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4/07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2021.新埤】#03-新來義部落,不在來義

餉潭國小因工作遇過而有記憶點,那同在8211公車路線上的新來義部落,還真的在上司提及前,是從來沒有聽過的一個地方。那部落在來義鄉內嗎?既然有新的那舊的在哪?諸如此類的基本資訊一概不知。
只記得上司說過,此處是八八風災後從來義山區遷下來定居的各個部落,住在由民間團體蓋的永久屋內。確實看Google地圖,社區的道路也太過"工整",尤其兩個圓環一左一右,彷彿守護這個方格狀社區的兩顆眼睛。不過,就像餉潭村有去過才知道遠比想像中來得熱鬧,那從未耳聞的新來義部落,當然也得踏進去才曉得光景為何了。
在社區內來新路上的公車站牌
在社區內來新路上的公車站牌
公車離開餉潭村範圍,依序經過玉環新村、萬隆兩站牌,會來到設在社區中心的新來義部落站牌。下車後往南移動,走到名為「新來義六巷食五」的餐廳,也是我排定吃中餐的地方。這間是社區在Google地圖上找到的唯一餐廳,幸運地週一有營業。
走往那裡的路上,很多常民趣味風景吸引我的目光。
現在不容易看到的木製吊掛籃框
公園常見的懸掛搖椅及娃娃車
路途中很難不注意到,社區的路牌有特別設計過,皆用木材料,上面還有看不出素材為何的太陽裝飾。
社區內路牌頂端都有太陽裝飾
新來義部落的位置,在蓋永久屋前是台糖新埤南岸農場。確實在南部有這麼大片的空地,容易讓人猜測前身是不是台糖農地。
走到新來義六巷食五,其實跟下車點所在的來新路只隔一個街區,不用五分鐘,而且看到門牌才知道,店名由來就源自地址為義新街6巷15號。這裡非社區唯一賣吃的店家,後來還有遇到鹹酥雞攤,但放學時段才開始賣。
新來義六巷食五的店門口
時間近下午兩點,店內卻感覺很熱鬧,傳來小孩群成群結隊才能產生的嘻鬧聲。店門前凌亂擺放的小自行車,也表示現在店內應該有不少社區孩童。
走進店內一看,客人沒半個,卻有近十個小孩在兩張桌子周圍聊天嬉戲,還拿著超大洞洞樂討論裡頭是什麼。當時是寒假,看來這裡成了社區小孩的集會場所。
新來義六巷食五的用餐空間及廚房
想起大學時期的後三年,參加不少國小帶活動的營隊,假如遇到整間教室的小孩都不受控,就跟現在這間鬧哄哄的餐廳差不了多少吧。
老闆看起來是位三十幾歲左右的小姐,而剛剛那群小孩不久後一哄而散,只剩下她的女兒還留在店內。
放著各類瓶瓶罐罐與動漫模型的置物架
店內掛著飛標靶的樓梯旁一角
我點的午餐如下:香腸炒飯、薯條與冬瓜茶。
裝盤簡潔的薯條與炒飯
餐點比預期好吃很多,像炒飯看顏色偏淡,吃起來口味確實不重也不油,而薯條最讓我驚豔,量多且炸得酥脆,也一樣不會感到油膩。
可能老闆常遇到小朋友來吃飯,這個調理方式是避免讓他們吃太油。
從靠窗座位區望出去的社區景觀
上午在餉潭村已走了不少路,所以東西吃得差不多後,仍在店內繼續坐著休息。從我進店到離開前,除了有社區居民來問自己家小孩來過沒有,就沒再遇過別的客人上門。在上班日的週一嘛,挺合理的。
餐廳所在義新街6巷
跟老闆告別,給了她一些從我老家帶來的名產後,繼續新來義部落的巡禮。
石頭花紋配上精緻支柱的信箱
這個社區給我的第一印象,跟常在美國電影或影集裡看到,那種街道整齊劃分、道路兩側每戶都有自家庭院的郊區住宅有所重疊。類似電影裡常出現,兩戶人家都用割草機整理草地,並隔著圍籬打招呼的生活畫面。
新來義部落的住宅規格很一致,都是兩層樓連棟別墅,門口與道路間有停車格及格狀草皮,但在多雨的台灣,幾乎每戶的停車格都有加鐵皮屋頂,且面積和材料使用不一。更甚者像剛離開的新來義六巷食五有加蓋到兩層,也就是說稍早吃飯的室內空間,其實本來是停車格。
新來義六巷食五與旁邊只加建停車格屋頂的住宅
走在午後時分無路人的義新街6巷
有趣的一點是,整個社區在Google地圖的街景仍停留在2012年,而當時的風景跟現今對照,有著天南地北的劇烈變化。這批永久屋剛啟用時,幾乎每戶人家都還沒加建,呈現比現在"乾淨"很多的景觀,人行道的營造也非常整齊劃一,跟現今"百花爭鳴"的大肆擴建相比,會懷疑這是不同地點的景色。
算一算住民從來義鄉境內搬遷至此,新來義部落落地生根也近十年,若建築產生住戶按各自想法、需求而延伸的改建,也代表居民已經把這當成永久的家。
社區內每戶人家有各自的擴建安排
有從建築正面擴建而出的陽台
不過建築的細節布置上,仍出現多戶共有的特點。比如下面這個直覺上,會聯想到原住民豐收後手舞足蹈情境的金屬立體雕塑,出現在不只一戶人家的建築外壁上,或當作額外裝飾。
在社區內很常看到的立體金屬壁畫
走著走著,經過新來義部落的活動中心。
簡要概述的話,新來義部落主要是來義鄉內幾個原鄉部落,在2009年莫拉克風災導致原居地受影響後,選在新埤鄉的台糖南岸農場,由中華民國紅十字會來募資興建第一期永久屋,2011年起陸續完工讓住民入住。同樣由紅十字會興建的活動中心,正門旁鑲嵌簡要的紀錄文石牌。
這便是為何標題會寫「新來義部落,不在來義。」實際是在新埤鄉境內。
鑲嵌在新來義部落活動中心牆上的紀錄文
活動中心的建築全貌
後續2010年的凡那比風災又帶來傷害及環境疑慮,永久屋再分好幾期加建,只是這回改由慈濟募資興建,最終形成整個新來義部落的現今規模。
活動中心旁尚有一塊完整記載社區誕生緣由的大石牌
有趣的是,新來義部落確實被包裹在新埤鄉的萬隆村內,可這裡卻實實在在的,仍由來義鄉管轄,形成我頭一次聽到的地理概念-飛地。它的解釋是行政範圍內存在著另一個不同歸屬的行政區域。
台灣為例,大到從被包裹在新北市內的台北市,小到與新來義部落等,因政令、災害等各類因素遷村至其他鄉鎮,但行政歸屬由原聚落所在鄉鎮管轄,如太麻里鄉包裹的賓茂村(金峰鄉管轄)、橫跨北屏東三個鄉鎮的三和村(瑪家鄉管轄)等,都算是廣義上的飛地,在不考慮土地所有權的前提上。
由此可知,新來義部落的居民若辦理公部門行政事項,會往東到十分鐘車程外的來義鄉公所來進行,而非西南邊的新埤鄉公所。
在新來義部落設有服務處的山地原住民立委高金素梅
社區內綠蔭茂密的一段路
上司提過在社區內,紅十字號和慈濟興建的永久屋,能非常明顯的辨別出來,但或許建築完工好幾年,已融入住戶各自的加建項目,加上社區比想像中大太多,只能猜測活動中心所在的社區南半部,應是由紅十字會負責興建。
永久屋在剛完工時,必然都是同一個規格印出來的,可隨著時間流逝、居民入住或成員變動,早已隨處可見日常用品與生活痕跡。
停在庭院一角的玩具電動車
原住民紋路的石柱,寫滿該戶的成員姓名的底座
塗色散發童趣風格的信箱
另一個貼滿石頭,下方還附風鈴與小房子的信箱
所以這棉被是住電箱房子的人拿出來曬的?
在社區南半部,終於偶遇除了六巷食五外的第二間賣吃的,店名還超級霸氣。
快來跟炸雞大師買炸雞
比起面向大馬路且"無拘無束"擴建的建築正面,兩棟建築背對所形成的後巷就清淨許多,僅是中間一排水溝蓋,加上兩側草坪所形成的直線小徑,而洗衣機、曬衣繩、流理台、盆栽等,是路旁頻繁出現的常民景物。
建築背對所形成的清淨後巷
乾淨的天空下,遠方教堂的紅十字架特別醒目
原住民部落內必然有教堂,這大概是我對原住民文化的刻板印象之一,但新來義部落的南半部,確實就有間醒目的教會,其立面鑲嵌著一個五邊形的灰框,頂端下方掛著銅鐘,上方則豎立著巨大的紅十字架。
位在社區南半部的新來義教會
社區南半部走得差不多了,開始靠西邊的圓環走去,之前注意那邊似乎有幼兒園之類的設施存在。
住家建築上另個有打獵意象的金屬雕塑
鑲嵌在建築牆上的蛇紋陶壺雕塑
前面提過社區每個路牌上都有太陽造型的裝飾,而圓環中間寫有「新來義部落」的大石頭,自然也不例外。
或許整個圓環的營造可當作社區文化意象的集合體,因為含太陽在內,圓形底座也鑲嵌著有原住民生活情境的金屬雕塑,而外圈圍籬的柱子,更放上稍早在幾戶人家牆上都有看到的蛇紋陶壺雕塑,圍成以圓環為中心擺放的有趣景象。
圓環正中間的新來義部落意象集合
在這個圓環身後,有著新來義幼兒園和我認知的社區北半部,也就是可能由慈濟負責興建的永久屋區域。
新來義部落社區幼兒園
社區一角的石板材料長椅
幼兒園的建築另一頭有著原住民意象塗色
走到了整個社區北半部後,別說要區別紅十字會跟慈濟蓋的永久屋了,我甚至連判斷各區永久屋長得到底有沒有不同都無法,畢竟光用看的,建築外觀跟結構都幾乎一樣。
鍾佳濱的競選廣告超突兀,尤其還畫上高鐵
藏在社區一角的族語教室
不過在圓環以北的社區內,頭一次見到建築牆壁上鑲嵌台灣黑熊的雕塑,手上還拿著一把像弓的東西,胯下擺著有蛇紋的陶壺。
台灣黑熊,是你!
這戶除了台灣黑熊,蛇、面具、打獵雕塑一個不缺
台灣黑熊意象出現在不只一戶的建築上,但上頭照片裡的這戶,其雕塑豐富程度讓我懷疑裡面住的是部落頭目。
這一帶的路名是義新路10巷,猜測相對於剛剛吃午飯時停留的義新路6巷,代表這區的開發比較晚,所以號碼也較大。
一樣太陽高高掛的義新路10巷路牌
明明籠子夠大怎麼小隻的睡到外面去了
走回公車站牌的路上,又經過一間名字很可愛的教會-瑪樂發教會。
紅白色系的建築外觀搭配大紅十字架,很難不聯想到醫院去,但面向公車站牌的那側,建築屋頂呈現階梯狀逐漸往下,多了一種可愛感,很像那種走進去會把人放大縮小的格列佛隧道。
正面除了緊閉的大門,牆面還有三個挑高的窗戶,明顯表現教堂的建築語彙。
建築呈現階梯狀的瑪樂發教會
教會信箱跟建築是同一個模子做出來的
繞個圈來到公車站牌旁,瑪樂發教會的背面相對簡單,是一片純白牆面,加上跟紅十字架看起大小類似並鑲嵌在牆上的白框十字架,使白淨中帶點莊嚴感。
瑪樂發教會靠公車站牌這一側的背面
醒目地鑲嵌在牆壁上的白框十字架
在新來義部落走跳兩個多小時後,回到不久前下車的屏東客運公車站牌,而一旁就是部落的產銷中心,也是少數2012年Google街景就存在的公共建築。
整個社區跟餉潭一樣,比原先預期的大上不少,尤其當地最具代表性的地標,即彩繪水塔而成的「祖靈之眼」,其實在離社區中心有段距離的東北方。去程搭車往餉潭經過時就有注意到,可實際進入社區後,發現該水塔不僅遠在社區角落,周圍直至今日也未有其他建築興建。
從公車站牌隔著竹頂涼亭望向東北角的「祖靈之眼」
坐落在公車站牌旁的新來義部落產銷中心
不確定這是不是頭一次走訪在平地的原住民社區,因為二十幾年前的921大地震後,應該也有不少人從災區搬到規劃好的永久屋去,形成新的社區。
縱然這是個很有趣的下午,因為難得在平地能看到整個社區,是結合混凝土建築與原住民文化來建構,並體現在社區大大小小的建築物上,不管是公共的教會、活動中心,還是每棟住家的生活場域皆是如此。因此,在這裡沿著街區行走,會驚喜於每戶對住處的經營,並在歲月的積累後,表達多元的常民生活樣態。
但是,這些被我們視為趣味的轉變,其實是他們因物換星移,才決定從山上遷居平地的不得已。我想他們也不希望,家鄉因不可抗力因素而擁有新的,卻得同時割捨舊的。
我蠻喜歡這個走起來舒服,且常民景色豐富的社區,只是難以避免掉,知曉此處成因後隨之而來的惆悵感。
新來義部落主幹道,也是公車站牌所在的來新路
新來義部落的存在,可說是自然與人為的共同作用,間接誕生的新生社區。
最後想特別提一下是,Google街景的新來義部落仍停留在2012年,跟現今風景的落差非常大,所以看照片會比較準確。此外,前面提過「社區一定有教會」是我對原住民部落的刻板印象,確實也在社區內遇到新來義和瑪樂發教會,可比對Google地圖的標示,社區可能有高達五個教會設施,且有幾個坐落在自己未經過的社區邊緣。
或許這跟新來義部落本就是多個山地部落集合而成有關,畢竟每個部落有自己的信仰形式,可這密度還是挺驚人的。
(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