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數據中發現文學作品的秘密—《文學大數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們都知道大數據、演算法非常厲害,可怕的程度堪比一九八四中的老大哥,懂得掌握跟運用數據的人可以說是這個時代的狠角色,數據不僅可以用來分析我們的喜好,沒想到它竟然也可以找出名作家隱藏在作品中的小習慣,以及挖掘出暢銷書的不敗公式!⠀

一、你的文章有重點嗎?⠀

許多作家教寫作的時候,通常會有2個建議:少用副詞和驚嘆號!⠀
如果一篇文章裡面充滿各種形容詞和ly結尾的副詞,看完之後通常會覺得很空虛,原因是很不具體、知識密度很低,只看到很多漂亮的文字但不知道想要表達些什麼,可能一大段文字真正的重點只有一句話。
這個狀況也適用在講話上,有些人講話含金量高,每一句都是重點,沒有多餘的廢話;另外也有些人,你花了很長的時間聽他講話,卻只聽到名詞解釋名詞,或是充斥感覺性的用語。
這樣的說話方式容易讓人感到不耐煩,因此也越來越多人強調不論是說話還是寫文章,第一句就要開門見山把結論點出來,然後再進一步舉例子說明。

▋為什麼不要太常使用驚嘆號呢?⠀

過多的驚嘆號代表作者想要用輕鬆的方式讓讀者出現驚訝、震驚的情緒反應,一位老司機作家比起新手作家,會更懂得如何運用文字,例如在文字中多寫一些細節和埋伏筆,也會運用五感的描述方式讓讀者產生共鳴。⠀

二、從用詞可以判斷出作家的性別嗎?⠀

這個答案是可以的!⠀
作者將古今中外的小說常用詞拿出來分析,其中有一個我覺得挺有趣的,研究結果顯示,吻、愛、微笑會跑到跟作者性別不一樣的角色上,男作家讓女性角色出現吻戲的比率高過男性角色,而女作家卻比較常讓男性角色獻吻。⠀

三、系列小說其實是作者的銷售漏斗?評分次數跟評分高低哪個比較準呢?⠀

不曉得你有沒有發現,系列小說後面的集數幾乎都會越來越厚,例如哈利波特、暮光之城,飢餓遊戲是少數三部曲字數差不多的。⠀
我本來想說也許是因為故事越來越複雜的關係,但似乎案情不單純,作家原來會因為讀者和出版社的壓力,而決定增加作品的字數。⠀
作者研究發現,好讀網(Goodreads.com)上面的評價次數比起評分更有參考性,因為第一集看的人通常最多,讀者各有喜好,當到了續集的時候,只有死忠的讀者才會看,所以評分通常會比較高。⠀
從這個角度看來,評分次數會比評分高低要能展現作品的優劣~~⠀
這本書裡面還有提到一些有趣的研究發現,從數據的角度來看文學也挺特別的,有興趣的人也可以去找來看看喔~
想看更多書籍分享歡迎訂閱凱妮絲人生升級電子報
avatar-img
50會員
60內容數
紀錄來地球玩耍的心得 學習如何照顧身體、情緒和心靈 從書籍和戲劇中蒐集其他人類過生活的靈感 也從音樂和藝術中看見生活之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歷史上的天才們平常都在做什麼事情呢?在《歡迎光臨天才城市》這本中有非常多有趣的故事,例如達文西跟米開朗基羅原來是死對頭、辛普森為了實驗麻醉藥效果差點把親友毒死、莫札特竟然在妻子生產的時候在旁邊寫曲!這些孕育天才的城市具有那些特點呢?
你曾有過在比賽或是重要場合中被噪音干擾的經驗嗎?也許是選舉造勢車、廣告車或是隔壁同學敲打桌子的聲音,當生活中出現難以忍受的噪音或聲響時,該怎麼保持內心的平和,讓自己能夠專注在當下呢?
市面上關於如何提高生產力、增加效率的書籍跟文章非常多,每個人適合的方法也不一樣,由於最近剛好有比較多專案同時進行,因此認真從podcast和書籍中蒐集了運用清單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
拖延真的是件十惡不赦的事情嗎? 人人都在找尋克服拖延的方法,不管是排口罩還是告白,好像不趕快出手就會失去機會!但我要跟你分享,拖延非但不是壞事,有的時候拖延是幫助你成功的重大關鍵!
我們從小到大的教育都是在學習亞當一號需要的能力,沒有一堂課是在教導我們如何面對自我、接受自己的缺陷,如果我們沒有辦法真正的了解自己,那麼必然無法尊重與接受他人與自己的差異性。
仰起頭感受陽光篩過樹葉,細細小小的光顆粒照映在臉上,那種微微溫暖的滿足,天空中雲影緩緩的移動,腳下這片青青草地隨之一明一暗,耳邊傳來小鳥清脆悅耳的歌聲,淡雅的花香撲鼻而來,大自然的運行、四季的遞嬗感覺是如此的自然......
歷史上的天才們平常都在做什麼事情呢?在《歡迎光臨天才城市》這本中有非常多有趣的故事,例如達文西跟米開朗基羅原來是死對頭、辛普森為了實驗麻醉藥效果差點把親友毒死、莫札特竟然在妻子生產的時候在旁邊寫曲!這些孕育天才的城市具有那些特點呢?
你曾有過在比賽或是重要場合中被噪音干擾的經驗嗎?也許是選舉造勢車、廣告車或是隔壁同學敲打桌子的聲音,當生活中出現難以忍受的噪音或聲響時,該怎麼保持內心的平和,讓自己能夠專注在當下呢?
市面上關於如何提高生產力、增加效率的書籍跟文章非常多,每個人適合的方法也不一樣,由於最近剛好有比較多專案同時進行,因此認真從podcast和書籍中蒐集了運用清單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
拖延真的是件十惡不赦的事情嗎? 人人都在找尋克服拖延的方法,不管是排口罩還是告白,好像不趕快出手就會失去機會!但我要跟你分享,拖延非但不是壞事,有的時候拖延是幫助你成功的重大關鍵!
我們從小到大的教育都是在學習亞當一號需要的能力,沒有一堂課是在教導我們如何面對自我、接受自己的缺陷,如果我們沒有辦法真正的了解自己,那麼必然無法尊重與接受他人與自己的差異性。
仰起頭感受陽光篩過樹葉,細細小小的光顆粒照映在臉上,那種微微溫暖的滿足,天空中雲影緩緩的移動,腳下這片青青草地隨之一明一暗,耳邊傳來小鳥清脆悅耳的歌聲,淡雅的花香撲鼻而來,大自然的運行、四季的遞嬗感覺是如此的自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小說作者面臨著娛樂市場的挑戰。讀者變得更喜愛快節奏的故事,而忽略了深刻的情感體驗。作為作者,堅持創作內涵豐富的作品,傳遞正確的價值觀,成為了重要的責任。本文探討了這種變化的背景及其對創作風格的影響。
Thumbnail
不要想得太複雜,筆者當年剛開始時,寫作功力也很低,內容往往是擷取閱讀過的片段,硬是加入到文章中。類似填空,自己想了一個概念,然後找可以用的內容填進去。 年紀比較輕的族群,寫出的網文往往有這種特性,這是理所當然的,年齡跟閱讀總量一定有關,所以習慣引經據典,非得要找到大師、師傅、導師的語錄進去。
Thumbnail
筆者一開始就提到,扣掉專業書刊,一般書籍有科普、導讀、百科幾種類,大致上可以解釋為,「對一般人的興趣啟發」、「引導一般人進入這門專業」、「知識的一般性介紹」。各位有沒發現,其實很少有書是表明自己是導讀書、科普書的?多數作者寫書時,不會想那麼多,大致上只會區分專業程度,以及受眾的程度。
Thumbnail
很多人寫小說會用一些生僻字,或者在寫古風文的時候會用比較不常見的句型。我覺得這些都算是一種寫作手法,適度的話可以為文章增添風味,過量卻會造成文章難以閱讀的問題。
Thumbnail
閱讀原來可以分成兩個角度,就是以「普通讀者」的心態,以及「作家」觀摩的態度去面對,作家眼中連「一個文字」都可以拆開去領會。
  演算法與民眾也喜歡那些聳動且沒有明講內容的標題:「結果竟然是這樣!小夥子知道真相後悔莫及!」,或將一些彼此不相干的淺薄介紹以虛假的實用或急迫感來包裝:「原來我一直都用錯!十個你不能不知道的居家用品隱藏密技!」。在這個環境下,只要你沒辦法做出像樣的搜尋引擎優化和引流推廣,酒再好,也逃不出巷子的深。
Thumbnail
  嗨!大家好,我終於又回來科普創作知識了。中間這一周經歷各種備課方面的摧殘,半死不活,但起碼還能動筆。寫寫創作方面的事情,對我來說也是充電、回血的手段,廢話不多說,讓我們稍微回憶上一周講些什麼。   上一周,我們說到篇幅至關重要,影響從選材、劇情編排和人物設計等等層面。極短篇以爆點為核心,花
Thumbnail
寫出更好的文章 最近平台改版,許多人討論如何寫出更好的文章。大家紛紛分析自己的數據後台,並提出來分享和討論。在這裡,我也想藉此機會,從文化創意的角度來談談創作者的數據思維應該是什麼。 創作者的最終目的是要養活自己 首先,創作者的最終目的是要養活自己。要養活自己,就必須讓自己的文章賣得出去,吸引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小說作者面臨著娛樂市場的挑戰。讀者變得更喜愛快節奏的故事,而忽略了深刻的情感體驗。作為作者,堅持創作內涵豐富的作品,傳遞正確的價值觀,成為了重要的責任。本文探討了這種變化的背景及其對創作風格的影響。
Thumbnail
不要想得太複雜,筆者當年剛開始時,寫作功力也很低,內容往往是擷取閱讀過的片段,硬是加入到文章中。類似填空,自己想了一個概念,然後找可以用的內容填進去。 年紀比較輕的族群,寫出的網文往往有這種特性,這是理所當然的,年齡跟閱讀總量一定有關,所以習慣引經據典,非得要找到大師、師傅、導師的語錄進去。
Thumbnail
筆者一開始就提到,扣掉專業書刊,一般書籍有科普、導讀、百科幾種類,大致上可以解釋為,「對一般人的興趣啟發」、「引導一般人進入這門專業」、「知識的一般性介紹」。各位有沒發現,其實很少有書是表明自己是導讀書、科普書的?多數作者寫書時,不會想那麼多,大致上只會區分專業程度,以及受眾的程度。
Thumbnail
很多人寫小說會用一些生僻字,或者在寫古風文的時候會用比較不常見的句型。我覺得這些都算是一種寫作手法,適度的話可以為文章增添風味,過量卻會造成文章難以閱讀的問題。
Thumbnail
閱讀原來可以分成兩個角度,就是以「普通讀者」的心態,以及「作家」觀摩的態度去面對,作家眼中連「一個文字」都可以拆開去領會。
  演算法與民眾也喜歡那些聳動且沒有明講內容的標題:「結果竟然是這樣!小夥子知道真相後悔莫及!」,或將一些彼此不相干的淺薄介紹以虛假的實用或急迫感來包裝:「原來我一直都用錯!十個你不能不知道的居家用品隱藏密技!」。在這個環境下,只要你沒辦法做出像樣的搜尋引擎優化和引流推廣,酒再好,也逃不出巷子的深。
Thumbnail
  嗨!大家好,我終於又回來科普創作知識了。中間這一周經歷各種備課方面的摧殘,半死不活,但起碼還能動筆。寫寫創作方面的事情,對我來說也是充電、回血的手段,廢話不多說,讓我們稍微回憶上一周講些什麼。   上一周,我們說到篇幅至關重要,影響從選材、劇情編排和人物設計等等層面。極短篇以爆點為核心,花
Thumbnail
寫出更好的文章 最近平台改版,許多人討論如何寫出更好的文章。大家紛紛分析自己的數據後台,並提出來分享和討論。在這裡,我也想藉此機會,從文化創意的角度來談談創作者的數據思維應該是什麼。 創作者的最終目的是要養活自己 首先,創作者的最終目的是要養活自己。要養活自己,就必須讓自己的文章賣得出去,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