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文重寫】Ep.16 死路與柳暗花明|谷底的經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話嘮不用錢

說實在,寫今天的文章之前,看到題目就覺得 ... 這是一個很好發散,但可能會不知道怎麼收尾的主題。
那 ... 現在比較少了,不過大概好一陣子都會被朋友問到關於重考的事。
其實我覺得,重考是很多問題,雜揉出來的一個表現形式;換言之,很多人生裡一時半會解決不了的問題放到一塊去,不一定會產生重考,有的則硬是把人生的路,掰往一個自己想也沒想過的地方去。
只是通常正在承受問題當下的我們,一般不會覺得接下來有什麼好事在等著發生,一方面是因為人性對失去的東西比較容易衡量出價值,對將來會到的則沒這麼容易。
在上一集,覺得自己可以寫作這件事,就很像劫後餘生的感覺,可是沒有「劫」,想在同溫層裡獲得新生,恐怕就不是這麼容易的事了。

本週優質節選

就好像不同老師,理論上應該是給不出一樣的價值

這禮拜寫到的事情有兩樣:

  • 成為的人?成為一個人,可能 20 多歲還太早吧
  • 迷失?就像現代人不通常學怎麼更努力,而是學怎麼好好休息
好幾次都會聊到「標籤」這件事,但每一次涉及的話題和內容都不完全一致,這其實還滿有趣的。我不知道其他人會在什麼時候發現,別人想要我們怎麼做,和我們自己想怎麼做會是兩個完全不同方向的概念,今天就繼續從我的經歷來挖看看吧!

在文章開始之前

在你使用的網頁上方,尋找「追蹤專題」的按鈕,文章就會準時送到你的信箱囉!
追蹤當鬧鐘用就可以了 XD
每個人每天都很忙,沒有時間一直查看我的專頁沒關係,你只需要:
  • 一鍵登入 Google 並選擇常用的電子信箱
  • 回到文章頁面上,點選「追蹤專題」,同系列文章篇篇準時送到你的信箱
  • 如果是追蹤我的話,只要一有文章發佈,通通都能收到訊息
  • 愛心收藏,讓我知道你肯定過我的內容唷!

成為的人?

別人對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好像都比我自己還清楚呢。
其實也只是發現更多可能?
這幾天從阿德勒身上又拿到了一點東西,他說:過去是可以改變的
前幾集中,我提到有部分路人曾提出過的看法: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則用一生治癒童年。不禁讓我覺得 ... 這應該是佛洛伊德學派的人吧 XD。
以現在的角度看佛洛伊德在治癒人的傷口這點來說,其實是一個痛苦的過程。
好比說,如果一個人因為曾經被搶劫過而不敢上街,我們會試圖去回顧這件事,讓你的大腦習慣這種恐懼感。
人的慣性驅使下,照理說將來你能再次上街,多半是因為心理障礙已經痊癒了。
可是阿德勒不這麼想事情,他認為:你的不敢上街,是取決於你現在對上街的心理狀態是排斥,以及在家裡比較安逸而來的。但你有可能為了合理化對外的說法,找到一個過去的理由來填補這個坑。
意思就是說:不敢上街的你,很可能只是因為當下不想上街。
前面我分享過,對於重考這件事,師長們前後的表現是如何的。基於師長們本來就很關心我的狀況下,當然不會去惡意揣測說「以前應該就要聽他們的」。
只是我比較想表達的是說:一個人的人生會如何,其實跟讀什麼學校沒關係;跟環境比較有關係、跟自己的行為舉止思想比較有關係。
像早期多半都是「怎麼會這樣」,到覺得可以相信我的決定是對自己好,然後用點心就可以面試上成大的感覺。
當然你問我說:當初真的知道結果會符合自己預期嗎?怎麼可能,哈,就是做完、做好了然後等待結果到來而已。
可是事實上,會重考的人我不會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但就會如我們所見:其實所謂的過去,會隨著結果不同而改變
如果今天的我做失敗了,不合眾人的預期,那麼他們對重考的評價就是:為什麼要浪費時間?相反,就是因為算是成功了,所以重考的價值很可信,重考可以幫助一個人開創新的價值。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社會聲音會讓失敗的人不容易被看到的原因。
只是寧願把這件事當作是「我很幸運」,可以藉由身邊人的幫助完成一些遺憾吧。
所以,要說我有改變的勇氣嗎?
我記得大一讀經濟的時候有學到「衡量」的概念,就是說幫助一個人做決策的時候,通常是會考量得益扣掉成本最大化的那個選項。
如果今天一個人非看電影不可,早一個月前票都訂好,他今天已經電影撥放前到場,才發現自己把票忘在家裡。這種時候他應該要重新再買一張,還是回家不看?
以經濟學的角度來說這題是有「正確」答案,因為他「非看」不可,再度花把錢買張票是最佳解。
那經濟學假設什麼?人要理性。一個理性的人不會因為「沉沒成本」而影響他現在的決定。
到我這就變成是:重考?那過去花費的時間跟經歷該怎麼辦?
不怎麼辦呀,人走過的痕跡不會白活,只是顯現價值的時間,有時候不如自己想像的快而已,好比終於有天把這些感覺倒出來寫成文章分享一樣,每個人表現的形式也不同。
所以在未知的、新的收穫和繼續委身留在原本的環境,我最後還是挑了一個未知的,就算是對人生賭一把,賭的也是心甘情願:我選擇的,我都接受
那有沒有因此就變成自己想成為的人呢?
如果講的是一個理想型,其實並沒有;但總在路上,或是靠近的途中,這種感覺。
印象中應該也是蔡康永分享過關於情商的一些內容,只是久到 ... 年代久遠,恕我沒辦法記得全部的細節。
大致上就是在說:其實我們通常給自己訂的目標,大部分都不是這麼合宜,但也無所謂,知道自己正在一個想靠近的路上就好了,總比連自己想要什麼,還找不著方法靠近它,更令人難過。
有人問過我「覺得大學應該要做到什麼事才叫做讀大學」?
當時我就很反射性的反應:找到自己的生涯方向吧。
先前我說,我覺得現在的大學很失能的其中一個點,就是如果學習本身就是學生自己的本分,那對於能自力更生的學生來說,就不需要教授的存在了,並不是合理化教授不好好教書的理由。
所以當我這麼回答的時候,也曾經想過「這答案怎麼總覺得有那麼一點不妥」。
但它似乎說明了,為什麼當國外學校要在台灣開設生涯課程的時候,總是會爆滿的原因;就是國外的學校可以用課堂時間做這件事,然後台灣普遍不太行的理由是什麼?
才會導致「你的人生本來就是你要自己負責,但別人隨意的干擾你沒關係」這種荒謬的學習現象。

迷失?

一直在走路的人,目的地未必比起別人就比較清晰呀。
有時候不是做到、不做到,是已經沒有力氣了
這件事發生在我重修數學系必修,考過第二次期中考確定還是崩盤的情況。
因為當時的我就是想當一位老師,然後是想要教數學的,想圓一個小時候對自己工作的夢想,所以至少高中以前的在學時間,常常有意無意地去觀察各式各樣的老師,就是希望可以把一件喜歡的事做好。
現實面則是,大一玩掉、不認真也就算了,大二已經可以耐著性子坐在課堂上,卻還是同樣的結果,居然可以一分不差,說實在很令人喪氣;因為我也沒辦法再透過「湊學分」來讓自己避免「強迫休學」的窘境,畢竟一年級下學期已經一次了。
加上當時險惡的人際問題,簡直是雪上加霜。
後來每每想到「還有沒有下學期」這件事的時候,漫天來的某定和問號是可以瞬間讓人覺得很恐懼的,因為以前的自己,從來沒遇過有可能要把人生軌道翻了的感覺。
我舉一個比較好進行比較的例子。
往往我和同學聊到這類經驗的時候會說:我稍後要講的事,沒有要看不起同學的煩惱造成的困擾程度;而是,或許有的人要做的事,可能是被家裡反對,可能是你課業什麼的應付不過來,之類有些決定被迫放棄,很苦惱的局面。
但至少你會明白,就算下雨天,明天還是有課可以上,後天還有家教可以做,隨時要回家就回家,沒什麼見不見的了人的問題。
但我不是。
我不知道怎麼面對對我有很多期待的家人、師長、同學,也不知道現在放棄學業,明天等著我的是什麼事,甚至不知道我的下一步在哪裡,深怕好像再做錯一個決定,會跌到深淵裡,那種回不來的感覺。
以當時這種,想到人生問題,就只有空白的未知感、滿是灰色地帶的不確定、一團黑看不清楚方向的感覺。
雖然它意外造成現在看似富足的生活,但相信我,有類似經驗的人應該也不會想要來第二次,即便成長會是谷底反彈的那種。
所以在我的視角看來,其實很多人還是「迷失」的。當然我也不是多清晰的人。
我指的迷失,是那些忙著忙著,已經忙到不見得知道自己正在為何,或是忙碌在別人設定目標裡,還不知道自己做的事,都是在滿足社會觀感的那些人。
所以我從不會特別覺得一直在前進的人就一定好,因為真正知道自己要去哪的人真的好少,我只能一直去提醒自己說,不確定也沒關係,再慢都要靠近這種感覺。

有些經歷是必然

你已經讀到文末了。
一開始的時候我提到,重考是一種人生問題雜揉出來的解決之道,但沒說完的是:它可能有年齡限制。
舉個例子:如果我們對於「尋找自己」的問題,認為說考研究所再來想,或是以後會有一個時間可以解決這件事。
事實上是:你沒有認真想這件事
這在我的視角是「你在賭博」,以及可能沒有時間去想,因為不論選擇了什麼新的責任和義務,它都是第二個階段的東西;拐彎去出社會可能又更慘,時間折半再折半,還要考慮體力、腦力的消耗,能不能承受的住持續的學習進補。
如果尋找自我的這個提醒,它曾經發生在我 20 歲的時候,雖然它會痛苦很長一段時間,但那種幸運是,回頭會發現這段收穫,絕對超出視界繼續停留在「當老師」這件事上,還會很慶幸,沒考上經濟系就知道「沉沒成本」是什麼。
因為我想出社會,理論上面對一個十幾年都懸而未決的問題,並不會比較輕鬆。
它的有可能要用正職工作交換、有可能用拖延的戀愛際遇交換、有可能拿打拼十年的好幾桶金來換。
當然代價不見得大到令人覺得痛苦,但我也不認為把過去的問題拋給下一個階段,它就會用禮物的方式給你作為回報
avatar-img
20會員
304內容數
致力於做內容的專題,專注書寫人際觀察與自我議題,應酬者需慎入;無開啟文內廣告穿插,可舒適閱讀,文章轉載不讓著作權,來信詳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人類量測事務所 的其他內容
我記得曾經有人和我說:為什麼你要那麼負能量?我愣了一下,然後內心就有點發火,因為覺得這很像在指控我的人格很不正面。事實上是我看待生活的態度要比平常人嚴肅不少,也不容易輕鬆起來。
讀書是為了要賺錢、搶學分是因為要畢業、要分數是因為有付出、生小孩是因為要成家。但好像卻沒有人願意說:學東西可以不用靠學分、讀大學不是為了考研究所、拿學歷不是為了以後找工作方便。
連續兩集我分別提到男生/女生都有過的狀況,不是只是想批判,就是確實,外在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很重大,但並不是把自己的生活就放給水流,然後還問說:為什麼這水是髒的?
有人這麼莫名其妙,也不欠他八百輩子,一點事就你死我活;受害者,真的會得到比較多嗎?
有些人碰到不能解決的問題,不去積極轉念,就把問題留給時間。時間當然可以帶來改變:是新生,或者是腐爛。
直到現在我依然發自真心的認為:那些不斷在依靠想像,自己的歷程沒有經驗過的東西,就去灌輸別人說應該過上如何如何日子的人,實在是太失禮了。
我記得曾經有人和我說:為什麼你要那麼負能量?我愣了一下,然後內心就有點發火,因為覺得這很像在指控我的人格很不正面。事實上是我看待生活的態度要比平常人嚴肅不少,也不容易輕鬆起來。
讀書是為了要賺錢、搶學分是因為要畢業、要分數是因為有付出、生小孩是因為要成家。但好像卻沒有人願意說:學東西可以不用靠學分、讀大學不是為了考研究所、拿學歷不是為了以後找工作方便。
連續兩集我分別提到男生/女生都有過的狀況,不是只是想批判,就是確實,外在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很重大,但並不是把自己的生活就放給水流,然後還問說:為什麼這水是髒的?
有人這麼莫名其妙,也不欠他八百輩子,一點事就你死我活;受害者,真的會得到比較多嗎?
有些人碰到不能解決的問題,不去積極轉念,就把問題留給時間。時間當然可以帶來改變:是新生,或者是腐爛。
直到現在我依然發自真心的認為:那些不斷在依靠想像,自己的歷程沒有經驗過的東西,就去灌輸別人說應該過上如何如何日子的人,實在是太失禮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世界太大,資訊太多,變化太快。進修是其中一個可以讓自己保持戰力的方法。去到我這種既全職工作,也偶然做志工和教大學課的,也得抽時間去進修一下,不然我會感到自己很快被淘汰下去。
Thumbnail
國中時期,是自我探索的重要啟蒙,此階段的生涯探索大致上可以分為3個重點: 現階段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很正常、探索需要時間的累積、找到讓自己全心投入的事
Thumbnail
「人生課題」 人生中,我們總是面臨無數的選擇,每個選擇都會帶來不同的結果。回頭看看,今天的我們就是過去選擇的結果。有些人因為不滿意原來的工作,選擇到國外念書,成為了“海歸”。這個決定需要提早進行,只有早早準備,才能在學成歸國後在事業上有所成就,慢慢升遷。 說到爸媽,他們的身體也逐漸老去。以前能夠
Thumbnail
儘管確定了方向,不再如畢業初期那般迷茫,卻面臨與上學時截然不同的壓力——背水一戰的心理壓力及社會期待的壓力。心理壓力來源於對自身的期望,面對曾經走過失敗的海外升學道路,又要再勇闖一遍,不免有質疑自己的能力,及害怕再經歷一次失敗的恐懼...
Thumbnail
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總是不斷思考著過去做出的選擇,如果可以重新來過,是否會有不同的決定?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過去的選擇和生活,讓人不禁思索起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有些事情你當時想不通,別著急。 再過一段時間你就會,想不起來了。 ——換個想法,重新出發。 2024,從挫折走向未來。 對啊對啊是我們今年的立志,亦是這次台灣生命教育交流團的主題。 祝願台灣所有民眾一切平安。 此時此刻,更要好好記下台灣的美好。 以此為序。
Thumbnail
「難道我們真的要因為人生艱難就選擇憂鬱?」
很羨慕那些能很早就確立目標,定方向的人。而我的個性卻是逢山開路 遇水架橋。應該是那種很被動的生命方式。學生時的作文課,最怕自我發揮,教授如果給個題目,無論是抒情、時評、道德、科技、宗教、哲學,下筆就來,好壞不管。但是沒有題目?兩個小時過去了,我還在想要寫什麼? 行到水窮處,自有雲起時。看水看雲也是
Thumbnail
懂這麼多道理,為什麼卻過不好這一生? 這是一個大哉問! 在台灣,小時候讀書就是為了考試,希望透過考一個好學校,改變命運。 這對於60年代出生的長輩或許是,但對於80後的我,好像沒有什麼感覺,就算我已經讀到了台灣第一學府。 這是思維的錯誤,讓學歷變成待罪羔羊 但事實是
每次的課綱調整就像是環境工程,也難怪所有人都想檢視這些調整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和對社會未來的期望。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世界太大,資訊太多,變化太快。進修是其中一個可以讓自己保持戰力的方法。去到我這種既全職工作,也偶然做志工和教大學課的,也得抽時間去進修一下,不然我會感到自己很快被淘汰下去。
Thumbnail
國中時期,是自我探索的重要啟蒙,此階段的生涯探索大致上可以分為3個重點: 現階段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很正常、探索需要時間的累積、找到讓自己全心投入的事
Thumbnail
「人生課題」 人生中,我們總是面臨無數的選擇,每個選擇都會帶來不同的結果。回頭看看,今天的我們就是過去選擇的結果。有些人因為不滿意原來的工作,選擇到國外念書,成為了“海歸”。這個決定需要提早進行,只有早早準備,才能在學成歸國後在事業上有所成就,慢慢升遷。 說到爸媽,他們的身體也逐漸老去。以前能夠
Thumbnail
儘管確定了方向,不再如畢業初期那般迷茫,卻面臨與上學時截然不同的壓力——背水一戰的心理壓力及社會期待的壓力。心理壓力來源於對自身的期望,面對曾經走過失敗的海外升學道路,又要再勇闖一遍,不免有質疑自己的能力,及害怕再經歷一次失敗的恐懼...
Thumbnail
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總是不斷思考著過去做出的選擇,如果可以重新來過,是否會有不同的決定?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過去的選擇和生活,讓人不禁思索起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有些事情你當時想不通,別著急。 再過一段時間你就會,想不起來了。 ——換個想法,重新出發。 2024,從挫折走向未來。 對啊對啊是我們今年的立志,亦是這次台灣生命教育交流團的主題。 祝願台灣所有民眾一切平安。 此時此刻,更要好好記下台灣的美好。 以此為序。
Thumbnail
「難道我們真的要因為人生艱難就選擇憂鬱?」
很羨慕那些能很早就確立目標,定方向的人。而我的個性卻是逢山開路 遇水架橋。應該是那種很被動的生命方式。學生時的作文課,最怕自我發揮,教授如果給個題目,無論是抒情、時評、道德、科技、宗教、哲學,下筆就來,好壞不管。但是沒有題目?兩個小時過去了,我還在想要寫什麼? 行到水窮處,自有雲起時。看水看雲也是
Thumbnail
懂這麼多道理,為什麼卻過不好這一生? 這是一個大哉問! 在台灣,小時候讀書就是為了考試,希望透過考一個好學校,改變命運。 這對於60年代出生的長輩或許是,但對於80後的我,好像沒有什麼感覺,就算我已經讀到了台灣第一學府。 這是思維的錯誤,讓學歷變成待罪羔羊 但事實是
每次的課綱調整就像是環境工程,也難怪所有人都想檢視這些調整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和對社會未來的期望。