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信願慈悲智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7 分鐘

時間: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二十八日(農曆二月初一)
地點:淨律寺客堂

raw-image

各位法師,阿彌陀佛!

今天與大家共同研究:「假定是有利益,則予以流通:假定是無利益,則無需流通。」那講到利益,這個範圍,就學佛來說,應先掌握三個綱要:信願、慈悲、智慧。信願是目標;慈悲是動機;智慧是方法。有此目標、動機、方法,才可能趣入圓滿的佛德,而不致於越修行,離佛道越遠。大家想一想,你有信願,有目標,那為什麼還會起心動念?會起分別心呢?

學佛的基本信願,是在日常生活中,其行持有目標,我們從百丈山大智禪師的「叢林要則二十條」,可以掌握平時行持的準則:

  叢林以無事為興盛,修行以念佛為穩當。

  精進以持戒為第一,疾病以減食為湯藥。

  煩惱以忍辱為菩提,是非以不辯為解脫。

  留眾以老成為真情,執事以盡心為有功。

  語言以減少為直截,長幼以慈和為進德。

  學習以勤習為入門,因果以明白為無過。

  老死以無常為警策,佛事以精嚴為切實。

  待客以至誠為供養,山門以老舊為莊嚴。

  凡事以預立為不勞,處世以謙恭為有禮。

  遇險以不亂為定力,濟物以慈悲為根本。

raw-image

這二十條要則,你若有深入了解,徹底去實行,那遇到順逆境界,就較不會起心動念搞分別。我們修行:

第一、不求事事如意,只求有充分的勇氣面對現實。

第二、不祈求身體健康,只希望時時有一股智慧充足的精神,一分不退轉的慈悲心。

第三、不希望減輕負擔,只要求有更大的力量來擔當這個世界該做的事情。

這三條你若能去力行,就具足一切願力,但這三條我看你會,越修持越痛苦,為什麼會越修持越痛苦?因為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當你遇到苦上加苦的惡劣環境時,你要如何提起那股勇氣,來面對現實環境?這是第一點。

第二、當你身體不健康的時候,你要如何提起那股,智慧充足的精神,和那份不退轉的慈悲心?你要怎麼做?第三、你要如何培養那股力量,來承擔一切該做的事情?這三點看要怎麼樣去做?

你必須要具有智、仁、勇和大力才做得到。若沒有培養自己的勇氣、智慧、慈悲心和大力,那你是做不到的。你若做不到,那你就不要發脾氣,沒有資格發脾氣的,你若發脾氣,那就要多負擔因果。

raw-image

我們學佛,平常就要持戒,不要隨便。例如平常取用東西,你從哪裡拿這個東西,它放怎麼樣,你就要放怎麼樣,一切規規矩矩,不要隨便,不要懶散。譬如前一陣子,要蓋大殿,我去大陸參訪,並參觀弘一大師住過的地方,參觀他的寮房,他的東西掛著都有一個順序。

印光祖師的寮房,我也有去參觀,他裡面都沒有什麼東西。弘一大師用的臉盆是木製的柴桶,他一條毛巾洗三十幾年,主要他是這樣子,他用手沾濕抹一抹,然後毛巾輕輕吸乾,不像我們整條毛巾放入水中揉一揉,扭乾再擦。他就是沒有煩惱有智慧,沒有灰塵。你若有灰塵,就有煩惱。你若起一個瞋恚心,體內就產生毒氣就是灰塵,這一點你們要明白。

佛陀時代,講半月半月沐浴一次。你若是福報大有修行,人與人相處在一起什麼都好!如淨律寺二十幾年前,開山的時候,淨眾相處在一起,若發現有人稍微不如法,你告訴他,他都會說:「感恩!感恩!」那現在的年輕人就沒有了。你發現有不如法,你告訴他,他不會回答你的。

現在的年輕人,都跟電腦在一起,比起以前我們那個時代,是人對人,你講他的時候,他就聽進去。現在你講一句話,他的表達不是溫和的,都是會有暴躁的聲音出來。以前會有這樣嗎?現在你要去哪裡研究這個問題?因此才說現在的人越來越沒有福報。佛陀曾說,末法眾生,越來越沒有福報。你越沒有福報的人,無論從哪一方面,你看都不是很殊勝。

raw-image

就飲食來說,現在樣樣都是毒,例如青菜,以前青菜摘回來,你把它放在地上,一個月也不會怎樣。現在你把它放在冰箱,即使是有機的,也沒幾天就爛掉。你說我們每天都吃一些化學的東西,不只是食品有毒,空氣也是有毒。

你看光是汽車就好,全世界這個汽車,燃料散熱排出來的那些黑煙、毒氣,不只對人體健康有影響,就是對農作物,如山上那些土芭樂,五、六年前你摘下來放在冰箱好幾天,拿出來還是香噴噴的,也不會生蟲。

現在每一種水果,你若沒有施肥,沒有灑農藥都會生蟲。以前種的水果,又沒有特別為它做什麼,讓它自然生長,它也不會這樣快就壞掉。

差不多在三十年前,那時候善德禪院在建大殿,我去負責計畫,剛好有一位信徒拿酪梨去供養,她們把它剖成兩半,那裡面的顏色黄得很漂亮,而且又香噴噴的,稍微加一點麻油,或一點醬油,吃起來又甜又香。現在的酪梨,又小又不結實,吃起來一點甜份都沒有,比起以前差得很多。水蜜桃也是一樣,外表看起來鮮艷,但你不小心碰傷,放到明天就長蟲了。

現在的水果都化學成份多,那些研究人員,都講究水果的產量要多,一年又要多季生產,多用人工接枝,灑農藥勉強照顧,所以化學成份多。譬如香蕉,外面賣的香蕉,看起來又大又好看。跟我們淨律寺自己種的香蕉,也沒人好照顧自然生長,香蕉是有彈性又甜,不一樣的,好啦!

raw-image

前面第一項,說不求事事如意,那要怎樣來面對現實?說要有充份的勇氣,才能面對現實。因為有勇氣的人,絕對不會煩惱,碰到事情他會耐心地去應付,所以不求事事如意,只要求有這個充份的勇氣,能轉得過來就會成就。所以,我們要清楚這世間是生滅法,生滅法是無常的,那你為什麼要執著呢?

但道理知道歸知道卻放不下,這就是習氣,是無始劫以來,所串習的習慣,那你要怎麼轉?你就要多為別人設想,多做些利益人群的事;因此才說你要一直去做,有益眾生的工作,你要一直去做護生,那善業的擔負較重,那你個人這邊的習氣就會減輕。

就像說你欣慕極樂世界,自然就會厭離這個娑婆世界,就工作來說,你做生意,做了不賺錢,那你就會捨棄,另尋一個新的工作,你是為了有利益,才會去做的。

佛法沒有離開世間法,你若有所覺悟,自然你就不會去,造做沒有意義的事,也不會特地要吃苦。修行,若能清楚目地,主要是放下對治,我們無始劫以來的,這些煩惱習氣,並不是要得到什麼!自性本來就具足,不生不滅的,還要得什麼呢?因此才說無所得、無所求、無所怕。

raw-image

學員答:

院長!這要到不退轉菩薩,才有那個智慧。

院長開示:

你講菩薩有辦法做,我們為什麼沒有辦法做?你有信願,你念久了,就是我們的,對麼!你若說我有願力,那你答應人家的事情,就一定要去做。一般世間的事情,要想有所成就,尚且都要拚得通宵達旦,晝夜不分了;你想我們現在拼命修行,就是要磨我們的習氣,因習氣要磨才會脫掉,才能無煩惱。所以你一定要自己會轉,不要一直隨順煩惱習氣,那這樣是不行。

你若起煩惱,就要馬上對治,不要在那裏論是談非,說這應該,不應該甚麼的。我們住在叢林,伽藍聖地,怎麼還像世俗人一樣,喜歡說這樣,言那樣的是非一大堆。別人怎樣,那因果是他自己,要去承擔的,他講得不如法,他的事,你就不要在那裏,攀緣湊熱鬧說是非!

你若擔任執事,領導他人工作,他不願意做,就自己撿起來做,比較有福報。你若這樣想,那你的心量,就慢慢廣大,心量廣大,自然可以慢慢放下。修行若沒有人磨練,你怎麼會有機會學耐心,修忍辱?菩薩六度萬行,都是要磨練的,你不能說六度萬行,只是一個名稱。六度萬行是要念,也要做的。

不要說什麼,就你們光量寺,從當初買地到開山之前,就經過多少困難和阻撓,還有淨律寺當初開山,運貨卡車只能開到下面住戶的店舖,一切水泥、材料等,都要用人工搬運,要搭一個工寮,或要做什麼,東西都要用肩膀背著,還要走崎嶇不平的山路,要下山坑溝底,再從山坑溝底爬上來,不是像現在車子可以,直駛到達的;你們看這樣子,還是有人安住不下!

以前的祖師,像虛雲老和尚在雲居山真如寺時,下豪雨、山洪暴發,還要出去巡視水勢,維護田園等,又四處去復原廢墟的道場。我為了要建大殿,曾去參訪大陸叢林,才了解大陸那邊的氣候,以及那裏的風俗民情,與台灣不盡相同。

所以,他們那裏的大殿,用的拜墊都用跪墊,進大殿都沒有脱鞋子,大殿外面做一個像水槽一樣,長長的香爐,放在那裏,信眾買香點香都整束的,點好整束插下去的。大殿的窗戶都留的很少,因為到冬天天氣很冷,都攝氏零下的較多。所以大陸叢林,大部份到冬天,他們維那都要兩位,一位拿磬槌,一位拿引磬的。我們去了就要入鄉隨俗。知道當地的風俗民情及氣候環境後,這樣你自然就會習慣。

raw-image

你若不能入鄉隨俗,那就是執著。你若執著你的習慣,那你去到哪裡都不會自在的。我們修行要無罣礙,說出家、無家、處處家,這句話怎樣解釋,就是要你不執著,要你平等,才能處處家,你若沒有平等心,那怎麼會處處家?

從前出家人,不能隨便住宿俗家,除非你們的俗家距離道場很遠,家裡的老菩薩有事,你必須等到很晚才能回寺,那就在俗家住一宿,翌日大清早就要走了,為什麼要這樣?

怕人家毀謗,機嫌、謗僧,那是要墮無間地獄的。他若墮地獄,你也要墮地獄的啊!因為是你引起的因。若你家老菩薩有事,例如往生,那你回去是孝順,人家會感動。若平常沒事,你常常回去,會引起人家的懷疑,機嫌那就不太好了。

你看,蓮池大師,他帶人放生,放生完馬上離開,都不久留。可見祖師做事就是圓滿,他不讓人家毀謗。現在你看,一面放生,一面批評,像這樣害人下地獄,何必呢?因此,別人放生有定時,我們放生都沒有定時間,有居士說:「師父!你怎麼不要訂在星期日,比較多人參加。」

像那天有一位教美語的居士,說要在她父親百日那天放生,表示為人子女的一片孝心,她拿十幾萬來,我安排星期二,為她舉辦放生,她很高興說:「星期二,剛好是她父親百日。」那天我們就提前放生,自己也放了六十萬。我們做事不要為自己的利益而做,才好。

raw-image

學員問:

院長!放生是好,但現在社會貧困的人不少,何不將此濟貧比較實際,再說放生,也會有人跟在後面抓回去吃!

院長開示:

你想那麼多要作什麼?永明禪師,說是阿彌陀佛來應化的,他都把國庫裡的錢拿去放生,那些祖師放生池都在開了。我們該做什麼就做什麼?社會貧困的人多,濟貧我們有因緣,我們都有在做啊!你看我們國內,有護生、濟貧、外國災難救助?等等都是善法,有因緣那可以去做的,一切都是很好的緣起法啊!

我們不去鼓勵人家放生。若有人想做些善事,他問我說:「要做什麼?」我都答說:「救濟也好、印經也好,護持三寶也好,放生也好。」有人要做,我們就為他做,要放生我們就做最如法的。

我們放生,都專用魚船載到外海去放的。所以我們要自己去探討,探討說我們這樣做的是對?還是不對?那該做的就去做。眾生若相信因果,我相信就不會這麼苦了,但可惜,大多數人都不相信因果,像我居士時,從事社會救濟。

有一次,我帶一大群人去彰化縣,沿海一帶比較西部那邊,有人說那邊的人生活都很苦,貧民很多。我們親自去看,一位老人住在橋頭一間草寮仔,經常有慈善人家載許多東西去援助他,他雖盲眼,但身體很健康。

當慈善人家載救濟品給他,不久之後,他哥哥就開車來,把全部救濟的物資載去他家,你援助他,結果不是他在用。

raw-image

所以你要去看,看眾生的貪,是貪在哪裡?有時候你的救濟,正好是增加他的貪瞋癡。就如要進淨律寺的那條路,是縣府的水利地。附近農民就在那個水利地上種植菁仔(檳榔樹),那時縣府要做坡崁(擋土牆):雖然是水利地,政府也沒有辦法要回,如果要討回去,政府就要向農民買地上物(檳榔樹);那時政府回收菁仔一棵,農民他要賣幾千塊,總計就買了好幾萬元。

那時侯要開路的主要原因,是有一戶人家,是開大挖土機的司機要出去時,車子都開得比較快,往往就從那個彎路的地方,直接衝入那溝坑裏去,很危險!我才會想要做這條路的坡崁。

所以就請淨某師去處理建地的事。淨某師把買(檳榔樹)的錢寄在村長那兒,請他來拿,他一來就罵說:「你是怎麼了?怎麼錢還不拿來?」態度很不友善。對方的樹不過價值幾萬塊錢而已,他硬是要拿幾十萬元,我們也是給他,但不久就聽說他去醫院洗腎了,你看看侵占國有地,又貪法規上的不義之財,錢最後都拿去怎麼了?阿彌陀佛!

raw-image

世間的事情,是錯綜複雜的,你沒有相當忍辱也行使不來。倓虛老和尚在辦三壇大戒時,有一位行腳僧修無法師說:「會說做不到,不是真智慧。」你們去體會思惟一下,我們會說做不到,那實在是耽誤到自己。

佛陀在世時,看到一扇門的門閂壞了,自己就去修理,這就是因緣。佛陀大可以叫一位弟子去修理的,但他不這麼做,最主要顯示給我們看,叫我們不要執著,該做就要做,該講就要講。例如我現在去叫人來做,等他要做時,我自己已經做好了。

假若他做錯了,還得提示他,或指導他,他聽了起煩惱,那我也犯了,這一點應該要明白。假若你叫他做,他能做得好,那就應該讓他去試試看,是實施的工作,你就要讓他去實施,這就是因緣。凡有契理契機的因緣,就給他做,他做錯了也會接納。若沒有這個因緣,你叫他做,他做錯了,你說他,他不會接納,反而使他煩惱。我們不使他煩惱,那我們就自己做。

raw-image

學員問:

院長!那這根機要怎樣看?

院長開示:

你自己要去想,不是說要怎樣的根機!那天四個縣市讀經班的那些幹部、老師,他們都說:「現在帶小朋友都沒有課程表」。我問他們說:「你自己是不是有穩定」?若一會兒煩惱,一會兒歡喜,要怎樣設課程表?我們帶小孩子,那這些小孩子,是不會按照這些課程念的?小孩子,大小程度不同,一個人想一樣,你要怎麼按照預定的課程教呢?

例如你在說這個,他在想那個,因此,我們佛法才說「依法不依人」。我們按照這個道理傳出去,那是我們的責任,你不能起一個念頭說:「我已教你那麼久了,你怎麼都不會?」我們要真正磨練到這樣,才叫做「自覺」。

你也不能說:「我沒有辦法」。我看你們光量寺要先派人去學,先觀摩她們教的是什麼!現在讀經班教學內容,法務都是用佛法在教的,教務是講故事,內容都要契小孩子機的,讓小孩子有感受的,而不是在講長篇故事。

raw-image

東石那位蔡居士,我早上才教她,晚上她去台南永康兒童讀經班,她教的都是小班的,是學前年齡;大班的,都是國小學生,差不多三年級或四年級。

我指導她,講一個小男孩,這個男孩子只有四歲,他與别人特別不一樣,他的爸爸媽媽沒有教他,也沒有別人教他,他每天早上都自動端兩杯開水,供養爸爸、媽媽,晚上還是會這樣做。他的爸爸、媽媽出去做事回來,他聽到車子的聲音,馬上就去開門,他爸爸看到他,心想這個小孩子怎麼會這樣做?他爸爸感到很歡喜,也很欣慰,一進門就把這個小男孩抱起來。

他的爸爸,每天都很法喜、很欣慰,這樣會帶來什麼好處?他爸爸會專心做事,不掛礙小孩的事。每天去上班,都滿面春風,很欣慰很法喜,同事看到他這樣子,也很和諧融洽,這樣對他本身有幫助,對公司也有幫助。

現在教育兒童,就必須從這裡開始,一直教育到他去上幼稚園,讀國小乃至讀大學,最後拿到博士,這就是在啟發引導小孩子。你若沒有實例教導,只強調要孝順爸爸、媽媽,能有幾個小孩子會乖乖的去實行,你講到最後,可能變作只是在說理,事方面就沒說了。

你能編個故事,啟發小孩子有實際的行動,能聽父母親的話,說爸爸叫你做事,你能做到,那這樣就是利益爸爸;利益爸爸,就是你的福報,爸爸能專心做生意,就會賺大錢。你若不能利益爸爸,那爸爸每天擔憂你,帶著一副憂愁的面相,人家看了都不喜歡跟他相處,他的生意做不好,賺不到錢,你就會受苦。你要講這一類與他有利害關係,有實際幫助的故事。

raw-image

所以,教育小孩子不可用責備或歧視的語氣說,你這個小孩子,什麼都靠爸爸、媽媽的,你若再這樣子就不乖了等等。你要告訴他,讓他知道在家裏一個孩子的作用是很大!他聽了會歡喜、會開心。你要帶人,你沒有讓他開心是帶不起來的。所以,我帶兒童,都是想到那裏,就說到那裏,都臨時想個例子,就說不完了,那些小孩子也聽得笑哈哈。

我都叫那個兩歲多,或三歲、四歲的,告訴他們說,現在師公要看那一位最棒,師公說:「一、二、三,就要坐下,看那一位坐得最好!」喔!看他們整個人跳起來,把腳盤著馬上就坐下來。

像昨天去潭子那班,小朋友動得有夠厲害,我說:「你看師公這個獎品,你們現在站著,把眼睛瞇起來,看著鼻頭不能動,達到一百分的,這個獎品就給他。」你說到最後,你要說,你們現在這樣子還不夠分數,他就會更拼命的用功,拚到有辦法達到那個分數,你就說這樣可以了。

我就先拿出一點東西給他們聞聞看,很香喔!他就很歡喜。還有一個小朋友,兩、三年都不開口說話,我就叫他說:「快!叫兩個人站起來,要選一位班長,兩個人比賽,念最大聲的當班長。」換到他念的時候,他就念阿彌陀佛,念得好大聲。你看,三年都不曾看他在念佛,也不曾聽他說一句話的,就這樣製造了一個因緣讓他開口,像這樣的因緣就不錯了。所以,凡事要有因緣,沒有因緣是不行的。

兒童讀經班,你們要發心,多去學習,多去觀摩幾次,自己就會開智慧出來,要多去利益眾生。阿彌陀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鋼骨佛心的沙龍
77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鋼骨佛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5/31
時間:民國九十一年七月九日(農曆五月二十九日) 地點:淨律寺客堂 理光法師,各位法師!今天我們來研究佛法三綱: 一、是信願。信願是目標。 二、是慈悲。慈悲是動機。 三、是智慧。智慧是方法。 這是佛法的三綱,那要看我們自己來到道場求剃度,是基於那一種目標? 學員問: 院長開示: 院長開示: 學員問:
Thumbnail
2022/05/31
時間:民國九十一年七月九日(農曆五月二十九日) 地點:淨律寺客堂 理光法師,各位法師!今天我們來研究佛法三綱: 一、是信願。信願是目標。 二、是慈悲。慈悲是動機。 三、是智慧。智慧是方法。 這是佛法的三綱,那要看我們自己來到道場求剃度,是基於那一種目標? 學員問: 院長開示: 院長開示: 學員問:
Thumbnail
2022/05/18
時間:民國八十七年元月十四日(農曆十二月十六日) 地點:淨律寺客堂 各位法師!阿彌陀佛! 今天與大家共同研究「七不退法」: 第一項是大家應當經常集會,討論教法之正義。 第二項是上下和睦相處,互尊互敬。 第三項是尊崇佛之教誡,不可妄加更改,妄是妄語的妄。 第五項守護自心,以孝敬為首。 學員答:
Thumbnail
2022/05/18
時間:民國八十七年元月十四日(農曆十二月十六日) 地點:淨律寺客堂 各位法師!阿彌陀佛! 今天與大家共同研究「七不退法」: 第一項是大家應當經常集會,討論教法之正義。 第二項是上下和睦相處,互尊互敬。 第三項是尊崇佛之教誡,不可妄加更改,妄是妄語的妄。 第五項守護自心,以孝敬為首。 學員答:
Thumbnail
2022/05/16
時間:民國九十四年十二月一日(農曆十一月初一) 地點:淨律寺客堂 普賢十大願: 一者、 第二是、「稱讚如來」 第三是、「廣修供養」 教務主任: 院長!魚放入台灣海峽,會再被人抓走! 院長開示: 第四、「懺悔業障」 教務主任: 院長!心若不轉,怎麼會有力?大部份都被業報纏身。 院長開示:
Thumbnail
2022/05/16
時間:民國九十四年十二月一日(農曆十一月初一) 地點:淨律寺客堂 普賢十大願: 一者、 第二是、「稱讚如來」 第三是、「廣修供養」 教務主任: 院長!魚放入台灣海峽,會再被人抓走! 院長開示: 第四、「懺悔業障」 教務主任: 院長!心若不轉,怎麼會有力?大部份都被業報纏身。 院長開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QDnDT  (修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QDnDT  (修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QDnDT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QDnDT
Thumbnail
差不多在三十年前,那時候善德禪院在建大殿,我去負責計畫,剛好有一位信徒拿酪梨去供養,她們把它剖成兩半,那裡面的顏色黄得很漂亮,而且又香噴噴的,稍微加一點麻油,或一點醬油,吃起來又甜又香。現在的酪梨,又小又不結實,吃起來一點甜份都沒有,比起以前差得很多。水蜜桃也是一樣,外表看起來鮮艷,但你不小心碰傷,
Thumbnail
差不多在三十年前,那時候善德禪院在建大殿,我去負責計畫,剛好有一位信徒拿酪梨去供養,她們把它剖成兩半,那裡面的顏色黄得很漂亮,而且又香噴噴的,稍微加一點麻油,或一點醬油,吃起來又甜又香。現在的酪梨,又小又不結實,吃起來一點甜份都沒有,比起以前差得很多。水蜜桃也是一樣,外表看起來鮮艷,但你不小心碰傷,
Thumbnail
一個人能不能達到目的?事業會成功與否都是自己的本性,自己的習氣的關係。你若對自已的習氣不明白,不能真正去瞭解,你就沒辦法接納這個道理,對麼! 你若不相信,你回去用一個垃圾桶,把果皮裝到滿,你一定要清除掉,不然不能再丟進去的。
Thumbnail
一個人能不能達到目的?事業會成功與否都是自己的本性,自己的習氣的關係。你若對自已的習氣不明白,不能真正去瞭解,你就沒辦法接納這個道理,對麼! 你若不相信,你回去用一個垃圾桶,把果皮裝到滿,你一定要清除掉,不然不能再丟進去的。
Thumbnail
蘿蔔是寶、鹽可洗澡 在古時候,遇逢旱災沒有收成,菜脯配個開水,日子就這樣過。出外時,帶幾片菜脯,到了溪邊,咬個兩口,就著溪水喝幾口,就可過活了。如果蘿蔔燉得色澤微紅,那是很補的,比任何補藥還來得補,一定沒有火氣,晚上養息時一定清靜。 若用鹽巴洗澡,現在有所謂健康鹽,加上熱水就可消毒皮膚毛細孔。
Thumbnail
蘿蔔是寶、鹽可洗澡 在古時候,遇逢旱災沒有收成,菜脯配個開水,日子就這樣過。出外時,帶幾片菜脯,到了溪邊,咬個兩口,就著溪水喝幾口,就可過活了。如果蘿蔔燉得色澤微紅,那是很補的,比任何補藥還來得補,一定沒有火氣,晚上養息時一定清靜。 若用鹽巴洗澡,現在有所謂健康鹽,加上熱水就可消毒皮膚毛細孔。
Thumbnail
現世社會發展,人心不古,道德觀念日漸淺薄,一般人不太能體會道德的重要,因此懂得禮讓、尊重或吃苦耐勞的人不多。我們要知道,一般肯吃苦的人,看起來都比較有耐心;而貪圖享受的人,就比較缺乏。有智慧的人,能夠思維體會菩薩修學六度萬行的悲智精神,故在付出的當下,便是行菩薩道,處處都能以慈悲、至誠的心待人。
Thumbnail
現世社會發展,人心不古,道德觀念日漸淺薄,一般人不太能體會道德的重要,因此懂得禮讓、尊重或吃苦耐勞的人不多。我們要知道,一般肯吃苦的人,看起來都比較有耐心;而貪圖享受的人,就比較缺乏。有智慧的人,能夠思維體會菩薩修學六度萬行的悲智精神,故在付出的當下,便是行菩薩道,處處都能以慈悲、至誠的心待人。
Thumbnail
假若你念佛,就是一心要求往生,當你的色身有病時,就不必再回向色身康健了。這怎麼說呢?因為當你一心念佛,求往生時,而你陽壽未盡,一樣可以恢復健康的,根本不需要再另外回向。你念佛,就是要求往生,信願具足的,絕對要往生,而且你有這個決心,即刻往生,這就是最殊勝了。
Thumbnail
假若你念佛,就是一心要求往生,當你的色身有病時,就不必再回向色身康健了。這怎麼說呢?因為當你一心念佛,求往生時,而你陽壽未盡,一樣可以恢復健康的,根本不需要再另外回向。你念佛,就是要求往生,信願具足的,絕對要往生,而且你有這個決心,即刻往生,這就是最殊勝了。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