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拿紙本獻祭──在疫情中存與亡的蘋果日報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以「不辦高深、只求傳真」為核心宗旨的蘋果日報將在2021年5月18日停刊,最後一刊標題斗大寫上「再會」兩字,宣告著近7000個日更紙本新聞日子的落幕,也好似在向紙媒時代揮手告別。
《蘋果》在聲明稿中提到,數位平台的壟斷、香港政治局勢的惡化,使廣告大量流失,割捨紙本、把所有資源挹注數位,成為最後解方。
實體報紙、雜誌的廣告商移出,是媒體共同的困境,四大報及老三台等資深新聞平台必須數位轉型、多角化經營,也早是大勢所趨。
從疫情下指揮中心的每日直播也可看見,新聞從業人員執掌的權力結構被僭越,人民可直接接觸第一手消息,且能在直播留言區中,出征對提問不滿的記者。第四權的專業及與消息來源的關係被干涉、質疑,除了紙本存在的必要性,更也讓人在全民皆創用者、有帳號即能成為自媒體的時代反思,那公媒體有存在的必要性嗎?
圖片截自蘋果新聞網Facebook
《蘋果》是台灣第一份全彩的綜合報紙,也是第一份以零售為主的報紙,當年以全彩大圖、較高磅數紙質、聳動標題顛覆國民對報紙的想像。它有為妥協銷量、討好讀者的腥羶色,但也有令我敬佩,不論藍綠,只管批判、監督的第四權正義。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在自傳《人生不是名利場》中提到,
我們不能抗拒潮流大勢,但我們必須抗拒邪惡,就算要失敗,也不該讓歷史不染上色彩、空白著走過去。
從在衣服上宣揚反對六四口號的服裝公司Giordano,到不向政經勢力低頭的壹傳媒,品牌等身,如今他正用肉身與政治力量抗衡。
除了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壹傳媒在媒體的編年史上也有許多創舉,如創立「讀者意見會」,以讀者意見為導向的撰稿政策,使得每兩週會邀約讀者,觀察、錄音其閱報的過程,若讀者跳過某篇文章、或對內容有負面評價,將影響編採人員的生存。
另外,「檢討會」也讓員工直接面對老闆和主管的批評、讚許,透過交流能讓批評制度化、形成共識。更首創讀者爆料與投訴專線,透過追蹤每日上百件報案線索,揭發醜陋、或感人的真相
縱然內容有小報化、侵犯隱私、公然猥褻等模糊地帶,但《蘋果》勇於揭露貪腐與不正義,接地氣、為少數發聲,且始終能不畏兩黨,遊走在政治光譜兩端。今後少了紙本的聲量,是媒體界的一大憾事。
許多人懷抱理想投身媒體,但最後面對:流量目標、讀者權利、社會正義、組織和廣告商壓力時,又會如何排列優先順序呢?
avatar-img
14會員
21內容數
用一本書,回應一個社會問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eggy Ji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上週,台北文學季在剝皮寮歷史街區舉辦以「尋城記」為名的主題展覽。隨著疫情升溫,原先展區中的台北景點縮影、展場來往人潮,與如今架設的檢疫中心、人心惶惶下空蕩的街頭,恰恰成為對比。也似乎提醒著我們,永遠在線上是日常狀態,然而線下的街道、風景、人聲與車流,都構築、也影響孕育了我們的生活。
我認為習慣之所以難以養成,是累積效果的可視性較低,且通常無法線性歸因。我們很難說歐普拉的台風穩健、善於表達是源於每天冥想;稻盛和夫的經營成就是因為日日反省自我。然而長時間做一件事,也許未必真的能歸結到某個成果,但能讓你形成那個渴望的身分認同。
前些日子,壽司店行銷活動將創意動到更改名字身上,名字內有鮭魚即能免費享用,因而掀起姓名受之於父母、改名違背孝道、現在年輕人草率、荒誕等批判。姓名往往指涉著一個人,但當更改名字,甚至失去名字,與人之間的連結就消失了嗎?
對真實的渴求,呼應了此次2021國際紀錄片影展的題名:再見真實。再現真實(Re-encounter reality)也再見真實(Goodbye reality)。
相較於其他訴說中年議題的電影,《醉好的時光》最討喜的部分,莫過於將場景設定在校園。四位中年大叔以「讓身體維持在0.05酒精,能表現出最好狀態」的實驗,開啟不同於日常的生活。
上週,台北文學季在剝皮寮歷史街區舉辦以「尋城記」為名的主題展覽。隨著疫情升溫,原先展區中的台北景點縮影、展場來往人潮,與如今架設的檢疫中心、人心惶惶下空蕩的街頭,恰恰成為對比。也似乎提醒著我們,永遠在線上是日常狀態,然而線下的街道、風景、人聲與車流,都構築、也影響孕育了我們的生活。
我認為習慣之所以難以養成,是累積效果的可視性較低,且通常無法線性歸因。我們很難說歐普拉的台風穩健、善於表達是源於每天冥想;稻盛和夫的經營成就是因為日日反省自我。然而長時間做一件事,也許未必真的能歸結到某個成果,但能讓你形成那個渴望的身分認同。
前些日子,壽司店行銷活動將創意動到更改名字身上,名字內有鮭魚即能免費享用,因而掀起姓名受之於父母、改名違背孝道、現在年輕人草率、荒誕等批判。姓名往往指涉著一個人,但當更改名字,甚至失去名字,與人之間的連結就消失了嗎?
對真實的渴求,呼應了此次2021國際紀錄片影展的題名:再見真實。再現真實(Re-encounter reality)也再見真實(Goodbye reality)。
相較於其他訴說中年議題的電影,《醉好的時光》最討喜的部分,莫過於將場景設定在校園。四位中年大叔以「讓身體維持在0.05酒精,能表現出最好狀態」的實驗,開啟不同於日常的生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6月24日0時50分,首批《蘋果》於太子報社士多發售。56分,運載報紙車的《蘋果》抵達旺角,在旺角西洋菜南街與亞皆老街交界的報紙檔已經有逾千人排隊,購入最後一期《蘋果》,人龍圍繞附近大廈繞了一圈。排第一的讀者更帶同昨日(6月23日)的《蘋果》,於晚上10時左右已經到報紙檔外排隊。她形容是該報是「被」
Thumbnail
小報文化小記者生存紀事EP01 小報文化是台港資某報紙的特色,即使它的記者數和資源是數倍於傳統平媒的。這讓台水傳統平媒很不適應。我個人把臥韱採訪配合同事在外頭公共場地拍攝的沒爭議的鐵則,主要是要以踢爆台灣不公不益不文化的亂象,滿足觀眾自以為偉光正的三歡來批評見報的新聞,這對公部門影響力很大,他們還
Thumbnail
接下來我又要恢復Substack那邊的電子報的發報。其實五月之後我的發文頻率就很高,累積文章量也很多,一直沒有發電子報的原因,是在思考「方格子」這邊的文章,有哪些是持續保持上鎖,不會把精簡版放到電子報去?
【0625盤前重點新聞】 *輝達陷入修正 那指收黑超1%創4月來最差單日表現 *AI 需求旺 5 月製造業指數年增 16.7% *蘋果傳要來台灣設資料中心 經濟效益上看千億元 *全球半導體晶圓廠產能持續攀升 今明兩年成長 6%、7%
Thumbnail
【0620盤前重點新聞】 *蘋果攻平價頭盔傳鴻海代工 玉晶光、GIS也沾光 *運力、運價雙雙破表 貨櫃航運後市看法分歧 *先進封裝熱 日月光、京元電、力成 三強營運點火 *台系成熟製程廠 反彈仍不易
【0611盤前重點新聞】 *輝達拆股後回彈 蘋果AI亮相 標普那指齊刷新高 *蘋果OS系統整合OpenAI 馬斯克揚言旗下公司祭禁令 *大客戶包下產能訂單滿到2026 台積電3奈米掀搶購潮 *蘋果WWDC搖大旗!台股多頭續航 法人看好台鏈名單出爐
Thumbnail
當智慧型手機幾乎可以取代電子及平面媒體時,已經很少人端坐家中,藉由電視收看新聞。如果有,也僅僅把它當作電腦顯示器使用。同時,國人收視新聞的方式也已大幅改變,慣以收看「新聞談話節目」取代收看新聞台。
Thumbnail
前陣子蘋果傳出不造車了要專注投入AI領域掀起了很多的討論,有人拍手叫好認為早該如此有人認為小米都可以做到蘋果太遜啦… 個人認為蘋果放棄造車是好事,雖然說現在電動車的供應鏈已經滿完整的,我認為大多數供應鏈很難像蘋果的其他產品一樣任蘋果完全掌握,之前科技工作講有採訪前蘋果採購,採訪中大家可以很清楚知道
Thumbnail
上週停訂報紙,也解除追蹤,把電子報設定去垃圾桶。
6月24日0時50分,首批《蘋果》於太子報社士多發售。56分,運載報紙車的《蘋果》抵達旺角,在旺角西洋菜南街與亞皆老街交界的報紙檔已經有逾千人排隊,購入最後一期《蘋果》,人龍圍繞附近大廈繞了一圈。排第一的讀者更帶同昨日(6月23日)的《蘋果》,於晚上10時左右已經到報紙檔外排隊。她形容是該報是「被」
Thumbnail
小報文化小記者生存紀事EP01 小報文化是台港資某報紙的特色,即使它的記者數和資源是數倍於傳統平媒的。這讓台水傳統平媒很不適應。我個人把臥韱採訪配合同事在外頭公共場地拍攝的沒爭議的鐵則,主要是要以踢爆台灣不公不益不文化的亂象,滿足觀眾自以為偉光正的三歡來批評見報的新聞,這對公部門影響力很大,他們還
Thumbnail
接下來我又要恢復Substack那邊的電子報的發報。其實五月之後我的發文頻率就很高,累積文章量也很多,一直沒有發電子報的原因,是在思考「方格子」這邊的文章,有哪些是持續保持上鎖,不會把精簡版放到電子報去?
【0625盤前重點新聞】 *輝達陷入修正 那指收黑超1%創4月來最差單日表現 *AI 需求旺 5 月製造業指數年增 16.7% *蘋果傳要來台灣設資料中心 經濟效益上看千億元 *全球半導體晶圓廠產能持續攀升 今明兩年成長 6%、7%
Thumbnail
【0620盤前重點新聞】 *蘋果攻平價頭盔傳鴻海代工 玉晶光、GIS也沾光 *運力、運價雙雙破表 貨櫃航運後市看法分歧 *先進封裝熱 日月光、京元電、力成 三強營運點火 *台系成熟製程廠 反彈仍不易
【0611盤前重點新聞】 *輝達拆股後回彈 蘋果AI亮相 標普那指齊刷新高 *蘋果OS系統整合OpenAI 馬斯克揚言旗下公司祭禁令 *大客戶包下產能訂單滿到2026 台積電3奈米掀搶購潮 *蘋果WWDC搖大旗!台股多頭續航 法人看好台鏈名單出爐
Thumbnail
當智慧型手機幾乎可以取代電子及平面媒體時,已經很少人端坐家中,藉由電視收看新聞。如果有,也僅僅把它當作電腦顯示器使用。同時,國人收視新聞的方式也已大幅改變,慣以收看「新聞談話節目」取代收看新聞台。
Thumbnail
前陣子蘋果傳出不造車了要專注投入AI領域掀起了很多的討論,有人拍手叫好認為早該如此有人認為小米都可以做到蘋果太遜啦… 個人認為蘋果放棄造車是好事,雖然說現在電動車的供應鏈已經滿完整的,我認為大多數供應鏈很難像蘋果的其他產品一樣任蘋果完全掌握,之前科技工作講有採訪前蘋果採購,採訪中大家可以很清楚知道
Thumbnail
上週停訂報紙,也解除追蹤,把電子報設定去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