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一向不太喜歡從道德層面去評斷一個人或一件事,一方面是道德這個標準太廉價,只要說得通,不管再罪大惡極,每個人的每個行為都可以找得到他理直氣壯的道德標準;另一方面是道德這件事拿來要求自己可以,拿來衡量別人則不免有些鄉愿與一廂情願。所以我選擇了更可惡的標準-「利益」和「智商」,一個人做一件事到底能不能獲得最大、最長遠的利益,以及他做這個決定,是不是並不是因為他道德差勁,而純粹就只是因為笨,或是說不夠聰明而已呢?
回到棉花吧。
從末端的藝人代言往前思考,其實我認為,這一次的新疆棉花事件與過去國際品牌的所謂「辱華」事件在本質上不太一樣。不同之處主要體現在兩點:一是過往的辱華事件,常常是中國人沒事找事,把國際品牌並不明確或甚至根本不存在的行為曲解為辱華,逼迫這些國際大牌公開低頭認錯。但是這一次H&M、Nike是真的發了聲明「不用來源有疑慮的新疆棉」,雖然說也不算是真的汙辱了誰(話說回來,有誰能比中國政府更大程度污辱中國人民呢?),但是這個行為倒真的也是外國品牌先行發難的;另一點不同之處,也更重要的是,在過去的事件中,被指「辱華」的國際品牌面臨的天秤比較容易選擇,一邊是放棄廣大的中國市場,還沒撤出來的財產和資金也不見得拿得回來;一邊是為自己並沒有犯的錯屈辱的向中國人民道歉,然後挨點台港人民的罵。但是這一次不同,如果這些國際品牌依然選擇繼續使用新疆棉,很可能會影響到這些企業在全球市場的聲譽和銷量。也就是說,對於這些跨國企業而言,這次在他們衡量利弊得失的天秤上,一端仍然是廣大的中國市場,但另一端終於不只是台港市場,而是顯然更重要的全球市場。那麼我們想問,為什麼這一次這個衡量的天秤終於被撬動了呢?或是說,為什麼之前迎合中國政府的後遺症有限,但現在卻可能傷害到品牌的國際形象呢?
這個差別可能一部份還是出在BCI上。我想義憤填膺與中共小粉紅對罵及抵制舔共藝人的理智台灣人民一定都已經很清楚BCI是「良好棉花發展協會」的簡稱,BCI這個國際NGO組織指在推動棉花產業友善對待環境和產業勞動力的工作。去年BCI發表了聲明,表示「無法證明新疆棉花在生產過程中沒有強迫勞動力的行為」,也就是BCI決定不為新疆棉花的生產過程背書,才引發BCI的會員企業如H&M、Nike跟著BCI停用新疆棉花。也就是說,與其說是企業良心發現決定關心新疆狀況,不如說是他們只是依照一直以來的企業政策只使用通過BCI認證的棉花(題外話,近期這個風波燒起來之後,我個人覺得BCI在中國上海代表處發表的聲明實在相當滑頭:「從未發現一例有關新疆強迫勞動的事件」,沒辦法進去調查當然什麼也發現不了。這跟不付錢就不算嫖也算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當然這些企業還是可以對BCI的聲明視若無睹,像是FILA甚至索性退出BCI以便繼續使用新疆棉,但是H&M和Nike並沒有這樣做,除了其實這些國際品牌在中國市場的營收並沒有到沒有中國市場就會倒的程度(以H&M為例,中國部分的營收只佔它全球營收的5%),更重要的是這次的時空環境不同了。若是在五年前,這些國際大牌對這樣關於人權的議題依舊充耳不聞,繼續使用新疆棉花,在國際上大概也不會有怎樣的反彈聲浪,但是在中國政府終於成功的經由武漢肺炎、香港問題和近幾年來實在不太高明的戰狼外交,讓全世界都注意到中國的惡行惡狀之後,中國的國際形象跌到近年來的新低點,這些國際大牌若繼續使用新疆棉,真的可能會傷害他們在其他國家長久經營的品牌價值。重新整理一下事件的脈絡好了,非營利的國際性NGO組織BCI開第一槍,在全世界逐漸認清中國面目的輿論環境下,以及從川普到拜登政府對中國態度的持續強硬的政策風險中,H&M和Nike面對的選擇是中國市場和全球市場的二擇一,於是他們做出了最符合利益的選擇。完全合理,其實在本質上,H&M和Nike的邏輯和那些被批評的所謂舔共藝人沒有太大差異。
(比較有趣的是,事情發展到今天,好像這些國際大牌在中國市場的影響也有限。經過幾天轟轟烈烈的所謂抵制行動之後,這些品牌在中國的銷售也逐漸回歸正軌,沒有被迫道歉也沒有被迫關店,看來這次吞下去的顯然是中國的小粉紅們。)
除此之外,我有個沒什麼根據的猜測,我覺得還有一個可能是之前的許多所謂「辱華」事件,對那些西方國家而言勾引起的是關於「種族歧視」的政治正確,當中國人大聲疾呼:「你們這些混蛋外國人,又在歧視我們中國人了!」這些外國人雖然可能覺得其實我沒這麼想,但是既然中國人覺得被歧視,那大概真的是有歧視吧!我們西方國家可能真的太習慣歧視亞洲人了啊!這跟性騷擾可以由被害者主觀認定有點類似,雖然我認為太容易「覺得別人會被我歧視」才是一種讓人不舒服的民族優越感,但是種族歧視就是西方世界的天條,如果犯了這條天條,就只有道歉一途。然而這次,這個拒用新疆棉的活動,牽涉到「侵犯人權」、「種族滅絕」這些更巨大的政治正確,西方國家的市場選擇會產生偏轉,也就不令人意外了。
回到這次台港藝人們的切割動作,其實我確實覺得如果他們衡量的天秤兩端是中國市場和台灣市場,那我自己實在無法去指責什麼,最起碼是無法從道德層面去指責。但是如果從國際趨勢和未來的發展可能性來看,我覺得他們可能是做了不夠聰明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