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7|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創造力 / 發酵

亞隆在《存在心理治療》中只短暫提到創造力,但是這個主題在他之後的著作變得越來越重要。他指出,有創造力的生活總是有意義的…亞隆小說中的好幾位角色,包括斯賓諾莎…都會同意貝多芬的看法,認為追求創造是他們生命中最偉大的目標,一個讓他們的生命有了意義的目標。《歐文亞隆的心理治療文學》
就讓我聯想到發酵。
發酵依靠酵母菌,酵母菌在麵團裡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這個重要並不是因為他們很有生產力,相反的而是他們很會消耗--酵母菌消耗了澱粉(醣類)之後,打了嗝放個屁,產生酒精(乙醇)及二氧化碳,然後這些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被麵筋緊緊包住無法逸逃,進而形成孔洞,我們才有辦法吃到蓬鬆柔軟的麵包,而不是硬梆梆的營養口糧。
往往生命遇到困頓,呃,是說心態上的困頓,而不是實際上的苦難,例如意外事件、罹患疾病、失去工作、喪失親人,這些比較像是打擊,這稍後再談。困頓會讓人裹足不前,即便大部分的生活功能不會受到影響,還能照常穿衣吃飲飯,卻是少了股生命的目標,心卻變得空了一塊,彷彿三魂七魄不曉得被沖到哪去了(失魂落魄,就是這麼來的)。
如果遇到了上述的打擊,魂飛魄散也是有的;被撞偏人生要重回軌道,可不是「困頓」可以形容,自然要花上更久的時間才能回復,就不是百分之百的原狀了-放冰箱冷藏室的脫水麵包,再怎麼加水溼潤,還是無法回春。
crouton.
發酵之後,烘烤之後,麵團成了麵包,終究是回不去的原狀。唯有淚千行。
那些老了的麵包,特別是LEAN BREAD,沒有了花俏反而更好處理。吐司切成條,抹上奶油,進烤箱再烤乾一點,再乾一點,出爐後灑上糖粉、肉桂粉,變成了花蓮名產奶油酥條。或者,法式長棍切片切丁,加上大蒜抹醬或香草,進烤箱再烤乾一點,再乾一點,然後還能裝袋出口的韓國大蒜餅乾。
又或者,大賣場的香蒜奶油沙拉佐味麵包塊,灑在生菜沙拉上,就算沒有培根丁,視覺升級、口感升級。
人生像是一連串的發酵過程,消耗、生產、消耗、生產…到最後能成為什麼,就看自己怎麼創造自己的意義。
或者,找人聊聊也是一種創造。誰曉得。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