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近中年,似乎有許多問題得對治。
比方用完餐後,瞌睡蟲就來敲門,眼皮沉重,精神渙散,想做的事情攤成一地爛泥。什麼想做的事?比方精神乾爽地閱讀,在文字橫空而來,宛若流星墜跌眼前,自己仍能徒手抓取要義,把最閃焯的那顆種在心田,讓它久釀成晶鑽香檳。
但太難,睡魔強大,讀著讀著就會分神,不甘心的自己又回過頭來重新爬山涉水一次,非得看盡風華,非得不漏讀方休。
結果效率低劣。
想起從前年輕,雖然也有疲倦時,但仰賴意志力或許可以撐到半夜十一二點,但現在那股意志力不知何去?只剩下白髮數枚掩映在黑髮之中,偷偷嘆息老之將至。
本想用看齣電影,讓影音聲光帶領眼耳周遊一場人生大戲,不料盤算得太如意,電影看著看著心竟然也疲倦起來。與情節無關,純粹我的意識不久就飄出螢幕,浮動、放空起來。
想想是中午沒有午睡,所以開始在辦公桌趴著,一旁的人語漸遠,但又有隱約存在而給予我的安全感,聽著聽著便感到神經都在搖籃裡,不斷被哄成一首晚安曲。深怕錯過鐘聲,於是總保持三分清醒,但無論有無清醒加持,生理時鐘似乎三十分鐘後就會喚醒我,每次醒來,都感覺喝了一瓶蠻牛,有絕處逢生的爽朗。
然而不懂的是,為什麼午飯後的小睡一番緩解疲勞,晚飯後身體的細胞竟然也向我要上一曲如法炮製的舒眠曲。但夜晚踩著步伐逐次逼近,我不能就範它的誘引,何況耽溺文字始終是我日日渴望,彷彿行禮如儀的憲兵交接,所以每回總提醒自己晚餐少量,以免精神被綁架,但飢餓與貪吃老是戰勝,結果總是飽腹後昏沉沉,後悔莫及。
今天讀到林語堂的生活藝術,他認為快樂的方法是少煩惱,而且不要對生活訂任何目標。我想到自己兩項都沒做到,好像不煩惱的人生不叫人生,而煩惱的騷動對我而言總是枝微末節,如蟻的輕輕嚙噬,比方閱讀中想與人分享、花卉爭妍的春季想同人訴說、前幾日身體衰弱的苦想對人傾訴……凡此瑣碎卻又擔憂打擾他人,於是在傳訊、不傳訊間總有千山萬徑個念頭盤桓交錯,人生到此還在意這些,恐怕被人取笑,而自己看來也可悲。
另外的煩惱便是時間過得飛快,而我又非時間管理大師,總揣想法式優雅,慢活,結果動作越慢,心境越慢,就越覺得有老人耄耋不振的氣息。加上分心來擾,閱讀之際看到手機,文字就開始分岔成時尚購物,或與人交談,久了,時間流瀉。
倘若那些零碎的時間匯聚,成為尼加拉瓜大瀑布的轟隆聲響,善加利用,想想也能讓這銀白布匹成為夜空銀河。
可惜仍然努力中。
就著這些中年面臨的坑坑坎坎,感到時日漸過而肉身衰頹的無奈,至今仍無法包容己身的飯後昏沉、思慮紊亂、拖遲時間等弊病,有些人已經可以接受「老」,且知道如何面對自己的「老」態,然而我尚未抵達那境界,未有他們的安適自得,也許,正如林語堂所言,訂了目標於是無法快樂。
但我又期盼自己能把時間填裝得充實,畢竟這歲數也走到平均壽命的一半了,如果人生的前半為著課業忙碌,為著出社會的技能、經濟打地基,那麼現在是否能用公餘閒暇做些未完成的目標,以告慰年輕時的浪擲,或所有的錯過。
但即便如此,我仍然羨慕那些把時間安置得當,從容完成每日目標,而後備覺充實的人們。他們領著這份充實,可以上街購物、咖啡店用甜點,與友人閒談,或在某座公園裡發呆一個下午,犒賞充實時日的自己,而優游在市井中,讓旁人以為他們無所事事的空虛,但實則體氣充沛,無一秒妄活。顯然我在某些時刻也曾如此,可惜不多。
或者學習我的朋友,下班在電視、手機前度日,身心的鬆弛度決定健康與否。但我不願如此。
最終我期盼自己的老去可以緩慢點,失眠慢點找上門,疲倦緩點到位,行事動作再快轉些,且最好能安慰自己的不上進、不積極,接受年老之必然,那最好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0會員
93內容數
生活是多刺的,但在荊棘中也能開出向陽花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相當開心
因為登山,所以特別看見空曠的山地裡,那有如音聲拔尖的樹,悍然地圍繞著你們,我於是好奇你們的所在之處,於是探問訊息,因為這緣故,我認識了新朋友。 但是那樣的認識戛然止於一場晚餐之後。這也是我習以為常,比方去年某時一頓飯局也在午餐後各奔東西,再無聯絡。 過去種種影響現在的我,我懷疑自己有些社交恐懼症,比
山徑
  理想的下午適合臨時起意,隨意遊蕩。
 作者寫祖父輩那代堅守勤儉,一生以積存金錢為樂,「告誡」子女節儉的重要,自己像陶侃搬磚的日日積存,第一波金融危機打上來,磚牆被推倒,第二波第三波無常似海嘯席捲、狂潮顛倒,積蓄化為烏有,祖父輩們仍然不改前業地依然日日積存,並告誡子女除了食物,對其他物質的想像都是天方夜譚。  母親在這樣的家教下長大,因
今天相當開心
因為登山,所以特別看見空曠的山地裡,那有如音聲拔尖的樹,悍然地圍繞著你們,我於是好奇你們的所在之處,於是探問訊息,因為這緣故,我認識了新朋友。 但是那樣的認識戛然止於一場晚餐之後。這也是我習以為常,比方去年某時一頓飯局也在午餐後各奔東西,再無聯絡。 過去種種影響現在的我,我懷疑自己有些社交恐懼症,比
山徑
  理想的下午適合臨時起意,隨意遊蕩。
 作者寫祖父輩那代堅守勤儉,一生以積存金錢為樂,「告誡」子女節儉的重要,自己像陶侃搬磚的日日積存,第一波金融危機打上來,磚牆被推倒,第二波第三波無常似海嘯席捲、狂潮顛倒,積蓄化為烏有,祖父輩們仍然不改前業地依然日日積存,並告誡子女除了食物,對其他物質的想像都是天方夜譚。  母親在這樣的家教下長大,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二十三點上床六點半設鬧鐘叫醒 澆完花抬腿伏地挺身八段錦運動 三餐八點十二點半五點五十左右 老婆建議的起居作息家務般嚴整
昨晚在線上共學我們探討了一次「中年之路」,講講怎樣叫做中年,當然上網去查WHO明訂中年介於45~59歲之間,但我們回歸到心理因素,卻不是這麼簡單就可以一刀劃分。 鐘穎老師在譯者序便明白的寫了,「當你開始意識到生活不對勁的時候」就是中年開始了,你是否也覺得生活不對勁兒呢? . 我印象很深,大
Thumbnail
中年轉型危機 — 你敢按下自己人生的暫停鍵嗎 中年,是特別容易身心靈壓抑到一定程度,突然宣告不治…喔不是,是宣告抗議的微妙年紀。 你會在某一天醒來,忽然厭倦日復一日的奔忙、突然懷疑起自己究竟為誰辛苦為誰忙? 忽然討厭起自己,為何不是活成本來想要的人生? 將自己的人生按下暫停鍵,拋
Thumbnail
雖然是年過八十的高齡老人。不過,在心中,在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我並沒有感覺到所謂「老了」的明顯衰退的現象。 慶幸我還可以在每天早晨起床後習慣性地打開手機, 瀏覽國內外的第一手新聞,接著才查一下受到新訊息、有趣的貼文。 不去想, 也絕不提 “自己老了”; 大的成就還在積極追尋中。
Thumbnail
晚年要熟悉、接受旅途中的六種風景,才能安然進入天黑。天黑得很慢 ..........如果您已經 65-70歲了,勸你要耐心看完“[天黑得很慢]”這篇文章,會讓你生命改觀 ,樂觀面對人生的。不信請細細閱讀。 是矛盾文學獎得主周大新最近出版最新長篇小說,把老年人的人生的晚景說得非常透徹,句句擲地有聲
Thumbnail
曾經和一個大學同學交流時,他的分享至今仍令我印象深刻。 「我爸退休後還是跟以前一樣,總是汲汲營營,有很多事情想做,但明明自己身體也不是那麼好了,我就不懂為何他要把自己搞得這麼忙!」 仔細回想之前認識過的熟齡朋友們,確實有不少退休人士比從前工作時還要忙碌!他們把自己的行程排得很滿,早上去公
網路上有一篇文章:40歲後,如何度過中年危機?心理學家榮格說真正的治癒是成為自己。這是大部分人都會遇到的問題,只是我們世俗上的貪嗔癡讓自己迷失了,所以還不知道成為自己的真義在哪裡?   常常碰到40歲以後的同事朋友都會很緊張擔心自己以後老了的生活,當然也會有一些人根本不擔心,這是每一個人在這
Thumbnail
運動、飲食及情緒調整都是延緩老化的重要因素。臺灣工時長、生活忙碌,導致人們難以實行均衡飲食、充足睡眠及規律運動,但只要每天積累一點點,就能看到成果。
四十的時候,不覺得自己中年了。 不惑的能力似懂非懂的增加,但是就是那樣。 也沒什麼特別啊~(當時的我這樣想) 一天天過去了,每天除了工作,就是想著當時單身的自己,老年生活要怎麼安排? 四十一的時候,遇到了像神通一般的戀情,說了沒人理解、自己也無法理解的那種狀況, 什麼是不是前世認識啦?為什
心隨念走 身隨緣走 人不能靠心情活著 而是靠心態活著 內心豐盈的人 會用心過生活 將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這樣充滿智慧的人才不會在歲月蹉跎中老去 人不是慢慢變老 而是一瞬間變老的 人變老 不是從第一道皺紋 第一根白髮開始 而是從放棄自己那一刻開始 只有對自己不放棄 才能活成不怕老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二十三點上床六點半設鬧鐘叫醒 澆完花抬腿伏地挺身八段錦運動 三餐八點十二點半五點五十左右 老婆建議的起居作息家務般嚴整
昨晚在線上共學我們探討了一次「中年之路」,講講怎樣叫做中年,當然上網去查WHO明訂中年介於45~59歲之間,但我們回歸到心理因素,卻不是這麼簡單就可以一刀劃分。 鐘穎老師在譯者序便明白的寫了,「當你開始意識到生活不對勁的時候」就是中年開始了,你是否也覺得生活不對勁兒呢? . 我印象很深,大
Thumbnail
中年轉型危機 — 你敢按下自己人生的暫停鍵嗎 中年,是特別容易身心靈壓抑到一定程度,突然宣告不治…喔不是,是宣告抗議的微妙年紀。 你會在某一天醒來,忽然厭倦日復一日的奔忙、突然懷疑起自己究竟為誰辛苦為誰忙? 忽然討厭起自己,為何不是活成本來想要的人生? 將自己的人生按下暫停鍵,拋
Thumbnail
雖然是年過八十的高齡老人。不過,在心中,在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我並沒有感覺到所謂「老了」的明顯衰退的現象。 慶幸我還可以在每天早晨起床後習慣性地打開手機, 瀏覽國內外的第一手新聞,接著才查一下受到新訊息、有趣的貼文。 不去想, 也絕不提 “自己老了”; 大的成就還在積極追尋中。
Thumbnail
晚年要熟悉、接受旅途中的六種風景,才能安然進入天黑。天黑得很慢 ..........如果您已經 65-70歲了,勸你要耐心看完“[天黑得很慢]”這篇文章,會讓你生命改觀 ,樂觀面對人生的。不信請細細閱讀。 是矛盾文學獎得主周大新最近出版最新長篇小說,把老年人的人生的晚景說得非常透徹,句句擲地有聲
Thumbnail
曾經和一個大學同學交流時,他的分享至今仍令我印象深刻。 「我爸退休後還是跟以前一樣,總是汲汲營營,有很多事情想做,但明明自己身體也不是那麼好了,我就不懂為何他要把自己搞得這麼忙!」 仔細回想之前認識過的熟齡朋友們,確實有不少退休人士比從前工作時還要忙碌!他們把自己的行程排得很滿,早上去公
網路上有一篇文章:40歲後,如何度過中年危機?心理學家榮格說真正的治癒是成為自己。這是大部分人都會遇到的問題,只是我們世俗上的貪嗔癡讓自己迷失了,所以還不知道成為自己的真義在哪裡?   常常碰到40歲以後的同事朋友都會很緊張擔心自己以後老了的生活,當然也會有一些人根本不擔心,這是每一個人在這
Thumbnail
運動、飲食及情緒調整都是延緩老化的重要因素。臺灣工時長、生活忙碌,導致人們難以實行均衡飲食、充足睡眠及規律運動,但只要每天積累一點點,就能看到成果。
四十的時候,不覺得自己中年了。 不惑的能力似懂非懂的增加,但是就是那樣。 也沒什麼特別啊~(當時的我這樣想) 一天天過去了,每天除了工作,就是想著當時單身的自己,老年生活要怎麼安排? 四十一的時候,遇到了像神通一般的戀情,說了沒人理解、自己也無法理解的那種狀況, 什麼是不是前世認識啦?為什
心隨念走 身隨緣走 人不能靠心情活著 而是靠心態活著 內心豐盈的人 會用心過生活 將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這樣充滿智慧的人才不會在歲月蹉跎中老去 人不是慢慢變老 而是一瞬間變老的 人變老 不是從第一道皺紋 第一根白髮開始 而是從放棄自己那一刻開始 只有對自己不放棄 才能活成不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