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我們犛田、收割,我們只求溫飽,也賺點零用錢,然後再換下一份工作。

閱讀時間約 18 分鐘
就在帝國鎮垂死的同時,另一種全然不同的公司鎮正在南方七十英里外的地方蓬勃發展。
從很多方面來看,它給人的感覺跟帝國鎮完全相反。它無法提供中產階級該有的穩定保障,反而住了一群「朝不保夕的階級」:工資微薄的短期臨時工。說得更精確一點,就是住在露營車、活動房屋、旅行車、甚或帳篷裡的上百名流動工人。每年初秋,他們就開始進駐芬利鎮四周的移動式房屋停放場。琳達那時還不知道有這地方,但後來得知後,很快就成為他們的其中一員。這些人的年紀大多六、七十歲,不是快要步入就是早已步入傳統的退休年齡。多數人都是從幾百英里外遠道而來……不僅得忍受那污辱人的犯罪記錄背景例行調查,還得小解在杯子裡,進行藥物檢測……而這一切全是為了爭取那時薪十一點五美元、而且還得超時加班的臨時倉管工作。他們都打算待到初冬,哪怕多數都是以車為家,而在零度以下的天氣裡,根本不適合住在車裡。這些人的雇主正是亞馬遜網站(Amazon.com)。
亞馬遜有一個叫做露營車勞動力的打工專案,他們雇用這些人作為裡頭的人力來源。露營車勞動力主要是以游牧族為主,讓他們以季節性雇員的身份在數座倉庫裡工作。亞馬遜稱這些倉庫為訂單執行中心(fulfillment centers),英文簡稱為FCs。原因是在聖誕節的前四個月會出現消費熱潮,為了因應「旺季」的裝運需求,除了上千名傳統的臨時工之外,亞馬遜也會另外雇用游牧客。
亞馬遜不曾對新聞界透露過確切的人員配備數量,不過有一次我在亞歷桑那州的一家亞馬遜徵才攤位上不經意地請教過一位負責露營車勞動力招募事宜的經理,她給我的預估數字是兩千名左右。(那是二○一四年的事了。而二○一六那一年的旺季,亞馬遜比平常提早停招露營車勞動力的工人,原因是「那一年的申請人數破記錄的高」,這是根據該打工專案計畫的某前任行政主管的臉書貼文內容。)
這些臨時工都是一次輪十小時或十小時以上的班,值班期間得在水泥地面步行十五英里以上。由於要掃瞄、分類、和裝箱的關係,過程中還得不斷彎腰、蹲下、伸手取物、和爬梯子。等到消費者的假日瘋狂大採購結束,亞馬遜不再需要露營車勞動力這個打工專案時,就會立刻解雇這批工人。工人們於是驅車離開,亞馬遜的經理人都戲稱離開的場面浩大到活像是「車尾燈的遊行隊伍」。
第一個接受我幾個月詳細訪談的露營車勞動力臨時工, 是一位叫唐恩. 惠勒(Don Wheeler)的男子。(這不是他的本名,理由我稍後會解釋。)唐恩個人事業生涯的最後兩年其實是軟體主管,經常出差前往香港、巴黎、雪梨、和特拉維夫(Tel Aviv)。他在二○○二年退休,這代表他終於可以跟他妻子長住一個地方:那是位在加州柏克萊(Berkeley, California)的一棟一九三○年代西班牙殖民復興風格的豪宅,除此之外,他也總算有時間可以從事他此生最熱愛的活動:飆車。他買了一台紅白相間的寶馬Mini Cooper S,還刻意將它馬力加大到兩百五十匹,然後不斷磨練飆車技術,終於在美國房車職業級系列錦標賽(U.S.Touring Car Championship pro series)拿下第三名。
但這種愜意日子沒過多久。當我開始跟唐恩通電子郵件時,他已經六十九歲、離了婚、住在芬利鎮亞馬遜倉庫附近的玫瑰沙漠露營車停放場裡(Desert Rose RV Park)。他的下堂妻拿到了他的房子。二○○八年的市場崩盤泡沫化了他的積蓄。他被迫賣掉他的寶馬Mini Cooper S。
唐恩跟他那十五英磅重的杰克羅素梗犬里佐(Rizzo)住在一輛被他稱之為「艾利」(Ellie)的一九九○年Airstream露營車裡,取艾利這名字只是為了方便標明這部車的車款編號300LE。車子的儀表板上放了一尊跳草裙舞的塑膠娃娃,賽車海報就用拉下來的窗簾撐住。以前他一年要花掉十萬美元,現在他學會一周只靠七十五美元過活。
唐恩希望在二○一三年年底的聖誕季節結束之前,可以在亞馬遜一周工作五個晚上。這個工作得從夜裡做到黎明之前,等於超時值班十二小時,過程中只有一次的三十分鐘用餐時間和兩次各十五鐘的休息時間。值班的時候,他大多得站著,忙著收取送抵的貨物和進行掃瞄。
他解釋道:「工作很辛苦,但薪水不錯,」唐恩禿頭,戴著一付金邊眼鏡,留著白色山羊鬍。他有裝人工的右髖骨,因為先前在奧勒岡州的營地做臨時工時,不小心從一台皮卡小貨車上摔下來。唐恩無法忍受愛抱怨的人,不過也像多數同行一樣在倒數日子,等待十二月二十三日的到來,那是露營車勞動力打工季節的尾聲。
唐恩告訴我露營兼打工是一種日益普遍的現象,他只是順應潮流。他和露營車勞動力裡的多數臨時工……以及其它範圍更廣的流動工人一樣……都自稱自己是「露營打工客」(workampers)。雖然我以前聽過這字眼,但都不是從像唐恩這種有才華的人的口中說出來的。他用臉書傳了一個信息給我:
露營打工客是現代版的行動旅行家,他們會在美國各地打零工,換取免費的營位──通常還包括水電和污水處理設施──也許再加一份薪水。你可能認為露營打工是現代才有的現象,但它其實有很悠久的歷史。我們曾跟隨羅馬軍團的腳步,我們磨劍、修理盔甲,我們遊蕩在美國的新城市裡。我們修繕時鐘,修補鍋具,也以每英尺一分美元外加蘋果烈酒喝到飽的代價打造石牆。我們也曾駕著馬車,帶著工具和一身技術,跟隨移民往西挺進。我們磨光刀具,修補破銅爛鐵,我們清理土地幫小屋蓋上屋頂,我們犛田、收割,我們只求溫飽,也賺點零用錢,然後再換下一份工作。補鍋匠正是我們的老祖宗。
如今我們將補鍋匠的馬車升級為舒適的大客車或五輪活動房屋。大半已經退休的我們搬出了學了一輩子的功夫。我們可以幫你經營店鋪,打理屋裡屋外,開卡車、堆高機,備貨打包準備裝運,修理機器,處理電腦和網路,收割甜菜根,美化土地景觀或清潔廁所。我們是科技-補鍋匠。
和我談過話的其他露營打工客也都對自己有各自不同的形容。很多人都說自己退休了,哪怕他們其實打算工作到七、八十歲。這些人自稱是「旅行家」、「游牧族」、「橡膠浪人」,或自嘲是「吉普賽人」。旁觀者則給了他們其它別名,從「經濟大蕭條下的流動雇農」到「美國難民」、「有錢的遊民」,甚至「現代版的水果浪人」都有。
不管你稱呼他們什麼,露營打工客都是開著車巡迴全國各地工作,從東岸到西岸,甚至北抵加拿大。數以百計的雇主在輪子上的工人(Workers on Wheels)和露營打工客消息(Workampers News)等這類網站張貼徵人廣告,打造地下經濟。於是這些游牧客會依不同時節被找去佛蒙特州採集覆盆子,華盛頓州採收蘋果,肯塔基州收成藍莓。他們巡視魚苗孵化場,販售NASCAR 賽車比賽的門票,看守德州油田的大門。*(「那工作很可怕,」一位在德州剛薩雷斯﹝Gonzalez﹞擔任大門警衛的露營打工客這樣說道。她和她丈夫在那地方一天二十四小時工作下來的日薪是一百二十五美元……等於時薪五美元。由於他們只能趁短暫的空檔時間補眠,所以很快就體力透支。「你一整個晚上都在幫每個人登記,包括汽車牌照和名牌。結果等我們離開那裡的時候,我和我先生都累癱了。」)他們也在亞歷桑那州鳳凰城(Phoenix)的春訓賽程時,趁仙人掌聯盟(Cactus League)棒球賽期間幫人煎漢堡;更在牛仔競技比賽和二○一七年休斯頓NRG體育場的世界足球杯時,被找去經營小吃販賣部。(工作內容上還要求他們「必須擅長垂直性行銷」。)
多達數百座的營地和活動房屋停放場都交給露營打工客打點管理,從大峽谷(Grand Canyon)到尼加拉瓜大瀑布(Niagara Falls)全包括在內,他們受雇於私人的特許經營商,另外還有美國林務局和美國陸軍工程兵團(Army Corps of Engineers)。他們也在美國境內一些專門敲遊客竹槓的地方工作,譬如門口會有一尊八十英尺長的水泥製雷龍再加上會唱歌的電動牛仔的城牆藥房(Wall Drug)。又譬如名稱是怪形(The Thing?)的怪物博物館,座落在荒無人煙的亞歷桑那州公路上,用「眼見為憑」和「沙漠裡的奧秘」這類招牌來慫恿你上門。
這些外地來的臨時工也會在假日時守著公路旁的小攤子,有時賣萬聖節的南瓜,也有時候賣國慶日的炮竹煙火。(一位從事露營打工的寡婦在準備賣煙火時,曾這樣寫道:「在放炸藥的帳篷旁邊紮營一個禮拜……我是瘋了嗎?」)也有些露營打工客在販售聖誕樹。(「幫忙賣一下營地的聖誕樹吧!」一則瞄準露營車車主的徵人廣告這樣招手示意。「脾氣壞的別上門!」另一則廣告警告道。)還有些露營打工客在購物中心的售貨亭幫時思糖果(See’s Candies)和山核桃田(Hickory Farms)賣禮品。更有些人受雇為天然氣管路的檢測員,他們會帶著可以監測碳氫化合物濃度的裝備沿著埋在地底下的管道走上好幾英里路,防範管路漏氣爆炸。
佛州的漁獵局(Department of Fish and Game)也雇用他們在檢測站上協助獵人秤重野豬和野鹿的畜體,取下生物樣本……特別是野鹿的下顎骨……以便監測當地牲畜的年齡和健康狀況。南達科他州的一棟山雞狩獵小屋,它的「鳥類加工」部門也缺人手。
從田納西州的多莉山主題樂園(Dollywood)到愛荷華州的探險世界(Adventureland)、紐約州的達里恩湖主題樂園(Darien Lake)、和新罕布夏州的童話世界(Story Land),都有露營打工客在操作遊樂設施。(「露營打工客不僅可認識來自全球各地的新朋友,與他們一起工作,還能每日體驗孩子們夢想成真後很單純的那種快樂。」這是童話世界的一則徵人廣告對求職者的允諾。)
有些雇主會付一些時薪作為補償。喬治亞州的一處農莊就找了露營打工客來當「駱馬日常體驗區」的講解員,農莊提供露營車的停放空間,並供應各種基本設施,藉此換取一周二十到二十四小時的免費勞力,事後也會補付時薪七點五美元的薪資。但有的雇主只提供食宿……一個停車位,不見得有鋪設過,但至少是平整的,也提供水電和汙物處理設施。(有一則跟這類低薪工作有關的分類廣告詢問求職者:「你會開船嗎?你喜歡開船嗎?」這是加州港灣區聖路易斯港(Port San Luis Harbor District in California)水上出租車在徵求「船長」志工,要求一周工作至多四十小時,報酬是免費的露營車營位,但是沒有薪水。)另外還有一年一度的甜菜收割季。九月最後一周的時候,美國冰糖公司(American Crystal Sugar Company)會找來數以百計的以露營車為家的車居客前往蒙大拿州、北達科他州、和明尼蘇達州採收甜菜。在天氣允許的情況下,他們會以十二小時輪班的方式日夜不停地工,報酬是一小時十二美元的起薪,再加上加班費,並附贈一處標準的停車格。
在美國究竟有多少人是游牧族,這一直沒有清楚的數字。對人口統計學家來說,專職的旅行家是他們的夢魘。在統計學上,因為法律要求游牧族必須有固定的住址,所以他們會融入其他人口……但那是假的住址。反正不管游牧族的浪跡範圍有多廣,他們都必須依法「定居」某處。你定居的州就是你登記和檢驗車輛所在的州,也是你更新駕照、付稅、投票、擔任陪審團、登記健保(有加入醫療保險﹝Medicare﹞的人除外)、和履行一連串其他義務責任所在的州。但如果你無處安身,那就變成你想住哪裡都可以,至少理論上是如此。所以很多人會選擇「定居」在比較不麻煩的地方(譬如短缺州稅的佛羅里達州、南達科他州、和德州,長期以來都很受這些人的歡迎),以及只要使用郵件轉送服務,就能保持聯繫的地方。若要成為南達科他州的居民,在法規上尤其隨興。只要你在當地的汽車旅館住一晚,再登記南達科他州的一個郵件轉送服務帳號,再把兩張收據拿給該州的公共安全部看,你就是他們的州民了。
儘管欠缺確切數字,但根據傳聞,美國的流動工人自房地產泡沫化之後便開始激增,而且不斷成長。「我們發現自二○○八年以來,上門來找我們的人更多了。事實上,一直有一堆人想瞭解我們這邊的工作內容,所以我都把名單控制在兩萬五千人,」華倫.梅耶(Warren Meyer)這樣告訴半島電視台的記者。華倫是娛樂資源管理公司(Recre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的總裁,這家公司旗下有一百一十處營地得經營,總共雇用大約三百名露營打工客。「大部份都是夫妻檔,所以等於有五萬人在申請我所釋出的五十份工作。」他補充道。「但以前二○○八年的時候,我都還得到退休人士的集會場所去拜託他們來幫我工作呢。」
美國露營地公司(Kampground of America,簡稱KOA)是露營打工客的主要雇主之一。這家公司的一位代表曾告訴美國退休人員協會(AARP),他們每年都得雇用一千五百對夫妻來管理全國各地的度假村和特許經營的營地。雙月刊雜誌《露營打工客新聞》(Workamper News)的網站向來會提供熱門的求職服務,它宣稱它共有一萬四千名會員,而且人數不斷增加。
在此同時,「住在旅行車裡或者說『車居生活』已經成為一種潮流,」《紐約時報周刊》(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曾在二○一一年年底這樣報導,然後又補充那年預估會有一百二十萬間住宅被收回,而旅行車的銷售量上升了百分之二十四。
在所有這些徵求露營打工客的專案計畫裡,最積極的莫過於亞馬遜的露營車勞動力打工專案。「傑佛瑞.貝佐斯(Jeff Bezos)預估,到二○二○年為止,美國的露營打工客裡頭每四人就有一人是在幫亞馬遜打工,」這是新員工說明會上播放的其中一張幻燈片內容。亞馬遜會為了找到熱血的露營打工客,而在全美多達十幾州的游牧族公開活動裡(大多是露營車車展和露營車集會活動)設置徵才站。穿上露營車勞動力T恤的招募專員會在現場四處分發「急召工人」的傳單,還附送宣傳貼紙、便籤簿、紙扇、潤唇膏、風景日曆、以及可以幫啤酒保冷的合成橡膠(koozies)。而這些贈品一概會印上露營車勞動力的標識,是一台露營車的黑色翦影,上面還有亞馬遜的「微笑」符號。
最近露營車勞動力的標識以及召募網址也開始印在磁貼式的大型窗網上,供停好車的露營車貼在擋風玻璃上遮陽用。二○一五年,露營車勞動力的幾名露營打工客收到了窗網這種禮物,被鼓勵不管把車開到哪裡,都要使用這個窗網。此外,還提供介紹獎金,只要成功介紹一名新員工,便能拿到一百二十五美元……而一開始在二○一二年的時候,還只是五十美元。
露營車勞動力的召募專員會在全美各地的露營車車展上發送求才紀念品
露營客勞動力也有出數位版的時事通訊給準員工看,裡頭會列出老手們提供的工作訣竅,譬如:
唐納.班納特(Donna Bonnet)說:「不要穿新鞋來上工!上工前一定要先把它們穿到合腳為止。」
喬依斯.庫利(Joyce Cooley)說:「最重要的竅門是態度積極。不要以為可以不勞而獲,一定要先付出努力。」卡羅.佩帝(Carol Petty)說:「一開始就要建立正確的觀念,才會對你有幫助。這是一份工作,不是終身職業。」
喬治.奈爾森(George Nelson)說:「順其自然,不要抱怨,因為這不是我們的職業,只是一份季節性工作。」
布萊恩.奈爾森(Brian Nelson)說:「在我看來,貨物處理就像在運動,況且還有薪水可以拿。如果等待你處理的幾個貨物相距遙遠,那就快步走,這樣一來,既能燃燒卡洛里,也更具生產力,一舉兩得。」
雪倫.史考菲爾德(Sharon Scofield)說:「你的雙手可能會有輕微的割傷,或者因為處理箱子而磨破皮。亞馬遜會提供手套保護你的雙手。但記得要買好一點的護手霜,而且要徹底按摩。」
時事通訊裡也會推薦亞馬遜倉庫附近的景點,讓露營打工客在不值班的時候能有地方消遣。「十月時,芬利鎮那裡會舉辦「不景氣舞會」(Hard Times Dance),」有人這樣建議道。「來參加的人都會穿上『大蕭條時代』和『不景氣』的服裝。」另一個人對堪薩斯州科菲威爾(Coffeyville)的露營打工客提出的建議是:「公園裡有堅果樹,你可以免費摘黑胡桃、山核桃、和山胡桃。去年曾有對夫妻檔露營客摘了一百多磅的山核桃拿去賣。」
亞馬遜在一份徵人傳單上警告露營車勞動力的應徵者,必須做好一次得抬五十磅重物的心理準備,而且要身處在一個溫度有時會超過華氏九十度的環境裡。在它的時事通訊裡,也一再出現該公司的激勵性標語:「努力工作、開心玩樂,締造歷史。」而且不斷強調這份工作的無形報酬:「你身邊會有很多露營車勞動力的同事,大家結交新朋友,也重新熟悉老朋友,圍著營火或圍桌共享好吃的食物、好玩的故事,一起共度美好時光。就某方面來說,這比金錢更具價值!」*亞馬遜露營車勞動力社團(Amazon CamperForce Community)是一個由員工自行經營、不對外公開的臉書社團。有位女員工在這個社團裡談到,她在那裡工作了三個月,就瘦了二十五磅。另一個回答:「每天走上相當半馬的路程,當然很容易減重,因為你會累到吃不下!」至於第三個人則誇稱,他工作十週就走了五百四十七英里路。但是他的記錄後來又被另一個人趕過去,後者貼出運動追蹤器Fitbit 的記錄檔,顯示他在十二周半的打工期間,總共步行了八百二十英里。

《#游牧人生》:是四海為家,還是無家可歸?全球金融海嘯後的新生活形態,「以車為家」的銀髮打工客,美國地下經濟最年長的新免洗勞工
📚紙本書
城邦花園│https://bit.ly/34hB4cT
博客來│https://bit.ly/328A6xX
讀冊│https://bit.ly/328zXup
金石堂│https://bit.ly/2oFak72
誠品│https://bit.ly/3378J8O
📱電子書
Google Play│https://bit.ly/36uruFw
Rakuten Kobo│https://bit.ly/2JFIe2L
Readmoo│https://bit.ly/34iWZAh
博客來│https://bit.ly/2N7lk6G
讀冊│https://bit.ly/2ChCbgU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2會員
412內容數
離開地面,是永恆的現代性,理當有文學來捕捉人類心靈最躍動的一面。 --詹偉雄×臉譜出版 山岳文學書系 meters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臉譜出版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有個好辦法。」他說。「今天早上,學院來了一個轉學生。她的名字是伊莫珍.柯伍,她對女孩們以及她們的過去一無所知,也不知道音樂盒的事。新成員加入小團體通常可以讓彼此的關係產生劇烈變化,或許女孩們需要的正是這種刺激。」
那一瞬間,你只看得見她的美,因為唯有自身想看到的美麗事物,才會吸引目光、映入眼簾:臉龐完美無瑕,金髮盤成圓髻,手臂優雅地向外延伸,舞者般輕盈的身體彷彿隨時準備飄然飛昇。但當她慢慢轉向你,你才赫然發現……她那天藍色的緊身衣濺滿了鮮血。她少了一隻手臂,另一側的腳則扭曲變形,構築出充滿暴力的畫面。
我是在做某雜誌的一個專題報導時,初識琳達的。那個專題是正在成長中的美國游牧族次文化,也就是二十四小時逐公路而居的一群人。*在那群漂泊的靈魂裡,有很多人跟琳達一樣是在試著逃脫經濟上的自相矛盾:不斷上漲的房租和固定不變的薪資,兩者不停衝撞,一個永遠勢不可擋,一個總是紋風不動。
當我寫這本書的時候,他們正散居在全美各地。   在北達科他州的德雷頓(Drayton, North Dakota),一名曾在舊金山開過計程車的六十七歲老翁正在甜菜田裡收割幹活。氣溫低於零度以下,他從日出做到日落時分,幫忙把從田裡採收的數噸甜菜從卡車裡倒出來。晚上他就睡在旅行車裡。
同名電影榮獲── ★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金獅獎★ ★多倫多影展觀眾票選大獎★ ★爛番茄滿分開盤★ 多倫多影展伊伯特導演獎得主 趙婷 改編原作 《意外》金獎影后 法蘭西絲麥朵曼 主演 歷經二○○八年美國金融海嘯的新興族群── 他們的退休生活,是開著車駛離美
包裝設計對商品銷售影響極大,因此運用深度學習來挑選。二○一九年四月開始引進「包裝設計喜好度評估預測AI服務系統」,將喜好程度分為五個等級預測。目前有超過兩百間公司登錄使用。或許未來將大幅改變行銷活動中費時的市場調查作業
「我有個好辦法。」他說。「今天早上,學院來了一個轉學生。她的名字是伊莫珍.柯伍,她對女孩們以及她們的過去一無所知,也不知道音樂盒的事。新成員加入小團體通常可以讓彼此的關係產生劇烈變化,或許女孩們需要的正是這種刺激。」
那一瞬間,你只看得見她的美,因為唯有自身想看到的美麗事物,才會吸引目光、映入眼簾:臉龐完美無瑕,金髮盤成圓髻,手臂優雅地向外延伸,舞者般輕盈的身體彷彿隨時準備飄然飛昇。但當她慢慢轉向你,你才赫然發現……她那天藍色的緊身衣濺滿了鮮血。她少了一隻手臂,另一側的腳則扭曲變形,構築出充滿暴力的畫面。
我是在做某雜誌的一個專題報導時,初識琳達的。那個專題是正在成長中的美國游牧族次文化,也就是二十四小時逐公路而居的一群人。*在那群漂泊的靈魂裡,有很多人跟琳達一樣是在試著逃脫經濟上的自相矛盾:不斷上漲的房租和固定不變的薪資,兩者不停衝撞,一個永遠勢不可擋,一個總是紋風不動。
當我寫這本書的時候,他們正散居在全美各地。   在北達科他州的德雷頓(Drayton, North Dakota),一名曾在舊金山開過計程車的六十七歲老翁正在甜菜田裡收割幹活。氣溫低於零度以下,他從日出做到日落時分,幫忙把從田裡採收的數噸甜菜從卡車裡倒出來。晚上他就睡在旅行車裡。
同名電影榮獲── ★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金獅獎★ ★多倫多影展觀眾票選大獎★ ★爛番茄滿分開盤★ 多倫多影展伊伯特導演獎得主 趙婷 改編原作 《意外》金獎影后 法蘭西絲麥朵曼 主演 歷經二○○八年美國金融海嘯的新興族群── 他們的退休生活,是開著車駛離美
包裝設計對商品銷售影響極大,因此運用深度學習來挑選。二○一九年四月開始引進「包裝設計喜好度評估預測AI服務系統」,將喜好程度分為五個等級預測。目前有超過兩百間公司登錄使用。或許未來將大幅改變行銷活動中費時的市場調查作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最近看到一份全球性調查指出,有45%的數位遊牧工作者年收入達到240萬台幣。自由又高薪,聽來真是“夢想的工作”。但是這個新興工作方式確實如此美好嗎?來談談我從身邊觀察到的這族群,其實他們命運大不同。本文將揭露數位遊牧的黑暗面,幫助你更全面了解這種生活方式的現實挑戰。 工作與生活的界限模糊 “
一開始我看到「數位遊牧」這個概念, 還以為是是某種新的流浪漢的群體。 後來我才發現,原來大家對工作的概念, 是必須要一直綁定在一個國家,一個城市,一張辦公桌上, 而「數位遊牧」則是強調你可以在不同國家,不同城市,不同辦公桌上, 透過網路提供服務,創造收入,打破工作與工作地點的強關係,
Thumbnail
時間過的真快,一轉眼拾。ten也被資遣四個多月了,一樣是有陸續找工作,只是,沒有找到符合拾。ten的工作,沒關係慢慢來尋找,至少先努力跑好外送賺取生活費,這個月天氣炎熱又時常午後雷陣雨,有蠻多司機選擇在晚上跟消夜時段出勤,所以,下半月開始意外地的好跑,幾乎每天忙到沒時間用餐休息,平均可以每小時送
勞工是什麼? 那是一群出售自己勞力、腦力、時間,來換取生活保障的人。 日復一日的工作會透過基本薪資 買走我的夢想,我的人生 我只能被擠壓成雇主們用來蓋公司的一小塊磚頭。 磚頭不配擁有夢想。
Thumbnail
主要分享從事數位遊牧的動機和最終的遭遇。探討了數位遊牧的生活方式,包括遠端工作和打工換宿的經歷。同時也分享對於這種生活方式的優缺點以及對於數位遊牧在紐西蘭可行性的看法。
Thumbnail
離開工業區後嗆伯開進一條山路,路上有些零星的小工廠,我們來到一處比鄰手工藝品加工廠的社區。 嘉穎說這裡雖不是員工宿舍,但住戶都是加工廠的員工,有很多人是家庭代工。 嗆伯只是和警衛室招招手就開進社區,難得慢速的開到一棟活動中心前停車。
在大陸沿海地帶有很多內地來員工,以廠為家。 過年或十月黃金週時期,在工業區就會看到很多拖著行李箱或背著大包包的新‘游牧民族’,逐下一個新的工作而去。 很多文職員工週末放假還是留在公司,並不是加班也沒有工作要做,只為了能有台免費電腦能上網。
Thumbnail
在美國最近幾年很流行的一種被動收入-共享汽車平台getaround和turo兩大家競爭對手 搜尋欄位打上turo/getaround相關的入門關鍵字,人人都可以做微型的創業生意! 這種經濟模式,就是在家中閒置的車輛變現化,讓自己沒有要使用的時間中,把車子用到大的利用程度,跟airbnb一樣的
關於這本書 這本書的作者是亞莉珊卓·拉弗奈爾,現在零工經濟正夯,許多平台業者打著:當自己的老闆,自己的時間自己做主的口號,吸引許多人想在空閒的時間去多做一點兼差貼補家計,作者訪問了Uber、Lyft、TaskRabbit幾個平台的工作者,透過採訪來了解這零工經濟對勞工造成的影響。 最一開始我是想
Thumbnail
最近看到一份全球性調查指出,有45%的數位遊牧工作者年收入達到240萬台幣。自由又高薪,聽來真是“夢想的工作”。但是這個新興工作方式確實如此美好嗎?來談談我從身邊觀察到的這族群,其實他們命運大不同。本文將揭露數位遊牧的黑暗面,幫助你更全面了解這種生活方式的現實挑戰。 工作與生活的界限模糊 “
一開始我看到「數位遊牧」這個概念, 還以為是是某種新的流浪漢的群體。 後來我才發現,原來大家對工作的概念, 是必須要一直綁定在一個國家,一個城市,一張辦公桌上, 而「數位遊牧」則是強調你可以在不同國家,不同城市,不同辦公桌上, 透過網路提供服務,創造收入,打破工作與工作地點的強關係,
Thumbnail
時間過的真快,一轉眼拾。ten也被資遣四個多月了,一樣是有陸續找工作,只是,沒有找到符合拾。ten的工作,沒關係慢慢來尋找,至少先努力跑好外送賺取生活費,這個月天氣炎熱又時常午後雷陣雨,有蠻多司機選擇在晚上跟消夜時段出勤,所以,下半月開始意外地的好跑,幾乎每天忙到沒時間用餐休息,平均可以每小時送
勞工是什麼? 那是一群出售自己勞力、腦力、時間,來換取生活保障的人。 日復一日的工作會透過基本薪資 買走我的夢想,我的人生 我只能被擠壓成雇主們用來蓋公司的一小塊磚頭。 磚頭不配擁有夢想。
Thumbnail
主要分享從事數位遊牧的動機和最終的遭遇。探討了數位遊牧的生活方式,包括遠端工作和打工換宿的經歷。同時也分享對於這種生活方式的優缺點以及對於數位遊牧在紐西蘭可行性的看法。
Thumbnail
離開工業區後嗆伯開進一條山路,路上有些零星的小工廠,我們來到一處比鄰手工藝品加工廠的社區。 嘉穎說這裡雖不是員工宿舍,但住戶都是加工廠的員工,有很多人是家庭代工。 嗆伯只是和警衛室招招手就開進社區,難得慢速的開到一棟活動中心前停車。
在大陸沿海地帶有很多內地來員工,以廠為家。 過年或十月黃金週時期,在工業區就會看到很多拖著行李箱或背著大包包的新‘游牧民族’,逐下一個新的工作而去。 很多文職員工週末放假還是留在公司,並不是加班也沒有工作要做,只為了能有台免費電腦能上網。
Thumbnail
在美國最近幾年很流行的一種被動收入-共享汽車平台getaround和turo兩大家競爭對手 搜尋欄位打上turo/getaround相關的入門關鍵字,人人都可以做微型的創業生意! 這種經濟模式,就是在家中閒置的車輛變現化,讓自己沒有要使用的時間中,把車子用到大的利用程度,跟airbnb一樣的
關於這本書 這本書的作者是亞莉珊卓·拉弗奈爾,現在零工經濟正夯,許多平台業者打著:當自己的老闆,自己的時間自己做主的口號,吸引許多人想在空閒的時間去多做一點兼差貼補家計,作者訪問了Uber、Lyft、TaskRabbit幾個平台的工作者,透過採訪來了解這零工經濟對勞工造成的影響。 最一開始我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