不管到幾歲都可以行動。只有「出國留學」這項年歲越長就越難實現,不只有體力考量,家庭責任更是讓你日益難起身離開。
Photo by Afif Kusuma
就在這年,我開始一步步思考、規劃出國留學的可能性。

重新定義屬於自己的成功
過程絕非如同多數成功人士傳記常呈現的「義無反顧」,反倒是小心翼翼地,一小步一小步往前試試看,過關了,才繼續往下一步邁進。
2016 年春天,好不容易終於鼓起勇氣,走進忠孝東路的托福補習班報名,開始乖乖每周上課。當時我對最終是否真能順利出國全然沒有把握。
這樣突然的決定,一時間也不知該從何開口向他人提起。
於是,那段日子,我總是一個人默默利用下班時間及周末,固定去補習班報到。
就這樣持續超過半年,在課程全部結束後,即便心知自己英文程度仍不夠好,還是硬著頭皮報名了托福考試。
另一方面,雖然出國一事仍存在許多無法預期的變數,但既然已經報名了考試,差不多是時候該著手處理公司作者合約及同事的人事問題,我才終於開始一一告知相關人士這個決定。
到了 2017 年 5 月,那是我正式啟程的前一個月,簽證尚未下來,機票也未訂,我仍不確定是否真能成行,但公司營運已經調整到可以出發的狀態。
經過數個月不斷地溝通討論,公司從原本有四位經紀作者合約,調整到僅剩一位,以聘僱專業經紀人接案的方式,繼續與作者合作。
直到隔年雙方協議終止合約,我的公司才正式暫時處於歸零狀態。
在那一步步放下原本公司的業務運作過程中,難免偶爾會在心中懷疑自己──就這樣放下十幾年來好不容易所累積的一切,不會覺得可惜嗎?
如果因為少了持續經營,畢業回國後,公司得一切從頭開始,會不會後悔?
Photo by Scott Webb
然而當時,相較於物質與金錢收入的追逐,我更渴望追求夢想與自我實現。每當內心糾結困惑時,我經常這麼告訴自己:「那些年辛苦努力累積的,不就是為了往後有條件可以完成我更想做的事嗎?
如果只是待在原本的工作崗位上,繼續累積固定的收入,年復一年過著安穩卻沒有太大驚喜期待的日子,這樣的人生下半場,是我想要的嗎?」
許多人在決定出國留學前,會仔細評估投資報酬率──回來能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可以加薪多少?總共得花多少錢?
回來得再多賺多少錢才能回本?然而,「夢想成本」適合如此被量化計算嗎?
經濟學裡有個我們生活中常會遇到的「替代效果」(Substitution Effect)理論,主要說明在我們收入不變的情況下,當某產品的名義價格(Nominal Price)改變後,我們對該產品的需求隨之產生的變化。
就我而言,若是真心想追求的夢想,即使代價再怎麼昂貴,都是無可取代的。反觀,放棄某些追求夢想的機會,若日後回想起來為此後悔一輩子,付出的代價豈非更昂貴?

作者簡介
黃俊隆 書籍連結:博客來
出版人、經紀人、棒球投手。 曾任職於廣告動物園、唱片兒童樂園、出版馬戲團;現職自轉星球文化社長。 25歲謀得首份工作──魔岩唱片企劃,形塑人生上半場工作的核心信仰; 29歲創立自轉星球──體悟放棄計算夢想的機會成本; 45歲於紐約完成碩士學位──reset開啟人生下半場。 始終堅持「樂園關門前一定要玩得盡性」。 曾獲《誠品好讀》最佳獨立出版社、推薦出版人、注目出版人,《Shopping Design》Top 100 年度最具影響力人物。 個人著作──《原來,我的時代現在才開始──蕭青陽得魚如得人的唱片人生》、《在自己的星球裡作夢》等。
參考資料來源:本文出自《放下人設,人生別急著找答案:迎接人生下半場的50道練習題》,早安財經出版經理人
書籍連結:博客來

一輩子只能這樣嗎?給自己一段「中場休息」,開啟人生下半場的方法是什麼...?

直消電商人才 — 最搶手
受疫情影響,政府不鼓勵出門聚眾的情況下,實體業者如餐飲、百貨公司、大賣場業績大幅度下滑,而消費者手中的開銷,直轉向電商消費,網購平台受惠最大,因此去年表現非常亮眼。
受惠的產業鏈包括第一線的物流、包貨人員,再到直消電商經營端、銷售段,都是電商產業非常看重的人才。電商產業通常相當注重時間管理,必須跟得上快速腳步,更需要良好的客服知識,能正確應對消費者各種需求。

你只需要記住下面這個重點,
網路直消模式正在改變消費習慣「網路+手機 or 電腦 = 微創業」

有興趣想要更深入了解,歡迎與我聯繫~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