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5/3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一個「校正回歸」萬人解釋,政治角力、自利歸因下的《專業之死》

在5月22日疫情指揮中心公開因篩檢超量的校正回歸確診個案數後,當日Google Trend「校正回歸」一詞搜尋量達50萬,縱使中央及地方首長在直播中對回補用意加以說明,新聞媒體也指出日本、英國等國家面對量能超載時,也用相同作法處理時間差、監測疫情走向,面對陌生新詞,不願了解與撻伐聲仍遍地四起,更有蓋牌、隱匿疫情陰謀論之說。
篩檢、疾病分析有其專業,如今成為眾人插手指涉的被指揮之地。
鑽研蘇聯政局的教授湯姆.尼可斯在著作《專業之死》中定義專家(或稱專業人士、知識分子)為:掌握特定知識體系且以此為職業或主要謀生來源的人。
而當我們投身某領域時也意味著,我們放棄其他領域的工作,且信任其他領域成員會將其專業顧好。
書中使用一個有趣的譬喻:打棒球時,我們只要揮棒落空三次,就得承認自己不是鈴木一朗了。但面對議題,對資訊如恆河沙數的現代人來說,不用真的吸收,而是淺嘗則止、「知道」即可。接著就能站定立場、加入與此相關的閒聊,文章掃過標題即可分享,聽到校正回歸即能大聲謾罵是天能還是時空穿越。
專業式微,很多人將矛頭指向網際網路,匿名性助長大放厥詞,使專家有著眾聲喧嘩下的焦慮。雖作者認為網路罄竹難書,仍列舉諸多罪狀,如有名(作者或網站)、有錢(付費廣告)得以受到演算法肯認;難以區分有意義知識和莫名其妙雜音;無用資訊一再出現;多數人只想看到去蕪存菁的懶人包。
但網路的共時性、共創性,應加速溝通,填補認知空缺,為何取而代之的是飽食資訊饗宴後的腦袋空空?
作者認為,其一是資訊的出菜量太大,且添加名為娛樂的色素與香精,此外,我們習慣決定自己要相信什麼,再去網路上找證據支持。如同偏見同化理論指出,我們強化認同訊息、弱化否定的論述,因而立場漸向光譜兩端移動。
而隨著民主和民粹屢屢在戰役中獲勝,如維基百科即是集結眾人智慧、網路聲量能讓一個議題浮出水面,讓人不禁堅信「我儘管無知仍能與你平起平坐」、「錯誤的猜測原料終能鑄造出一個正確的方向」。
photo from:博客來
photo from:博客來
如同統計確診個案是為了解疫情延燒狀況和給予對應處方,接收資訊時,也該清楚目的是為解決自身問題,或達到對話交流。無論目的為何,在同溫層泡泡中聆聽山谷回音,似乎都不濟於事。
資訊焦慮成為現代人常態,但不該淺嘗則止、甚至飲鴆止渴,作者給予新聞消費者四個建議,包含:要謙虛、格局要大、要相信人性、要有判斷力。
當議題政治化、容易以自利歸因觀看執政者的決定、或媒體的撰文切角方向,我們仍然該相信專業,但並非拜物教般的全然崇尚,而是在觀看同時,深知自己有判斷查核的能力。例如我會盡可能採用最貼近消息來源的報導,直接的採訪、原始的調查數據,此外也用Feedly等工具篩選資訊,好過逛社群平台盲買知識。
專家偶爾會誤判形勢,但不等於必然全面失敗,承認己身能力有限,也不會損及獨立自主性,反而是當不再願意傾聽,將失去論辯的能力。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