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北求學的高中學子,應該對「北車」——臺北車站一詞不陌生。
今天想分享的,是臺北車站背後,我們也許未曾凝視過的城市風景。
那些歷史
歷史課本曾經提及,臺灣的鐵路建設始自清朝劉銘傳擔任巡撫的時期,日治的1908年,臺灣也蓋了第一條縱貫鐵路。
然你可曾想過,眼前看到的臺北車站建築,在那裡聳立了多少年歲呢?
事實上,第一代的臺北車站建設始自1891年,當時的臺北車站規模較小,在現今北門捷運站的位置。與現在的建築出入口不同,是第一座歐洲棚式建築,儘管歷史照片已經模糊,然而在100年前,這可是跨時代的發明與技術。
第二代的臺北車站是仿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斜對面更建有當時極豪奢的臺北鐵道飯店,而臺北車站也在此時遷移至城北現址,正門開在表町通(現在的館前路),對著臺灣總督府博物館(現在的國立臺灣博物館)。
第三代的臺北車站開始引進新式建築方式,使用水泥建材,風格上也不同於上一代融合東西方的折衷主義式建築,是現代主義風格的方塊式建築。1989年落成的第四代(也有些說法稱其為第五代)建築便是我們今日看到的使用鋼筋混凝土搭建的臺北車站。
那些裝置與字跡
想到臺北車站,最鮮明的印象除了偌大的車站建築,應該就是「臺北車站」這四個書法字了吧!
這四個字出自書法家董陽孜之手,他的代表書法作品還包括:華山1914、齊柏林的看見臺灣、白先勇的孽子以及雲門舞集等。董陽孜的書法融合西方現代藝術構圖,書寫詮釋獨特,在2020年初更曾在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辦
回顧展。
車站大廳中,還有從香港引進的翻牌式時刻表,翻牌的聲響是許多旅客記憶中的熟悉音響,可惜的是由於使用的後期故常頻繁,替換零件也多不再有供應,現在已經退役,改成電子的LED時刻表,移至鐵道博物館。
那些空間裡的人
若曾花心神凝視,應也曾留意到,寒冬中、炎夏中,那個個沉默、凝視,落腳在車站外圍廣告看板旁的無家者。
臺北這座城市融有許多的矛盾,或許說是對立的、衝突的。忙碌的車站中,繁忙的商務人士、等著開創未來的年輕學子⋯⋯眾人往往急於移動,鮮少花費心神留意城市底端那些住在幽微角落的人們,那些讓城市得以順利運行的小齒輪。
週日時的車站大廳中,也會看到許多移工隨地而坐,開心的與自己的朋友閒話家常。
在推出了爭議性的「限坐令」政策之後,車站大廳的黑白格紋便一度成為話題焦點,人們討論是否不應該就地而坐、推出此政策是否針對的是特定族群,人們也重新討論汙名是否存在。
臺北車站大廳中也時常有倡議團體與相關活動舉行,諸如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One Forty、人生百味的送餐計畫等,以後經過臺北車站時不妨慢下腳步,細細感受那些被遺忘於疾行中的城市片羽。
責任編輯:卓芸亦 核稿編輯:周永秦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