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不再以自己為中心,當下即是一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著重個人成長的社會中,似乎,我們都忘了如何真切的把他人放在心上,認真的想我可以怎麼給對方最好的?當然這不是兩元論,必須二選一,但是不可否認的,我們時常會忘了當你不再以自己為中心,你的當下即是一生。
「每個人都是自私的,只是不同程度罷了」朋友輕描淡寫的說著,不得不說,還真的有這麼一回事,身為人好像就有這個天生就有這個bug,而你的一生就是在極小化這個bug,以解決此身為人的盲點抑或是上輩子沒完成的課題。過去兩個月以來,我以自己為中心,急迫的想在疫情中跟上走在前方的人群,就胡亂地抓了幾個工具,毅然決然就跟手拿旗子高喊成功的人們一起邁向人才戰爭的前線。士氣之高昂,無止盡的奉獻出我的時間覺得自己能像電影裡的主角,能在谷底翻身。但尷尬的是,我還沒到谷底,頂多像士兵盡全力抓著正在墜落飛機的降落傘,期望底下迎接他的是自己鍾愛的故鄉、友善的人民,也因此我只是一直的在掙扎與期待中來回擺盪。
兩個月的時間,我全力的推進個人成長,但就在上週的一個會議裡,我出現了「好的」症狀,什麼都好的,沒有任何一絲爭取只想趕快結束,這種躁動吞噬著我。我把自己埋在影集堆裡,期待透過短暫的兩個小時能夠脫離現有生活跟著螢幕上的革命鬥士改變世界,跟著劇中平凡但真切的情感流淚,我也試著跟朋友聊天,但,這些都沒辦法讓我忽略週五出現的「躁動」。
直到今天遇到了我的人生導師,才發現,我差一點就被環境所同化而忘了真切的把他人放在心上是什麼樣的感覺?真心的付出時間、體力、心力來陪伴彼此,在現在社會中是多麽奢侈的一件事。因為人生導師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關懷,讓我不至於成為街上流浪的靈魂、路旁乞愛的無名氏,她教我只有真切的釋出關懷與愛的付出,才能在黑暗中照亮自己引領他人。
回想起來,我的「躁動」是源自內心價值觀的衝突,在不知不覺中我把關懷關壞了,我的中心只有個人成長,沒有其他,如果我的人生OKR是助人,那我過去兩個月的達成率就跟我明天會在信義區買房的機率一樣,是零。你可能會說,要是我有錢我也會善良;或是質疑做善事難道目的是讓自己心情好嗎?我會堅定的回答:不是。沒錢的時候不善良,有錢怎麼能保證?做善事的目的從不是讓自己心情變好,而是看到真正需要協助的人,因為你在同理且尊重對方下執行你的善意,因此變得更好,而為對方感到開心。
現在的社會不乏有好人好事,但更多的是負面的批評與謾罵,我想在疫情仍舊嚴峻的時刻,唯一不需要的就是「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的現實與思想鼓吹。無論你在什麼人生階段、遇到什麼不合理的人事物,記住一點,做一些善事吧!每天早上對自己打氣掛上微笑不僅跟自己也跟家人問候,也是一件善事,一個人要做善事真的不需大把鈔票、遠大夢想,有真切的關懷心比任何感謝狀或是表揚才是做一位善人的基本條件。
落筆至此,我也該開始尋找更合適我的地方了,希望你也能夠找到讓你的當下成為你一生實踐的價值或是信念,堅定的擇善固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此時此刻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兩週因著疫情在台灣發酵,在各家新聞台、社群平台上出現「同島一命」的語詞。為什麼是用「同島一命」這個詞語?這詞語又從何而來?
這兩週因著疫情在台灣發酵,在各家新聞台、社群平台上出現「同島一命」的語詞。為什麼是用「同島一命」這個詞語?這詞語又從何而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做自己,就是依照自己的本性去過生活 愛自己,就是堅持做自己不被旁人所動搖 只有自己才是那一位應當最了解自己的人 自己的堅持,自己的掙扎,自己的慾望,自己的夢想 別人不是你,他不能百分百的明白你的所思所想 畢竟人心隔肚皮,頭腦的發育也有所程度差異 若是別人隨便幾句,就帶偏了自己前進的路
Thumbnail
在2023年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與挫折,我逐漸學會放下負面情緒並重新梳理自我。在這段自我發現的旅程中,我開始反思自己的選擇和人生的意義,最終邁向成為我想要的自己。這段經歷雖然艱辛,但卻也讓我發現了另一種生活的可能性,並在過程中遇見愛與希望。
Thumbnail
人生是持續停下來思考再重新開始。當然說的是我自己的人生,不是普世的準則。雖然活得不夠離經叛道,但也活得不夠循規蹈矩,這部分我有自知之明,必須工作賺錢養活自己的人,一言不合就放暑假,看起來有多不理性。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內在的追求,是看見事物的本質及自我的價值,而不是沉溺於精神世界而忽視一切物質的生活。是了解自己真實的需求、根除潛意識的認知,重建屬於自己的價值體系。 人最難能可貴的是懂得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有些事其實一直都知道,只是沒有認真面對內外在之所以衝突的原因。 真我的價值觀與小我的價值觀存在的衝突。沒
Thumbnail
時常在腦中產生許多思緒,可是卻沒能很好的整理出來變成文章分享,一部分可能是時間不夠用。 我通常在思緒產生的當下,會用手機記事本App-Google keep或notion紀錄,想說之後再統整好,寫成文章來分享,可是遇到很大的狀況是,其實根本沒有後續的創作,想著想著也覺得很可惜。 突然靈光一閃,或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壓力的世界中,我們常常忽略了自己的需要和照顧。透過放過自己,我們可以在全力以赴後給自己喘息的空間,並為自己設立安全界線。照顧自己不是擺爛,而是必要的自愛和關懷。雖然在生活中充滿取捨,但只有我們才能真正好好照顧自己。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世界裡,我們經常忽略了內心的聲音,忘記了真正的快樂和滿足來自於內在的平靜與和諧。在我們忙碌的生活中,我們經常將自我照顧放在最後一位,認為它是一種奢侈,甚至是自私的行為。但我在這裡要告訴大家,真正的自我照顧並非如此。它是一種負責任的行為,是我們能夠更好的照顧他人的基礎。
這篇寫給以前的自己,還有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們🫶🏻 人生從出生到結束,事實上會永遠陪伴你的人,都是自己,請凡事以自己想活出的人生為主。 為什麼這麼說呢? 1、每個人有其條件與特質 有些人在社會框架下非常有優勢,成為社會上的風雲人物,有些人在小領域中闖出一片天,發展其重視的領域並自給自足,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做自己,就是依照自己的本性去過生活 愛自己,就是堅持做自己不被旁人所動搖 只有自己才是那一位應當最了解自己的人 自己的堅持,自己的掙扎,自己的慾望,自己的夢想 別人不是你,他不能百分百的明白你的所思所想 畢竟人心隔肚皮,頭腦的發育也有所程度差異 若是別人隨便幾句,就帶偏了自己前進的路
Thumbnail
在2023年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與挫折,我逐漸學會放下負面情緒並重新梳理自我。在這段自我發現的旅程中,我開始反思自己的選擇和人生的意義,最終邁向成為我想要的自己。這段經歷雖然艱辛,但卻也讓我發現了另一種生活的可能性,並在過程中遇見愛與希望。
Thumbnail
人生是持續停下來思考再重新開始。當然說的是我自己的人生,不是普世的準則。雖然活得不夠離經叛道,但也活得不夠循規蹈矩,這部分我有自知之明,必須工作賺錢養活自己的人,一言不合就放暑假,看起來有多不理性。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內在的追求,是看見事物的本質及自我的價值,而不是沉溺於精神世界而忽視一切物質的生活。是了解自己真實的需求、根除潛意識的認知,重建屬於自己的價值體系。 人最難能可貴的是懂得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有些事其實一直都知道,只是沒有認真面對內外在之所以衝突的原因。 真我的價值觀與小我的價值觀存在的衝突。沒
Thumbnail
時常在腦中產生許多思緒,可是卻沒能很好的整理出來變成文章分享,一部分可能是時間不夠用。 我通常在思緒產生的當下,會用手機記事本App-Google keep或notion紀錄,想說之後再統整好,寫成文章來分享,可是遇到很大的狀況是,其實根本沒有後續的創作,想著想著也覺得很可惜。 突然靈光一閃,或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壓力的世界中,我們常常忽略了自己的需要和照顧。透過放過自己,我們可以在全力以赴後給自己喘息的空間,並為自己設立安全界線。照顧自己不是擺爛,而是必要的自愛和關懷。雖然在生活中充滿取捨,但只有我們才能真正好好照顧自己。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世界裡,我們經常忽略了內心的聲音,忘記了真正的快樂和滿足來自於內在的平靜與和諧。在我們忙碌的生活中,我們經常將自我照顧放在最後一位,認為它是一種奢侈,甚至是自私的行為。但我在這裡要告訴大家,真正的自我照顧並非如此。它是一種負責任的行為,是我們能夠更好的照顧他人的基礎。
這篇寫給以前的自己,還有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們🫶🏻 人生從出生到結束,事實上會永遠陪伴你的人,都是自己,請凡事以自己想活出的人生為主。 為什麼這麼說呢? 1、每個人有其條件與特質 有些人在社會框架下非常有優勢,成為社會上的風雲人物,有些人在小領域中闖出一片天,發展其重視的領域並自給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