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開始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以下所提出的忠告,是以慘痛教訓換來的,敬請各位認真看待。
你不希望孩子犯的錯誤,必須從一開始予以糾正,千萬不要以孩子還小為藉口,對他們的錯誤視而不見,或容忍或讓步。
有時候,儘管只是一些微小得令人毫不在意的行為,例如寫字的筆劃不正確,或玩完的玩具隨處亂放,你認為孩子還小嘛,便沒強硬要他跟從筆劃寫字或將玩具收拾好,這對你來說微不足道,卻讓孩子不知不覺間養成習慣,而習慣一旦形成,要糾正便千難萬難,反而從一開始要他們養成好習慣容易多了,所以如果你希望孩子不要做某種行為,一定要在該行為首次出現時作出糾正,不要等到孩子長大後才要求他們改過來。
你可能會憂慮,孩子還小,未必能明白你的意思,也根本無法達到你的要求,但別管他們做不做得到,要他們做就是了。也許他們現在還不懂,沒所謂的,儘管提出你的要求吧,也不必跟他們硬碰,他們做得到固然最好,做不到也毋須強求,但你必須宣示立場和要求,今天做不到明天再試,明天做不到後天再試,只要你一次又一次重覆要求,他們自然會記在腦內,潛移物化下總有一天會達到要求,但如果你從一開始就放任他們,日後如何加倍力度,也難敵根深蒂固的習慣。
過程中,孩子必然會嫌你嘮叨,你可能會為了不想跟孩子起衝突而選擇默不作聲,暫時息事寧人,但我老實告訴你,事情絕對不會就這樣過去,今天你放過這個惡習,日後便要面對更大力度的反撲,不要天真的以為孩子長大以後會自動變好,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發生的,別妄想了。
反正都是要面對,當然是在習慣養成之前解決比較輕鬆,否則日後必然後悔當初立場不夠堅定才導致現在舉步維艱。
育兒從不簡單,一起加油哦。
avatar-img
105會員
748內容數
每次看到好書、精彩電影和劇集都想向別人推介,實在不能只有我看到啊,如果我的文字能讓你對某本書、某齣電影或劇集感興趣,繼而找來看,真是功德無量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梁淑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每次打開Netflix要選擇看甚麼都會感到十分困擾,明明有這麼多選擇,我卻總是不知道該選擇甚麼。 然後,新戲《窺密》(The Woman in the Window)上場,因為是Amy Adams主演,所以這一次甚麼也沒考慮便按下播放鍵。 電影講述本身是兒童心理醫生的女主角患上懼曠症,整天只能呆
推理小說作家喜歡寫出驚人的轉折,因為出人意表的結局能令讀者眼前一亮,是決定推理小說成敗的關鍵,而最後一行逆轉的推理小說,將結局的反轉推至極致,用一句推翻讀者對整篇小說的認知,帶來雙倍的震撼。 北山猛邦的《千年圖書館》透過五個短篇小說將最後一行逆轉玩到出神入化,令人一看難忘。 五個短篇小說風格截然不
Apple TV+的電視劇從來不算熱門,早前免費訂閱一年時,我也只在Apple TV+看過兩齣電視劇,一齣是《靈異女僕》,一齣是《捍衛我兒》(Defending Jacob)。 《捍衛我兒》是八集完的短劇,由美國隊長基斯·伊雲斯主演,他當然是吸引我看此劇的元素,但另一個原因還是這齣劇的劇情。 劇
雖然已經買了好幾本加納朋友的書,但一直放著沒看,這本《我所預感的悲傷未來》一看書名就是我喜愛的類型,所以便先看這一本,並與另一本小說《時空裏的沙漏》搭成“扭轉未來”的主題閱讀書單。 《我所預感的悲傷未來》分成兩部份,前半是〈平坦〉,後半是〈崎嶇〉,兩部份予人的感覺大不同。 前半以男主角的角度書
我是被劇情介紹吸引而看這本《殺人者的記憶法》,韓國小說我真的看得不多,算是一種新體驗吧。 《殺人者的記憶法》講述一個“已退休”的連續殺人犯患上老人痴呆症,無法好好記位新近的記憶,卻對年青時犯下的連續殺人事件記得一清二楚。他居住的社區最近也發生連續殺人案,他覺得對方的犯案手法跟他很相似,而且他懷疑那
一個人的自信心到底是從哪裏來的? 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決定,對要辦的事有十足的把握,覺得自己應付得來,有信心做得到、做得好,自信心便漸漸培養出來。 孩子的自信來源應該是做好自己,而不是做得比別人好。本來應該是這樣的,孩子做事前,只需要問自己有沒有信心做得到,有信心便行了。然而,不知甚麼時候開始,孩子做
  每次打開Netflix要選擇看甚麼都會感到十分困擾,明明有這麼多選擇,我卻總是不知道該選擇甚麼。 然後,新戲《窺密》(The Woman in the Window)上場,因為是Amy Adams主演,所以這一次甚麼也沒考慮便按下播放鍵。 電影講述本身是兒童心理醫生的女主角患上懼曠症,整天只能呆
推理小說作家喜歡寫出驚人的轉折,因為出人意表的結局能令讀者眼前一亮,是決定推理小說成敗的關鍵,而最後一行逆轉的推理小說,將結局的反轉推至極致,用一句推翻讀者對整篇小說的認知,帶來雙倍的震撼。 北山猛邦的《千年圖書館》透過五個短篇小說將最後一行逆轉玩到出神入化,令人一看難忘。 五個短篇小說風格截然不
Apple TV+的電視劇從來不算熱門,早前免費訂閱一年時,我也只在Apple TV+看過兩齣電視劇,一齣是《靈異女僕》,一齣是《捍衛我兒》(Defending Jacob)。 《捍衛我兒》是八集完的短劇,由美國隊長基斯·伊雲斯主演,他當然是吸引我看此劇的元素,但另一個原因還是這齣劇的劇情。 劇
雖然已經買了好幾本加納朋友的書,但一直放著沒看,這本《我所預感的悲傷未來》一看書名就是我喜愛的類型,所以便先看這一本,並與另一本小說《時空裏的沙漏》搭成“扭轉未來”的主題閱讀書單。 《我所預感的悲傷未來》分成兩部份,前半是〈平坦〉,後半是〈崎嶇〉,兩部份予人的感覺大不同。 前半以男主角的角度書
我是被劇情介紹吸引而看這本《殺人者的記憶法》,韓國小說我真的看得不多,算是一種新體驗吧。 《殺人者的記憶法》講述一個“已退休”的連續殺人犯患上老人痴呆症,無法好好記位新近的記憶,卻對年青時犯下的連續殺人事件記得一清二楚。他居住的社區最近也發生連續殺人案,他覺得對方的犯案手法跟他很相似,而且他懷疑那
一個人的自信心到底是從哪裏來的? 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決定,對要辦的事有十足的把握,覺得自己應付得來,有信心做得到、做得好,自信心便漸漸培養出來。 孩子的自信來源應該是做好自己,而不是做得比別人好。本來應該是這樣的,孩子做事前,只需要問自己有沒有信心做得到,有信心便行了。然而,不知甚麼時候開始,孩子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孩子2~3歲的時候 開始進入不要不要期 這也不要 那也不要 有時候生氣還會亂丟東西和打人
Thumbnail
在現今社會,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後,為了怕孩子被貼標籤,往往選擇護短,甚至對受害人/檢舉人找碴。殊不知,犯錯是讓孩子學會負責的機會,若父母保護過當,會讓孩子形成用護短和找碴來面對錯誤的腦迴路。 這樣的態度不僅會對孩子不利,當孩子將這樣的教養方式複製到下一代,就會形成代際循環。
Thumbnail
  兒童工作是為了累積技能及生活經驗,整合運用。簡單的事情重複一直做,能夠培養專注力,堅持孩子每天的作息表,持之以恆,能夠培養次序感。要請孩子做甚麼事情要先告知,孩子做甚麼事情也先告知成人,能善用規則制定。溫和對待孩子的錯誤,若孩子認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會錯,會養成安逸的性格。孩子不是不夠好
孩子寫字作業的背後,是家長期待和孩子的心聲交錯。是否應該要求孩子擦掉重寫字跡?這不僅關乎孩子的寫字能力,更牽動著親子關係的微妙平衡…
Thumbnail
身為父母,我們無法期望孩子百分之百都照我們的想法去執行;因此,我們需要設立自己的大原則,並在其他方面抓大放小。這樣不僅是給予孩子寬恕,也是對自己的寬恕。
Thumbnail
上週寫了「關於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家長不要做的幾件事」,本文來寫寫「要做」的幾件事情。畢竟,「不要」是比較消極,「要做」會必要積極。 . 我個人覺得要做的事情友 1、要給孩子最後決定,聽聽他的想法 這點跟上一篇文章說不要幫孩子最決定,是一樣的。就是希望可以讓孩子練習做決定。決定你
Thumbnail
(剛剛看到,有人轉PO洪蘭寫的「沒有輸在起跑點這事兒」,趕快丟出我的壓文) . 身為父母尤其是新手爸媽,到了孩子開始上學,整個情緒是亢奮的,一直想要孩子規劃什麼課程,幫孩子做些什麼事情。但是,時間拉長之後,回首親子教養這條來時路,自己盤點一些「家長要做與不做的事情」。先說說「不要做的事情」。
Thumbnail
在快節奏的育兒旅程中,您是否遇到過教導孩子正確行為的挑戰?立即指正不僅是一種技巧,更是一門藝術,能夠在孩子犯錯的第一時間內進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導。 用冷靜、堅定且富有同理心的溝通,我們能夠即時糾正孩子的行為,還能加深親子之間的信任與理解。 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探索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運用這個原則,培養
Thumbnail
你知道嗎?一個簡單的批評,可能會在孩子心中種下自我懷疑的種子。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為什麼不應以孩子偶爾的失敗來定義他們的能力或性格。 從鼓勵的視角出發,了解如何創造一個支持孩子探索潛能和克服困難的環境,讓他們在每一次跌倒後都能更堅強勇敢的站起來。 閱讀全文,了解如何讓你的孩子在挑戰中發現自己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孩子2~3歲的時候 開始進入不要不要期 這也不要 那也不要 有時候生氣還會亂丟東西和打人
Thumbnail
在現今社會,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後,為了怕孩子被貼標籤,往往選擇護短,甚至對受害人/檢舉人找碴。殊不知,犯錯是讓孩子學會負責的機會,若父母保護過當,會讓孩子形成用護短和找碴來面對錯誤的腦迴路。 這樣的態度不僅會對孩子不利,當孩子將這樣的教養方式複製到下一代,就會形成代際循環。
Thumbnail
  兒童工作是為了累積技能及生活經驗,整合運用。簡單的事情重複一直做,能夠培養專注力,堅持孩子每天的作息表,持之以恆,能夠培養次序感。要請孩子做甚麼事情要先告知,孩子做甚麼事情也先告知成人,能善用規則制定。溫和對待孩子的錯誤,若孩子認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會錯,會養成安逸的性格。孩子不是不夠好
孩子寫字作業的背後,是家長期待和孩子的心聲交錯。是否應該要求孩子擦掉重寫字跡?這不僅關乎孩子的寫字能力,更牽動著親子關係的微妙平衡…
Thumbnail
身為父母,我們無法期望孩子百分之百都照我們的想法去執行;因此,我們需要設立自己的大原則,並在其他方面抓大放小。這樣不僅是給予孩子寬恕,也是對自己的寬恕。
Thumbnail
上週寫了「關於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家長不要做的幾件事」,本文來寫寫「要做」的幾件事情。畢竟,「不要」是比較消極,「要做」會必要積極。 . 我個人覺得要做的事情友 1、要給孩子最後決定,聽聽他的想法 這點跟上一篇文章說不要幫孩子最決定,是一樣的。就是希望可以讓孩子練習做決定。決定你
Thumbnail
(剛剛看到,有人轉PO洪蘭寫的「沒有輸在起跑點這事兒」,趕快丟出我的壓文) . 身為父母尤其是新手爸媽,到了孩子開始上學,整個情緒是亢奮的,一直想要孩子規劃什麼課程,幫孩子做些什麼事情。但是,時間拉長之後,回首親子教養這條來時路,自己盤點一些「家長要做與不做的事情」。先說說「不要做的事情」。
Thumbnail
在快節奏的育兒旅程中,您是否遇到過教導孩子正確行為的挑戰?立即指正不僅是一種技巧,更是一門藝術,能夠在孩子犯錯的第一時間內進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導。 用冷靜、堅定且富有同理心的溝通,我們能夠即時糾正孩子的行為,還能加深親子之間的信任與理解。 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探索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運用這個原則,培養
Thumbnail
你知道嗎?一個簡單的批評,可能會在孩子心中種下自我懷疑的種子。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為什麼不應以孩子偶爾的失敗來定義他們的能力或性格。 從鼓勵的視角出發,了解如何創造一個支持孩子探索潛能和克服困難的環境,讓他們在每一次跌倒後都能更堅強勇敢的站起來。 閱讀全文,了解如何讓你的孩子在挑戰中發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