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5|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誰導致濁水漂流?

就在《濁水漂流》正式上映當日,我急不及待前往觀賞這套期待已久的電影。
《濁水漂流》電影宣傳海報
相信有不少人都應該知道,《濁水漂流》是根據2012年深水埗露宿者因城市發展被強行掃蕩的事件改編(1)。雖然這件事只是冰山一角,但無論事件本身還是這套電影,都揭示了露宿者一直以來所面對的不足為外人道的困境。因為各種原因,四處流浪,居無定所,顛沛流離。因為無法靠自己覓得工作,拾荒、討乞成為他們的日常,在極端情況下甚至鋌而走險。在電影中,大勝與阿木,為了維持自己與其他宿友的基本生活,不惜在街上偷走放在小店門口的貨物。亦有些宿友,長年染上毒癮,主角輝哥在出獄後,就算一度參與戒毒計劃,並勸過其他宿友別沾上毒癮,他本人最終還是因為其他原因,敵不過毒品的誘惑。因為逃離越戰到香港,卻因為犯法鋃鐺入獄的老爺,出獄後以來一直視金魚缸與裏面的魚兒為自己的心靈寄託。他心中一直惦掛著自己那身在外國的兒子,在一次視像通話過後,父子從此永遠無法再見面。
這一眾露宿者,長年都與環境、社會及命運搏鬥。作為露宿者的輝哥口中所說,「深水埗本來就是窮人的居住地」,這點其實從我讀書時期早就知道。那裏唐樓林立,到處都有劏房甚至籠屋的足跡,居民平均收入偏低,他們的生活狀況亦可想而知。隨著那裏陸續發展高尚住宅項目,舊區重建,在無止境等待政府賠償及安置,卻久久得不到進一步消息下,加上各種不同原因,一些舊區的居民被逼流落街頭,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這群露宿者,生活長期得不到法律保障,又徘徊在「就算於公共空間露宿沒被指犯法,卻又會被以各種隨時成為『犯法』的理由驅趕」之間,然則他們一直被世俗歧視及嫌棄;儘管面對遭粗暴驅趕,甚至連僅有的私人財物都被強行充公,都只能默默忍受目送,無從反抗,就算透過民事訴訟,除了有機會獲得微薄賠償,就得不到政府的道歉,更遑論他們日後仍然要繼續與命運搏鬥。他們正是社會中只有被不斷剝削,沒有實際話語權的弱勢社群,要爭取公義,距離似乎比一般人還要遠……
「明明自己有得選擇,為何偏要選擇這條令自己慘情的道路?」這句說話不禁令我有點唏噓。如果我們有得選擇,有誰不想安分守己地度過平凡的日子? 可惜的是,一個極權政府偏要將我們逼往絕路。到底誰導致濁水漂流? 真正的濁水其實是指哪一方?
《濁水漂流》在我而言是一套誠意度相當高的電影,就算沒誇張的暴力場面,整體的描寫相當平實,當中每一個角色的演繹更能夠赤裸揭示社會的陰暗面,的確值得推介給普羅大眾觀看。要是因為粗口橫飛,甚至控訴政府不公義而被列為三級片,未免對該電影太不公平。
題外話:一看到露宿者這議題,我驀地想起自己最近幾乎看完的《好城市》。當中提及到美國西雅圖有民間團體出版了一份名為《Real Change》,針對貧窮議題發聲的民間週報,安排一些街上的拾荒者及露宿者等以$1美金售賣給大眾,每份週報可以賺取65分錢。儘管只賺取微薄的收入,但足以令這群弱勢社群獲得應有的尊嚴,同時亦能夠藉以向大眾宣傳關注社會上的弱勢階層,不失為一件有意義的工作。這種方式,其後亦陸續有其他文明的國家效法及跟隨。其實香港亦可以效法這種方式,倒是只有靠民間團體推動。
註: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