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台灣電影如何共振法國〈電影筆記〉理念-「反人類中心主義」影像實踐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製圖:Yo Chen)
緣起:有幸參與【Filmosa x 無影無蹤】合作之線上對談,與煌德對話〈不斷死而復生的法國影評〉,試圖延伸討論,希冀能對「電影存在生態」提出一種探索,將議題以 4 篇獨立小論文表現-
  1. 〈電影筆記〉七十年,不斷生存危機與戰鬥
  2. 法國電影生存環境,與競合方向
  3. 「反電影」作為「解藥」-閱讀阿薩亞斯爭議著作《電影現在式》
  4. 台灣電影如何共振法國〈電影筆記〉理念-「反人類中心主義」
在此呈現終章-第四篇!

「電影民主化」-法國新浪潮如何波動世界新電影

這個連結台灣電影與法國〈電影筆記〉(Cahiers du cinéma)之題目,靈感其實全來自導演阿薩亞斯(Olivier Assayas)2020年寫下的《電影現在式》(Le Temps présent du cinéma),其中一小句話-在這本「反電影作為解藥」的爭議著作中,雖然事實上完全沒提到台灣電影,卻明確指出,〈電影筆記〉從創辦之初,如何反抗菁英美學主義,讓電影從「純粹美學」解放,不僅隨即在法掀起新浪潮,更數十年波動世界,「引發世界電影浪潮」,其中我們讀者,完全可以從這段話,延伸解讀至台灣新電影…
阿薩亞斯本人作為影評人和導演,正是〈電影筆記〉從思想到實踐上,連結台、法電影的首要關鍵人物。八十年代中,身為筆記的新銳影評人,阿薩亞斯受命飛到香港,調查方興未艾的香港新浪潮,沒想到在只是路過的太平洋小島,遇見侯孝賢、楊德昌、陳國富等年輕電影人,回到歐洲之後,第一手報導島嶼正在發生的電影運動,成為將台灣新電影引薦給法國的第一人… 阿薩亞斯和台灣電影的關係不僅於影評,也在電影實踐-他不但拍攝了著名的新電影紀錄片-《侯孝賢畫像》(HHH - Portrait de Hou Hsiao Hsien, 1999),更在其劇情長片中,與侯導風格共振,如兩位導演同在奧賽美術館( Musée d’Orsay)的支持下,拍攝都以茱麗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作為女角的兩部生活光線電影-《紅氣球》(Le Voyage du ballon rouge, 2007),與《夏日時光》(L'Heure d'été, 2008)。
阿薩亞斯在《電影現在式》企圖將〈電影筆記〉七十年思想演變,共鳴世界新浪潮的發展,例如當時新銳影評人如楚浮(François Truffaut),如何「開炮」轟擊看似象牙塔完美、片廠權威的「爸爸電影」,預見一種生活光線捕捉、街頭拍片的游擊,預言一種「電影民主化」的將臨-法國新浪潮如何與街頭生活共振,理念如何與世界新電影共享… 以一種藝術思想的發展演化,阿薩亞斯以影像實踐出發,在《電影現在式》拋出與華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共鳴之爭議議題-面對「政治美學化」(esthétisation de la politique),一種完美形式烏托邦想像,從法國新浪潮到世界新電影,如何可能行進「藝術政治化」(politisation de l’art),連結藝術與街頭,於不完美現實試煉…

「不純電影」作為「反美學主義」影像實踐

阿薩亞斯以自己身在其中的〈電影筆記〉數十年發展,追朔其創建之初心-創辦人安德烈·巴贊(André Bazin),面對數百年發展的巴黎菁英「純粹美學」,如何異想天開,提出「不純電影」(cinéma impur)作為挑戰…
巴贊完全自知,法國學界殿堂-近四百年發展之法蘭西學院(Académie française),如何醉心於柏拉圖「理型」(Idée)、奉亞里斯多德《詩學》(Poétique)為文本圭臬,創造出決定性影響思潮,如古典主義、絕對理性主義、新古典主義和後現代主義。如此菁英機構思想,質疑現實再現、追尋完美形式,巴贊稱之為「柏拉圖天堂」,進而自覺站在其相對一邊,提出藝術自史前、文藝復興、法國革命、現代到當代,都於民間自發,不斷嘗試連結人間藝術與自然現實,探索現實再現,發覺自然造化超越人類理性之心靈需求,不管是近兩萬年前之拉斯科洞窟壁畫(Grotte de Lascaux)中的動物形象,都靈裹屍布(Suaire de Turin)之耶穌身影,還是攝影機發明,捕捉不知名路人之影像… 對比菁英機構「柏拉圖天堂」,千百年追尋超越自然日常的「純粹美學」,巴贊自覺以民間街頭在地實踐,融會藝術與現實,不惜以「不純」為代價…
〈電影筆記〉誕生契機,以街頭「不純電影」作為「反抗」,不僅於巴贊英年早逝之後,隨即掀起法國新浪潮,更於〈電影筆記〉數十年演化之中,試圖與世界新電影共振;若說阿薩亞斯在八十年代,為筆記引薦台灣新電影之第一人,二十一世紀肇始,知名影評人傅東(Jean-Michel Frodon)接下筆記主編,更成為台灣新電影建構世界影響力的主力作者,尤其他主編、由〈電影筆記〉出版的《侯孝賢電影》(Hou Hsiao-hsien),其撰寫之《楊德昌電影》(Le cinéma d'Edward Yang),試圖力將台灣電影與導演,進出歐洲學術殿堂與法國迷影文化… 傅東完全知曉侯導電影風格,如何與〈電影筆記〉創始精神共振,於是於巴贊逝世五十周年國際研討會之際,力邀侯孝賢出席,將其視為「不純電影」、藝術融會自然,東方當代第一人…

「反人類中心主義」作為東、西方思索共振-藝術與自然之共享

若傅東認為侯孝賢為根本實踐巴贊精神之當代創作者,神奇的是,侯導本人卻不甚認識這位思想家。就在參與〈電影筆記〉創辦人研討會之前,侯導特別請助理將巴贊的電影都找來看看,才愕然驚覺他原來是個影評人,不是導演。若說巴贊現實電影精神越過半個地球,掀起台灣新電影、中國第五代,奇異的是,巴贊的著作當時並未完整翻譯成中文,卻經由二手、三手、甚至非文字的傳播,〈電影筆記〉的原創精神-「電影民主化」夢想、「不純電影」實踐,經由跨文化想像,跨海移民至異世界,於華語文化興風作浪,生出驚艷世界的在地奇葩…
或許正是藝術與自然的共享,促成〈電影筆記〉初心理念與台灣電影民主化夢想,一種非文字精神共振。七十年代電影進入學院系統,以某種美學、形式主義論述,批判巴贊的書寫缺乏學術嚴謹性與理論一致性,然而,適逢巴贊百年,逝世六十周年,三千頁《巴贊全集》(Écrits complets d’André Bazin)出版,新近研究指出,巴贊雖以周刊、雜誌影評維生,其著作等身的浩瀚書寫,卻呈現一種思想強度與韌性,不僅「反柏拉圖」(anti-platonic),「反美學主義」(anti-aesthetism),更呈現一種原創的「反人類中心主義」(anti-anthropocentric)。巴贊發現,人造藝術與自然現實關係,如此柏拉圖以來千古難題,與其說純粹是美學問題,不如說首先是道德問題,人類作為非完全理性的物種,身於自然,死於自然,與其追求超越自然的「柏拉圖天堂」、征服自然的馬克思無神烏托邦,巴贊於戰後浩劫的震攝下,信步另開蹊徑,追尋人類藝術與自然造化生生不息的環境關係,日新又新的存在連結,似與東方文明長期的探索,展開跨海跨界的靈性共鳴,一種「天地不仁」之感悟哲思,一種「大塊假我以文章」之詩文聯繫,一種「細草微風岸」之現實感知…
〈電影筆記〉數十年之探索,如何交會台灣電影的某種夢想,以一種影像實踐與自然造化的關係思索,以一種可能的東、西哲思橋樑,形成跨文化精神共振可待開拓的一頁…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24會員
    221內容數
    近三千年發展的菁英美學主義論述,如何成為問題本身?本計畫企圖以一種知其不可為而為的精神,以「反抗」《詩學》千年演變思潮,一個當代自發工作之開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潔曜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於疫情肆虐、網飛制霸之當下危機,語不驚人死修的法國導演阿薩亞斯,於2020年發表影響電影界之爭議著作-《電影現在式》,其中直指七十年代以來之美學、形式主義論述「理論無效」,更提倡以「反電影」,作為「電影思考」面對不斷存在危機的「解藥」。
    (製表:Yo Chen) 緣起:有幸參與【Filmosa x 無影無蹤】合作之線上對談,與煌德對話〈不斷死而復生的法國影評〉,試圖爬梳法國影評文化以至於電影生態之「生存環境」,個人試圖將討論議題以圖表、文字表現,希冀能對「台灣電影生存」提出一種對照、探索。計畫書寫四篇: 〈電影筆記〉七十年,
    (製圖:Yo Chen) 緣起:有幸參與煌德【無影無蹤】與慧茹【巴黎台灣電影節】共同舉辦的線上對談,將講題〈不斷死而復生的法國影評〉,其中一個重要案例、研討議題,整理成文字,希冀傳達出法國影評文化以至電影生態的演化變遷,形塑法國數十年培育之「藝術電影競爭力」,如此「電影生存策略」被韓國影業深刻學習
    希維特作為最前衛也最古典的新浪潮導演,不斷將自己置於危機險境中,宛如其年輕時寫下的信念:「不斷的冒險,持續的即興,永恆的創作」
    《愛情神話》從原著到電影的兩千年連結,不僅共推一種草民主體,更共享一種『吃人』的金權帝國預言…
    以低端存活、天使想像,費里尼與卓別林分享一種人間藝術視野…
    於疫情肆虐、網飛制霸之當下危機,語不驚人死修的法國導演阿薩亞斯,於2020年發表影響電影界之爭議著作-《電影現在式》,其中直指七十年代以來之美學、形式主義論述「理論無效」,更提倡以「反電影」,作為「電影思考」面對不斷存在危機的「解藥」。
    (製表:Yo Chen) 緣起:有幸參與【Filmosa x 無影無蹤】合作之線上對談,與煌德對話〈不斷死而復生的法國影評〉,試圖爬梳法國影評文化以至於電影生態之「生存環境」,個人試圖將討論議題以圖表、文字表現,希冀能對「台灣電影生存」提出一種對照、探索。計畫書寫四篇: 〈電影筆記〉七十年,
    (製圖:Yo Chen) 緣起:有幸參與煌德【無影無蹤】與慧茹【巴黎台灣電影節】共同舉辦的線上對談,將講題〈不斷死而復生的法國影評〉,其中一個重要案例、研討議題,整理成文字,希冀傳達出法國影評文化以至電影生態的演化變遷,形塑法國數十年培育之「藝術電影競爭力」,如此「電影生存策略」被韓國影業深刻學習
    希維特作為最前衛也最古典的新浪潮導演,不斷將自己置於危機險境中,宛如其年輕時寫下的信念:「不斷的冒險,持續的即興,永恆的創作」
    《愛情神話》從原著到電影的兩千年連結,不僅共推一種草民主體,更共享一種『吃人』的金權帝國預言…
    以低端存活、天使想像,費里尼與卓別林分享一種人間藝術視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為讀書筆記,書中該章節探討了影像意義的產生過程,以及在社會脈絡中觀看實踐的多樣性。了解影像召喚觀看者的作用條件、影像製作者的企圖、美學與品味的權力關係,最後再談收藏、展示和機制批判,並舉例證說明。筆者也在閱讀中以延伸自己所能想到的例子,以呼應該章節概念。
    Thumbnail
    安哲搬演虛擬和真實,以夢土作為基底、孤寂作為語言,後設性地指出影像背後的歷史和政治意圖。在電影中,時常會看到時間藉由空間的長鏡頭移動嫁接置換;這樣的凝視,放大了歷史的進程和所有的無可奈何,同時輾壓了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
    Thumbnail
    在影音串流平台尚未竄起的年代,我們可以見到台灣電影向外輸出的外銷成績多半集中在愛情片,例如《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我的少女時代》、《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等片在東亞、東南亞與華語地區都有不錯的成績……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 2022 年電影《醉遊西班牙》,2024 年電影《再見哥雅》和 2016 年的電影《環法心節奏》。這些電影串聯了藝術家、作品與觀眾之間的情感連結,展現了藝術的魅力。不論是作家、藝術家,還是普通的觀眾,每個人心中都可能懷揣著一個夢。而藝術,就是將這些夢境照亮的力量。
    Thumbnail
    「我拍電影從來沒有想過要改變什麼,也沒有能力改變。 我只是希望成為電影這個擁有100多年歷史的悠悠長河中的其中一滴。」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空氣人形》、《橫山家之味》、《我的意外爸爸》、《海街日記》、《比海還深》……是枝裕和第一本類自傳作品,構想8年,回顧自身三十年創作歷程最完整紀錄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曾經有篇小小的短文,簡單介紹了大島渚拍攝的電影感官世界裡,相當迷人的的色彩視覺與配樂美學,電影感官世界當中光是色彩與配樂便足以滿足觀眾的感官。今天想要來聊聊另一部也光是色彩與配樂便足以滿足觀眾的感官的好電影,這部法國、比利時合作,由阿根廷裔的編劇導演加斯帕.諾埃監督拍攝,2015年於坎城影展首映的
    Thumbnail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Thumbnail
    生於 1935 年的希臘導演泰奧・安哲羅普洛斯,其作品題材向來以國族、歷史、命運見長,並善於運用長鏡頭(Long take)推移來折疊時空變化,營造有別於純粹紀實的魔幻與詩意。約略三十歲才成為導演的他,自陳長鏡頭與畫外空間的美學運用分別受到了溝口健二和安東尼奧尼、以及柏格曼的《假面》啟發
    Thumbnail
    講者:史惟筑(中央法文系助理教授、法國里昂第二大學文學與藝術博士) 時間:2021.6.15 1. 問題意識:當代電影如何思考電影?電影經驗?電影的意義是什麼? 2. 起源:一般電影史認為電影的起源是1895.12.28盧米埃兄弟在晚上9點的巴黎大咖啡廳放映付費的電影─火車進站
    《穿越福爾摩沙1630-1930》一書構成的方式容易說明,主要以這三百年為限度,由法語撰寫關於台灣的見聞。經作者收集與挑選,撰寫者多半親自因緣際會走訪台灣,對當地的政治、風俗、社會、地理、政治、族群等紀錄觀察。另外是由本書作者的對於每篇文本的撰述者簡介,撰述者來台的時代與脈絡。最後,不短的〈後記〉,
    Thumbnail
    本文為讀書筆記,書中該章節探討了影像意義的產生過程,以及在社會脈絡中觀看實踐的多樣性。了解影像召喚觀看者的作用條件、影像製作者的企圖、美學與品味的權力關係,最後再談收藏、展示和機制批判,並舉例證說明。筆者也在閱讀中以延伸自己所能想到的例子,以呼應該章節概念。
    Thumbnail
    安哲搬演虛擬和真實,以夢土作為基底、孤寂作為語言,後設性地指出影像背後的歷史和政治意圖。在電影中,時常會看到時間藉由空間的長鏡頭移動嫁接置換;這樣的凝視,放大了歷史的進程和所有的無可奈何,同時輾壓了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
    Thumbnail
    在影音串流平台尚未竄起的年代,我們可以見到台灣電影向外輸出的外銷成績多半集中在愛情片,例如《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我的少女時代》、《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等片在東亞、東南亞與華語地區都有不錯的成績……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 2022 年電影《醉遊西班牙》,2024 年電影《再見哥雅》和 2016 年的電影《環法心節奏》。這些電影串聯了藝術家、作品與觀眾之間的情感連結,展現了藝術的魅力。不論是作家、藝術家,還是普通的觀眾,每個人心中都可能懷揣著一個夢。而藝術,就是將這些夢境照亮的力量。
    Thumbnail
    「我拍電影從來沒有想過要改變什麼,也沒有能力改變。 我只是希望成為電影這個擁有100多年歷史的悠悠長河中的其中一滴。」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空氣人形》、《橫山家之味》、《我的意外爸爸》、《海街日記》、《比海還深》……是枝裕和第一本類自傳作品,構想8年,回顧自身三十年創作歷程最完整紀錄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曾經有篇小小的短文,簡單介紹了大島渚拍攝的電影感官世界裡,相當迷人的的色彩視覺與配樂美學,電影感官世界當中光是色彩與配樂便足以滿足觀眾的感官。今天想要來聊聊另一部也光是色彩與配樂便足以滿足觀眾的感官的好電影,這部法國、比利時合作,由阿根廷裔的編劇導演加斯帕.諾埃監督拍攝,2015年於坎城影展首映的
    Thumbnail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Thumbnail
    生於 1935 年的希臘導演泰奧・安哲羅普洛斯,其作品題材向來以國族、歷史、命運見長,並善於運用長鏡頭(Long take)推移來折疊時空變化,營造有別於純粹紀實的魔幻與詩意。約略三十歲才成為導演的他,自陳長鏡頭與畫外空間的美學運用分別受到了溝口健二和安東尼奧尼、以及柏格曼的《假面》啟發
    Thumbnail
    講者:史惟筑(中央法文系助理教授、法國里昂第二大學文學與藝術博士) 時間:2021.6.15 1. 問題意識:當代電影如何思考電影?電影經驗?電影的意義是什麼? 2. 起源:一般電影史認為電影的起源是1895.12.28盧米埃兄弟在晚上9點的巴黎大咖啡廳放映付費的電影─火車進站
    《穿越福爾摩沙1630-1930》一書構成的方式容易說明,主要以這三百年為限度,由法語撰寫關於台灣的見聞。經作者收集與挑選,撰寫者多半親自因緣際會走訪台灣,對當地的政治、風俗、社會、地理、政治、族群等紀錄觀察。另外是由本書作者的對於每篇文本的撰述者簡介,撰述者來台的時代與脈絡。最後,不短的〈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