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者生存》是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科普書,作者以數種動植物因應環境改變之反應為例,解釋人類數種遺傳性疾病基因生成的歷史背景。
這是一本讓人用嶄新的角度看待「遺傳性疾病」的書。
從書名《病者生存》即可看出本書作者的巧思,他把一般人所知的「適者生存」(Survival the Fittest)改成《病者生存》(Survival the Sickest),只動了一個字,《病者生存》即已清晰點出本書主題:當今被視為遺傳性疾病的基因特徵對人類存續之貢獻。
長久以來,人們對「演化」的理解大多是基因在遺傳過程中提供多種突變型,再讓天擇決定能留存的突變型,進而讓物種「越變越好」。但,如果「演化」總是「越變越好」,為何還會出現諸如當今常見於西歐後裔的血鐵沉積症,或是糖尿病、高膽固醇、蠶豆症等遺傳性疾病?《病者生存》作者之一的沙隆.莫艾倫博士以其家族遺傳的血鐵沉積症為始,為上述疑問提供了解答。
《病者生存》介紹許多遺傳性疾病基因特徵的演化背景,例如:在十四世紀腺鼠疫肆虐西歐時,人類演化出導致鐵質過度沉積的血鐵沉積症基因特徵,而這樣的基因特徵正恰好抑制了腺鼠疫桿菌在人體繁殖,讓具有該基因特徵的人類倖免於難;糖尿病的基因特徵形成於冰河期,當時的人類為了對抗低溫環境,演化出可留存大量糖分於血液中的基因特徵,使得冰河時期的人類如同用來釀製冰酒的霜降葡萄,含有大量糖分,進而降低血液裡水分冰點,避免血液凝固產生的冰晶戳破血管壁,得以存活於徹骨冰寒之中;在日照不足的區域裡,人類演化出可累積高膽固醇的基因特徵,可利用些許的陽光即可將膽固醇轉化為維生素D,以維持骨骼健康;在瘧疾肆虐的地中海地區,人類演化出蠶豆症的基因特徵,使得體內的紅血球不利於瘧原蟲繁殖,利於人類存活;不喜愛鐵的益生菌在人類的腸胃道裡和人類和平共存,共同抵禦與人類一樣靠鐵質生存的微生物。上述這些當年的「抗疫英雄」基因特徵就這樣留存在部分種族人類體內,成為現今常見的遺傳性疾病。
《病者生存》更提及,現今存於人類基因庫中的部分基因其實正是前人與病毒、細菌奮戰後達成和平共存的證據,此書亦闡述環境對突變速度及方向的影響、先天及後天環境左右後代基因表現的可能性,甚至提及孕婦在懷孕初期的飲食習慣也會對胎兒產生影響,因為小小的受精卵在發育初期便會從母親提供的營養類型與含量判斷外界的環境,進而調整自身的基因表現。上述證據顯示,許多突變並非只是隨機出現來「碰碰運氣」,而是因應外界變化的調適結果。
讀了《病者生存》才知道,原來當代多種遺傳性疾病的突變基因特徵,曾經在人類面對諸如嚴寒、日照不足、細菌病毒肆虐、水源不潔等嚴峻環境條件下,於危急存亡之秋,帶著人類殺出一條生路,是前人成功對抗環境挑戰留下的紀錄。而現今各個種族早已在通婚、遷徙中漸漸的擴散到世界各地,在不同環境下繁衍,因而在不需要該基因特徵即可存活的環境下,那些基因特徵表現就成為需要治療的遺傳性疾病。誠如《病者生存》所強調的,物種演化就是為了生存與繁殖,人類是如此,細菌、病毒亦然,而人類與細菌、病毒的差異在於:人類懂得何謂「演化」,因此,人類得以在面對環境突然改變時做出因應,例如改善衛生,讓容易傳遞細菌的蚊蟲遠離,或是研發疫苗,讓身體產生抗體等。
《病者生存》是少數幾本讓我重溫數次的科普書,作者用環境中動植物適應環境的方式為例,說明許多遺傳性疾病的表現方式,即使僅具備淺薄生物相關知識的人,也能理解其內容。誠如書中一再強調的,物種演化就是為了生存與繁殖。現今被歸類為「遺傳性疾病」的基因特徵,曾經是解救人類於水火之中的英雄突變。世界變化莫測,誰知道哪天生活環境又會產生怎樣的巨變?現在視為健康的基因屆時又是否能適應無法預期的環境改變?閱畢《病者生存》,讓我對物種「演化」的機制有嶄新的理解,更對於祖先經歷諸多挑戰,以讓我能平靜的存於此時的世界由衷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