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丟丟丟~馴化造成基因不見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作物馴化(crop domestication)對作物本身造成的最大的影響,大概就是「馴化症候群」(domestication)了,可以吃/用的部位變大、從雌雄異株變為雌雄同株、多年生/二年生變成一年生、從異株授粉變為自花授粉、可食部分變得美味...


當然,馴化也會產生其他的影響,例如因為植物產生的化學物質組成改變,而影響到微生物體的組成。但是,還有更驚人的改變:遺失基因。


最早的研究是在玉米。科學家們發現有83%的基因並不是在所有品系的玉米中都有表現,意味著玉米在馴化後,有好些基因都不見了或是不表現。


類似的現象,後來在水稻、小麥、大豆、番茄、高粱、油菜與馬鈴薯都觀察到。最近有研究團隊研究了菜豆(Phaseolus vulgaris),也發現了類似的現象。


菜豆。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菜豆。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過去的研究發現,原生於中南美洲的菜豆,分別在美洲的兩個地點馴化:中美洲與安地斯高原。馴化的菜豆,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從短日照變得對日照長度不敏感,以及從二年生變為一年生。


最近的研究,以5個高品質基因體資料,加上339個全基因體定序資料,來建立所謂的「泛基因體」(pan-genome)。這些基因體資料來自於野生種與栽培品系,且包含來自中美洲與安地斯高原的品系。


結果發現,只有59%的基因是在所有菜豆中都有表現的,其他41%則僅在部分的菜豆中表現。更驚人的是,他們發現了6905個新的基因,這些基因在原先的參考基因體(G19833 v.2.1)中並不存在。若以泛基因體中共有34,338個基因來計算,大約五分之一(20.11%)的基因在馴化中不見了。


這些消失的基因們,是否與特定的功能有關呢?研究團隊發現,這些基因主要集中在花粉萌發、先天免疫、非生物性壓力耐受性以及根毛生長這幾個面向。


為什麼會丟掉這麼多基因呢?研究團隊認為,可能是因為馴化後選擇壓力改變,這些原先在野生種裡面可能是很重要的基因,到了馴化品系中卻變得不再重要。例如非生物性壓力相關的基因,或許是因為馴化後農夫一定會定時澆水,所以就不需要很耐旱了?


但是,隨著全球暖化、氣候變遷,過去或許不那麼重要的特性,現在可能會、或許會、一定會變得越來越重要了;但是,這些基因卻已經被丟掉了!這個研究讓我們了解,或許要培育出能適應當前環境的菜豆,我們更需要從野生種引入基因,而不是只想著將現有的栽培品系雜交而已喔。


參考文獻:


Cortinovis, G., Vincenzi, L., Anderson, R. et al. Adaptive gene loss in the common bean pan-genome during range expansion and domestication. Nat Commun 15, 6698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51032-2


avatar-img
147會員
379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葉報報 的其他內容
雖然我的專長並不是植物分類。但是因為研究植物,所以生活中會多留意各種各樣的植物。 或許也可以說是職業病吧。 也因為這樣,所以看戲的時候一看到植物,就很容易出戲。
植物的表面都會有由脂肪酸而來的角質與蠟,有些植物甚至相當厚,會讓植物看起來「閃亮亮」的。 這些角質與蠟,可以防水以及抵抗病蟲害,但是最近的研究發現,它們的影響層面可不止於此喔!
慈濟的2023年度報告書出來囉! 之所以到現在報告書才出來,是因為要經過「兩家」會計師事務所查核後,才會公布;所以需要時間! 報告書很大一本,我選一些重點跟大家分享。
隨著農業的開展,隨之而來的馴化與育種,影響了植物與它的好伙伴-微生物體-的互動。這使得植物需要更多肥料、需要更多農藥。 如果可以讓植物能喚回它的好伙伴,或許就不需要那麼多的肥料與農藥了?
每個人對疼痛的敏感度不同。 但是,大家如果痛到要去掛急診,應該都會希望醫師讓自己的疼痛快點消失吧? 糟糕的是,最近的研究發現, 如果你是女性,醫護人員對你的疼痛比較不會當真喔!
對陸生植物來說,運輸系統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導管(xylem)可以把植物從土壤中吸收的水分與礦物質送到地面上的莖與葉,提供葉片進行光合作用與其他合成反應所需要的原料。 但是,導管是如何從植物的頂端分生組織發育而來的?最近的研究,發現了一個研究,有了一些有趣的發現喔!
雖然我的專長並不是植物分類。但是因為研究植物,所以生活中會多留意各種各樣的植物。 或許也可以說是職業病吧。 也因為這樣,所以看戲的時候一看到植物,就很容易出戲。
植物的表面都會有由脂肪酸而來的角質與蠟,有些植物甚至相當厚,會讓植物看起來「閃亮亮」的。 這些角質與蠟,可以防水以及抵抗病蟲害,但是最近的研究發現,它們的影響層面可不止於此喔!
慈濟的2023年度報告書出來囉! 之所以到現在報告書才出來,是因為要經過「兩家」會計師事務所查核後,才會公布;所以需要時間! 報告書很大一本,我選一些重點跟大家分享。
隨著農業的開展,隨之而來的馴化與育種,影響了植物與它的好伙伴-微生物體-的互動。這使得植物需要更多肥料、需要更多農藥。 如果可以讓植物能喚回它的好伙伴,或許就不需要那麼多的肥料與農藥了?
每個人對疼痛的敏感度不同。 但是,大家如果痛到要去掛急診,應該都會希望醫師讓自己的疼痛快點消失吧? 糟糕的是,最近的研究發現, 如果你是女性,醫護人員對你的疼痛比較不會當真喔!
對陸生植物來說,運輸系統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導管(xylem)可以把植物從土壤中吸收的水分與礦物質送到地面上的莖與葉,提供葉片進行光合作用與其他合成反應所需要的原料。 但是,導管是如何從植物的頂端分生組織發育而來的?最近的研究,發現了一個研究,有了一些有趣的發現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們一直在改造生物,包括我們吃的食物基因。 人類開始操控周遭生物的培育,使用那些生物具有更我們喜愛的特質,減少我們討厭的特質。
Thumbnail
人類對生物資源的不當利用,往往對生物多樣性造成許多影響,那麼我們是否能以繁殖個體填補這些傷害呢?
Thumbnail
「內文有狂熱因素請淡定諒解..謝謝-」 第一次認真去年開始 去療癒水果植物以及種植的土地 .所以才會在種植之前 完成獨角獸靈氣課程 題外: 因為自己蠻喜歡做研究實驗精神得 也包括觀察. 不過這些過程免不了也有人說.我有病. 蟑螂也有在研究觀察裡. 純粹因為這是個人的興趣. --
Thumbnail
有機蔬果種植指南 有機種植的概念 什麼是有機種植? 有機種植是指在種植過程中不使用化學農藥、合成肥料、基因改造技術及生長激素等人工添加物,並遵循自然農法生產的方式。這種農業方式強調保護環境、維持生態平衡和促進生物多樣性。
Thumbnail
不明生物,此刻就在某處... 產生「異變」!? (雖然不清楚那是什麼狀態)? 可能是「進食」,也可能是「進化」。 無論是哪一種... (似乎都在預示著危險即將到來)...
Thumbnail
外來種、歸化種、入侵種區別。外來入侵種對人類及生態的危害大解析與說明等等。
Thumbnail
食物是人與土地最近的距離,而農業也是文明與文化的起點,但是人口朝都市集中後,我們失去了與自然接觸的機會,而且過多的包裝食品與人工調味料,也純化了我們品嘗食物真滋味的能力。這些安全有疑慮的食物,形成新的文明病,對健康產生莫大的威脅。
Thumbnail
結合身體恐怖和青春成長,變成預料不到的異色通俗故事,卻別忘了與生態議題息息相關,一點都不庸俗,甚至希望發展成系列作品。
Thumbnail
[山珠豆]和[倒地蜈蚣]帶回去的基因數據經優人盟友檢測後發現: 這次的疫病起因是未經實驗過就被重新編輯(改造)基因食物,當民眾吃得越久越多,累積時間一長身體產生[基因突變]; 但因優人基因已經變動過, 這就是為什麼純人雖也吃了這"新食物"後有2天的緩衝期
Thumbnail
整理相簿時,看見去年11月拍了,卻忘了PO出來的圖書館主題展出;種子華麗轉身大改造。 小小的種子,肩負著傳承世代的使命。為了讓物種生生不息,種子因循生長環境,演化出獨特的外型與傳播方式。 模樣討喜的種子相當受歡迎,於近年興起一股收藏熱潮,也常作為手工藝素材。 當種子被帶離生長環境,成為人類的收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們一直在改造生物,包括我們吃的食物基因。 人類開始操控周遭生物的培育,使用那些生物具有更我們喜愛的特質,減少我們討厭的特質。
Thumbnail
人類對生物資源的不當利用,往往對生物多樣性造成許多影響,那麼我們是否能以繁殖個體填補這些傷害呢?
Thumbnail
「內文有狂熱因素請淡定諒解..謝謝-」 第一次認真去年開始 去療癒水果植物以及種植的土地 .所以才會在種植之前 完成獨角獸靈氣課程 題外: 因為自己蠻喜歡做研究實驗精神得 也包括觀察. 不過這些過程免不了也有人說.我有病. 蟑螂也有在研究觀察裡. 純粹因為這是個人的興趣. --
Thumbnail
有機蔬果種植指南 有機種植的概念 什麼是有機種植? 有機種植是指在種植過程中不使用化學農藥、合成肥料、基因改造技術及生長激素等人工添加物,並遵循自然農法生產的方式。這種農業方式強調保護環境、維持生態平衡和促進生物多樣性。
Thumbnail
不明生物,此刻就在某處... 產生「異變」!? (雖然不清楚那是什麼狀態)? 可能是「進食」,也可能是「進化」。 無論是哪一種... (似乎都在預示著危險即將到來)...
Thumbnail
外來種、歸化種、入侵種區別。外來入侵種對人類及生態的危害大解析與說明等等。
Thumbnail
食物是人與土地最近的距離,而農業也是文明與文化的起點,但是人口朝都市集中後,我們失去了與自然接觸的機會,而且過多的包裝食品與人工調味料,也純化了我們品嘗食物真滋味的能力。這些安全有疑慮的食物,形成新的文明病,對健康產生莫大的威脅。
Thumbnail
結合身體恐怖和青春成長,變成預料不到的異色通俗故事,卻別忘了與生態議題息息相關,一點都不庸俗,甚至希望發展成系列作品。
Thumbnail
[山珠豆]和[倒地蜈蚣]帶回去的基因數據經優人盟友檢測後發現: 這次的疫病起因是未經實驗過就被重新編輯(改造)基因食物,當民眾吃得越久越多,累積時間一長身體產生[基因突變]; 但因優人基因已經變動過, 這就是為什麼純人雖也吃了這"新食物"後有2天的緩衝期
Thumbnail
整理相簿時,看見去年11月拍了,卻忘了PO出來的圖書館主題展出;種子華麗轉身大改造。 小小的種子,肩負著傳承世代的使命。為了讓物種生生不息,種子因循生長環境,演化出獨特的外型與傳播方式。 模樣討喜的種子相當受歡迎,於近年興起一股收藏熱潮,也常作為手工藝素材。 當種子被帶離生長環境,成為人類的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