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3/27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重症急性期之後

    我們第一次看到何太太的時候,她剛從一個複雜的心臟手術中甦醒過來,她身上的每一寸肌膚幾乎佈滿了管線,鼻胃管氣管內管點滴胸管洗腎葉克膜。。。,床旁布滿了滴滴答答的機器,我們幾乎沒辦法靠近她。 撥開各種管線摸到她的手,也許是因為終於有了溫度的接觸,我們才從她的瞳孔中看到身為人該有的眼神。
    當重症疾病不預警襲來,醫療團隊會把重點放在搶救生命,希望能先在鬼門關前拉住他,這段拉拔的過程,病人不得不被囚禁在床上,全身的肌肉力量、關節的角度、身體對於動作的記憶也一分一秒地流逝。當病情趨於穩定,能夠離開床時,限制的枷鎖不再是疾病而變成了外在的皮囊。
    這一類型病人的運動治療,治療頻率的重要性高於單次的治療強度,直白一點的說,應該盡可能讓病患頻繁的“動”,而強度甚至可以很低,先打破失能的惡性循環,才能談到下一階段的活動訓練、肌力訓練等等,這道理說穿了不值錢,但是如何讓躺在加護中心、身上佈滿管線、換藥拍痰打針行程滿檔的病患達到最高頻率,卻花了我們團隊不少的心思,才終於歸納出三個要點: 1. 可以迅速決策:如果我們把強度降得夠低,治療師單純以第一時間看到病人所在的姿勢,決定要做的protocal,而不用擔心該強度對病患造成生理狀態的不穩定,決策的原因越單純,所需要時間就會越短。
    2. 固定的動作:我們歸納出十個protocal,十組固定的動作,治療師只需要選定一個,而不需要再重新設計,這十組動作的強度從極低的被動關節動作到固定式腳踏車,強度及動作模式能符合大部分這類病患的需求,因此不用擔心沒有適合的protocal可選擇。
    3. 以時間為主:選定動作之後,以時間為準固定治療十分鐘,所以選一個,兩個甚至是很多個都沒有關係,重點是時間做好做滿。因為要建構的是越多「動」的時間,而不是挑戰病人的極限,卻反而受限在病人的耐力不足。
    經由辨識適合的病患類型,介入高頻率低強度的療程,打破失能的惡性循環,病患才會有機會往更高的動作功能前進。
    何太太在醫院中住了整整半年,我們從急重症密集療程開始介入,彷彿重建塌毀的城牆一般,耐心而必須堅定,然後開始練習坐站踏步,半年的時間不算長,但在醫院的高塔中卻是極盡難熬緩慢的時光,因此當她終於可以坐著輪椅出院的時候,我們都瞭解是多麼辛苦的一段路。現在的她,因為持續的訓練,可以走、可以上下樓梯,她說,只差抱孫子,就幾乎已經回到過去的日常,而日常,正是這半年他每天夢寐以求的場景。
    但不是每一個故事都這樣勵志,有時候在形塑城牆的過程中,也會不預警倒塌。。。
    我們無法保證每一個經過急重症密集復健療程的病人都可以再次站起來,就像我們永遠無法預測天空的陰晴,但是我們相信,只要朝向正確的方向,再加上一點點堅持,就可以製造機會,讓這些好不容易從重症之後醒來的病人,能夠再度與我們走在一起。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